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漢軍出塞

二疊的天空,冷若彎刀的寒風,衆是典型的北國風※

放眼一望,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長城內外,一片莽莽雪原世界。凝固的冰雪,就象一面碩大的鏡子,堅固、厚實。

然而,此時的冰雪,卻在龜裂,一條條裂縫,好象給無形之手撕裂出來似的,向着北方延伸。延伸到長城之下。

裂縫是從南向北延伸的,在裂縫的源頭,只見一片赤色的浪潮席捲而來,比起大海中的驚濤駭浪更有威勢,更有震憾力,更有力量。

正是這洶涌的浪潮,發出“隆隆”的巨響,震得地皮都在抖動。冰雪禁受不住劇烈的震動,開始龜裂,纔有眼前這番景象。

這紅色的浪潮,正是周陽統帥下的漢軍。

二十五萬大軍,加上七十五匹戰馬,馳騁起來的場面,那是何等的具有震憾力!何等的恢宏!力道萬鈞,要想冰雪不龜裂都不行。

長城爲冰雪所覆蓋,宛如一條冰霜巨龍。氣勢恢宏,蜿蜒遠去,不知終於何處。

晶瑩的冰雪之下。長城隱隱泛着紅色。那是當年長城大戰,匈奴的鮮血染紅的,雖是數年時間過去了,仍未視盡。

冰雪的龜裂,抵達長城,終於到了盡頭,不再延伸。

“隆隆!”

雷鳴般的巨響聲中,馳騁的漢軍來到長城下,開始順着道路翻越長城。

只見不計其數的漢軍,馳騁在山嶺上,越過長城,進入了匈奴境內。

此時此刻,長城內外,爲紅色的浪潮淹沒,到處都是漢軍,到處都是戰馬,到處都是飄揚的旗幟,一片兵的海洋。洶涌澎湃,比起大海的浪潮還要富有震憾力!

周陽駐馬長城下,打量着翻越長城的漢軍,心緒再次激動起來,難以平復。

數年前,周陽率領漢軍來到長城下,與匈奴決戰。那一戰,打得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匈奴噴灑在長城上的鮮血,至今仍未褪盡,可見當年廝殺之慘烈。

那一戰,漢軍取得了空前的大勝,打得五十萬匈奴灰飛煙滅。至今沒有恢復過來。

可是,長城大戰漢軍有一個遺憾,一個讓人撫腕的天大遺憾!

那就是漢軍騎兵短少,不能大規模翻越長城,追入匈奴腹地。當戰爭取得決定勝利的時候,漢軍奪取匈奴的戰馬,越過長城,追入大漠。給匈奴以有效殺傷,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這是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漢軍採取的追擊行動,不能算是主動出擊,不能算是越過長城,因而是漢軍最大的遺憾。

眼下卻不同了,百萬人馬,越過長城。殺奔匈奴的聖地龍城而去,那是何等的讓人振奮!

周陽激動難已,唯有睜大眼睛,緊握雙拳,呼吸粗重,以此來表達他的情緒波動。

漢朝數十年來,就從來沒有如此大規模越過長城的事情,這是漢匈奴戰爭史上的第一次,這本身就足以讓人熱血如沸了。

更別說,這是周陽一手促成的,是周陽心血傾注的結果,周陽既是激動,又是自豪,又是幸福,如此歷史重任有自己的努力。真是太幸運了!

“呼!”

周陽吸口涼氣,強抑激動的心情,一拍馬背。追風駒似是知曉主人的激動似的,引頸一聲長嘶,撒開四蹄,狂奔而去,帶起呼呼的風聲。

周陽一口氣衝上長城,一拉馬繮,追風駒停了下來。周陽駐馬長城上,打量起漢軍,只見漢軍就象海潮一般,淹沒了長城,淹沒了長城內外。

窮極目力處,方圓數十里範圍內,全是紅色的浪潮,全是馳騁的漢軍。漢軍馬蹄踏處,冰雪碎裂,冰屑飛濺,極是壯觀!

