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戰果多大

如雷的蹄聲中。一朵火燒雲快速向雁門城下飄來。

雁門城,一如既往的雄偉,固若金湯。強橫的匈奴攻打了一個多月。毫無進展,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

單于雖然撤離了雁門城,然而雁門城下的屍體、殘肢斷臂、破碎的內臟卻是多不勝數。李廣發動百姓清理,整整花了三天時間方纔清理乾淨。

屍體堆出了幾座山丘,一把火燒掉。人肉的焦糊味在數十里外都能

到。

李廣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城頭上。虎目中精光暴射,打量着這朵火燒雲。只見旌旗招展,舒捲如畫,格外美麗。

一面“周”字帥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旗下一今年青人。臉上帶着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網勁、冷毅之色,不是周陽還能是誰?

“大帥?”

李廣驚喜莫銘,飛身下了城頭,跳上馬背,疾馳而出,衝着周陽迎了上去。

“大帥,大帥!”

李廣遠遠就嚷了起來。

“飛將軍!”

周陽喜歡李廣的直性子,一個月未見,也是想念,一拍馬背,衝了出來。兩人相遇,不約而同的停下來,眼睛瞪得老大。打量着對方。

“你變了!”

兩人同時說出來,緊接着哈哈大笑,暢快不已。

一個月不見,周陽更加穩重成熟,李廣的額頭上卻是平添幾許華髮。這些都是戰爭折磨的結果。

戰爭最能磨鍊人,也最能折磨人,無論是勝利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都一個樣。一場大戰,要消耗多少心力。多少才智?

“飛將軍,打得不錯!”周陽呵呵笑道:“我在幾十裡外都能聞到人肉的焦糊味。”

那麼多的屍體要燒掉,那臭味沒有數日之功,是不可能散得乾淨。雖然離燒燬屍體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天,周陽仍是能聞到殘留在空氣中的焦糊味。

“還不是大帥謀戈小得好!”李廣拈着鬍鬚,張着嘴直樂。

“大帥,請!”李廣一拍馬背,與周陽並肩往城裡行去,問道:“大帥,你可猜透單于撤軍的用意麼?”

這事,周陽早就猜透了,微一點頭。把自己的猜想一說。

“好惡毒!”李廣咒罵起來:“逼我們打野戰,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漢軍善於守城,不善異戰;而匈奴正好相反,善於打野戰,不善攻城。逼漢軍打野戰。就是要漢軍棄短用長,軍臣單于這一手非常厲害。由不得李廣不惱。

“一定是那閹禍出的主意!”李廣埋怨開了:“這個馮敬,當日在雁門城下,爲何不把這閹禍給射死了?”

當時中行說叫陣,馮敬羞辱他,用犬吠聲回答,卻沒有射死中行說。爲的就是要他親眼見識漢朝擊破匈奴,狠狠的折磨他。

“飛將軍。莫要怨馮大人,他也是要出氣。”周陽爲馮敬寬解一句:“這事,對匈奴未必有利。”不等李廣相問,把自己的看法和盤

出。

周陽的看法與別人不太一樣,是從大局着眼,李廣聽得一愣愣的道:“大帥,你的眼睛厲害着呢。竟然能看到這一層。單于一定想不到這點,這時節,他肯定正樂呵着呢。”

微一停頓,聲調有些高:“大帥,拼!對我們划算!我們用二十萬拼掉匈奴十萬,不會有任何問題。要是再運用得當的話,拼掉更多,也有可能。只要匈奴在五年內不能大舉犯邊,那麼,大漢就可以整軍備戰,全力打造騎兵。只要騎兵七練好了,五年之後,大漢鐵騎就會縱橫在大漠之上,哪裡還輪得着匈奴橫行。再來滋擾邊關?到那時,是我們去滋擾匈奴,掘單于的祖墳!”

