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血染龍城(下)

號角聲響起,如怨如訴,彷彿怨婦在啼泣。龍城的營地,本就爲愁悶籠罩,再有這號角聲,匈奴的士氣很不好說。

號角聲是匈奴的軍令,每當號角聲響起,那是單于在集結軍隊,膽小的漢人就要倒黴了,匈奴就會興奮不已,做着打漢人的美夢。

而如今,匈奴毫無興奮之可言,有的只有煩惱與愁悶。

這不是匈奴歷史上的第一次。卻是匈奴歷史上極少出現的情況。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已經有好幾十年了,那是頭曼單于敗於河套之後的事兒。

數十年後,這種倒黴事兒又出現了,崑崙神啊,你爲何不佑護大匈奴?

匈奴的兵士從七歪八斜的帳幕鑽出來,不住哆嗦,顫抖着跳上了駿馬。揹着弓,椅着彎刀,趕去號角聲響起處集結。

此時的匈奴,有的沒有彎刀。有的沒有弓箭,更有的連皮甲都沒有。個個低垂着頭,緊趕慢趕,就象一羣剛剛吃了敗仗的敗兵。

唯一的亮點,就是人人有駿馬騎。匈奴多馬,只要有部族趕來,就會有駿馬,這不是問題。至於彎刀、弓箭,那需要打造,不是短時間內能補充的。

“該死的鬼天氣!”

“可惡的漢人”。

“漢人真耳恨!”

以往,匈奴會窩在溫暖的帳幕裡,喝着漢人的美酒,飲着漢人的茶葉,吃着漢人的美食,穿着漢人的織錦衣衫,多麼的快活自在,哪象現在這樣,得瑟着喝西北風。

“大單于有令,所有人趕去祭莫偉大的冒頓單于

一隊隊匈奴兵士騎着駿馬,在雪的裡飛奔,大聲傳令。雪太深,限制了馬速,他們的速度和螞蟻有的一比了。

冒頓是匈奴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那是一個傳奇。在匈奴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很是神聖。在冒頓時代,匈奴破東胡,走月氏,圍劉邦,那是何等的威風,讓人嚮往。人

越是在困境中,越是懷念幸福的日子,匈奴一聽這話,自認爲祭奠冒頓單于是應該的,只要能聽動的,都趕了去。

於是乎,只見龍城到處都是匈奴,撫老攜幼,騎馬的騎馬,步行的步行,趕去西北角。

若是從空中望去,只見匈奴多不勝數,彷彿蟻潮一般,朝西北角涌去。

來到西北角,只見匈奴兵士騎在戰馬上,排成一個一個方陣,陣勢還算整齊,卻是少了一股銳氣,以往的殺氣蕩然無存。

“大單于有令,年老的,體弱的,到這邊來。大單于會賜卓你們美味的羊肉,熱乎乎的馬奶子不少匈奴兵士騎着駿馬。在人羣裡吆喝。

單于賜宴這種事,在匈奴很少遇到。很是榮幸,那些年老體弱的匈奴在兵士的引導下趕了去。趕到地頭一瞧,只見已經有不少與他們一般的體弱年老之人了,更加歡喜。裂着嘴,等着軍臣單于賜予他們美味的羊肉,熱乎乎的馬奶子。

