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不戰而退

“漢狗就不是什麼好並西”。

軍臣單于還沒有說話,一衆大臣就衝中行說發起了火。這些天。戰事不順,就沒地兒出氣,不拿中行說這個漢人出氣,還能找誰去?

“有何不可?”軍臣單于猛的面對中行說,冷冰冰的道:“本單于找了周陽一個多月,他一直躲着不現身。如今,他終於出來了,本單于要是不把握住這機會。把他收拾了,要是他再躲起來,本單于豈不是錯失良機?”

“大單于,周陽既然現身,就不會再躲起來。”中行說很是平穩的道:“周陽之所以躲起來,就是要利漢朝的堅城消耗大匈奴的銳氣,消磨大匈奴勇士的士氣。如今,他已經達到目的了,正是他率領漢軍四處衝殺的良機。即使大單于不去找他,他也會來找大單于。”

軍臣單于眉頭一擰,沉吟不語。

“大單于,中行說說得有理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正是伊稚斜。

軍臣單于微一點頭,坐回了寶座:“中行說說得沒錯,這就是周陽的用心所在。他現出身了,就定會奔本單于而來。哈哈,本單于就在這裡等着他

“周陽要是敢來,就殺他個落花流水!”

“一定要讓周陽有來無回!”

一衆大臣忙着表忠心,氣憤憤的吼起來。

這些天,他們因爲周陽而受的氣不少,軍臣單于罵他們的次數,比請他們飲宴的次數還要多。

“大單于,不能等中行說的話很繞,足以把明白人繞糊塗。

“閉嘴!打又不讓打,等又不讓等,你這漢狗究竟安的什麼心思?”

“漢狗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中行說的話音一落,羣臣又叫嚷起來了。這次,不僅僅是因爲中行說是漢人,要發泄,還在於中行說的話前後矛盾,讓他們費拜。

“都閉嘴,讓中行說把話說完!”伊稚斜清冷的聲音再次響起。

對伊稚斜這個左谷蠢王,一衆大臣還是有着幾人畏懼之心,他說話了,不敢再言,乖乖的閉上嘴巴。

“中行說,你說。”軍臣單于轉着手中的黃金權杖。

“大單于,周陽這是抽絲錄繭,要把大單于的軍隊逐個擊破中行說的話正好道出了周陽的用意,周陽正是這樣打算的。

。抽絲錄雖?”軍臣單于眉頭一皺,有些費解。

中行說趕緊解釋道:“大單于是知道的,漢朝的絲綢很華貴,大匈奴的勇士們很是喜歡

“漢人膽兒他們的東西倒不錯,絲綢美麗!”

立時有大臣美滋滋的點評起來,眼睛放光,彷彿他面前堆着不計其數的絲綢似的。

“可是,大單于知道絲綢是怎麼做成的麼?”中行說一句話問得軍臣單于兩眼一抹黑。

要是他問軍臣單于,彎刀是怎麼打造的,戰馬如何餵養,軍臣單于脫口而答。可是,絲綢這玩意,遠非他所能想象。

“大單于有所不知,這絲綢是一種叫做蠶的蟲子吐的絲。”中行說的聲音放低小心翼翼的解釋起來:“蠶吐的絲。叫做雖,把自己縛在中間

。哈哈!”

軍臣單于開懷大笑:“這不正是漢人的所作所爲嗎?漢人行軍,要立寨柵,做個羊圈,把自個關在裡面。雁門城。就是漢人的繭。”

一片歡笑聲響起,一衆大臣盡情的奚落漢人,狠狠發泄着這些天的怨氣。

“大單于英明!”中行說順手捎個馬屁,接着道:“蠶呆在繭裡面。化爲蛹,再變成蛾,破繭而出。可是,漢人爲了得到絲綢,不讓蠶破繭而出,而是把繭一絲一絲的抽掉,做成絲綢。繭給抽光了,就露出了蛹。”

“你的意思是說,周陽把本單于當作了繭中的蛹,而他自己就是抽絲錄繭的可惡漢人?”軍臣單于的眼睛瞪得滾圓,吃驚的站起來。

“胡說!”