越說越激動,越說聲音越高,右手狠狠一揮。

他說得一點不錯。漢朝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要想全力打造騎兵。以前是受限於馬匹短缺,現在馬匹不再是問題。限制漢朝打造騎兵的是時間。

要是邊關不寧,匈奴大舉擾邊。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到抵禦匈奴的進攻上去了。而不是用來打造騎兵,漢朝雖是擁有這麼多的駿馬,也不可能打造出精銳騎兵。

若是此次予匈奴以重創,使得匈奴在數年之內不能大舉擾邊,漢朝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來打造騎兵,把最弱的短板補上來。

騎兵一成,再配合上漢朝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漢朝騎兵的戰力將會遠勝匈奴。到那時,強漢鐵騎就會縱橫在大漠深處,攻入匈奴的腹地,進軍龍城,擊破匈奴大軍,挖掉單于祖墳,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也就是說,漢匈大戰已經攻守易勢,戰爭的主動權由匈奴轉移到漢朝手裡了。一旦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這仗就好打多了。時間!時間!時間!

漢朝需要的就是時間!

若是用二十大軍換得匈奴的重創。這代價是很大,很慘痛,從大局來說,還是划算的。

“皇上說打,我們就拼皇上若說不打。就來年再戰。”周陽微一點頭。

李廣左右一望,見沒有人,這才壓低聲音道:“大帥,若真的打,可能於大帥不利。”

“哦!”周陽大是意外,問道:“這話從何說起?””小上局。我們可預料得漢的代價會非常大,自從燦爪丹以來。就沒有如此大的代價。到時。朝中那幫只會搖脣鼓舌的文臣,還有那麼別有用心的諸侯王,他們一定會跳出來,指責大帥指揮無方李廣的眉頭擰在一起,很是擔憂的道:“真到了那時,皇上會如何處置。誰也不知道?”

真要到那時,景帝拿周陽做替罪羊並非沒有可能,周陽不由得一愣。這些天,滿腦子的大局,滿腦子的打匈奴,這事還沒有想過。

“大帥放心,真要到那一步。我。李廣一定力保大帥。”李廣聲音不大,卻是不容置疑:“我想。邊關的將士們會和李廣一樣,捨生力保”。

如今的周陽,在邊軍中的威望很高。自從周陽掌軍以來,漢軍以弱擊敵,無往而不利。對於將士們來說,誰能帶他們打勝仗,誰就能贏得他們的尊重,周陽總是能打勝仗,要將士們不愛戴周陽都不行。

景帝若要拿周陽做替罪羊,公孫,賀、李廣、程不識、公孫建、馮敬他們一定會上書力保,對這點,周陽不會有絲毫懷疑。

“謝飛將軍!”周陽非常感動。

李廣笑道:“大帥,其實也不一定。皇上賢明,未必就如此。別的不說,就說命大帥爲將這事,就是大出人意料。大帥,你想啊,換作別人,敢用一個尚未成年的年青人爲將麼?皇上這份氣魄,是何等之大?比起高祖當年築壇拜將毫不遜色

劉邦當年築壇拜韓信爲大將。只不過是聽信了蕭何的話,於韓信有沒有真正的才幹並不知曉。直到拜完將以後,韓信面奏十策,劉邦方纔歎服,心裡真正的有了底,對韓信纔有了信心。

景帝命周陽爲將,當時的周陽不過謀劃了兩次勝仗,名不見經傳,歲在弱冠,景帝克然命他爲將。周陽得到這一消息後,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事和劉邦拜弗信爲大將,還真有可比之處。

景帝有如此魄力,他還會用周陽做替罪羊嗎?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卻不大。

周陽暗暗點頭。

李廣接着道:“更重要的一點,大漢立國數十年來,與匈奴大戰這麼多年,就沒有出過象大帥這般對付匈奴有辦法的將軍。若是皇上拿大帥問罪,這不是自折樑柱麼?即使打敗了,傷亡很大,皇上爲大局計。寧願下罪己詔,也不會問罪於夫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呀”。

