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血染龍城(二)

門陽二兩把戴卜頭蔥,掩上環首刀,揉着眼睛。快步出,下辦六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周陽剛一頭鑽出帳幕,就看見了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幕,只見不計其數的漢軍兵士結束停當,頂盔貫甲,站在雪地裡,遙望着龍城方向,眼裡是火熱的漏點,彷彿噴薄而出的朝陽。漢軍兵士眼裡噙着淚水。手緊緊的按在刀柄上,輕聲嘀咕着“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他們的話聲並不大,卻是自有一股讓人熱血奔涌的神奇力量!因爲,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話語!

是的,華夏與匈奴的戰爭,持續了上千年。在這上千年的時間裡,有多少人夢想着擊破匈奴,還華夏安寧。著名的有趙武靈王、李牧、秦始皇、蒙恬,他們只不過是無數熱血志士的一個縮影罷了。在他們之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志士,在爲這一天而奮鬥,拋妻別子,馳騁在疆場之上。

無數的仁人志士,奮鬥了上千年而沒有實現的夢想,他們終於要實現了。

這一天,意義非凡,註定要載入史冊!

法定要永垂不朽!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周陽輕聲唸叨着,熱淚一下子涌出來了。

這只是一天,用現代的計時來算,不過二十四小時,用漢朝的計時來算,才十二個時辰,非常的短暫。

可是,這一天,是用無數的熱血、無數的頭顱、無數的漏點、無數的艱辛……換來的!

爲了這一天,周陽嘔心瀝血,絞盡腦汁,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等到了擊破匈奴的時刻!

此時此刻,周陽心中的激動,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無法道盡。兩行熱淚,高昂的頭顱、起伏的胸膛,便是周陽激動的最好明證。

“大帥!”

漢軍將士們衝周陽行禮,特別恭敬,這是發自內心的敬意!

他們明白。若無周陽,漢朝不可能有今天。爲了這一天,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張良、蕭何、韓信、周勃、陳平、陸賈、劉敬、賈誼、旯錯、周亞夫”一個個名垂千古的志士在奮鬥,在努力!

甚至連呂太后也有擊破的奴之心!

可是,他們有心無力,沒有做到。

正是在周陽的推動下,漢朝越來越強盛,一步步改善了戰略環境,情勢對漢朝越來越有利,漢朝才能大舉出塞,直搗龍城,纔有擊破匈奴這一天的到來!

功勞不全是周陽的,是無數仁人志士奮鬥的結果。可是,周陽居功至偉!

能夠得到將士們的認可,這是莫大的欣慰,周陽鼻頭髮酸,鞠躬回禮,道:“弟兄們:擊破匈奴的時候到了!”右手緊握成拳,狠狠的晃動着。

“擊破匈奴的時候到了!”話語不多,卻是道出了將士們的激動之情。

“吃飽,喝好,準備出擊!”周陽抹去臉上的淚水,大聲下令。

“諾!”將士們轟然相應,轉身去辦理。

趙破奴遞給周陽一塊羊肉,還有一袋爆好的馬,周陽抓起雪團,塞進嘴裡擦拭起來。再抓起雪團,擦擦臉,這漱洗算是完了。這才大口吃着羊肉,大口喝着馬。

吃喝的同時,周陽眼裡閃着銳利的光芒,死盯着龍城方向。目光如劍,彷彿要把蒼穹刺破,要把龍城刺穿似的。

不僅周陽如此激奮,將士們誰不是如此呢?

在擊破匈奴前夕,任誰都會激動難已,這是人之常情。

用過早餐,不需要周陽的軍令,將士知道該做什麼,一邊毒理一邊歇息。戰前吃飯,只能吃七分飽,吃好之後,要歇息小半個時辰,這纔開始作戰,這一直是漢軍的軍規。

小半個時辰,本不算長,可是,今天在漢軍將士心目中,卻是特別漫長,好象小半年似的難捱。越是到最後時刻,越是讓人熬煎。

趁着這歇息的時間,周陽把張通叫來,問道:“張通,都準備好了?”

