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華夏聖地

天空陰霾,雪花土舞,地卜的積雪數寸周陽的侯府,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一個頂盔貫甲,腰懸漢劍,揹負硬弓,精神抖擻,站在周陽身後,彷彿又要奔赴戰場一般。

周陽一身戎裝,俊朗中更增幾分威武之氣,站在雪地裡,望着大門口。

他們在等待景帝的旨意。雖說要去看建章軍的真正秘密,可是,到如今,周陽他們卻是不知道要去哪裡。對於這事,景帝的回答是,自會有人帶他們前去,周陽他們只好等待了。

雖是等待,卻是沒有怨言。這是漢朝最高機密之一,就連朝中大臣所知者也不多,當時的朝臣中。只有周亞夫略知一二。景帝這次要他們去看,那就是把所有的機密向他們敞開了,這是莫大的信任,無上榮耀,李廣他們是歡喜還來不及。哪會有怨言。

一蹄聲響起,來到府前停了下來。

這蹄聲非常雄壯,來的必是建章軍般存在的精銳了,該是景帝派人

了。

周陽正這麼想,只見柳鐵引着一個大漢進來。這個大漢個頭高大。身如鐵塔,頂盔貫甲,威風凜凜,走起路來,蹬蹬作響,威勢不凡。

“好!”李廣他們齊聲叫好。

周陽不住點頭,打量起此人日此人除了一身的銳氣以外。更多的卻是精明。看來。建章軍真正的秘密,非同小可了。

“丁雋見過大帥!”來人上前一步,衝周陽行禮。

“丁雋!好男兒!”周陽大拇指一豎,讚歎不絕。“謝大帥誇獎!”周陽如今是首屈一指的名將了,能得他的讚揚;那是何等的榮耀,丁雋臉上泛着紅光。衝李廣、程不識他們見禮。

雖是初次見面,對丁雋印象不錯。李廣他們一一回禮。

“末將奉旨前來護送大帥,冉及各位將軍。”丁雋見禮一畢,直說正事,沒有任何多餘的話語:“從眼下起,大帥,以及各位將軍,不的帶任何護衛。你們的安危,由末將擔待。”

周陽和李廣他們身爲名將,自有自己的護衛,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竟然不讓周陽他們帶護衛,這事很是意外。不過,周陽他們並沒有着惱,反倒是興奮。如此做,那是爲了保密,建章軍真正的秘密能數十年不泄露,正是靠的嚴密防範。

“那就有勞丁將軍了。”周陽很是爽快。

丁雋暗中鬆口氣,他最擔心周陽他們堅持要帶護衛,那樣的話,雖然他有旨意在身,也得費一番口舌:“謝大帥成全!大帥,各位將軍,請!”

“請!”周陽道聲請,翻身上了追風駒,李廣他們飛身上馬,隨着丁雋出了府門。

一出府門,周陽眼前戶亮。只見府前有數十騎,個個身着漢軍服飾。頂盔貫甲,腰懸漢劍,揹負大黃弓。列着整齊的陣勢。人數雖不多,那氣勢猶如千軍萬馬,人如龍,馬如虎,氣貫長虹。

“嘖嘖!”嘴快的李廣讚歎不已,濃眉一挑,問道:“這是哪支軍?如此威武雄壯!”

這數十騎絕對不在建章軍之下。可是,周陽一個也不認識。數千建章軍,周陽不敢說每一個都能記住名字,至少,能混個臉熟。這數十騎,卻是個個陌生,根本就沒見過。

“這也是建章軍。”丁雋一笑:“要是在以往,自是不能告知各位知曉,今日不同了,你們知曉也無妨。”

“呵呵!”李廣拈着鬍鬚,開心的笑了,催促起來:“要去哪裡?快走啊!我還想早點見識見識建章軍的秘密呢。

“飛將軍請見諒,地點不能說。可是,到了那裡,你們就知道了。”丁雋飛身上馬,一揮手,數十騎把周陽他們圍在中間,護衛着。馳出了長安。

一出長安,打馬西去。到了天快黑時,來到一座大山前,只見此山極是高峻,千峰萬登,雄峻非凡。

爲白雪覆蓋,雪景蒼茫。讓人讚歎。

“這是陳倉吧?”周陽於關中的的圖甚熟,一加印證,立時有了結論。

“大帥好眼力,此處正是陳倉。”丁雋笑着點頭道:“準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定三秦,正是此山!”