漢匈打了數十年,並不乏名將,如李廣、程不識等人,與匈奴打了輩子,能斬首數百就是大勝了。哪能與周陽比。周陽斬首動輒數千上萬。周陽的確是漢朝數十年對匈奴戰爭中,最有成就的將領了。

若是景帝問了周陽之罪,無異於自折樑柱,李廣這話很有道理。

罪己詔固然讓景帝爲難,卻能爲擊破匈奴保持大好形勢,以景帝之賢明,相信不會選錯。

“飛將軍過獎了。”周陽謙遜一句。

李廣眼睛一眨,略顯調皮:“大帥。要是你能指揮我們再打一個大勝仗的話,那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飛將軍,你以爲打勝仗跟放牛牧馬一樣簡單?”周陽有些好笑:“單于這是逼我們棄長用短,要和我們打野戰,能不敗,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乍一看是這樣,可是,有大帥在,那又不同了。”李廣拍着胸脯。笑道:“我李廣一輩子,很少服人,對大帥卻是心服口服。我相信。大帥一定有辦法對付匈奴。”

說得非常認真。絕對不是信口而言,周陽心裡升起一股暖意:“飛將軍,給你透過底。單于逼我們打野戰。雖然我們不善長。並非不能打。即使敗,也不會大敗,頂多一小敗。若是運用得當,說不定真能打一個勝仗。”

“真的?”李廣的虎目中射出精芒,聲音好象炸雷似的,震得人耳朵嗡嗡直響。

“我是有這麼一個想法,可是,我還沒有想清楚。”周陽微一點頭道:“等程將軍他們回來,把軍情安排好,我再靜靜思索一番,推敲的完整些。”

“那就好!那就好!”李廣喜悅不禁,幾乎是唱出來的。

和匈奴打野戰,漢軍的勝率非常低。連三成都不到,能拼掉匈奴十萬。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戰績了。在野戰中擊敗匈奴,以漢軍目前的實力,困難比天大。

這種事情,周陽沒有把握,他肯定是不會如此說的,李廣要不驚喜難耐都不行。

兩人說話間,進入了城門。一進城,就有回家的感覺。周陽不由的渾身輕鬆。

“大漢萬歲”。

一片歡呼聲響起。

城上的漢軍在城頭上歡呼雀躍,城下的漢軍揮着手臂,大聲吶喊。

跟隨周陽離開雁門的漢軍,他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雁門,一到雁門。和周陽一般想法,那是回家了,讓人舒暢。

城上的漢軍,熱情的歡迎他們歸來。

一時間,城上城下,歡呼聲驚天動地,兵士們盡情的發泄着。

周陽笑笑,跟着李廣,來到帥府。不等周陽說話,李廣吩咐一聲。立時有兵士送來熱湯熱菜熱飯。

自從離開雁門,進入緣胡山隱藏以來,熱食基本上沒有享受到。爲了不給匈奴發現,漢軍一般女甩赤上才燒肉做飯,白天偃炮息鼓。只能啃着冷硬的肉乾見到熱食,周陽好象大熱天見到冰激靈似的,大是親切,端起熱湯就喝了起來。喝完熱湯,吃着熱菜熱飯,那個滿足,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征戰歸來的將士。沒有過份的要求,一份熱食就是最大的享受。

吃完飯。周陽滿足的打着嗝兒。兵士熱好洗澡水。周陽再好好泡泡。那種感覺,比做神仙還要快活。

默默

帥府。

周陽,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馮敬、秦無悔他們在座,各自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周陽未着戎裝,一身燕居之服。幀頭、尋常深衣,輕鬆愜意。