年青力壯的匈奴給兵士趕到另一邊去了。

左賢王伊稚斜帶着兵士,在他們中巡察,一雙眼睛在人叢中掃來掃去。手中的馬鞭,時不時就會點着一個人,立即有匈奴兵士上來,把他架走。

這些被架走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體不硬朗,或者多病。

匈奴這是要進行大清洗,年老的、體弱的、不能生育的婦人都得死。至於童子,是不會下手的,除非是體質特別弱。不能得長健壯。匈奴就不會浪費肉乾來養活。

童子是種子,若是把童子也給殺了,那匈奴會絕種,軍臣單于肯定不會做這種事。

對於匈奴來說,婦人是用來傳宗接代的工具,婦人不能生養,留之何益?不如殺了,節約肉乾。

大清洗這事自然是不能預先傳開,那會引起騷亂,會有人逃跑。只能先誑來,再派人把符合清洗條件的匈奴挑選出來,這事主要由伊稚斜負責。

經過一番又誑又騙,要被清洗的匈奴給分了出來,集中在一起,派兵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些匈奴雖然有些驚疑,卻是沒有懷疑。屠殺老弱,以獲得匈奴的生存,這是匈奴自我保全的辦法。可是,這辦法很少使用,一百年不見得能用上一次,上一次使用這辦法。已經上百年了,誰會懷疑到這上面呢?

讓他們不會懷疑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爲匈奴兵士端來熱乎乎的馬奶子。熱騰騰的羊肉,一人一革囊馬奶子,一塊羊肉。這可是大單于賜予的,這是無上榮幸,誰會想到這是他們的最後一餐?

他們還以爲軍臣單于戰敗之後改了性子,要改變匈奴風氣,不再貴壯賤老,要尊養他們。無不是大喜,大口大口的吃着羊肉,喝着馬奶子。

在這樣冷的大雪天裡吃着熱肉。那是享受,心裡熱乎乎的,欣喜得大聲吼叫。

“大單于!”

“烏特拉!”

吼聲直上雲霄,震得天空的浮雲片片碎裂。聲音之雄壯響亮,比起五十萬大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軍臣單于身着狐裘,戴着皮帽,左手拿着黃金權技,站在冒頓單于墓前,聽着匈奴老人真心的呼喊,身子安僵。虎目中涌出了淚水。

殺老弱保全整個匈奴,這是匈奴的傳統。匈奴正是憑着這一冷酷的鐵則一次次挺了過來,縱有兩次河套大敗,匈奴依然沒有亡,很快就恢復過來,這一鐵則功不日08舊姍旬書曬譏片齊餘

軍臣單于要清洗。這符合匈奴的處事原則,誰也無法指責他。可是,這是他個人的失敗!作爲單于。他不能率領匈奴走向強大,反而走向衰弱,那能不是失敗嗎?

漢朝皇帝畏懼如橡史筆,匈奴沒有文字,軍臣單于倒不怕史筆如鐵。可是,他怕匈奴的聲口相傳。如今這事,匈奴一定會流傳下去,在匈奴的聲口相傳中,他一定會給說成是無能的單于,甚至可有是匈奴歷史上最無能的單于,這比死更讓人難以接受。

偏偏那些即將死去的老弱還吼得山響,對他真心愛戴,這不是莫大的諷刺嗎?

匈奴貴壯賤老。如此美食應該給年青力壯的匈奴享用,這些老不死的哪能吃,這很不公平。那些丁壯大是忌妒,更是大聲喧譁,要不是有軍隊守護,他們一定衝上去。從老弱手裡奪食。

時間在冰冷冷中度過,老弱們終於吃飽喝足了,也該是動手的時

軍臣單于卑首向天,天空依然那般陰霾。烏雲四合,沒有一點陽光。沒有一絲溫暖。寒風呼嘯,嗚嗚作響,彷彿是在爲這些老弱唱響催魂曲。

“咋嗵”

軍臣單于跪在冒頓墓前,大聲祈禱:“偉大的冒頓單于:大匈奴敗於漢人之手,勇士多死,駿馬所剩無幾,牛羊沒有草料,大匈奴的勇士沒有肉乾、沒有馬奶子,大匈奴處於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嗚嗚!”

年初的時候,大軍在手,士氣高昂。兵峰所向,無不披靡,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這纔多長時間,形勢急轉直下,匈奴就落到如今這般地步。不得不殺老弱以自全。

軍臣單于越想越傷心,大哭起來。

哭了一陣,軍臣單于接着禱告:“爲了大匈奴永世長存,爲了後世子孫,爲了大匈奴的牧歌永唱。請偉大的冒頓單手佑護大匈奴,召見大匈奴忠誠的勇士!”

