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家

“丹過長公垂!亞過翁豐!”周亞夾他們忙着亞禮

“周陽,哦,大帥,阿嬌年紀言語無狀,你別放在心上。”館陶公主忙着致歉。

館陶公主,竇太后的愛女,景帝的姐姐,這輩子她給誰道過歉的?就算她錯了。錯得離譜。她也不會道歉,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周亞夫聽得直髮愣,許茹聽得有些懵,他們根本就不信這話是從館陶公主嘴裡說出來的。

“阿母,不嘛,人家長大啦!”周陽還沒有說話,阿嬌就抗議了。小孩總是不願意給人說要說她大。她就歡喜。

“翁主是大人啦!”周陽笑着道。

“哇!”阿嬌誇張的尖叫聲響起,一蹦就過來,熟練的掛在周陽胳膊上,一臉的期待:“周陽,快給我講打匈奴哦。人家想聽故事呢!”

“阿嬌,快過來!大帥累了,要歇着了。”館陶公主歷來對阿嬌視爲掌珠,她要什麼就給什麼。上次去堂邑侯府。阿嬌要做蹴鞠,她就嚷着買豬殺豬,就沒有管過阿嬌。今天老是管着阿嬌,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的。

“長公主,你別一口一個大帥,那樣彆扭,叫我周陽好了。”周陽撫着阿嬌的秀髮道:“翁主,今兒天晚了。你要聽故事,擇日我再講給你聽,好麼?”

“阿嬌,你別老煩着周陽。”館陶公主接受了周陽的提議,不再叫大帥了。

“阿母,你不說,人家還不煩着呢。”阿嬌擺出一副要與館陶公主作對的架勢,嘻嘻一笑:“周陽,打仗很累,是吧?你先回府去歇着。容你歇好了,我再找你講故事!要歇好哦!”

前半句把館陶公主的心給提起來了,後半句馬上就是善解人意的關心之語,誰也想不到,周陽給她逗樂了,笑道:“翁主放心,我這就去睡個大覺!大大的覺!”

“有多大?”阿嬌歪着脖子。一臉的調皮,一雙手不住比劃,越來越大,最後在周陽胸膛一砸:“這麼大?嘻嘻!”

原來是變着法子逗周陽,狡計得逞,樂不可支,蹦蹦跳跳的走了。

“周陽,條侯,許家妹子,擇日再敘。”館陶公主忙着作別,快步追上去:“阿嬌,你慢點,慢點。別摔着了。掌燈的呢?快點追上去。”

遠遠傳來阿嬌得意的笑聲,漸漸去遠了。

聽着阿嬌銀鈴似的笑聲,周陽不住搖頭,萬未想到,阿嬌竟然不睡覺。在這裡等着他。

許茹不再哭了,卻是拉着周陽的左手。周亞執着周陽的右手,就這般,周陽給二人簇擁着回府。這裡離承相府很近,用不着騎馬。這樣走在路上,別有一番親情在心頭,周陽大是受用。

“大帥來了!”

“大件來了!”

沉浸在親情中的周陽給一陣歡呼聲驚醒過來,原來已經來到承相府了。

夜雖深,風很冷,卻是澆不熄人們的熱情。只見寒風中,有不少百姓,圍在承相府前;個個伸長了脖子,一臉的期待。一見周陽過來。自發的讓出一條通道,大吼大叫:“大帥,大帥!”

周陽聽在耳裡,彷彿現代社會的明星在接受粉絲毫歡呼似的,那感覺還真不錯。

衝百姓揮揮手,在百姓的歡呼聲中,周陽進了承相府。一進承相府。只見兩根“木樁”擋在身前。正是周成周信兄弟二人。

兄弟二人一臉的虔誠,身子躬成了九十度,身段放得極低:“見過夫帥!恭迎大帥!”

