第77章 一網打盡(下)

中行說,中國漢『奸』的鼻祖,在他的教唆下,匈奴爲禍日烈,不知多少百姓死於匈奴的彎刀下,爲後人痛罵。歷史上,這個漢『奸』竟然終老於匈奴,沒有受到應得的懲罰。如今,歷史重來,他爲李廣生擒,他的命運是註定了,必定要受到漢朝的嚴厲制裁,這是他罪有應得!

中行說落網,這是漢朝對匈奴戰爭的巨大勝利,是數十年來,數代人努力的結果!

“看好了!”狠狠發泄一通的李廣意氣風發,大是歡喜,手一招,漢軍兵士把中行說象拖死狗一樣拖走了。

“單于呢?單于在哪裡?”李廣一雙虎目在匈奴叢中搜索起來,騎着烈陽駒,四下裡尋找軍臣單于的蹤影。

另一邊,程不識正象饞貓見到鹹魚似的歡呼起來:“阿胡兒?小王子?哪裡走!”

阿胡兒是軍臣單于的小王子,是匈奴左大將,是匈奴的第七號人物,要是把他給抓了,那也是不小的收穫,程不識乍見之下,哪會不生此心的。

程不識吼聲如雷,震得阿胡兒耳朵嗡嗡直響,扭頭一瞧,只見程不識騎着駿馬,疾馳而來,鬚髮皆張,威猛不凡,宛若天神。程不識與李廣齊名,是威震匈奴的名將,阿胡兒極是忌憚,一見他殺來,嚇得七魂丟了六魂,叫聲媽呀,轉身就逃。

阿胡兒爲了逃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朝人堆裡擠。可是,這裡到處都是人,厚厚的一堵人牆,他能往哪裡逃呢?努力了半天,也沒有逃出多遠,反觀程不識卻是追得更近了。

唯一讓阿胡心安的是,這裡的匈奴太多,讓程不識的追趕很不方便,時不時就給人羣擋住了。

“讓開!饒你們不死!”此時的程不識和李廣一個樣,對於砍殺匈奴已經興致缺缺了,殺了這麼多人,再也提不起興趣了。對活捉阿胡兒,倒是志在必得。

匈奴本就懼漢軍兵威,更不用說,這還是威震匈奴的名將,匈奴聽得他的吼聲,如逢大赦般,齊刷刷的讓開,一條道路就給程不識毫不費力的開闢了出來,策馬追去。

“攔住他!攔住他!”阿胡兒看着煞神似的程不識,嚇得渾身發軟,落在這位名將手裡,他的日子不好過呀!

他吼得山響,吼聲淒厲如夜梟啼叫,很有感染力,讓人心有不忍。可是,匈奴卻是冷眼旁觀,根本就沒有響應他的號召。

如此一來,萬般無奈的阿胡兒只有祭起小王子這杆大旗了:“你們攔住他,重重有賞!我是小王子,大單于的小王子!”

想當初,他聽着他母親與軍臣單于翻雲覆雨的呻『吟』,很不是滋味。可是,她母親用身體爲他換來的前程,還是他讓挺受用的。

他不提小王子這身份也就罷了,他一提起,立時惹來匈奴一陣謾罵。

“狗屁的小王子!”

“還不是你母親與單于勾搭成『奸』!”

“你開弓不能放箭,不配做大匈奴的勇士,只有靠『婦』人的褲腰帶!”

“真不知羞恥!”

匈奴的謾罵聲越來越難聽,越來越下流,有人把他母親和軍臣單于在牀上的私密事都說出來了,還說得有板有眼,活『色』生香,彷彿他們親眼看見似的。

對於此次大敗,匈奴怨聲載道,對軍臣單于由愛轉恨,恨他不僅沒能帶領大匈奴走向輝煌,反倒是把率領大匈奴走向滅亡,一腔怨氣正沒處出呢,阿胡兒這不是自找沒趣麼?

更讓阿胡兒心驚的是:“抓住他!把他交給程將軍!”