一通禱告,其實就是屠殺令,卻是不見一個殺字,那個殺字實在是難以說出口,不得不向漢人學習,把話說得委婉些,不是匈奴那般赤裸裸。

軍臣單于雙手扶在雪地上,額頭觸在雪上,虔誠之極。

若侯產帶着一衆巫師,跳起了匈奴的舞蹈,又蹦又跳,開始爲這些極將死去的老弱祈福,祈求偉大的崑崙神,偉大的冒頓單于保護他們,讓他們在天國中有一個安樂窩,天天有美味的羊肉吃,天天有熱乎乎的馬奶子喝。

他們的舞蹈,一如既往,只有一點少得可憐的動作,很快就完事。

接下來,該是大屠殺的時玄了。

軍臣單于站起身,抖抖身上的雪花。握着黃金權杖,朝前行幾步,來到平臺邊上,掃視一眼匈奴,只見匈奴正打量着他,沒有說話,靜等他話。

這種情景,軍臣單于再熟悉不過了。他不知道多少次過話。那時節,大軍雲集,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殺氣騰騰,他的權杖所指處,必有驚天的殺戮,豐碩的戰果。

可如今,依然是話,卻不是鼓勵士氣,激勵軍心,而是要告訴他們。爲了大匈奴的未來,不得不殺掉這些老弱。

這話,怎麼說得出口?

可是,情勢處此,不殺也得殺!不說,也得說了!

吸口冷如彎刀的寒風,軍臣單于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大聲道:“大匈奴的子民們:自入冬以來,天氣寒冷,沒有晴朗的天空,沒有溫暖的陽光,有的只是陰霾,冷如彎刀的寒風。牛羊駿馬。沒有草料,掉膘、凍死不知其數。大匈奴的勇士缺衣少食,沒有美味的羊肉,沒有熱乎乎的馬奶子,大匈奴挺不到來年春天。挺不到漢人滅亡的時剪!”

“嗚嗚!”

這是實情,勾起了匈奴心中慘痛的記憶,想起了餓死的牛羊。匈奴不由得哭了起來。

軍臣單于鼻頭泛酸,眼圈泛紅,真想抱頭大哭一場,可是,他身爲單于,不僅不能哭,還得硬起心腸下達死亡的命令:“大匈奴只有挺過去。才能復仇!才能殺光漢人!才能砍下週陽的頭顱!大匈奴只有挺過去。大匈奴才能永世長存!大匈奴只有挺過去,大漠之上纔會傳唱大匈奴的牧歌!”

這話很有道理,可是,如何挺?匈奴伸長了脖子,睜大了眼睛,等待軍臣單于拿出良法。

“偉大的崑崙神會估護大匈奴!”軍臣單于盡力把話說得平穩:“偉大的冒頓單于會賜福於老人、體弱的大匈奴子民、不能生崽的婦人!偉大的冒頓單于會賜予你們美味的羊肉,熱乎乎的馬奶子!你們不用再忍飢挨餓!不用再在寒風中受凍!”

“啊!”

匈奴總算明白過了,原來是耍屠殺。驚訝得話都說不出來了個個,睜大了眼睛,眼珠都快砸下來了。

這種事,匈奴歷史上做過不少。每一次採取行動的時候,都是血染大漠,屍積如山,慘不忍睹,讓人震驚。

這是匈奴心中的痛!匈奴今年慘敗。已經夠痛的了,怎麼還要在他們疼痛的心上再加上一刀呢?崑崙神啊,你爲何不顯靈?

軍臣單于左手中的黃金權技一揮,一道金光閃過,依然那麼耀眼,那麼的美麗。

可是,不再是帶來豐厚戰果的南征,而是無盡傷痛!

