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墨家城堡

河套蘭地。,周陽微覺驚訝,劉徹紋看法和周陽不謀凹刪六週陽當日與張闢疆商議時,就提出,要破解匈奴避而不戰的毒計,就得從河套之地着手,沒想到,劉徹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眼光。

張闢疆看向劉徹的眼中小大是欣賞之色。劉徹十四五歲,就有如此眼光,年歲再大些,經過歷練之後,那是何等的了得”必將是大放異彩。

漢朝如今的情勢大好,再有一位了得的皇帝,再加上有周陽、張闢疆、主父偃、申公、董仲舒、衛青這些文臣武將,漢朝必將是鼎盛之局。

這種盛世,一千年也難得出現一次,這是何等的讓人期待。

劉徹眉頭一挑,接着道:“前朝之時。始皇欲對河套用兵,收復河套之地。可是,朝中反對的人不少,就是承相李斯也在反對,還說什麼河套是苦寒不毛之地,得其地不可以耕,得其民不可以戰,不過是勞民傷財罷了。李斯所言是收復河套之地的困難,他卻沒有看到河套之地對於華夏的重要性。

微一停頓,聲音略高:“河套之地離關中只有七百餘里,以匈奴騎兵的膘銳便捷,不過三兩日便可進抵關中,到那時,咸陽震動天下不安,是莫大的損失。正是因爲如此,始皇決心出兵河套之地,這纔有蒙恬大敗匈奴五十萬之衆於河套之事。”

這是史實,正是因爲河套之地太重要了,秦始皇這才力排衆議,決心出兵,衆人不住點頭,暗中稱讚。

“河套地處大漢與匈奴之中,若大漢拿下河套,無異於把利劍對準了匈奴腹地劉徹有些興奮了:“中行說一定是想,如今的大漢沒有實力追入漠北,匈奴放棄龍城,就可以高枕無憂,他錯了!只要拿下河套之地,大漢退可守,進可攻,即使追入漠北,攻擊匈奴的祭祖聖地狼居胥山也不是問題

話說到這份上,結論已經不言自明瞭,到那時,匈奴就是想避而不戰也是不行了。拿下河套之地後,漢朝就有了逼迫匈奴打一仗的本錢,打不打由不得匈奴,得由漢朝說了算。

“呵呵”。景帝拈着鬍鬚,打量着劉徹,極是欣慰,問道:“張闢繮,你以爲呢?”

“皇上,前些時日,臣與大帥在東胡計議,和太子的說法一般方,二張闢疆滿臉笑容。

“周陽,是真的嗎?”景帝看着周陽。

“稟皇上,是真的周陽肯定一句。

“太子,你用心思索,很好很好!衛綰這個太傅不錯,不錯”。景帝讚不絕口。皇帝嘛,最讓他開心的,不是建功立業,而是後繼有人,江山才能傳下去,纔會揚光大。劉徹小小年紀,他的見識竟然與周陽和張闢疆不謀而合,還有什麼比這更讓景帝歡喜的呢?

“謝父皇誇獎,兒臣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的徹謙遜的道。

“你們二人計議,不會只有這麼一點吧?把你們的想法說說景帝可不會錯過聽取周陽與張闢繮看法的機會。

“皇上,拿下河套之地後,往北可以攻擊漠北,往南,大漢可以趁勢收復河西走廊,還可以進軍西域,把匈奴的土地全給收了張闢疆的聲音有些高,這可是開疆拓土的大事,想想就讓人激動的事兒。

“收河剝收西域?”景帝的眼睛猛的瞪大了,精光四射。開疆拓土,是帝王最嚮往的事情,河西和西域之地可不

“皇上,臣以爲,收取河套之後,趕緊築城。”主父偃開口了:“要知道,乞丐打狗,尚須找一牆角作依託,若不在河套築城,河套之地再好,也難以揮效用。”

這話說得很對,華夏的依託就是城池。可以在城池裡積蓄糧草軍械,若無城池,即使漢朝收了河套之地,也不過是得到一塊不毛之地。不能揮其戰略價值。

在歷史上,衛青收復河套之地後,羣臣沉浸在喜悅中,主父偃就提出要在河套築城,把河套之地的戰略價值揮到最大。承相公孫弘極力反對,主父偃一連提出了十個問題,公孫弘一個也答不上,只得不再反對,築城之事方纔成行。

漢朝築成的城池,叫朔方,其遺址至今仍存。漠北大戰時,大量的漢軍就是從這裡出,踏上了遠征漠北。給匈奴致命一擊的征程。假使沒有主父偃的提議,若是漢武帝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在這裡築城的話,漠北決戰漢軍未必能勝利,更有可能,根本就不可能起。