“程將軍威名素著,說過饒我們的『性』命,定然是饒我們『性』命!”

匈奴貴壯賤老,敬愛英雄。他們敬愛的英雄,不限於匈奴,就算是他們的敵人,只要是英雄人物,他們也會敬愛有加,李廣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對於程不識這個與李廣齊名的英雄,匈奴雖然懼怕,雖然痛恨,仍是敬愛有加,對程不識的話深信不疑。

匈奴是說到做到,立即有匈奴攔在阿胡兒前面,一副要抓住他的架勢。

“你們,你們,膽敢爲逆?”阿胡兒把匈奴的架勢看在眼裡,驚在心頭,大是懼怕。

“哼!”回答他的是匈奴冰冷的冷哼之聲,一羣匈奴朝他撲了過來。

阿胡兒是個勇士,騎『射』嫺熟,武藝了得,可是,雙拳難敵四手,他虛弱不堪,戰力發揮不出正常情形的十分之一,哪裡是對手了,直接給匈奴撲翻在地上。

“砰砰!”匈奴揮着拳頭,對着阿胡兒就是一勇狠打猛揍,把對軍臣單于的不滿,悉數發泄在他身上。

“打你!打死你!”

“你是小王子,不打你還打誰?”

匈奴一邊打,一邊指責謾罵,對軍臣單于的憤恨全部落在阿胡兒身上,阿胡兒這黑鍋背得讓他很無語。

阿胡兒賠了老母親不說,還落得如此罪名,這份怨氣不小,卻是無處申訴,唯有打落牙齒和血吞,一腔苦水往肚裡咽。

“程將軍,阿胡兒在這裡!”匈奴象拖死狗一樣拖着阿胡兒,前來迎接程不識,獻寶似的討好:“程將軍,我們抓住阿胡兒了。”

“他是單于的小王子!”

“就是把母親獻給單于睡覺的小王子!”

匈奴仍是不忘了損阿胡兒。在匈奴眼裡,靠女人褲腰帶,那是最沒出息的,要不損阿胡兒都不行。

阿胡兒真是冤到家了,明明是軍臣單于強佔他母親,哪是他把母親獻給軍臣單于?阿胡兒有心辯解,卻是無從辯起,唯有一聲不吭。

“嗯!”程不識對匈奴的舉動很是滿意。

匈奴連阿胡兒這個小王都抓了前來獻上,這說明匈奴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匈奴了,他們知道大漢的兵威,打從心裡怕了,他們破膽了,周陽的意圖完全達到了,接下來用恩就能收他們之心,不敢再背叛大漢,大漠就是大漢的了。

還有比這更讓人歡喜的麼?

“只要你們忠於大漢,饒你們一命!”匈奴已經徹底怕了,再殺已經沒有意義了,漢朝該是轉變策略的時候了,該用恩了,程不識虎目圓睜,瞪視着匈奴,威風凜凜,不怒自威。

“謝程將軍!謝程將軍!”匈奴跪在血水裡,不住叩頭,齊聲歡呼:“我們願降!我們願降!在此立誓,永不叛大漢!若有違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程不識只不過略試策略罷了,匈奴就激動得渾身發抖,眼淚象水一樣涌了出來,發誓表明忠心。這也說明,周陽推行的立威之策是正確的,唯有先把匈奴嚇破膽,再網開一面,匈奴才不會背叛。

對這結果,程不識大是滿意,手一揮,漢軍兵士把阿胡兒象拖死狗一樣拖走了。阿胡兒渾身篩糠,冷汗直流,一雙原本明亮的眼睛一片死灰,沒有光澤,哪怕是一點點。

在歷史上,阿胡兒曾經投降漢朝,還取了一個漢名,叫趙信。他善長騎『射』,勇悍過人,冠絕三軍,在漢武帝改革軍制之時,大規模組建騎兵,漢朝急需精通騎『射』的人來教漢軍騎『射』之術,阿胡兒受到重用。他教會漢軍騎『射』之技,這是他對漢朝做出的貢獻,不必抹煞。