“大單于是日月之下,大漠之上,衆王之王,怎能是蛹?”

“這漢狗胡說!”

在羣臣的叫嚷聲中,軍臣單于手中黃金權杖一揮,衆臣的叫嚷聲彷彿給剪刀剪斷似的,沒有了聲氣。

“周陽會把本單于攻打定襄、雲中、代郡這些城池的兵馬逐個擊破,然後再來對付本單于,中行說,是這意思吧?”軍臣單于緊握着黃金權杖,眉頭擰在一起。

“正是!”中行說只回答了兩個字。

軍臣單于開始踱步了。眉頭擰得更緊了:“本單于攻打這些城池的軍隊,多則七八萬,少則三兩萬。若是周陽突然殺出來,他們一定抵擋不住,會給周陽殺得大敗。這一來二去,本單于就損失慘重,等到本單于和周陽對上的時候,本單于還能剩三十萬軍隊嗎?”

周陽的計劃若是實現,軍臣單于手裡能不能剩下三十萬軍隊,誰也說不清。要是周陽進行得順利的話,應該是很懸。

到那時,周陽再來和軍臣單于決戰,以二十萬漢軍對三十萬,軍臣單于雖然仍是有兵力優勢,卻已不是那麼懸殊了。

“中行說,你說怎麼辦?。軍臣單于猛的盯着中行說。

中行說並沒有直接獻計,而是遲疑了一下,打量一眼羣臣,這才道:“大單于,奴才有一個法子,可是,大單于未必能採納。”

“你不說。卜幹,芯麼採納。軍臣單千倒也沒有着 ……

中行說向軍臣單于躬身施禮道:“大單于,奴才以爲,爲今之計,只有撤了

“撤?往哪裡撤?”

“撤回草原,牛羊損失慘重,冬天一到,還不都給餓死?。

“你這閹禍,是漢人的奸細!”

羣臣叫嚷不休,更有人手按在刀柄上,想殺掉中行說。

中行說卻象沒聽見似的,快步來軍臣單于身邊。在軍臣單于耳邊嘀咕起來。

軍臣單于先是疑惑,後是不住點頭,到最後卻是狂喜:“哈哈!你這奴才!討人歡喜的奴才!”手中黃金權技在中行說身上輕打一下,頗爲親暱。

“謝大單于賜打!”中行說乖巧的獻媚。

“哈哈”。軍臣單于大笑起來。笑過之後,臉一肅道:“傳令:放棄雁門。往北撤!給各部飛鷹傳訊,放棄所有的漢朝城池,火速趕來與本單于匯合

“大單于,爲何要撤呀?”

大臣不解的問道。

“不必問!到時,你們就會知曉。”軍臣單于的心情不錯:“等撤到長城腳下,我們再來痛飲!”

“撤到長城?”一衆大臣更加不明所以了。

熾熾

雁門城頭上,李廣站得筆直。打量着匈奴營地。

李當戶站在李廣身邊,很是奇怪的道:“阿父。匈奴怎麼沒有動靜?”

在所有攻打漢朝城池的匈奴軍隊中,單于本部是最爲賣力的。原因在於有軍臣單于坐鎮,沒人敢不盡力。是以,雁門的戰事慘烈異常,遠甚別處。

象這般,半天沒有動靜的事兒,並不多見,很是反常。

“看看吧”。

李廣也是奇怪。

“嗚嗚!”

驚天的號角聲響起,直上雲霄。

“匈奴可恨,可是,匈奴的號角挺好!每當吹起來,就象在哭喪似的!每次吹響。就會有不少匈奴死傷,這是催命符!”李廣心情不錯,竟然調侃起來了。

在驚天的號角聲中,一隊隊匈奴開出了營地。瞧這陣勢,開出來的匈奴不在少數,看來。今日有一場大戰了。

雁門城高垣厚,易守難攻。匈奴攻得越是兇猛,死傷越是慘重李廣越是歡喜,不住搓手:“單于今日給我李廣送大肉來了!”