“嗯!”景帝點頭,道:“始皇就準備在河套築城,卻是因爲前朝覆滅,而未能成行。此事非常重要,關係華夏北疆的安危,一定得做好準備,一旦拿下,馬上築城。張闢疆,這事,你要多費心了

“諾!”張闢疆欣然領命,道:“即使擊破了匈奴,這城池依然可用。一旦北疆有事,夫漢之軍可以從這裡快出動,奔襲大漠。”

大漠太大,若是沒有城池作爲依託,即使漢朝把匈奴給滅了,收了大漠之地,也不能穩住,這城池是必需要的。

“說得有理!”景帝大加贊同,看着周陽,問道:“周陽,你這介。大帥,統兵的將領,不能一言不吧?說說你的看法。”

“皇上,太子所言實是穩妥之策,臣要說的是一

“險策?何爲險策?”景帝眉頭一挑。有些詫異。

不僅景帝詫異,就是張闢疆、周亞夫、申公他們也是驚訝不已。打量着周陽,靜等他的解釋。

在衆人的驚疑中,周陽道:“臣的意思,除了收復河套之地的準備外,還要做好隨時出擊大漠的準備。一旦匈奴疏忽,亦或出現意外之事,促成契機,大軍立即出動,直奔大漠而去,給匈奴沉重一擊。”

“對!對!對!”景帝大加贊成:“是得做好這準備。戰場上,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什麼時間就有戰機了,若是不做好準備,就是有戰機也沒用。周陽,這事就交由你了。”

“諾!”周陽欣然領命。

兩策並用,有機會立即給匈奴沉重一擊,沒有機會,就行穩妥之策,按部就班的來收匈奴土地,削弱匈奴。逼使匈奴決戰,這的確是漢朝對付匈奴的最好辦法了。

景帝非常歡喜,和衆臣接着商議。大的謀已經定下來了,接下來商議的主要是一些細節、協調問題。這一商議就費時極長,直到天黑時分,方纔商議完。

景帝要周亞夫他們退去,留下週陽和張闢繮二人,還有太子劉徹,四人坐在一起。

景帝先是打量一陣劉徹,再看看周陽。大是歡喜。兒子聰明英武,後繼有人,女婿能征善戰,對南宮公主很好,好得讓他都有些眼紅了,還有什麼比這更讓景帝歡喜的呢?

“呵呵!”景帝拈着鬍鬚,笑得極是歡暢:“周陽,你聽說過鬼門嗎?”

“鬼門?”周陽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些不解。

“他就是鬼門的傳人。”景帝朝張闢疆一指:“鬼門並不是什麼歪門邪道,而是因爲鬼谷先生隱居的地方而得名。”

“哦!”周陽恍然大悟,原本張闢繮是鬼谷子的傳人,怪不得如此了得。

鬼谷子的名氣非常大,他本人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就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其名聲依然很大,一提起他,人們就會豎大拇指。

鬼谷子本人並未出仕,而是隱居鬼谷之地,調教弟子,商鞍、孫,腦、龐涓、張儀、蘇秦皆是他的弟子,這些弟子縱橫天下,戰國之世爲之風雲變色,那是何等的讓人感嘆。

“鬼門最大的特點,便是培養人才。”景帝笑着道:“鬼門底蘊深厚,鬼谷先生在戰國之際調教出了商鞍、孫腦、龐涓、張儀、蘇秦這些人才,張闢繮這個鬼門傳人爲大漢培養了主父偃、申公、董仲舒、朱買臣、嚴助、公孫弘這些人才。哦,還有一個人才,就是東方朔。”

“東方朔?”周陽大是驚訝,到如今。朝堂之上,漢武帝一朝的名臣幾乎全現身了,就差東方朔了。周陽一直在奇怪,東方朔在哪裡去了?原來他就是張闢疆的弟子,那咋。小朔子”早就見過面的。

景帝不提,周陽還真是想不到,那個騙人錢財的小朔子,就是大名鼎鼻的東方朔。

“東方朔如今在謀大事,等你兵臨河西之時,就會遇到他。”景帝笑着,道:“在戰國之世,與鬼門並稱天下顯學的,便是墨家。”

“墨家?”周陽對墨家當然不陌生,小孔成像便是墨家祖師墨子的貢獻。

“墨子主張非攻兼愛,而戰國之時,諸侯力征,戰亂不斷,百姓苦戰國苦不堪言。”景帝接着道:“墨子爲了平息紛徵,招驀天下志士,教以他們強身健體之法。要他們去平息天下戰亂,凡有敢擅自征伐者,必遭墨家劍士追殺,即使列國諸候也不敢摟其鋒芒。這些墨家劍士,便是赫赫有名的政俠。在當時,政俠一出,四方雲動,轟轟烈烈,諸侯震恐。”

