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悠悠我心

粱王點所以決定結髮門親事。那是他深思熟慮的結※

象周陽這樣的人物,送他錢財嘛。他不見得會收,因爲這樣的人不是用金錢能買得到的,收買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有結親一途了。周陽功勞再大,總要結婚生子吧?

要是這門親事不成,那他就沒多少戲了,即使有竇太后支持他。可是,簧太后獨木難支呀,要是那麼容易做成,哪會等到現在,早就讓他做上皇太弟了。

樑王哪會甘心。忙道:“母后,此事於武兒干係極大,請母后成全。

他不說還好,他一說,竇太后的火氣更大,臉沉似水,喝斥道:“老身還以爲你是真心爲玉兒找門親事。原來你是念着你的大事。好啊。老身的兩個兒子。沒有一個念着兒女的,皇上把好好一個陽信嫁給一個病夫。你也學起了你的皇兄?哼!”

疼兒子不如疼孫,子,這是老年人的憐愛鐵則,樑王這話犯了大忌。他若是一口咬定是爲了愛女的幸福,竇太后未必不允。

“這,”樑王真想抽自己兩個耳光。

“滾!”竇太后的拐技在地上重重一點,喝斥起來:“滾!給老身滾得遠遠的!”

竇太后對他極是疼愛,是心尖肉。從來沒罵過他,更沒有用一個“滾”字,這是真火了。

樑王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愣在當地,嘴巴張得老大,驚詫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還不快滾!來人!把這不要臉的東西亂棍打出去!”竇太后手中拐權在地上不住點着,氣哼哼的,臉色發白。這是大動肝火的徵兆。

數十年來,竇太后還沒發過這麼大的火。樑王不敢再呆了,只得施過禮,匆匆而去。

樑王滿懷信心而來,卻是弄得灰頭土腦,倉惶而逃,心中的鬱悶勁頭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呼呼!”

竇太后坐在軟榻上,兀自氣喘不已。呼呼作響。

“來人,把皇上給老身找來。老身倒要好好問問他,他怎麼就不把兒女的大事放在心上!”竇太后的火氣真是大呀,網衝樑王發了火,又衝景帝撒氣。

“算啦!老身這就去見皇上。”寰太后拄着柺杖站起身。慌得侍女扶着,快步而去。

柺杖重重點在地上,發出一路集篤聲,預示着寰太后的火氣很大,很大。

熾熾

未央宮,養心殿。

景帝身着燕居之服,跪坐在矮几上,正在看奏章,短案上擺着小止 似的奏章。

“皇上,皇上!”春陀急急忙忙的衝進來,一臉的惶急之色。

景帝擡起頭來,打量着春陀。大是詫異:“出了什麼事?你急成這樣兒!”

春陀有些結巳的道:“皇上。太后來了。”

“母后?”景帝一笑,沒當一回事。

“皇上,太后發火了,臉色都白了,火氣大着呢!”春陀深知竇太后的威風,她很少發火,一旦發火,那就是雷霆萬鈞,就是景帝也不好收拾。

“母后發火?”景帝明白了。要是竇太后的火氣不大,春陀斷不會如此驚惶,看來竇太后的火氣大得不的了。轉念一想,又有些不明所以:“誰惹太后發火了?”

“你!”

一個蘊含無盡怒火的字從殿門口傳來,竇太后已經掛着拐技快步進來。

果如春陀所言,竇太后臉色發白,火氣之大,數十年未有。景帝詫異不已,忙過去相扶,竇太后卻是手一甩,氣憤憤的,不讓景帝盡孝 。

在侍女和春陀的攙扶下,竇太后在寶座上坐了下來,手中柺杖重重一頓。景帝那感覺好象那不是頓在地上。而是頓在他的心坎上,不由得一個激靈。

景帝一揮手,春陀和一衆侍女忙退了出去。臨出去前,春陀看了一眼景帝,爲他擔心。寰太后數十年沒發過這麼大的火,景帝有罪受了。

“母后,你怎麼發這麼大的火?”景帝小心的問道:“母后,你莫要生氣。要保重身子!”

景帝不說話還好,他一說話,實太后的火氣立時撒出來了:“你們一個二個”人事不幹,盡做些蠢事。老身要想不氣都不行!”