“大帥放,末將準備好了!”張通信心十足的回答,頭顱快仰成九十度了:“只要大帥一聲令下,未將第一時間拿下冒頓這老賊的墳墓!末將一定要掘了冒頓這老賊的墳墓,讓他死無葬身之處!”

越說越氣憤,牙齒咬得格格響,眼裡如欲噴出火來,右手緊按在刀柄上。

“雲車太重,不便攜帶,是以沒有帶。”周陽微微點頭,道:“在龍城作戰,也沒必要帶上雲車。城西北地勢最高,可以俯眼整個戰場,只要拿下冒頓的墳墓,我就可以指揮全軍作戰了。在冰天雪地裡作戰,騎兵雖然可以衝鋒,可是,其威力卻不如平時,還是陌刀派得上用場,這事就交給你了。”

這麼大規模的戰役,周陽若是不能控制全場,會釀成很嚴重的後果,就是災難性的後果都有可能。要很好的指揮作戰,拿下龍城西北的冒頓墳墓便行,根本用不着帶上笨重的雲車。

“諾!”張通自然是沒二話。

“至於掘冒頓的墳墓一事,暫時不要着急。”周陽手一揮,阻止張通說話:“我知道你痛恨冒頓。因爲他圍困過高祖,遺書謾高後,如此恥辱,誰也不能忘懷,他的墳墓一定要掘了!可是,這掘墓的時機得掌握好,說不定能派上用場,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大帥,不就掘個墳墓。這也能有收穫?”張通有些難以置信。

“冒頓是匈奴最敬佩的單于小是匈奴歷史上最爲偉大的單于,若是把他的墳墓給掘了,對匈奴軍心士氣的打擊會非常大。雖說這次大戰,我們準備充分,可是,戰場上情勢變化太快,瞬息萬變,不能不留一手。”周陽眉頭一擰,非常嚴肅的道。

張通是上過戰場的,深知戰場情勢變化之快,往往出人意料,能多留一手就留一手,這不失爲妙法,微微點頭贊同。

“再說了,與其現在掘了,不如抓住單于之後,讓他眼睜睜的看着我們掘冒頓的墳墓,不是更痛快?”周陽眼中精光閃爍。

拿下冒頓墳墓就掘了,的確不如打完了,把匈奴君臣押上來,當着他們的面來掘讓人痛快,這是無上樂事。張通恍然大悟,大拇指一豎,讚道:”大帥,好計較!”

安排完這事,周陽又去巡視了一陣,算算時間,差不多小半個時辰了,是出擊的時候了。

周陽飛身上馬,一拉馬繮,追風駒彷彿感受到了周陽的激昂之情,仰首一聲長嘶,鳴聲雄壯高亢,直上雲霄。

“律律!”

萬馬相和,一派肅殺之氣。

“列陣!”

周陽大聲下令,一拉馬繮。馳了出去。

漢軍將士早就列陣完成了,周陽根本用不着這道命令。今天是何等偉大的日子,說是華夏曆史上最有意義的日子也不爲過,將士們要在今天創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誰能不急着呢?

來到陣前,周陽放眼一望,只見漢軍將士們陣勢整肅,人健馬壯,士氣如虹,肅殺之氣瀰漫在天地間。

“弟兄們:這裡,是龍城!匈奴的聖地,匈奴歷代單于的埋骨之所!埋在這裡的匈奴單于沒有一百,也有數十之多!”周陽眼中精光暴射,掃視軍陣,頂着寒風,大聲話:“我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殺光匈奴!拿下龍城!掘了匈奴的祖墳!”

“殺光匈奴!拿下龍城!掘了匈奴的祖墳!”