可是,後來他又背叛漢朝,回到匈奴。他在漢朝是重將,對漢軍的情形極爲熟悉,他把漢軍的打擊範圍告訴了匈奴單于伊稚斜,伊稚斜知道,整個漠南都在漢軍的打擊範圍內,匈奴在漠南已經無法立足,匈奴要想東山再起,只有退回漠北,休養生息,等待機會,就象兩次河套大敗匈奴所做的那樣。

若阿胡兒不回到匈奴,不把漢軍的情形告知伊稚斜,伊稚斜就不會退回漠北,漢朝對匈奴的戰爭就不會付出那麼慘重的代價,很可能在漠南就把匈奴解決掉了。

正是因爲阿胡兒的迴歸,使得漢朝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匈奴這一退,漢朝已經取得了勝利,雪卻了平城之恥,高後之辱,因爲匈奴破膽了,還有比這更好的報仇雪恨麼?

朝中大臣滿足了,額手稱慶,上書漢武帝,要漢武帝休兵罷戰,不再與匈奴作戰了。在當時,這種想法佔了上風,不僅朝中大臣如此想,就是百姓也是如此想,這給漢武帝的決策起了很大的障礙作用。

好在漢武帝雄材偉略,頂得住壓力。他以敏銳的洞察力洞悉了伊稚斜的陰謀,那就是匈奴想憑藉千里絕域來阻擋漢軍,在漠北從容休整,等到兵強馬壯了,再回過頭來報復漢朝。

若漢武帝真的採納了羣臣的建議,而不對匈奴果斷的進行追擊的話,無數將士用『性』命換來的勝利,不是真正的勝利,不過是短暫的休兵期罷了,匈奴要不了多少時間就會捲土重來,後果不堪設想。

洞悉了伊稚斜陰謀的漢武帝決心發起“漠北決戰”,漢軍要橫渡絕域,追入漠北,對匈奴進行致命一擊。經過測算,漢軍要發起漠北決戰,需要克服的困難太大太多,關鍵是後勤,糧草難以保障。

爲了準備漠北決戰,漢武帝整整花了數年時間來準備,啓用桑弘羊理財,把鹽鐵收歸國有,這對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卻弄到了急需的軍費。再啓用趙過推廣牛耕技術,使得漢朝的糧食產量大增。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有了錢糧,漢武帝的底氣就足了,命令衛青、霍去病統率漢軍橫渡絕域,直奔漠北。

數十萬漢軍在衛霍的統率下,發起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漠北決戰”,橫渡絕域,突然出現在漠北。這讓以爲絕域是天險,漢軍不可能橫渡的伊稚斜大爲吃驚,倉促應戰,纔有衛青創造的“單于夜遁逃”,霍去病創造的“封狼居胥”的傳奇故事。

這一戰,漢朝對匈奴進行了沉重一擊,此戰之後,匈奴越來越衰弱,再也沒有恢復過來。最終導致匈奴分裂,一部投降了漢朝,被漢朝同化了。另一部,不甘心投降漢朝,堅持要與漢朝死戰到底,一直爲禍邊境。到了東漢,竇憲北征,燕然勒功,這一部遭到沉重打擊,不得不北遷到伏爾加河流域,在這裡休養生息四個世紀。然後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統率下,大舉西進,橫掃歐洲,建立起了一個讓歐洲人談之『色』變的匈奴大帝國。

阿提拉滅了西羅馬帝國,毀滅了羅馬文明,讓歐洲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才重新見到文明的曙光。

說起來,歐洲中世紀的黑暗,幕後推手是中國,是著名的漢武大帝!