“大哥,二哥,你們這是?”周陽絕對沒有想到二人會如此相迎。

,正習比北

“周成周信,你們這是做什麼?”周亞夫的臉拿下來了。

“阿父,三弟如今成大帥了。我們是想請三弟給我們一個出身。把我們帶到軍中去歷練歷練。”周成代表二人說話。笑嘻嘻的道:“我們是兄弟。三弟,你多照顧着點。”

“一邊去!”周亞夫喝斥起來:“打仗是兒戲嗎?還不走?陳尚,拿板子來!”

周亞夫的家法就是打板子。他武藝高強。他的板子打在身上,疼在骨子裡,卻又不傷筋動骨,那滋味還真不好受,周成周信嚇得不輕,顛兒顛兒的跑走了。

看着兄弟二人離去,許茹捂着嘴直笑:“陽兒,進屋去!”

不由分說,拉着周陽進了屋。許茹好象蝴蝶一般,快活得在飛,忙着給周陽準備矮几,在矮几上鋪上軟席,再把短案略一拂拭:“陽兒。你坐,快坐!”

看着許茹忙前忙後,周陽心裡暖暖的,這就是母親,讓人無法拒絕的母愛。周陽應一聲,跪坐了下來,那是孃親親手鋪就的,倍感舒適。

“陽兒,你喝茶!”周亞夫忙着從傭人手裡接過茶水,遞到周陽面。親切的看着周陽,笑得一張嘴哪裡合得攏。嘴角的紋路格外清晰。彷彿丘壑。

招呼好了周陽,許茹、周亞夫跪坐下來,圍着周陽,東瞧瞧。西瞅瞅。越看越歡喜,笑得鼻子眼睛做了一家人。

二人拉着周陽問長問短,並不是問戰場廝殺,而是問周陽在邊關吃的好不好,睡得香不香這些生活上的事兒。

這種生活上的細節,雖然沒有戰場廝殺那般富有激情,卻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周陽

答來,二人直說到困極方眠

這一覺,周陽睡得好不沉。竟然連夢都沒做一個。一覺睡醒,感覺精神抖擻,好久沒睡這麼香了。統兵的日子時,用周亞夫的話來說。“睡着了還得睜一隻眼”作爲統帥,是不可能睡沉睡死,就是睡覺都得保持警覺,一有軍情得馬上起來處置。

眼下這一覺,好多時間沒有重溫了,那感覺真是好。

可是,周陽一睜開眼就覺得不對勁了,原來太陽有些偏了。當然不是偏在東方,而是偏在西方。這一覺竟然睡到下午了。

眼一睜開,就見周亞夫和許茹正在坐在榻邊,慈祥的看着周陽,眼裡滿是溫柔之色。

“陽兒醒啦!”許茹歡快的叫起來,又開始忙活了,給周陽端淨臉水。準備洗漱。周亞夫就更不得了。竟然動手幫周陽穿戴,周陽絕對沒有想到。

周陽在周亞夫的幫助下,穿好衣衫,一襲常服,一塊蝶頭,輕鬆

“陽兒。皇上派人來問過幾次了。問你在做什麼呢?你睡得真沉。”許茹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皇上聽說你在睡覺,下旨不要驚動你。”

知,萬

連睡個覺,都要驚動景帝,這事還真是讓人意外,周陽驚訝不已。

“陽兒,你別以爲皇上只關心你。飛將軍、程將軍他們,哪一個皇上不是在關心?他們跟你一樣,矇頭大睡,不吃不喝的。”周亞夫笑道:“當年爲父平定七國之亂回來。跟你一樣,一覺睡到天黑。那時節,皇上還不是派人來問麼?打仗呀,辛苦,累!在邊關呀。睡着了。還得睜一隻眼,哪敢放開了睡。只有到了家,才能放開了睡,睡得那個香”

不住搖頭,彷彿在回想當年那驚天一覺似的。

這話簡直就是知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說得出來,周陽大是贊同。

“承相,你說,陽兒的親事是不是該訂了?太后都在問起呢。”許茹幫着整理衣衫:“要是有個媳婦,哪輪得着我們動手。知冷知熱的人,是少不了的!”