李當戶也是歡喜,父子二人睜大眼睛,盯着匈奴,只盼他們早點趕到城下,好好的殺上一通。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非李廣所能預料,匈奴不僅沒有前來攻城,反而向北撤了。

“咦!”

李廣驚奇不置,匈奴雖然攻城不順,也沒有戰敗,爲何要撤呢?這事太反常了,縱是他身經百戰,也是想不明白道理。

這可不是擄掠,打了就走,而是誓在破城。城未破,兵先撤,這和當前的匈奴實情不符。

一隊隊匈奴開出營地,朝北撤去。濺起的煙塵,遮天蔽日,陽光都透不過。站在城頭上的李廣,只見一朵巨大的烏雲從地面升起。

“匈奴敗了。匈奴敗了!”

李當戶驚喜無已,拳頭一揮,沖天咆哮起來。

“匈奴敗了!匈奴敗了”。

守城的漢軍將士齊聲歡呼,歡呼聲直上九重天。

李廣卻是毫無喜意,眉頭擰得更緊了,陷入了沉思,手按在劍柄上,用力過猛,手背發青。和匈奴大小數十仗,就沒有遇到今日這般離奇之事,讓人費解呀。

“阿父,快傳令,我們去追匈奴!絕不能讓匈奴走脫!”

李當戶興備得臉上冒出了火苗。

“傳令:謹守城池,凡有敢出城者,折!”

李廣的軍令與李當戶的期望正好相反。

猶如當頭一盆冷水澆下,李當戶愣怔了半天,這纔回過神來,自己沒有聽錯:“阿父,此時正是追擊的良機。爲何不準出城?”

“匈奴未敗,那是撤退。”李廣手指着匈奴道:“堂堂之陣,謹嚴厚重,若是我們冒然追去,單于必會趁勢反擊,說不定雁門城都會丟了

李廣真要率軍出城追擊的話,肯定正中軍臣單于下懷,回軍廝殺是必然的。殺敗李廣,趁勢攻城,很可能拿下雁門城。

雁門城一丟,攻城器械一落入匈奴手中。那後果就太嚴重了,無法收拾。

“眼睜睜的看着匈奴撤退,這和饞貓枕着鹹魚睡覺有什麼區別?還不是讓人難受!”李當戶嘀咕起來。

。難受。你也得忍着。”李廣毫不動搖不出城的想法。

李當戶深知其爲人,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說不準出城,肯定不準出城,只得打消追擊的念頭。

軍令一傳下,漢軍雖然很想追擊匈奴。仍是隻有凜遵號令的份。

“得得!”

一陣急促的蹄聲響起,一個匈奴兵士策馬來到城下,衝城頭上一抱拳道:“有請飛將軍答話。”

“我就是李廣,有話直說。”李廣聲若洪鐘,聲音遠遠傳了開去。

這個兵士扯起嗓子道:“大單于說了:不勞飛將軍相送,來年再會!”

這不是來氣人的麼?李當戶氣不打一處來,摘下硬弓,搭上勁矢,就要朝匈奴兵士射過去,卻給李廣伸手攔住了。

“哈哈!”李廣大笑起來:“多謝單于提醒!有勞你轉告單于:看好龍城的祖墳,莫要給李廣順”一,

匈奴兵士原本一臉的笑容,瞬間消失不見,很是難看。

“哈哈”。

李當戶只覺大是解氣,比射殺此人更解氣,仰天大笑起來。

“還不快走,想吃我的箭矢?”李廣臉一沉,怒哼一聲,彷彿打個,炸雷。

這個匈奴兵士一個哆嗦。撥轉馬頭,疾馳而去。

望着匈奴兵士的背影,李廣欣慰的拈着鬍鬚,這般鬥口,真是讓人快意呀!