這是漢軍將士最想做的事情。無不是扯起嗓子,大吼起來。驚天動地的吼聲,直上雲霄,震得天空上的浮雲片片碎裂。

“冒頓老賊的墳墓就在龍城的西北,我會在那裡指揮你們作戰!我會看見你們砍下匈奴頭顱的雄姿!我會看見匈奴在你們面前求饒的可憐樣兒!”周陽手中的馬鞭朝西北一指,大聲怒吼。

“大漢萬聳!”

“漢軍威武!”

周陽在將士們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周陽親眼見證他們的英勇壯舉,那是何等的讓人激奮,將士們使出吃奶的力氣,吶喊起來。

“漢軍威武”。

周陽怒吼一聲,猛的拔出環首刀,朝着龍城一指,仿若驚雷閃電劃過長空,聲威駭人!

“隆隆!”

如雷的蹄聲驟然響起,漢軍排着整齊的陣勢,如泰山壓頂般,對着龍城涌了過去。

與此同時,衛青、李廣、程不識他們指揮漢軍,對着龍城衝鋒。

此時此刻,若是從空中望去,只見漢軍拉開了一張大網,對着龍城罩去。千軍萬馬馳騁的場面,波瀾壯闊,雷霆萬鈞,勢不可擋。

而龍城,以城西北爲中心,近兩百萬匈奴聚集在一起。最中心的是匈奴的六十萬大軍,外圍是一百多萬匈奴牧民,密密麻麻的,一片人海。

漢軍衝上來,毫不留情的撞上了匈奴,迸濺出了一朵朵美麗的血花

默默

今天的日子非同尋常,是軍臣單于帶領匈奴走向無比輝煌的開始,只要踏上了南征之路,一場匈奴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巨大勝利就在等着軍臣單于。

這輝煌,比起冒頓單于創造的“破東胡,走月氏”圍劉邦。遺書謾高後絢麗一萬倍。

軍臣單于早早就起了牀,穿着狐裘,戴着皮帽,握着黃金權杖,步態輕盈的出了王帳,一根黃金權杖在手裡滴溜溜的轉着,格外流暢。

出了王帳,軍臣單于放眼一望,只見匈奴圍在火堆旁,正在烤羊肉,偎馬。羊肉烤着,馬猥着,匈奴虔誠的跪在地上,面朝東方,拜日升。儘管天空陰霾,許久未見太陽了,這無損於匈奴的虔誠之心,非常誠摯。

拜完日升,匈奴圍坐在火堆旁,一邊說笑,一邊吃羊肉,喝馬,快活異常。算算時間,離大舉南下,創造無比輝煌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個時辰了,匈奴的歡喜之情難以言喻,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便是他們歡愉無限的最好明證了。

吃着、說着、笑着、樂着、憧憬着,時間很快便過去了。

軍臣單于今兒的心情特別好,沒有窩在王帳中用早餐,而是拿着一隻羊腿,提着一袋馬,腰間別着黃金權杖,在匈奴叢中走動,和匈奴說些加油打氣之類的話語,鼓勵匈奴的士氣。其實,匈奴的士氣早就高昂,根本不需要他再來鼓勵。

最爲軍臣單于享受的是,每奴今天對他特別尊敬,遠異往常。自從軍臣單于決定要趁景帝駕崩之際大舉南下以來,匈奴對他的敬仰之情徒增。當南下的日子到來之際,匈奴對軍臣單于的敬仰之情終於達到了頂點,說話特別客

軍臣單于當了這麼多年的單于,就從來沒有享受過如此待遇。歡喜得鼻子眼睛擠作一團,成了一家人。

吃完羊肉,喝光馬,軍臣單于仍是意猶未盡,真想聽匈奴的讚揚之聲,這種發乎真心的讚揚就是聽一萬年也不過癮。可是。祭祀冒頓的時刻到了,他必須得離去。

“等本單于破了漢朝,攻入長安,他們對本單于的敬仰之情會更勝三分!到那時,本單于再來聽他們的讚揚之語,才更有意思!”軍臣單于心裡小小的遺憾了一下,立時又有了更高的目標。

在羣臣的簇擁下,軍臣單于來到城西北。大巫師若侯產,率領一衆巫師,早就等在這裡了。若侯產快步上前,洪聲道:,“大單于,請上山”。

“上山?”這詞兒,軍臣單于聽得太多了。以往,他聽在耳裡,自以爲對冒頓單于這個最偉大的單于表示敬意,那是天經地義。可是,今兒聽在耳裡,有些不順耳。

冒頓單于雖是匈奴歷史上最爲偉大的單于,可是,他的功業比得過我即將創造的偉業?