“難以置信!難以置信!”

周陽把眼前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不由得激動的低語起來。如此震憾人心的場面,若不是親見,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詞,也是無法道盡。

“大帥,我們翻越長城了!是翻越長城呀!”李廣策馬而來。遠遠就嚷起來,虎目中淚光瑩瑩,激動難已。

他是邊關名將,與匈奴打了一輩子的仗,大大小小的仗,沒有一百,也有數十。他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率領一支勁旅,越過長城,追入匈奴腹地,給匈奴致命一擊。

可是,數十年來,漢軍不僅沒有越過長城,反到是匈奴越過長城,前來滋擾、擄掠,漢朝的屈辱一個接一個的發生,那種憋屈感,若非親歷者,難以想象得到。

如今,他的夢想,他的夙願,全部變成了真實!漢軍真的越過了長城,還是如此大規模的翻越長城!

儘管李廣早就知曉有如此盛事,可是,當這一刻來臨之際他仍有如夢似幻的感覺,仍是激動難言,心緒處於極度波動之中。

“嗯!”周陽激動之情不在李廣之下,難以成言,唯有點首贊同。

“大帥,這是大漢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越過長城呀!”程不識策馬趕到,虎目中的淚水順着腮幫滾了下來。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激動時。程不識與李廣同爲邊關兩大抗擊匈奴的名將,與匈奴打了一輩子,鐵騎踏破匈奴,是他畢生的宏願。要踏破匈奴,漢軍就得越過長城。只有過了長城,纔有可能成真。

漢軍翻越長城,還未踏破匈奴,可是,只要這關鍵性的一步邁出,一切皆有可能!

“大帥二直嗎。自從平城!圍以來,大漢時刻不忘報復匈奴,用叮隊着準備,可是,數十年沒有越過長城!”程不識聲音高亢,漏*點噴薄,胸口急劇起伏:“就是數年前的大戰,我們雖有越過長城之舉,雖然我們火燒草原,殺死匈奴無數。卻不能與眼下相比呀!這可是二十五萬大軍,七十五萬匹戰馬,整整一百萬人馬!一百萬吶!”

雙手緊握成拳,用力的晃動,久久難以平靜。

一百萬,一個,驚人的龐大數字,不要說看着一百萬人馬翻越長城,就是想想這場景,就足以讓人熱血如沸,誰能不激動?

不僅周陽、李廣、程不識這些將領激動難已,就是尋常兵士也是激動不已,無不是齊聲高喊:“大漢萬歲!”

“漢軍威武!”

周陽、李廣、程不識他們振臂高呼。

“漢軍威武!”

這既是漢軍的戰號,亦是漢軍將士的讚歌!正是他們,不計生死,拋妻別子,在戰場上衝殺,才扭轉了漢朝的戰略態勢,纔有今日之盛,纔有今日的壯舉!

“這是大漢創建以來,大漢第一次如此大規模深入匈奴腹地不能沒有名目,得取個名目!”公孫賀雙眼中的淚水順着腮幫不住滾落,激動得臉上泛着紅光。

“對呀!”

這話立即引起一片附和聲。衆將齊聲贊同。

“這是大漢創建以來,最爲揚眉吐氣,藤爲振奮人心的大事,不能沒有名目!”李廣意猶未盡,虎目中光芒閃爍。

數年前的長城大捷固然振奮人心,讓人揚眉吐氣,可是。與眼前之事比起來,又有所不如。畢竟,這是漢朝強盛局面下的大事,長城大捷是漢朝處於戰略防守情形下的大勝,兩者不能比。

“大帥,你得取個小名目!”程不識一雙虎目中精光暴射,他很想爲此次行動取個名目,可是,他知道,要取名目非周陽不可。若無周陽,則無如今的局面,則無眼下之事,周陽一手促成,周陽居功至偉!

“大帥取!大帥取!”