好象氣他的人很多,景帝一下子糊塗了。

“老身問你。好好一個陽信。你爲何要嫁給曹壽那病夫?”寰太后開始問罪了:“曹壽那樣兒,他能活幾年?那不是坑苦了陽信?”

說起這事,景帝就是一肚子的苦惱。很是無奈的攤攤手:“母后,曹壽對陽信也是一片癡情。曹壽雖然有病,對陽信卻是真心的,陽信嫁給他,未必就沒有幸福。”

“你是給曹壽逼的,以爲老身不知。”寄太后手中拐技重重點在地上,氣憤憤的道:“曹壽他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逼婚。你這個皇帝當得也太沒骨氣了,連自己女兒的婚事都做不了主!窩囊!”

“母后,曹壽那身子骨那般弱,要是皇兒再不答應,說不定會出事。那會成爲笑柄。”景帝是有苦說不出。

“哼!”竇太后有些蠻不講理:“你是怕做呂太后!做一回呂太后。又怎麼啦?疼自己的兒女,有錯嗎?誰個不疼自己的兒女?”

呂太后爲了魯元公主不給嫁去匈奴。天天纏着高祖又哭又鬧,弄得劉邦沒辦法,只好找假主嫁去匈奴充數。這是數十年來,漢朝行和親之策,沒有一個真公主嫁去匈奴的原委。

“母后,疼兒女沒錯,可也不能出人命呀。”景帝苦惱的揪着頭髮。

“曹壽那病夫,他遲早要死。早點死了省心,免得禍害陽信!”簧太后可不是那麼好寬解的:“陽信這事,老身給你記着,女泛陽信苦了。看老身怎出找你算事,老身概 一家事。老身非得問問清楚!”

景帝暗鬆一口氣,忙道:“母后放心,皇兒一定把這事辦好。”

“老身問你,匈奴大敗了,慶典也舉行了,南宮的國書怎麼不下?”窒太后這才說到正事上。

以前沒下國書,那是不想給人造成漢軍將士浴血奮戰,是爲漢家公主的印象。如今,匈奴大敗,元氣大傷,正是廢除這婚事的良機,景帝的國書遲遲沒下,寰太后大爲惱火:“你是不是忘了?你是不是沒把南宮的幸福放在心上?可憐的南宮,爲了大漢,身涉絕域!”

說着說着,眼淚花花的,老眼中涌出了淚水。

她哭得很傷心,景帝反而鬆了一口氣,上前一步,要爲寰太后抹眼淚,卻給她氣憤憤的擋開了。景帝笑道:“母后,這事你就是不說,皇兒也要找你商議呢。皇兒之所以遲遲不下國書,那還不是爲了南宮嘛。母后,你想呀,南宮多可憐,一個弱女子。爲了大漢,身涉絕域。皇兒能不疼她嗎?每每思之,皇兒的心就跟刀刺一樣,疼痛欲裂。”

景帝在胸口捶了幾下,那種絞心的疼痛方纔好些:“匈奴敗了,大漢勝了,南宮不用再去絕域之地,皇兒歡喜無已。”

四下裡一張望,見沒有人,這才道:“母后,爲這事,皇兒偷偷哭過好多回。

皇兒沒對任何人說起過,母兒莫要說給他人知曉。”

竇太后一愕。臉上的怒氣稍降。讚許道:“你還知道哭,你這做父親的還不算太差!”

“皇兒一直在想,一定要爲南宮找一個她中意的郎君。國書一下,南宮的婚事就要提出來了。若是急切間,出錯了,豈不委屈了南宮?”景帝臉上帶着慈愛之色。

南宮公主一柔弱女子,爲了國家。爲了朝廷,隻身入絕域,任何一個父親都會疼她,景帝雖是皇帝,也是人父,柔情大起。

“母后,南宮親近你,你可知南宮有沒有意中人?”景帝笑着問道。

竇太后中的拐技親敲在景帝腿上。怒氣剎那不存,親暱的道:“啓兒啊,你算是問對人了,老身還真瞭解南宮的心事,她有意中人。”

“哦!”景帝大感興趣:“是誰?”