政俠之名,周陽是聽過的,卻不知竟是出自墨子之手。連列國諸候都得懼三分,可見墨家劍士有多厲害了。

“商鞍在秦國變法,秦國由是變強。可是,商鞍的變法,主要在於獎勵耕戰,廢井田,開陣陌,這與墨家的主張不符,墨家劍士大舉來襲,商鞍差家劍士之手。”景帝搖搖頭,嘆息一聲道:“墨子固然悲天憫人,可在這事上,卻不如商鞍了,遠遠不如。陣阱井田,千年不易,光是井田中的陣陌便佔去不少土地,還不如廢了的好。孝公爲此,隻身入墨家,與墨子辯論,說服墨子,墨子轉而支持秦國變法,商鞍變法方纔成功。”

景帝打量一眼張闢繮,道:“還是你來說吧,你這個鬼門傳人,比聯更熟悉這些軼事。”

“諾!”張闢疆也沒有推辭,應一聲,爲周陽說起了墨家秘事:“墨子辭世後,墨家由禽滑釐,邸陵子諸人執掌,仍是風光了一段時間,可是,已經不如墨子在世之時了。從此以後,墨家越來越式微,曾經讓諸侯畏懼的墨家劍士已經爲人遺忘。可是,政俠並未絕跡,仍是在世,爲千古名士守護一方淨土,稱爲“萬古堂”就是墨家總院所在地,處於神農大山中的墨家城堡。”

“墨家城堡?”周陽第一次聽說,很是詫異。

“是的!”張闢疆微頭。道:“這是墨子率領弟子修建的。那裡,風景優美如畫,山清水秀,一年四季,草木吐綠,鬱郁蒼蒼,讓人流戀忘返。能在

張闢疆眼光極高之人,能得他如此讚歎。墨家總院必是不凡,周陽不由得悠然神往。

“在此處終老的千古名士不少,墨子自是不用說了。”張闢疆扳着指頭,道:“商鞍、孫腔、白起,他們皆在此處終老的,並不是如外界所說的,商鞍車裂,白起自創於杜郵。”

“這咋小”商鞍、孫腦、白起三人中,除了孫腦是飄然而去,不知所終以外,商鞍和白起都是觸怒了秦王,招來殺身之禍,張闢疆竟然說出了與歷史不符的事情。要不是這話是從張闢疆嘴裡說出來的,周陽真會罵他胡說八道。

“是真的!”景帝笑着道:“商鞍與孝公既是君臣,又是良友,孝公辭世後,商鞍心灰意冷,這才安排了那麼一出。”

古人對友情非常珍視,爲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孝公於商鞍有知遇之恩,他辭世之後,商鞍心灰意冷,也在情理中。

“至於白起,秦昭王是有殺他之心,可是,如此名將,墨家豈能讓其身殞?自然是要出手相救的,白起這才逃過一劫。”張闢疆接過話頭。

“不僅商鞍、白起沒有死,就是聯之師晃錯也沒有死,他如今執掌墨家。”景帝臉上帶着笑容,卻是感慨不已:“聯愧對他老人家!”

晃錯雖是景帝的臣子,在景帝心裡,跟親人一樣,就象慈祥的父親一樣呵護着他,教導他,一想起這事,景帝心裡很不是滋味。

“旯錯沒死?”周陽驚訝得差點跳起來。

商勒、白起沒死,周陽不會太驚訝,那畢竟過去數百年了。晃錯是當世之人,竟然連他也入了墨家,這墨家的能量不小啊。

“是的,他如今在墨家總院裡逍遙快活呢。”張闢繮感慨一句:“而我們,卻爲破擊匈奴,忙前忙後,累死累活,他倒挺逍遙的!”

“聯的意思,是要你和太子一道,去一趟墨家總院。

”景帝這才說出用意。

“去墨家總院?”如今對匈奴的戰爭,進入了全面準備時期,周陽最忙碌的時候,根本就脫不開身。以景帝之明,不會不瞭解,他如此安排,必有原委,周陽試探着問道:“皇上,爲何要去?”

“因爲墨家總院裡有很多好東西,你應該去看看,對破擊匈奴有很大的幫助。”景帝把周陽的詫異看在眼裡,不由得莞爾:“商鞍、孫小腴、白起他們隱居於此,卻並未閒着,而是在苦思息紛爭之術,其中就不少關於胡人的。始皇當年駕臨墨家總院,停留半月,把他們留下的文章讀完,嘆息不已。給你舉過例子,商鞍在墨家總院期間,就在爲一統華夏而彈精竭慮,他認爲,秦國若要統一華夏,必先滅掉韓趙魏三國,至於燕、齊、楚這些國家。離秦國較遠,應當最後來滅。範椎讀了商鞍的文章後,受到啓,爲秦國獻上一條奇計:遠交近攻。”

張闢疆微微點頭,接過話頭道:“始皇當年在墨家總院停留半月,不僅把商鞍他們的遺作讀了,還寫了文章。始皇以爲,華夏與胡人相比,最大的優勢不是土地遼闊,人口衆多,而是華夏悠久的文明,達的技藝,你不會陌生吧?”