她不說則已,她一說,周陽心裡還真有些空落落的。在戰場上,熱血、激奮,回到家,要是有個知冷知熱的人說說話,別有一番滋味。讓人難捨。

周陽在另一時空,工作累了,回到家,與女朋友說笑,一起做飯吃。看電視,那種感覺真的好。很溫馨。

“先別說這些。”周亞夫有些不贊成:“陽兒。你的侯府已經準備好了,你等會去看看。”

“這麼快?”冉陽大是意外。昨天才封了侯,今天就把侯府準備好了。

“呵呵!”周亞夫笑了。笑得很自豪。很歡喜:“狙兒,你呀,這就不知道了。皇上在封賞之前。早就叫人準備好了。昨天。只是說出罷了。就是你昨晚上要搬去住也沒問題。”

這倒是,周陽有些好奇,問道:“府第在哪裡?大嗎?”

“萬戶侯的侯府,集不大嗎?”許茹笑呵呵的接過話頭。

男人嘛,就得成家。有府就有家。周陽對這事很是上心,匆匆用過飯,趕去府第。

許茹,周亞夫自然是陪着他去的。周陽騎着追風寶駒,與周亞夫並騎而行,許茹不會騎馬,只能乘車了。

一家子緩緩朝府第趕去。一路上。有不少百姓認出了周陽,齊聲歡呼。大吼“大帥,大帥”氣氛熱烈。

此時的長安,依然還處在歡騰中。到處都有歡喜不禁的百姓,載歌載舞,慶典雖過,仍是熱鬧非凡。

周陽他們要去的地方是北闕甲第,漢朝功臣侯爵的府第大多在這裡。周陽這個萬戶侯也不例外。

很快就到了北闕甲第。順着寬闊的街道行去。街道上的行人、馬車與別處不同,衣着光鮮,鮮衣怒馬,多爲權貴之家的子弟、僕人。

平日裡,他們行走在街上,昂頭挺胸。不可一世,不把人放在眼裡。今兒,他們卻是低眉順眼,見到周陽的面,就要打拱作揖,親熱的叫聲“大帥”

正走間,一座巨大的府第出現在眼前,佔地半個坊。漢朝的城市佈局是“裡坊制”街巷制要到宋朝纔會興起。每一坊,佔地少則一里,多則數裡,是非常廣的。

這府第佔地半坊,非常了得了,在權貴雲集的長安,也不多見。周陽大是訝異,這是誰家的府第。如此氣派?

定睛一瞧,只見大門前站着一隊傭人,足有十幾個。硃紅的大門敞開着,門內一道門屏,不見門內景象。可以想得到,一定很氣派。很奢華。

大門上方掛着一塊匾額。上書“竇府”二字。

因爲竇太后的關係,箕氏一門封侯的就有好幾家,這是哪個塞府?周陽有些好奇。

周亞夫把周陽好奇的樣兒看在眼裡,笑道:“陽兒,這是南皮侯的府第。”

“寞彭祖?”

周陽大是訝異。竇彭祖是竇太后的侄兒,因這層關係被封侯,這並不奇怪。可是,他於朝廷沒有功勞。怎麼可能擁有如此大的府第?

如此廣大的府第,只有功臣之家,還是立下奇功的功臣,才能擁有如此府第。

“這府第並不是南皮侯的府第。原是留侯府,是高祖賜給子房的府第。”周亞夫搖搖公良是惋惜!“可是。張家後人不孝,把府第典出尖了

原來如此,是張良的府第,怪不的如此氣派。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他的宅子宏大,氣派,那是應該的。

張良就是在這府裡修煉導引術。這是流傳千古的傳奇,令無數後人嚮往,可是。如今,子房已逝,留侯府易主,徒令人惋惜。

“哎!”