漢武帝擊破匈奴,對世界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可見這場戰場的激烈程度。漢朝雖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天下戶口減半”。以致到了漢武帝晚年,不得不下“棄輪臺詔》,休兵罷戰,與民休息。

漢朝之所以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就在於阿胡兒這個叛徒太熟悉漢朝的情形了。別的不說,光是漠北決戰,漢軍傷亡數十萬。這一仗,漢軍出動五十餘萬,回來的不到一半,可見傷亡有多大。回來的漢軍,不是傷就是殘廢,漢朝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接下來的戰略追擊階段,因爲匈奴地處大漠深處,漢軍的困難更大,這是在這一時期漢軍敗多勝少的重要原因。當然,漢軍敗仗多的另一個原因,還在衛青和霍去病這兩位天才統帥先後謝世。

在戰略追擊階段,漢軍就是用巨大的代價,把匈奴給拖垮了的。要是換個人,如此高昂的代價,早就下令休兵罷戰了,漢武帝卻硬是頂着壓力與匈奴對耗,把匈奴活活拖垮。

歷史重要,阿胡兒還沒有來得及禍害漢朝,就給程不識活捉了,這是一個天大的勝利!

漢朝不用再付出歷史上那樣高昂的代價了。

“單于呢?單于在哪裡?”程不識可不滿足於僅僅活捉阿胡兒這個七號人物,他想活捉的是軍臣單于。

四下裡一陣搜索,沒有結果,程不識一拍馬背,在匈奴叢中尋找起來。

軍臣單于是衆矢之的,想活捉他的人太多了,不僅李廣、程不識有此心,誰沒有此心?衛青、公孫賀、公遜建、秦無悔、秦衣、丁雋他們哪一個不是在匈奴叢中四下裡搜索?

“單于在哪裡?單于在哪裡?”衛青騎在駿馬上,四下裡打量,對匈奴道:“說出單于下落,饒他不死!”

軍臣單于衆叛親離,匈奴倒是想說出他的下落,換得一命。可是,卻不知道軍臣單于在哪裡,只有自怨沒有多長個心眼,好好注意下軍臣單于的下落。

“咦!伊稚斜!”衛青尋找軍臣單于未果,卻是意外發現了伊稚斜的下落。

伊稚斜是左賢王,匈奴的儲君,二號人物,抓住他,也是天大的喜事,衛青哪個錯過這等良機,一拍馬背,大吼道:“伊稚斜,哪裡走?”

衛青吼聲如雷,正在逃命的伊稚斜聽在耳裡,猶如雷霆鳴響於耳際,震得腦袋嗡嗡直響。扭頭一瞧,只見一個鐵塔似的漢軍將領正飛馳而來,一臉的興奮,好象餓狼見到羊羔似的,要是給衛青抓住了,後果不言自明。伊稚斜雖是膽量奇大之人,也是嚇得頭皮發炸,撒開兩條腿,沒命似的逃跑。

“抓住伊稚斜,饒你們『性』命!”衛青一邊追,一邊打量,伊稚斜盡往人堆裡鑽,短時間內要抓住他,還真不容易,不得不引誘匈奴了。

“左賢王,快,這裡!”伊稚斜足智多謀,他是匈奴的左賢王,在匈奴心目中極有威信,雖是匈奴末日即將來臨,匈奴仍是沒有背叛他,紛紛爲他讓路。

匈奴之所沒有背叛伊稚斜,還在於匈奴對軍臣單于失望透底,自然而然就把希望寄託在伊稚斜身上,對他的好感直線上升,要不掩護他都不行。

伊稚斜原本以爲匈奴會抓住他去邀功,沒想到,就是在這樣危難的時刻,匈奴不僅沒有抓他,反而是掩護他,不由得激動不已,嗚嗚的哭了起來。

有道是,國難見忠臣,匈奴在匈奴即將滅亡的時刻,仍是在保護他,伊稚斜哪能不激動。

“抓住伊稚斜!要不然,你們都得死!”衛青不由得心頭火起,厲喝起來。

“左賢王,你快走!大匈奴就靠你了!”匈奴表現出了他們應有的勇氣,並沒有聽從衛青的號令,反而昂起頭,挺起胸,怒視着衛青。

“謝謝你們!”伊稚斜眼裡的淚水再度涌出來,跪在地上叩頭道:“若我伊稚斜不死,一定要重光大匈奴!”

在這一刻,他心中只有匈奴,只有重建匈奴的想法。

“哼!”衛青火了,大吼道:“殺!殺光匈奴!”