衆將齊聲贊同,對這提議。無不是發自內心贊成。

造成今日漢朝強盛局面,不是周陽一個人的功勞,可是,周陽的功勞是最大的,由周陽取名目。再合適不過了。周陽也不推辭,微一沉吟,眉頭一挑,道:“自從大漢創建以來,長城就是漢匈邊境的分界。過了長城,往北,就是匈奴的地界。往南,是大漢的地界。數十年來,大漢之軍沒有越過長城,深入匈奴腹地的事,我們這是頭一遭,意義非凡,是該有個名目。至於這名目叫什麼好?”

眼珠不停轉,思索起來,道:“越過長城,往北,進入匈奴的地界,叫出塞。我們如此大規模進入匈奴腹地。就叫“漢軍出塞,吧!”

“漢軍出塞?”

衆將品評起來,沉吟片時。齊聲讚賞,道:“好!好名目!”

“從此以後,大漢之軍就有了名目!”

李廣、程不識欣慰的點頭。品評起來。

“漢軍出塞”一個響亮的名目,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傳奇,漢武帝擊破匈奴時期,漢軍大舉出塞,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傳奇。

“單于夜遁逃封狼居胥”便是漢軍出塞的壯歌!

漢軍出塞,這是第一次,這個名目註定會流傳千古,成爲輝煌與傳奇的代名詞!

www ▪тTk án ▪¢ 〇

自此以後,強漢大軍便馳騁在大漠之上。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千古流傳!

短短四個字,具有振奮人心,激勵士氣的巨大作用,李廣、程不識、衛青、張通他們只覺熱血沸騰,無不是欣慰難言,振臂高呼“漢軍出塞嘍!漢軍出塞嘍!”

這四個字讓將士們打從骨子眼裡歡喜,熱血奔涌,無不是大聲吶喊:“漢軍出塞嘍!漢軍出塞嘍!”

唯有這些親身參與的將士們小方能明白這四個字來之不易,是漢朝用數十年的時間創造出來的,是漢朝用屈辱換來的,是漢朝用邊關百姓的性命換來的,是漢軍將士們用刀槍拼殺出來的!

將士們眼裡閃着淚花,異常振奮,打馬直奔。

“隆隆!”

雷鳴般的蹄聲充塞在天地間小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

“咔嚓!咔嚓!”

從長城開始。冰雪的裂縫再次出現,向北延伸,一直到天涯的盡頭!

大漠深處,天空陰霾,朔風怒吼,飛雪漫天。積雪甚厚。

寒風吹在身上,就象刀子在割肉一般,讓人極是難受。可是,卻擋不住匈奴如火的熱情。不遠就有一個匈奴的營地。

這個,營地不算太大,也不算太中等規模,估摸着有上千座帳幕。東一座,西一座,凌亂無序,一點章法也沒有。

營地中火光閃亮,肉香陣陣,誘人流口水,正是匈奴在烤羊肉。猥馬奶子,準備宿營了。必勝的信念在匈奴中蔓延,匈奴不分男女老幼,無不是認定匈奴此次必勝無疑。牧民們心中歡喜,一到宿營之地

,就會搭起帳幕,掃除積雪。升起火堆,烤羊肉,爆馬奶子,準備好好慶賀一番。

此時此刻,營地中瀰漫着一股歡樂氣氛,不計其數的匈奴牧圍坐在火堆旁,一邊烤羊肉,一邊猥馬奶子,還一邊唱着牧歌,更有歡喜難言的牧民跳起了舞蹈。

一時間,牧歌悠揚,污俊妾。整咋一營地喜與洋洋,比大討年環要喜在匈奴歷史上,曾經有過數次大舉南下。每次南下,匈奴都有一個。美夢,爲歡樂所充斥。

趙武靈王時期,匈奴三十餘萬大舉南下。夢想着佔據河套之地。擁有土肥水美的牧場;秦始皇時期,頭曼單于率領五十萬之衆南下河套之地。亦想佔據河套之地,卻是以慘敗告終,匈奴死傷無數,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這兩次南下,匈奴損失極爲慘重,卻是過去的事了,已經有些遙遠了。就在數年前,匈奴親身經歷過一次大舉南下,軍臣單于率領五十之衆,信心滿滿,要攻破雁門,打進長安,迫使景帝臣服。可是,那一次。匈奴仍是以失敗而告終,損失之慘重,到眼下都沒有恢復。