周亞夫嘆口氣道:“子房的長子張不疑,性情飛揚跋扈,不能容人。故楚內史與他有舊怨,他心中不快,意在刺殺。東窗事發,先帝大怒,要處張不疑死罪。

念在他是子房後人情份上,允他納錢贖罪。爲了湊錢,張家只好把留侯府典出去。張不疑如今還在清明門做城旦舂,經受日曬雨淋,也不知道何時纔是個頭。”

周亞夫是周勃的後人,張不疑是張良的後人,二人同爲功臣之後,卻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周亞夫名滿天下。位高權重,而張不疑只能做看守城門的罪徒,這之間的差距也太大了,着實讓人惋惜。

周陽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張通。那日從建章營回來,與張通有一面之緣。張通爲了不給張良蒙羞,竟然忍辱負重。不願公開自己的

份。

“這些年下來,張不疑的性子變多了,不再是以前那般飛揚跋扈。他的兩個兒子,沒一個成器的。可是。他的長孫張通,倒是個人物,有前途,若是有人扶持一下,張家的復興說不定就着落在他身上了。”周亞夫對張通很是讚許。

“張通的妹妹張靈兒知書達禮,是個好姑娘。要不是陽兒奔赴邊關了,早就相親了。承相,你這做父親的,該給撮合撮合。”許茹掀起窗簾,探出頭來。

“嗯!”周亞夫眼裡精光四射:“若是這門親事能成,陽兒提攜一下張通,子房一門復興,未必不可能!這事。得趕緊辦!”

“哎呀!”許茹大叫一聲:“忙着看府第,忘了給陽兒看靈兒姑娘呢。那畫畫得真是好。水靈靈一個靈兒長在畫上呢。”

“張通到是個人物,若是可能的話,收入軍中未必不可能。有空。我去張府看看。”周陽對張通雖只一面之緣,對他極是讚賞,要是能把他收入軍中,還真不錯。

“陽兒上心了,都找籍口了呢。”許茹取笑一句,笑得鼻子眼睛做了一家人,這些天的心思沒白費,兒媳有了。

周亞夫的興致極高:“子房兩子。長子不疑不成器,敗家。次子卻是個智謀之士,一言安邦之人。”

“哦!”對張良這個人,周陽很有好感。可是,對他的後人就不瞭解,一聞是言,大感興趣:“張良還有次子?”

“有是有。卻是多年不見人,不知在何處。”周亞夫搖搖頭,惋惜無已:“此人才智極高,不在其父之下,卻是神龍般,見首不見尾。他十五歲時在宮中做侍中,恰逢惠帝駕崩。呂后哭靈,卻哭而不哀,只是幹嗥不見眼淚。這讓人百思不的其解,就是智如陳承相也糊里糊塗。”

聲調轉高。以嚮往的語氣道:“陳承相從龍。追隨高祖定天下,一生六出奇計,計計絕世,令人讚歎,卻是不解昌後之意。回到府裡。一籌莫展。就在這時。張良的次子,張闢疆登門拜訪。說出了原姜。原來是呂后擔心惠帝崩後,她無以爲靠。呂后性強,若是無依靠。就要大殺功臣,陳承相深知厲害。卻又想不出計策。張闢疆出計。立諸呂爲王,穩住呂后,再徐圖對策。在當時,只能行此計,陳承相依計而行,呂后大喜,封諸呂爲王。哭惠帝哀痛過甚。8後不疑陳承相與阿父。這給阿父與陳承相匡扶漢室以良機。”

周勃、陳平聯手,誅殺諸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卻沒想到。竟是張良的次子張闢疆促成的。

在當時,呂后權勢甚熾,若是陳平他們不順着她,會給她誅殺。即使陳平、周勃他們有心匡扶漢室。給她誅殺了,又能有什麼用呢?

獻計封諸呂。博得呂后好感。徐圖後舉,雖有養虎貽害之嫌,卻是當時最好的謀發了。十五歲的人。就有如此智計,非常了得,不愧是張良的兒子。

“張闢鱉才智不在留侯之下,卻是不久就不見人了,至今下落不明。若是他在,張家不會如此破敗!”周亞夫大是惋惜。

不要說他惋惜,就是周陽也是惋惜。如此人才,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誰能不惋惜呢?