“就怕你做不成。”竇太后臉上的笑意更濃。

“母后放心,皇兒是皇上,只要南宮喜歡,就賜婚。”景帝頭一昂,胸三挺。

“南宮喜歡的是周陽。”冀太后一臉的笑容,讚不絕口:“南宮有眼力,周陽這小子不錯,不錯!人俊,又聰明,不乏男兒氣,爲大漢建功立業。就是,以前有些花心。這不要緊嘛,花心的男人才會哄人。南宮纔會幸福!”

人嘛,一旦接受了某人,那人的缺點也就是優點了。以前提起周陽。竇太后就會嗤之以鼻,說周陽德行不休,爲此事還阻止景帝命周陽爲將。如今,她認可了周陽,連以前那個周陽的花天酒地,吃喝玩樂都成了優點。

景帝有些愕然,忍不住好笑:“母后,此言當真?南宮真中意周陽?”

“你這皇帝當得,還真是不顧家了,連自己女兒的心事都不知道。”竇太后有些沒好氣,卻沒有發火:“你想呀。南宮多可憐啊 小小年紀,就給你下了國書,要嫁去匈奴。一入絕域,那就是走上了不歸路,想死還不行,只有受苦!她盼的是什麼?她盼的就是你下國書,廢除這婚事。大漢打不過匈奴,男人都死絕了,一到緊要關頭,就送女人,丟人不丟人?”

做爲皇帝,不能帶領漢朝走向強大。不能打敗匈奴,不能雪恥,只能靠送女兒去換得“和平”那是皇帝最大的恥辱,當着景帝的面如此說,那是對景帝莫大的譏諷。

景帝不僅沒有着惱,反倒是長嘆一聲,沒有言語。

竇太后也想起了,把話說重了。語氣略緩:“周陽打敗了匈奴,南宮就不用去匈奴了,你說,南宮她不喜歡周陽,還能中意誰呢?”這話很有道理,南宮公主天天盼,日日想,就是廢除婚事。周陽的出現,令這一夢想成爲現實,她一顆芳心還不能系在周陽身上?

“不要說南宮,就是老身,設身處地,也會”寅太后猛然醒悟。這話有毛病,趕緊轉換話題:“皇上,這婚事,你能同意嗎?”

“母后,皇兒豈止是同意,是拍手贊成!”景帝大是興奮,聲調有些高:“周陽是大漢數十年來,對付匈奴最有辦法的將軍了。這是少年英雄,這樣的人,若是成了聯的女婿。聯能不喜歡嗎?”

“皇上,你能做成嗎?”寰太后直接問道。

“這個。”景帝有些遲疑道:“要是聯賜婚,對別人可以,對周陽不行呀。萬一他不樂意,這不是挺彆扭嗎?聯還需要他來破匈奴呢。要君臣相得,不能有芥蒂。”

帝王賜婚是很榮耀,並非不可拒。這種事史不絕書。以周陽的性格。若他不喜歡,就是景帝賜婚也沒用。

“你沒賜婚,你怎麼知道他不樂意?”實太后有些不耐煩了。

“母后,爲了這事,聯還真下了番功夫。”景帝有些爲難:“聯捉摸着,他在婚事上的看法,好象有些異常。”

景帝還真會找詞,竟然把自由戀愛就成異常,不愧是要帝。

“母后,要不,我們來試試。”景帝眉頭一皺。在竇太后耳邊輕語一陣。

“就你的事兒多。”簧太后手中的柺杖在景帝腿上輕敲一下,笑罵起來:“你負責周陽,老身負責南宮。”

“母后放心,皇兒一定不誤事。”景帝忙

“依老身說呀,直接賜婚,周陽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由不得他。哼,那多省事!”站起身,寰太后手中的柺杖在地上點動,飛也似的去了,景帝要去扶,竟然沒她快。

這一刻,竇太后絕對不象是眼盲之人,反倒象是目光炯炯之人。

望着竇太后的背影,景帝搖搖頭。又有地些好笑。

熾衆

竇太后回到長信宮,在侍女的攙扶下。坐了下來,把手中柺杖一放。催促道:“快,把南宮給老身找來!要快!”