漢朝比起匈奴最大的優勢,就是先進的文明,達的科技,這是周陽第一次上朝時說的話,深得景帝賞識。後來才知道,秦始皇就是如此認爲的,周陽如此說,景帝大是驚訝,這纔對周陽另眼相看。

“眼下,軍務是很多,可是,這是冬季,並非用兵之季,你離開一段時間,也無妨。再說了,還有李廣、程不識、衛青這些將軍在,誤不了事。”景帝打量着周陽,笑道:“擊破匈奴,不能太過操切,只要你頭腦靈活,擊破匈奴是遲早的事。”

聽了商鞍的遺教,周陽的心眼已經活了,爽快的應道:“那好。什朵時間去?”

“越快越好吧!”景帝眉頭輕輕一擰。

“太子,明天可以嗎?”周陽徵詢劉徹的意見。

“姐夫說什麼時間去,就什麼時間去。”劉徹一切以周陽爲準。

“那就明天。”周陽還真是期待,商鞍、孫腦、白起這些名垂千古的名士,他們留下了什麼樣的看法,讓秦始皇、景帝、張闢疆他們如此推崇。

“明天就明天!”劉徹欣然應允。

這事就說定了,景帝,丁囑一句道:“太子,你見到晃錯時,代聯向他問候,不可失禮。”

諾!”劉徹知道,景帝對晃錯很是敬重。

“劇孟大俠也是政俠中的一員,叫他帶你們去。”對劇孟,景帝是很放心的。

景帝招來劇孟,把事情一說,劇孟沒二話。周陽回去之後,對南宮公主、張靈兒說有事要出去一段時間,二女忙着爲周陽張羅。

次日一早,周陽騎着追風駒,帶上幾個親兵,與劇孟、劉徹一道,直奔神農大山。

“小孔成像是墨子的傑作,是中國古代物理學的最高成就之一,不知墨子是否還有其他的傑作?”周陽一邊打馬疾馳,一邊暗想,墨子這樣傑出的學者,不可能只有一個小孔成像。

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3章 石破天驚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7章 雄心壯志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3章 毒計第39章 東方朔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16章 戰力驚人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4章 說聲謝謝第52章 惜別第30章 反陰樑王第80章 景帝血詔第50章 威力無窮第85章 王對王第60章 漢軍出塞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45章 始皇憾事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50章 風暴降臨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22章 匈奴震恐第76章 血!血!血!(上)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45章 廢皇后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7章 太后逼宮第50章 一言而決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6章 血!血!血!(下)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56章 會獵龍城第81章 破敵之策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86章 直下南越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91章 瘋狂吧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41章 董仲舒第63章 痛下殺手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64章 來得好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4章 獻上一計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63章 迎頭痛擊第17章 升任校尉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58章 束手無策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80章 一個不留第9章 周陽破案第21章 公主上門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29章 顛倒黑白第79章 完勝第20章 見面禮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55章 豪言壯語第60章 漢軍出塞第40章 人才濟濟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78章 殺雞儆猴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32章 肩負重任第32章 轉機第11章 福兮禍兮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86章 趁火打劫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4章 太子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61章 晴天霹靂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1章 雁門血戰
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3章 石破天驚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7章 雄心壯志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3章 毒計第39章 東方朔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16章 戰力驚人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5章 末日降臨(六)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4章 說聲謝謝第52章 惜別第30章 反陰樑王第80章 景帝血詔第50章 威力無窮第85章 王對王第60章 漢軍出塞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45章 始皇憾事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50章 風暴降臨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22章 匈奴震恐第76章 血!血!血!(上)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45章 廢皇后第99章 宣示兵威第57章 太后逼宮第50章 一言而決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6章 血!血!血!(下)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56章 會獵龍城第81章 破敵之策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86章 直下南越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91章 瘋狂吧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41章 董仲舒第63章 痛下殺手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64章 來得好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4章 獻上一計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63章 迎頭痛擊第17章 升任校尉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58章 束手無策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80章 一個不留第9章 周陽破案第21章 公主上門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13章 橫渡地中海第29章 顛倒黑白第79章 完勝第20章 見面禮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55章 豪言壯語第60章 漢軍出塞第40章 人才濟濟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78章 殺雞儆猴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32章 肩負重任第32章 轉機第11章 福兮禍兮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86章 趁火打劫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4章 太子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61章 晴天霹靂第51章 迷惑匈奴第21章 雁門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