李廣他們也沒有穿戎裝,李廣連向來不離手的硬弓也沒有帶,閒適中透着幾分清越,彷彿世外高人一般。

他們雖未着戎裝,談的卻是兵事,開口閉口不離兵字。

程不識、公孫賀、秦無悔他們自從和周陽分開後,各自尋找地點埋伏。伏擊匈奴。他們的情況和周陽遇到的差不多,有大股的匈奴,也有小股匈奴。他們本着能打則打,不能打則退,收穫不算太大,也不算太

原因在於,軍臣單于命令回撤的匈奴,要集中一起,再回撤,防止給漢軍攻擊。

那些小股的匈奴,遇到漢軍,自然是一敗塗地。大股匈奴,漢軍只能放其離去。這讓程不識他們萬分惋惜,可是,兵力不足,誰也沒有辦法。

“自從單于不清自來,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這一多月裡,我們的戰果如何,我們這就來算算周陽的話中透着輕鬆。還不乏調侃。

詳細的統計數字還沒有出來。粗略估算,漢軍的戰果應該很不錯。衆人的是歡喜。

李廣嘴快,第一個說話:“匈奴至少折損了十萬人。雁門守城,斬首一萬六千四百七十二級。”

雁門是匈奴攻得最猛烈的地方。也是匈奴付出代價最高昂的地方。在一次攻城戰中,匈奴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在匈奴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程不識第二個彙報:“定襄守城戰,斬首不多,萬把人。可是,大帥趕到,我們大破右賢王部。共計斬首兩萬八千六百四十二級。

馮敬第三個彙報:“雲中和定襄差不多。守城與破攻,共計斬首兩萬三千八百二十六級。”

李廣扳着指頭一算道:“這就近七萬了,再加上伏擊的八千來人,就是七萬八千。我們深入大漠突襲匈奴營地,與單于有一戰,粗略估算。斬首有一萬一兩千,這就是九萬斬首。九萬斬首啊!”

除了雁門、定襄、雲中這些城池。打完了可以派出百姓清點 能有準確數字外,其餘的數字只能是估算。畢竟是在野外打,打完了就得撤。沒有時間清點,只能估算。雖是估算,這數字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個多月斬首九萬,這可是漢匈戰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光是聽聽這個數字,就夠讓人振奮的了,李廣幾乎是唱出來的。

“九萬!天!”

程不識他們儘管已有大致知道有多少斬首數,乍聽此言,仍是驚訝

九萬,那可是匈奴的軍隊,不是牧民,能幹掉九萬,談何容易,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都親身參與過,即使想騙他們,也不可能。

“漢軍威武!”

李廣興奮難已,一揮胳膊,用力的吶喊起來。

“漢軍威武!”

周陽、程不識他們猛的站起身,揮着胳膊,吼起了戰號。

雖只數人,卻是聲威不凡,戰號聲沖天直上。

足足吼了一盞茶時分。他們方纔稍抑激動之情。若不是還有更重大的事情要做,他們真想痛飲一番。

“匈奴缺醫少藥,受了重傷,就是死。”周陽坐了下來。開始剖析:“多了不算,算三萬重傷就是。那麼,在這一個多月裡,匈奴就損失了十二萬大軍。”

“三萬?要是算四萬,興許更好。”李廣拈着鬍鬚,不住點頭。

“我們戰死兩千多,受傷七千多。也就是傷亡上萬。”程不識接着算帳,很是興奮,聲調高亢:“以上萬的傷亡,換得匈奴死亡十二萬。這在華夏曆史上還沒有過。就是前朝的河套之戰。也沒有!”

秦無悔是秦朝將士後彎,最有安言權:“河套之戰,大秦傷亡近豐萬。不能與眼下相比

“真正不能比的是我們,不是前朝。”周陽另有看法,剖析道:“我們打勝了,固然讓人歡喜。可是。我們也要明白原委。我們是利用城高垣厚的堅城消耗匈奴。若是象前朝那般。與匈奴硬撼。我們早就不知敗過多少回了。”

這是實情,也是周陽謀劃得當的結果。衆人點頭。李廣讚道:“若無大帥謀發”也不會有如此驚人的戰績!”