侍女應一聲,忙去傳喚南宮公主。

竇太后坐在軟榻上,一臉的慈祥笑容。

沒多久,南宮公主趕到。上前見禮:“南宮見過太后。”

糾什麼太后?太后就不是你姥姥了?”竇太后笑罵,一雙手伸得老來

“姥姥!”南宮公主笑着上前。握着竇主後的手,坐在她身邊。頭靠在寰太后肩上,一臉的孺慕之色。

竇太后慈祥的撫着南宮公主的秀髮。柔聲問道:“南宮,你父皇馬上就要下國書,廢除婚約。”

“真的?”雖然此事已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可是,南宮公主乍一聽之下,仍是驚喜不已,激動難言。妙目中噙着淚水,酥胸急劇起伏。

“姥姥會騙你麼?”箕太后肯定一句。

“嗚嗚!”南宮激動得撲在竇太后懷裡,嗚嗚的哭泣起來。

這麼多年,她天天盼,日日盼,盼的就是廢除婚約的國書,終於盼來了,還能不激動?

竇太后眼裡滾出淚水,不住在南宮公主背上輕拍着:“南宮,南宮。可憐的南宮!”

兩人哭了許久,這才收住眼淚,竇太后問道:“南宮,國書一下,婚約解除,你父皇要爲你擇一門親事。”

南宮公主一愕,這也來得太快了,根本就沒有任何思想準備。

“你父皇千挑萬選,還是我們寰家的竇昌不錯,一表人才,知書識禮,你們又是表兄妹,你嫁過去。正合身。”寰太后一本正經的道:“對這婚事,老身也贊成。”

“姥姥,不嘛,人家不嫁。”南宮公主真的急了。

對宴昌,她可是瞭解的,只會吃喝玩樂,純粹一紈絝子弟。

“那可由不得你呀!”寅太后語氣很嚴厲:“皇上那是金口玉言,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姥姥”南宮公主真的急了。

“除非,你有意中人,你給姥姥說,姥姥給你父皇說,不要結這門親。”寅太后繞了老大一個圈子。這才繞到正題上來:“南宮,你有沒有意中人?”

這種事兒,誰的面子都會薄上三分。不繞不行。

“姥姥,南宮不願嫁人,願天天陪着姥姥。”南宮公主雙手絞在一起,有些發青,臉上一抹羞紅。這種事兒,怎能輕易說出口。

“沒有啊,太可惜了!”竇太的樂呵呵的道:“南宮啊,你趕緊物色一個。你那個瑩玉妹妹,都找到了婆家,你還能不急麼?”

“瑩玉妹妹?”南宮公主有些意外。

“是啊,阿武適才跟老身說,要把瑩玉嫁給周陽。”寅太后雙手緊握着南宮公主的玉手。

“啊!”南宮公主彷彿給雷電劈中。緊張得猛的張大了嘴巴,差點跳了起來。俏臉上全是氣苦之色。眩然欲泣。

“南宮,你怎麼了?你的手怎麼這麼涼?”寰太后很是緊張的問道。雖說這是必要的步驟,可是。真讓南宮公主氣苦,她心裡也不好受。

“姥姥,是真的麼?”南宮公主急急忙忙的問道。

“那還有假?”寰太后一本正經的回答,緊接着,有些驚奇。問道:“南宮,你問這做什麼?你瑩玉妹妹的婚事,和你有什麼干係?”

“這,”南宮公主總不能說。我喜歡周陽,她不能嫁給周陽,一下子結巴了。

“南宮,不會你也中意周陽?”竇太后一副恍然大悟之態,很有些犯難:“這下麻煩了,麻煩了。玉兒。南宮,老身都疼,可週陽只有一個,讓誰嫁呢?”“呃!”南宮公主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雙手緊緊絞在一起。手背全是青色。

“南宮,你喜歡周陽譁要是你喜歡,姥姥讓你嫁過去。要是你不喜歡,姥姥就讓玉兒嫁過去。”寰太后撫着南宮公主的香肩,很是慈兄

“但憑姥姥作主。”南宮公主的聲音非常細微,若不是竇太后的耳音極好,還真聽不見。

“呵呵!南宮有意中人了!”如此說,那就是默認了,實太后特別開心,一連串的笑聲響起。

“姥姥,你小聲點,生怕無人知曉似的。”南宮公主大急,埋怨起來。

“好好好!”簧太后笑得更加歡暢了:“南宮,要想嫁給周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哦。周陽這小子。特有女人緣。想嫁給他的女人多了去了。你得聽姥姥的。”