默熾

“稟大單于,李廣有話捎給大單于。”這個匈奴兵士趕上軍臣單于,結結巴巴的回稟。

“哦!李廣怎麼說?”軍臣單于甚感興趣。

“大單于,我不敢說。”兵士遲疑着不言。

“說!”雖只一個字。卻自有一股威勢。

“大單于,李廣說:看好龍城的祖墳,莫要給李廣順手掘了兵士結結巴巴的複述李廣的原話。

“啪!”

一聲清脆的響聲中,軍臣單于手中的馬鞭,好似毒蛇般抽在兵士身上。

兵士慘叫一聲,屁滾尿流的去了。

“李廣呀李廣,你如此氣煞人!”軍臣單于氣得咬牙切齒。原本想,離去之前,氣氣李廣,長下威風。卻是沒有想到,是自取其辱,李廣竟然要挖他的祖墳。

匈奴極爲崇拜祖先,對祖先的墳墓看得極爲重要,李廣此話是莫大的侮辱,由不得軍臣單于不毛

以他此時的心中之氣,真想下令回軍,與李廣大戰一場。

聯熾

匈奴營地裡,靜悄悄的,空無一人,只餘一座空營。

“得得”。

急驟的蹄聲響起,李廣帶着一隊漢軍兵士前來查探。李當戶策馬跟在身旁。

一行人直接衝進匈奴大營,只見土翻草斷,往日裡人來人往的營地,如今死寂一片,除了穢物,什麼也沒有留下。

“阿父,匈奴這是要做什麼?”李當戶迷茫的問道。

“我也猜不透。”李廣略一思索,搖搖頭道:“來人!立即派人查探匈奴動向

立時有兵士領命而去。

“我總覺得,匈奴這次撤退,不同尋常,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李廣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可是,我卻想不透。枉自我與匈奴打了這麼多年的仗!”

自怨一句,緊接着就撂挑子了:“把這事稟報大帥,讓大帥來傷神。嘿嘿!我想不透,大帥應該能想透

這事太過重大,李廣絲毫不敢怠慢,在一塊絹帛上匆匆寫好,束成卷狀,塞進一支精緻的銅管中,再在飛鷹腿上繫好,飛鷹沖天而起。

李廣再查一陣,這纔回城。

聯熾

軍臣單于並沒有撤遠。而是來到長城下,重新紮下營盤。

一安下營盤,軍臣單于就下令,要匈奴重新做寨柵,挖壕溝,要把匈奴的營地打造得鐵桶一般,絕對不能讓漢軍攻破。

對這一道命令,一衆大臣有的贊成,有的反對。

贊成的主要有右賢王和右谷蠢王,他們的營塞不堪一擊,在漢軍面前,跟紙糊的一般。若是他們的營盤牢固些,能抵擋一陣漢軍,不需要太長時間,一頓飯功夫就好,他們就能重整陣勢。

偏偏就差那一點時間,讓他們無法重整陣勢。血的教巾。讓他們深刻的認識到,漢人的羊圈有時也有用,至少,羊圈裡的羊不用擔心給狼叼走。

如今的二人,是立塞柵的最堅決支持者。

反對的大臣,當然是那些沒有深刻認識到塞柵巨大作用的大臣了。他們的反對理由,一如既往,永遠不會變:大匈奴的勇士不能變成關在羊圈裡的羊!

他們的反對很堅決,可是。在軍臣單于的嚴令下,他們只好把堅決埋在心裡,帶着人做塞柵。

這些反對的大臣,和以前的想法一般無二,以爲這次可以矇混過關,做做樣子就行了。

然而,他們卻錯了,軍臣單于卻是一絲不芶,派出右賢王和右谷蠢監督,若有不符合要求者,要受到重責。

一開始,一衆大臣不當一回事,可是,一天之內,三位大臣受到處罰,他們就不敢不盡力了。

僅僅只用了一天功夫,長城腳下,就出現一座巨大的營盤,連綿數十里。匈奴這寥柵之結實耐用,不在漢軍的寨柵之下。

做好了塞柵,軍臣單于又下令匈奴挖壕溝。這裡沒有水源,不能引水護營盤,只能在壕溝裡放些尖刺之物,比如斷裂的彎刀,削出的木刀木劍竹籤等。

做寨柵雖然難受,匈奴還能忍受。可是,這挖壕溝,就讓匈奴怨聲載道了。原因在於,匈奴就沒有做過這種事,那可是漢人農夫才做的事兒。要只會牧羊放牛的匈奴來做,比登天還要難。