周陽接着道:“如今,單于手裡還有三十八萬大軍,是我們的兩倍多。而且,單于要逼我們打野戰。這對我們極爲不利。切不可因初戰大勝而輕忽懈怠!”

“諾!”

雖只一個字,衆人卻是回答得斬釘截鐵!讀好書盡行詢書曬防0肌舊姍

第24章 就此了結第86章 趁火打劫第12章 豐碩戰果第94章 留侯兵法第30章 勝利果實第39章 東方朔第101 橫渡絕域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0章 待客之道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2章 射鵰者第13章 夜襲第85章 王對王第64章 來得好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55章 豪言壯語第32章 肩負重任第91章 晉升列侯第73章 石破天驚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8章 活捉單于第12章 留侯世家第11章 意外驚喜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章 建功第20章 待客之道第2章 衛子夫第46章 景帝的難題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0章 龍城見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23章 賞賜第11章 意外驚喜第5章 山雨欲來第54章 始皇偉哉第23章 明白人第102 窮途末路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56章 一網打盡第79章 戰果多大第50章 威力無窮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4章 說聲謝謝第91章 晉升列侯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55章 新軍之威第30章 勝利果實第22章 偷雞不成第30章 廢和親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4章 橫掃第35章 大展拳腳第2章 冤家聚頭第49章 風暴之前第49章 風暴之前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59章 一把大火第31章 破擊匈奴第37章 匈奴第45章 始皇憾事第44章 喜得貴子第94章 留侯兵法第35章 大展拳腳第52章 惜別第18章 阿嬌第104 單于復位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14章 完勝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78章 殺雞儆猴第34章 說聲謝謝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8章 始皇遺策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1章 豪門公子第32章 轉機第2章 一鳴驚人第10章 兵臨城下第33章 墨家城堡第90章 景帝下葬第24章 就此了結第23章 無敵大軍第41章 董仲舒第47章 少年天子第4章 要變天了第72章 龍城到了!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1章 反目成仇
第24章 就此了結第86章 趁火打劫第12章 豐碩戰果第94章 留侯兵法第30章 勝利果實第39章 東方朔第101 橫渡絕域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06章 終結馬其頓方陣的神話第20章 待客之道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2章 射鵰者第13章 夜襲第85章 王對王第64章 來得好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55章 豪言壯語第32章 肩負重任第91章 晉升列侯第73章 石破天驚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8章 活捉單于第12章 留侯世家第11章 意外驚喜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章 建功第20章 待客之道第2章 衛子夫第46章 景帝的難題一一五章 蘇拉的末日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20章 龍城見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23章 賞賜第11章 意外驚喜第5章 山雨欲來第54章 始皇偉哉第23章 明白人第102 窮途末路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56章 一網打盡第79章 戰果多大第50章 威力無窮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5章 中華瑰寶第34章 說聲謝謝第91章 晉升列侯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55章 新軍之威第30章 勝利果實第22章 偷雞不成第30章 廢和親第51章 災難降臨第74章 橫掃第35章 大展拳腳第2章 冤家聚頭第49章 風暴之前第49章 風暴之前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59章 一把大火第31章 破擊匈奴第37章 匈奴第45章 始皇憾事第44章 喜得貴子第94章 留侯兵法第35章 大展拳腳第52章 惜別第18章 阿嬌第104 單于復位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14章 完勝第13章 剿滅烏桓(上)第88章 曠世之戰(一)第78章 殺雞儆猴第34章 說聲謝謝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8章 始皇遺策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8章 墨家下山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1章 豪門公子第32章 轉機第2章 一鳴驚人第10章 兵臨城下第33章 墨家城堡第90章 景帝下葬第24章 就此了結第23章 無敵大軍第41章 董仲舒第47章 少年天子第4章 要變天了第72章 龍城到了!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1章 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