這一次,軍臣單于再次南下,匈奴信心滿滿,追尋着美夢,一定會打敗漢朝,奪取漢人的家園,在漢人的莊稼地裡牧羊放馬。享受漢人可口的美食,醇厚的佳釀,迫使漢人的妻妾痛哭”前景一片大好,要匈奴不歡喜都不行。

火堆旁的匈奴男子,載歌載舞,製造着歡樂氣氛。

匈奴婦人,卻在穿針引線。縫製旗幟。這旗幟,不是匈奴軍隊用的狼旗,而是部族使用的旗幟,用來圈地用的。

一旦匈奴打敗了漢朝,漢人肥美的莊稼地就是匈奴的牧場,要是不提前準備好旗幟。怎麼來圈地呢?

每一次匈奴南下,這是必行之事,儘管他們次次落空,還傷亡慘重。卻是樂此不疲,一有空就要做旗幟。

匈奴的孩童們圍着火堆,偶爾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撕扯一塊羊肉,亦或偷偷喝馬奶子。

孩童的舉動。逗得匈奴大笑不已。

一個頭發花白的匈奴老人,是部族族長。笑得特別開心,洪聲道:“孩兒們呀,你們莫急,到了漢朝。要什麼有什麼,有你們吃的!漢人的美食,那才叫一個小美味呢。比起大匈奴的烤羊肉美味得太多了。當年,我打漢人時,就在漢人的家裡吃過,如今回想起來,仍是回味無窮呀!回味無窮呀”。

一雙渾濁的眼珠轉動,似是在回味當年的美食,一臉的嚮往之色:“原本在數年前就該再次享用漢人的美食,可是,漢人出了一個年青人,叫周陽的,硬是把大匈奴的軍隊給打敗了,這才失去了機會!如今。機會又來了”。

“族長,漢人的美食真的好吃嗎?有孩童歪着脖子,有些不信。

“孩兒呀,千真萬確”小族長扳着手指頭,給孩童們講解起來:“漢人烹飪的技巧可多了,烹、炸、煮、悶、溜、炒”名目繁多。花樣翻新,讓人目不暇給,看得是眼花繚亂。

哪象大匈奴。這羊肉除了一個烤,還是烤!別的不說,光是那香味。聞着就讓人流口水!”

說到吃食,不要說匈奴,就是全世界。又有哪個國家能與中國相比?匈奴吃了一輩子的羊肉,除了烤還是烤。就沒有一點新花樣。

“咕咕”。

族長不由得咽起了口水:“就說羊肉,我們只能烤,可到了漢人手裡,就有很多新花樣,卻是樣樣味道不同。美不勝收啊!美不勝收啊”。

“真的嗎?”孩童眨着眼睛,仍有些狐疑。

“當然是真的”。族長點頭,笑道:“等這次打到漢朝,抓幾個漢人的癮廚,給你們做些吃食,你們就知道什麼是美味了!”

“謝謝族長”。孩童靈活的眼睛裡全是美妙的星星。

“大匈奴的勇士,是天之驕子,生來最爲高貴,就該享用最可口的美味,飲最醇厚的佳釀!”族長高昂起頭顱,挺起胸脯,脖子伸得老長,興奮得象打鳴的公雞:“膽小的漢人。天生就該成爲大匈奴勇士的奴隸。爲大匈奴牧羊放牛,烹製美食!”

“孩兒們,你們別忘了,漢人的婦人,可是細皮嫩肉的哦,水靈靈的,美貌如花呀”。族長眼裡閃着異常神采。懷念似的道:“自打騎不動馬,掄不動彎刀,就再也沒有享用過漢人的婦人!白嫩嫩的皮膚,就象羊脂一般潤滑!”