更讓匈奴不能忍受的是,竟然沒有工具。要挖壕溝。就得用到農具。匈奴有農具麼?找遍整個匈奴,能找到一百件農具嗎?

軍臣單于毫不動搖,一定要匈奴挖。還派人監督,若有人違令不遵。直接喂烈犬,匈奴兵士只能忍着一肚子的怨氣。把彎刀當農具用,一下一下的挖着壕溝。

至於軍臣單于爲何要如此做呢?

卻是沒有任何人知曉。

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8章 氣死你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36章 晁錯出山第5章 萬戶侯第56章 會獵龍城第79章 戰果多大第52章 惜別第102 平定西域第95章 漢家兒郎第44章 碧血丹心第22章 華夏聖地第2章 射鵰者第42章 名將風範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27章 惹大禍了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9章 飛將軍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2章 射鵰者第34章 蠢蠢欲動第31章 真夠陰損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3章 明白人第1章 豪門公子第9章 家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0章 勝利果實第43章 氣象一新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72章 動手了第43章 一見鍾情第50章 威力無窮第34章 趙過第2章 射鵰者第5章 漢武軼事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0章 浩劫降臨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11章 何爲士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02 平定西域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4章 景帝佈局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3章 一個不留第86章 落荒而逃第15章 再戰匈奴第40章 飛騎,出擊!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4章 凱歌不斷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0章 千古一帝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87章 大戰之前第104 單于復位第25章 箭術訓練第5章 山雨欲來第26章 悠悠我心第26章 成人教育第28章 氣死你第44章 喜得貴子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4章 建功第20章 龍城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3章 石破天驚第11章 滅東胡(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68章 妙計惑敵第78章 活捉單于第20章 見面禮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2章 華夏聖地第35章 大展拳腳第66章 軍情泄露第53章 調兵遣將第2章 大義?親情?第7章 猗蘭殿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60章 漢軍出塞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5章 萬事俱備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57章 惡有惡報第61章 希望破滅
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8章 氣死你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36章 晁錯出山第5章 萬戶侯第56章 會獵龍城第79章 戰果多大第52章 惜別第102 平定西域第95章 漢家兒郎第44章 碧血丹心第22章 華夏聖地第2章 射鵰者第42章 名將風範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27章 惹大禍了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9章 飛將軍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2章 射鵰者第34章 蠢蠢欲動第31章 真夠陰損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23章 明白人第1章 豪門公子第9章 家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0章 勝利果實第43章 氣象一新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72章 動手了第43章 一見鍾情第50章 威力無窮第34章 趙過第2章 射鵰者第5章 漢武軼事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60章 浩劫降臨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26章 東方朔的妙計第11章 何爲士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102 平定西域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4章 景帝佈局第77章 一網打盡(下)第68章 一怒興師第53章 一個不留第86章 落荒而逃第15章 再戰匈奴第40章 飛騎,出擊!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4章 凱歌不斷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0章 千古一帝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87章 大戰之前第104 單于復位第25章 箭術訓練第5章 山雨欲來第26章 悠悠我心第26章 成人教育第28章 氣死你第44章 喜得貴子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4章 建功第20章 龍城見第74章 凱歌不斷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3章 石破天驚第11章 滅東胡(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68章 妙計惑敵第78章 活捉單于第20章 見面禮第58章 大舉南下第22章 華夏聖地第35章 大展拳腳第66章 軍情泄露第53章 調兵遣將第2章 大義?親情?第7章 猗蘭殿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60章 漢軍出塞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5章 萬事俱備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57章 惡有惡報第61章 希望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