匈奴的舉動激起了漢軍的怒火,陌刀手端着明晃晃的陌刀在匈奴叢中橫衝直闖,匈奴哪裡是對手,成片成片的倒下。

“殺光匈奴!”漢軍兀自不解恨,殺聲陣陣,吼得山響。

伊稚斜還沒逃出多遠,就見匈奴象給夫收割的稻草,給漢軍屠殺得乾乾淨淨。不由得心頭一疼,念頭不住轉動,不由得停了下來。

猶豫一陣後,伊稚斜看着衛青道:“衛將軍,你不要殺他們,我願降!”

伊稚斜在最後一刻,表現得還象個英雄,這讓匈奴倍加感動,齊聲吼叫起來:“左賢王,你快走!不要管我們!我們死不足惜,大匈奴要緊呀!”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最後的關頭,總會涌現出一批不計生死的英雄,這就是民族的脊樑!匈奴雖然可恨,亦是不乏這種脊樑!

“謝謝你們的好意!”伊稚斜感動無已,眼淚又涌出來了,卻是以顫抖的聲音哀嚎起來:“大匈奴都這樣了,我就是逃出去,也無力迴天,不能再振大匈奴了!還不如,換得你們的『性』命!衛將軍,我願降,你放過他們吧!”

“哼!”衛青卻是板着一張臉,冷哼一聲道:“匈奴的生死由我,不由你!殺!”。

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4章 趙過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31章 破擊匈奴第68章 大戰在即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27章 雄心壯志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52章 周陽補天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64章 來得好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11章 福兮禍兮第87章 大戰之前第28章 氣死你第27章 舉國歡騰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9章 中大獎了第76章 不戰而退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42章 名將風範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6章 殺戮時刻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2章 惜別第14章 實力說話第79章 戰果多大第41章 伊人之心第9章 家第21章 大有收穫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60章 浩劫降臨第37章 匈奴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74章 橫掃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5章 怒火沖天第53章 一個不留第39章 凌辱之恨第38章 墨家下山第85章 揚帆出海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39章 凌辱之恨第55章 萬事俱備第25章 環首刀第72章 龍城到了!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6章 自尋死路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章 漢家宮闕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3章 獵殺第85章 王對王第39章 凌辱之恨第6章 急風驟雨第48章 天賜良機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4章 獻上一計第81章 《破龍城》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6章 窮追不捨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36章 調教阿嬌第79章 完勝第93章 李廣神威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2章 衛子夫第64章 來得好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44章 喜得貴子第34章 說聲謝謝第61章 晴天霹靂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58章 束手無策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44章 喜得貴子第21章 公主上門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1章 暴打樑王第92章 要命的追擊
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34章 趙過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31章 破擊匈奴第68章 大戰在即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27章 雄心壯志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52章 周陽補天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64章 來得好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11章 福兮禍兮第87章 大戰之前第28章 氣死你第27章 舉國歡騰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9章 中大獎了第76章 不戰而退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42章 名將風範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6章 殺戮時刻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52章 惜別第14章 實力說話第79章 戰果多大第41章 伊人之心第9章 家第21章 大有收穫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60章 浩劫降臨第37章 匈奴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74章 橫掃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5章 怒火沖天第53章 一個不留第39章 凌辱之恨第38章 墨家下山第85章 揚帆出海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39章 凌辱之恨第55章 萬事俱備第25章 環首刀第72章 龍城到了!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6章 自尋死路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9章 千年大計(中)第1章 漢家宮闕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3章 獵殺第85章 王對王第39章 凌辱之恨第6章 急風驟雨第48章 天賜良機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4章 獻上一計第81章 《破龍城》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6章 窮追不捨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36章 調教阿嬌第79章 完勝第93章 李廣神威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2章 衛子夫第64章 來得好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44章 喜得貴子第34章 說聲謝謝第61章 晴天霹靂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58章 束手無策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44章 喜得貴子第21章 公主上門第43章 一見鍾情第71章 暴打樑王第92章 要命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