軍臣單于微覺不爽,還不得不一如既往的道:“領路!”

若侯產帶領巫師在前面領路,巫師們一路走一路唱,唱的是讚美冒頓單于的歌謠。這歌聲,軍臣單于聽過無數回,以往聽起來,倍加讚歎,對冒頓單于佩服得五體投體。今天卻是另有感覺,只覺這歌聲也太肉麻了些,就那點功業,也配如此盛讚?

踏着覆滿冰雪的白玉路面,軍臣單于終於登上了上橫。

山炭一如往昔,除了冒頓單于的墳墓以外,有的只有冷風和冰雪。

軍臣單于並沒有馬上走到冒頓單于的墳前,而是猛的轉過身。眼眼瞪圓,打量着山下,只見匈奴六十萬大軍集結在此地,列成陣勢,佔地不下三二十里。

人挨人,馬碰馬,一眼望去小根本就望不到頭。

匈奴精神抖擻,人如龍,馬如虎,氣焰熏天。

軍臣單于多次在這裡檢視過他的軍隊。就從來沒有今天這種感覺,倍覺鼓舞,自信滿滿,笑道:“這纔是大匈奴的勇士!有如此多的勇士,本單于要不踏平漢朝,誓不還!”

話聲並不高,卻是透着一股子堅定與自信!

“烏特拉”。軍臣單于手中的黃金權杖一揮,一道耀眼的金黃閃過,格外顯眼。

“烏特拉!”

匈奴大軍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吼聲,六十萬大軍的齊吼,那是何等的富有震撼力。

“烏特拉!”

大軍外圍的匈奴牧民,揮着胳膊,晃着拳頭,扯起嗓子,大聲吼叫起來。

這萬歲之聲,他們吼過無數回,卻沒有眼下這般讓人歡暢,讓人激昂,吼得是異常舒暢。

若侯產眉頭一皺,心想軍臣單于真是的,竟然忘了禮節。雖然匈奴不講禮儀,可是,對冒頓單于,這禮儀還是要講的。

儘管若侯產心中頗有微詞,卻沒有打攪軍臣單于,任由軍臣單于意氣風發的發泄着他的好心情。

只見軍臣單于手中的黃金權杖不住揮動,每一次揮動,必有一道耀目的金光閃過。

“烏特拉”。

萬歲聲一遍又一遍的響起,軍臣單于聽着這萬歲聲,那感覺真爽,真爽!

近兩百萬匈奴齊吼的萬歲聲小宛若千個萬個炸雷轟鳴一般,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最外圍的匈奴揮着匈奴,賣力的怒吼起來,這聲音太有震憾力了,足以把人的耳膜震破,而又富有漏點,讓人熱血涌動。

“咔嚓!咔嚓”。

輕微的碎裂聲響起,並沒有引起匈奴的注意。

直到過了一陣,匈奴這才注意到地上的冰雪開始碎裂,一條條裂縫蜿蜒遠去,向龍城急劇延伸。

“大匈奴的勇士真是不得了,吼聲能把冰雪震裂!”

“這纔是大匈奴的勇士!”