軍臣單于只覺心口彷彿給刀絞一般,痛不可擋,不由自主的彎下腰,雙拳緊緊捂着胸口。”;達,大屠殺開始本待命的乓十,拍馬背。揮行屑”朝着老弱衝了過去。

他們彷彿面對漢人似的,沒有絲毫的憐惜之心。

他們的騎術依然那麼嫺熟,刀光閃亮,濺起大片大片的雪花,尉爲奇觀。可是。雪中縱馬。馬速有限,他們跑得並不大,彎刀高舉在手中,半天才能落下來。

每一次落下,必有一顆頭顱飛起。必有一篷熱血飛濺。

“葉嚇!”

鮮血的噴濺聲不斷響起,雪地匕的鮮血越積越多。熱血融化了積雪。再凝積成冰,積雪不再潔白若素,而是鮮紅一片。

這種紅色還在不斷擴大,一開始只是一塊塊的小血地,到後來,這些七零八碎的血地連成一片,殷紅一片,急速擴大。

血地不僅擴大,其色彩還在增豔,紅色越來越鮮豔,鮮豔得奪目。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龍城彷彿一張巨大的紅色地毯,鮮豔異常。

那些老弱,方纔明白過來,軍臣單于這是“鴻門宴”賜予他們羊肉、馬奶子,那是他心中難受,要他們美美的享用最後一餐。

“崑崙神啊,救命!”

“偉大的冒頓單于,救命!”

“饒命啊!”

老弱呼天搶地,叫聲不絕。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唯有閃亮的彎刀在揮動。

一片刀光,一毒鮮血!

那些被隔離的丁壯,先是震驚。他們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軍臣單于竟然會屠殺這些老弱,呼爹叫娘。亂成一團。要不是有兵士圍住。他們會衝上去。

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震驚過後,他們就欣喜起來了。在如今這種困境下,有老弱,會拖累他們,他們會吃不飽。喝不好,忍飢挨餓那是必然。這些老弱死了,那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會再有無用之人浪費肉乾,他們就能吃飽喝好了。

丁壯們的騷動漸漸平息下來,睜大眼睛,看着兵士屠殺,就象在看戲似的。這些老弱中,有他們的父母。有他們的長輩,有他們的親戚,有他們的朋友,他們仍是無動於衷。

這就是匈奴!

這種情況若是出現在漢朝,不說別的,光是口水就會把人淹死。會給人口誅筆伐,罵爲不孝,罵爲禽獸。爲了自己的父母,即使他們沒有勞動能力,兒女也得把他們養着。不能讓他們受罪,不能讓他們捱餓。

那些屠殺的兵士,騎着駿馬。揮着彎刀衝了過來,彎刀高高舉起,卻發現,那是自己的父母親人,下不了手,彎刀停在了空中。

這些父母驚喜莫銘,大聲吼起來:“我兒啊,快救救我啊!”

可是,這些兵士並沒有救他們,只是愣住了而已,一點相救的意思也沒有。匈奴雖然貴壯賤老,畢竟是自己的父母,無法下手。

“我們換着來!”

就在這種時候,就有人大聲在身邊說話。

說這樣話的兵士,必然是遇到了父母親戚,下不了手。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交換,你殺我的父母,我殺你的父母。這樣不是皆大歡喜?

“好嘞!”

這主意立即就給執行了,兵士們交換着殺自己的父母,沒有絲毫憐惜之心。

就這樣,這些老弱,沒有一個倖免,相繼死在刀下。

聚集在龍城的匈奴有數十萬之衆,其中,老弱佔了大半,不下二十萬之衆。如此之多的人,要想殺光。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匈奴整整殺了三天。方纔殺光。

等到慘叫聲停歇下來,堆在龍城西北的屍體多不勝數,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屍體,橫七豎八躺着,不知道有多少。

更有一樁奇特處,這裡的積雪比起別處少,地勢地低。之所以如此之低,那是因爲這裡的積雪爲熱血融化了。

用一句很有文采的話來說,那就是“天高三尺”

這裡的積雪,紅豔豔的,色彩特別鮮豔。刺激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這裡的紅色一直持繼下去,數十年後,依然殷紅一片。

軍臣單于身着狐裘,手握黃金權杖,胸口急劇起伏,打量着積雪上的屍體,眼圈發紅,眼淚再也忍不住了,順着腮幫流了下來。

雙膝一軟,慢慢跪了下來,大聲道:“大匈奴的子民們:這是漢人害的!這是周陽害的!大匈奴一定要復仇!一定要打敗漢人,打進長安。洗雪恥辱!本單于在此立誓,一定要親手砍下週陽的頭顱!用他的頭顱,來祭莫大匈奴的子民!”