比。,??石比

“陽兒,若有可能,你就提攜一下張通。子房一門,不能無後。”周亞夫歷來不講情面的,獨對張良後人網開一面,讓人驚訝。也讓人感嘆。

張良的口碑不錯,不僅在漢朝甚得百姓愛戴,就是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人們一提起他,仍是要豎大拇指。

人生在世,能有如此口碑,足以含笑九泉了。

“阿父放心,這事我記住了。”周陽點頭。

“到了!到了!”許茹興奮的尖叫起來:“哇,好大的府第!好氣派!”

周陽不瞧則已,一瞧之下,嚇了一大跳,竟是比起張良的留侯府一點不

第44章 景帝佈局第58章 龍城!龍城!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26章 窮追不捨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1章 暴打樑王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1章 何爲士第46章 烈烈英風第27章 千古偉業第35章 館陶公主第11章 福兮禍兮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29章 萬分危急第24章 蓋世之兵第31章 初承重任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46章 景帝駕崩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34章 蠢蠢欲動第21章 公主上門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43章 氣象一新第3章 李陵第6章 急風驟雨第40章 奔赴邊關第52章 惜別第1章 漢家宮闕第7章 猗蘭殿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0章 還我清白第2章 衛子夫第23章 毒計第94章 血染長城第78章 活捉單于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26章 窮追不捨第13章 夜襲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51章 災難降臨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73章 石破天驚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2章 一鳴驚人第76章 血!血!血!(下)第89章 單于屈服第79章 戰果多大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64章 血染大漠第43章 秦朝遺民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35章 館陶公主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85章 奏凱而還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章 惹事精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7章 惹事精第22章 偷雞不成第28章 獻俘之儀第14章 寒士風骨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87章 長城放歌第7章 猗蘭殿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21章 公主上門第26章 成人教育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1章 伊人之心第81章 《破龍城》第1章 豪門公子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66章 周陽歸來第66章 軍情泄露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20章 龍城見第83章 收臺灣第36章 正式練兵第50章 風暴降臨第26章 成人教育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02 平定西域
第44章 景帝佈局第58章 龍城!龍城!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26章 窮追不捨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71章 暴打樑王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11章 何爲士第46章 烈烈英風第27章 千古偉業第35章 館陶公主第11章 福兮禍兮第67章 撤,還是不撤?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29章 萬分危急第24章 蓋世之兵第31章 初承重任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46章 景帝駕崩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17章 機會來了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34章 蠢蠢欲動第21章 公主上門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43章 氣象一新第3章 李陵第6章 急風驟雨第40章 奔赴邊關第52章 惜別第1章 漢家宮闕第7章 猗蘭殿第79章 戰果多大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4章 就此了結第10章 還我清白第2章 衛子夫第23章 毒計第94章 血染長城第78章 活捉單于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26章 窮追不捨第13章 夜襲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51章 災難降臨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73章 石破天驚第75章 龍城決戰(四)第2章 一鳴驚人第76章 血!血!血!(下)第89章 單于屈服第79章 戰果多大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64章 血染大漠第43章 秦朝遺民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35章 館陶公主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0章 待客之道第85章 奏凱而還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章 惹事精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7章 惹事精第22章 偷雞不成第28章 獻俘之儀第14章 寒士風骨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87章 長城放歌第7章 猗蘭殿第93章 漢賊不兩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21章 公主上門第26章 成人教育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41章 伊人之心第81章 《破龍城》第1章 豪門公子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66章 周陽歸來第66章 軍情泄露第96章 驕人戰績第16章 嫁人當嫁周陽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20章 龍城見第83章 收臺灣第36章 正式練兵第50章 風暴降臨第26章 成人教育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89章 遲來的榮耀第102 平定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