“只有這樣的力量,才配稱大匈奴的勇士!才配稱天之驕子”。

這幕從未出現過的奇觀。不僅沒有讓匈奴驚懼,反到是他們無比自豪。

然而,他們的自豪之情並未持續多久。就如剛升起的火苗遇到冷水般,無情的給澆滅了。

“漢軍威武”。

沖天的戰號聲突兀的響起,直上雲霄。匈奴聽得清清楚楚。

“漢軍的戰號?”匈奴還以爲自己的耳朵有毛病,根本就不信。

“漢軍威武!”緊接着,又是響徹天際的怒吼聲。這回,匈奴不得不信了。茫然回頭,一瞧之下,只見一片赤潮對着他們無情的捲來。

“漢軍來了?。

這些匈奴牧民打死也不相信,這竟然是真的。

若是有現代動漫製作技術,匈奴牧民頭上一定會漂起一個個金色的大問號,有多少匈奴牧民瞧見,就有多少個問號。

“漢軍怎麼會來到這裡呢?”無數的匈奴心中升起如此疑問。

若不是知道匈奴六十真大軍就在正中央,他們一定會以爲這是匈奴的軍隊。六十萬匈奴大軍給他們圍在中間,他們不敢不信!,

第96章 驕人戰績第53章 調兵遣將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8章 活捉單于第54章 卷甲而逃第15章 怒火沖天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51章 災難降臨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68章 妙計惑敵第76章 不戰而退第31章 姐夫!姐夫!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91章 晉升列侯第14章 實力說話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36章 晁錯出山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79章 戰果多大第40章 奔赴邊關第80章 一個不留第65章 凱旋歸來第50章 一言而決第56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14章 實力說話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5章 滅門之禍第41章 董仲舒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2章 冤家聚頭第55章 豪言壯語第45章 廢皇后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21章 公主上門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43章 氣象一新第37章 匈奴第27章 千古偉業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37章 天崩地裂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58章 大舉南下第33章 墨家城堡第36章 調教阿嬌第51章 迷惑匈奴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25章 箭術訓練第78章 活捉單于第10章 東胡王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5章 山雨欲來第1章 秦皇雄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00 西羌滅亡第48章 天賜良機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84章 陣前相遇第94章 血染長城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2章 射鵰者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96章 驕人戰績第5章 營地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40章 緊鑼密鼓第55章 萬事俱備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3章 一個不留第90章 臺灣歸降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章 重逢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6章 血!血!血!(上)第29章 顛倒黑白第53章 一個不留第96章 太后駕崩第2章 冤家聚頭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74章 凱歌不斷第9章 重逢第2章 衛子夫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5章 羅馬帝國
第96章 驕人戰績第53章 調兵遣將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8章 活捉單于第54章 卷甲而逃第15章 怒火沖天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51章 災難降臨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68章 妙計惑敵第76章 不戰而退第31章 姐夫!姐夫!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91章 晉升列侯第14章 實力說話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36章 晁錯出山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79章 戰果多大第40章 奔赴邊關第80章 一個不留第65章 凱旋歸來第50章 一言而決第56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14章 實力說話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5章 滅門之禍第41章 董仲舒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2章 冤家聚頭第55章 豪言壯語第45章 廢皇后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21章 公主上門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43章 氣象一新第37章 匈奴第27章 千古偉業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37章 天崩地裂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58章 大舉南下第33章 墨家城堡第36章 調教阿嬌第51章 迷惑匈奴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25章 箭術訓練第78章 活捉單于第10章 東胡王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0章 還我清白第30章 幸福時光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5章 山雨欲來第1章 秦皇雄風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74章 血染龍城(六)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100 西羌滅亡第48章 天賜良機第109章 滅亡羅馬帝國的計劃第84章 陣前相遇第94章 血染長城第8章 單于的怒火第2章 射鵰者第25章 春色十二宮第96章 驕人戰績第5章 營地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40章 緊鑼密鼓第55章 萬事俱備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53章 一個不留第90章 臺灣歸降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章 重逢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93章 李廣神威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6章 太后駕崩第76章 血!血!血!(上)第29章 顛倒黑白第53章 一個不留第96章 太后駕崩第2章 冤家聚頭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74章 凱歌不斷第9章 重逢第2章 衛子夫第68章 妙計惑敵第95章 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