族長說得口沫橫飛,匈奴牧民聽得眼睛放光,恨不得立時打敗漢朝。爲所欲爲。

“隆隆!”

就在這時,如雷般的蹄聲響起,地皮在顫抖。

“這是軍隊!好雄壯的蹄聲”。族長久經戰陣,一聽便知來的是一支練有素的軍隊:“如此雄壯的聲威。只有大單于本部精銳!大單于派出本部精銳,大匈奴對漢朝開戰了”。

“開戰了!開戰了”。

對於匈奴來說,與漢朝開戰他們是天天盼,日日盼,恨不得立即打到漢朝去,一聽這話。無不是歡呼不已。

“蹄聲是從南邊來的,大單于的本部精銳都衝到我們前面去了。我們得加把勁,才能追上!”族長有些惋惜,要是落後了,不要說圈地,連荒山野嶺都沒有他們的。

“咦!”族長驚疑起來:“他們怎麼向北邊馳來?”

一道優美流暢的水線出現在視線裡,只見一支雄壯不凡的騎兵。正由南而北,疾馳而來。馬蹄踏處。冰雪翻飛,好不壯觀!發句牢騷:好不容易把網絡弄好了,卻是老停電。偉大的”,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8章 亮劍第74章 凱歌不斷第64章 來得好第39章 凌辱之恨第26章 悠悠我心第23章 毒計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01 橫渡絕域第13章 夜襲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30章 廢和親第17章 又見太子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8章 別無選擇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23章 毒計第56章 會獵龍城第14章 未來之路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48 滿載而歸第5章 山雨欲來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38章 宮中劇變第75章 漢奸第58章 大舉南下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4章 雨中激戰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4章 蓋世之兵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3章 舌戰羣臣第67章 怒火中燒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17章 喜悅無邊第11章 福兮禍兮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4章 凱歌不斷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78章 活捉單于第38章 鴻瓴急使第65章 公主遇刺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72章 動手了第20章 待客之道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51章 災難降臨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81章 破敵之策第47章 少年天子第21章 由不得你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1章 天佑大漢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71章 天佑大漢第9章 周陽破案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7章 機會來了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7章 千古偉業第18章 主父偃第7章 猗蘭殿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38章 鴻瓴急使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2章 匈奴震恐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04 單于復位第26章 悠悠我心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8章 獻俘之儀第5章 漢武軼事第71章 暴打樑王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46章 風雲突變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7章 喜悅無邊第103 帝國雄風第47章 絕世之兵第33章 賜官第2章 大義?親情?第96章 太后駕崩
第8章 亮劍第74章 凱歌不斷第64章 來得好第39章 凌辱之恨第26章 悠悠我心第23章 毒計第25章 徹夜激戰第101 橫渡絕域第13章 夜襲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30章 廢和親第17章 又見太子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8章 別無選擇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23章 毒計第56章 會獵龍城第14章 未來之路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48 滿載而歸第5章 山雨欲來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90章 大破匈奴(九)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血染龍城(下)第38章 宮中劇變第75章 漢奸第58章 大舉南下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4章 雨中激戰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4章 蓋世之兵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3章 舌戰羣臣第67章 怒火中燒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17章 喜悅無邊第11章 福兮禍兮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35章 中華瑰寶第74章 凱歌不斷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78章 活捉單于第38章 鴻瓴急使第65章 公主遇刺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72章 動手了第20章 待客之道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51章 災難降臨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81章 破敵之策第47章 少年天子第21章 由不得你第34章 先輩遺風第71章 天佑大漢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71章 天佑大漢第9章 周陽破案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17章 機會來了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7章 千古偉業第18章 主父偃第7章 猗蘭殿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38章 鴻瓴急使第60章 浩劫降臨第22章 匈奴震恐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104 單于復位第26章 悠悠我心第24章 雨中激戰第28章 獻俘之儀第5章 漢武軼事第71章 暴打樑王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46章 風雲突變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17章 喜悅無邊第103 帝國雄風第47章 絕世之兵第33章 賜官第2章 大義?親情?第96章 太后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