“嗚嗚!”

迴應他的,並不是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不是“烏特拉”而是哭聲。

殺掉這些老弱,對自己有利,匈奴欣喜不已。可是,欣喜之餘,又傷心,畢竟是自己的父母親人,不得不哭。

щшш¤тt kan¤C〇

於是乎,匈奴的哭聲驚天動地,哭聲之響亮,比起“烏特拉”的吼聲一點不差。

然而,大屠殺還沒有完結。

軍臣單于站起身,大吼道:“來人。給各部族傳令,老人、體弱的、不能生崽的婦人,一律殺卻!”

不計其數的匈奴兵士帶着軍臣單于這一命令,奔向了大漠各處。一場空前的大屠殺在大漠上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第20章 待客之道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4章 建功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67章 怒火中燒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75章 漢奸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7章 機會來了第37章 天崩地裂第18章 主父偃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0章 東胡王第83章 刻石勒功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96章 驕人戰績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46章 景帝駕崩第57章 太后逼宮第64章 來得好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10章 東胡王第26章 窮追不捨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97章 喜得寶駒第72章 動手了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9章 樑王賀禮第72章 動手了第37章 匈奴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59章 千古秘事第73章 大軍壓境第34章 蠢蠢欲動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7章 男兒行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1章 真夠陰損第77章 兩難處境第4章 東胡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29章 賜婚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4章 寒士風骨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6章 喜悅無邊第15章 曹壽逼婚第14章 實力說話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72章 兵發閩越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68章 一怒興師第46章 景帝駕崩第14章 以逸待勞第29章 賜婚第85章 奏凱而還第2章 射鵰者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8章 破綻第83章 收臺灣第23章 賞賜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章 獻上一計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32章 肩負重任第52章 周陽補天第25章 箭術訓練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59章 千古秘事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4章 建功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72章 兵發閩越第79章 完勝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85章 揚帆出海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2章 冤家聚頭第2章 衛子夫第98章 張騫出使第19章 驚天血戰(五)
第20章 待客之道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4章 建功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67章 怒火中燒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75章 漢奸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7章 機會來了第37章 天崩地裂第18章 主父偃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0章 東胡王第83章 刻石勒功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96章 驕人戰績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46章 景帝駕崩第57章 太后逼宮第64章 來得好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10章 東胡王第26章 窮追不捨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97章 喜得寶駒第72章 動手了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9章 樑王賀禮第72章 動手了第37章 匈奴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59章 千古秘事第73章 大軍壓境第34章 蠢蠢欲動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7章 男兒行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41章 伊人之心第31章 真夠陰損第77章 兩難處境第4章 東胡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29章 賜婚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4章 寒士風骨第11章 滅東胡(中)第14章 未來之路第16章 喜悅無邊第15章 曹壽逼婚第14章 實力說話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72章 兵發閩越第50章 一言而決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81章 死亡樂章(下)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68章 一怒興師第46章 景帝駕崩第14章 以逸待勞第29章 賜婚第85章 奏凱而還第2章 射鵰者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8章 破綻第83章 收臺灣第23章 賞賜第39章 凌辱之恨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4章 獻上一計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32章 肩負重任第52章 周陽補天第25章 箭術訓練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59章 千古秘事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4章 建功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72章 兵發閩越第79章 完勝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85章 揚帆出海第54章 始皇偉哉第75章 龍城決戰(八)第2章 冤家聚頭第2章 衛子夫第98章 張騫出使第19章 驚天血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