南宮公主使勁點頭。脖根兒都是紅色。

比:有朋友說我要給騎兵裝備陌刀,那是朋友你理解錯了。陌刀是重步兵的利器,騎兵怎麼用?唐朝的步兵全部配備有戰馬,有戰馬不等於是騎兵,若無戰馬,陌刀是不可能在戰場上使用,因爲太重,無法機會。這點,我在書中已經說過了。還有陌刀的重量問題,唐朝的陌刀是五十斤重,換算成現在的重量就是六十斤,不是十五斤。軍中大力士使用的雙手巨劍就重達二十來斤。十五斤的陌刀能頂什麼用?

第51章 災難降臨第5章 山雨欲來第23章 無敵大軍第6章 建章營第87章 長城放歌第8章 始皇遺策第5章 山雨欲來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81章 破敵之策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54章 始皇偉哉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65章 血染大漠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60章 漢軍出塞第58章 龍城!龍城!第21章 直搗龍城第27章 雄心壯志第11章 福兮禍兮第37章 挑戰墨家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27章 接納第26章 自卑否?第60章 浩劫降臨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0章 兵臨城下第4章 要變天了第96章 驕人戰績第25章 環首刀第11章 滅東胡(下)第60章 怒火滔天第81章 破敵之策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8章 漢武大帝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11章 福兮禍兮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37章 挑戰墨家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4章 要變天了第9章 家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29章 萬分危急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44章 景帝佈局第11章 何爲士第104 單于復位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40章 奔赴邊關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5章 營地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7章 長城放歌第9章 周陽破案第11章 初戰告捷第13章 夜襲第65章 公主遇刺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71章 暴打樑王第4章 要變天了第32章 肩負重任第34章 先輩遺風第31章 真夠陰損第5章 機不可失第94章 血染長城第89章 單于屈服第14章 寒士風骨第19章 中大獎了第52章 惜別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8章 墨家下山第24章 雨中激戰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40章 人才濟濟第54章 卷甲而逃第33章 陌刀問世第76章 血!血!血!(下)第5章 漢武軼事第21章 直搗龍城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5章 營地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31章 破擊匈奴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1章 滅東胡(中)第98章 張騫出使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64章 血染大漠
第51章 災難降臨第5章 山雨欲來第23章 無敵大軍第6章 建章營第87章 長城放歌第8章 始皇遺策第5章 山雨欲來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81章 破敵之策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54章 始皇偉哉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65章 血染大漠第15章 曹壽逼婚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60章 漢軍出塞第58章 龍城!龍城!第21章 直搗龍城第27章 雄心壯志第11章 福兮禍兮第37章 挑戰墨家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27章 接納第26章 自卑否?第60章 浩劫降臨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10章 兵臨城下第4章 要變天了第96章 驕人戰績第25章 環首刀第11章 滅東胡(下)第60章 怒火滔天第81章 破敵之策第76章 末日降臨(一)第8章 漢武大帝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11章 福兮禍兮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27章 舉國歡騰第74章 血染龍城(三)第37章 挑戰墨家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4章 要變天了第9章 家第100章 雪災徵兆第33章 單于暴走第29章 萬分危急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44章 景帝佈局第11章 何爲士第104 單于復位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40章 奔赴邊關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5章 營地第45章 單于的無奈第87章 長城放歌第9章 周陽破案第11章 初戰告捷第13章 夜襲第65章 公主遇刺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71章 暴打樑王第4章 要變天了第32章 肩負重任第34章 先輩遺風第31章 真夠陰損第5章 機不可失第94章 血染長城第89章 單于屈服第14章 寒士風骨第19章 中大獎了第52章 惜別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8章 墨家下山第24章 雨中激戰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40章 人才濟濟第54章 卷甲而逃第33章 陌刀問世第76章 血!血!血!(下)第5章 漢武軼事第21章 直搗龍城第56章 手握陌刀九十九第5章 營地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31章 破擊匈奴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1章 滅東胡(中)第98章 張騫出使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64章 血染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