韓信在漢中給劉邦拜爲大將後,第一計便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成爲流傳千古的奇計。韓信在拜大將前,名不見經傳,一衆將領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他。就是高祖劉邦。那也是因爲蕭何篤定此人有國士之才,這才拜他爲將。

拜將之後,韓信連出十策,劉邦歡喜不已,相見恨晚,大是後悔差點讓韓信走脫。要不是蕭何月下追還,此人不知投於何人帳下,那就損失大了。

劉邦信服了,衆將不服,對韓信多有不屑。直到此計成功,一幫大將個個服氣,就是周勃、曹參也只有聽命的份。

這是韓信第一次展示其傑出的軍事才幹,是漢軍的一個神話,儘管韓信給滅族,其故事仍是在漢軍中流傳。

“此山鍾靈毓秀,頗多軼聞傳奇。”丁雋也是個健談的人。指着大山說起了軼聞:“五百多年前。也就是秦文公時代,有山中獵戶獵到一隻象羊又象豬的怪獸,以爲祥瑞。欲獻給文公。可是,在路上遇到兩個小孩,勸獵戶不要去見文公,說這是撫,是兇獸,出生之際就要噬母。長大了更是吸人腦髓,非爲祥瑞。獵戶一聽這話,就要把這獸打死。撫突然開口,說這兩童子是神雞。叫陳寶者圭,得女者戶古時放了猜,安追兩章子。刪4“爲神雞,飛走了。

這種傳說故事,周陽不以爲意。當故事異聽便算,李廣他們卻是聽理很來勁,精神抖擻,問道:“後來呢?”

“後來?”丁雋一搖頭,接着講故事:“雌雞藏於此山中,秦穆公時,爲穆公所得,秦穆公是以成伯業。穆公修寶夫人廟,四時祀之。至於雄雞,至今下落不明。”

傳說,雄雞飛到南陽去了,爲光武帝劉秀所得,是以劉秀中興漢室,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大好局再。

到了唐朝時,復聞神雞鳴蹄,唐肅宗以爲此是祥瑞之兆,遂改陳倉爲“寶雞”這就是寶雞的由來。

一邊說,一邊在山道上行進。很快就進了山,山道蜿蜒。崎嶇難行。再加上天寒地凍,戰馬行走在上面,有些吃受不住,周陽他們只得下馬,牽馬而行。

“不會是在山裡?”李廣嘴快,率先問出來。

這問題正是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他們要問的,個個打量着丁雋。

“飛將軍說對了,正是要進山。”丁雋微一點頭道:“本來有一條大道,只是有點遠,這才抄近路。”

“哦!”衆人恍然。

“還有多遠?”周陽問道。

“大帥莫急,快到了。”丁雋朝山下一指:“就是那,河谷之中。”

“河谷中?”

周陽他們正處身山巔上,他不提;還真沒有注意到山下有河谷。朝山下一望,只見山下河谷並不大,一條小河流過。此時的小河已經結冰了,宛若玉帶,素潔如玉,極是好看。

“這河谷這麼能有什麼秘密?”李廣快嘴之人,忍不住了。

這問題,正是衆人所想,不住點頭贊同。

“呵呵!”

丁雋拈着鬍鬚笑起來:“飛將軍有所不知,此河谷中別有洞天。別看外面裡面可大了呢,就是十萬之衆在這裡,也不會爲人發現。你們瞧,只需要把這裡,這裡,以及幾條通道一守,任何人不能靠近。”

這種事情,他不可能撒謊,周陽四下裡一打量,還真沒說錯,這絕對是一個藏兵的天然之地,只有幾條不多的山道,一旦控制住了,誰知道在裡面藏有大軍?怪不得,建章軍的真正秘密這麼多年沒人知曉,和這地勢有很大的關係。

“是這理!”周陽、李廣他們不住點頭贊同。

秦無悔卻是雙眼發亮,四處打量。還很激動,身子有些發抖。

“秦將軍,你怎麼了?”周陽眼尖,問道。

“大帥,末將沒事,沒事。”秦無悔忙回答。

明明有事,只是他不願說,周陽也不好問,跟着丁雋朝山谷行去。

很快就到了山谷中,只見山谷中有不少蹄印,車轍印。處身之處。河谷甚窄,策馬往裡行了一陣,漸漸寬大起來。

河谷裡還有不少基址。似乎在多年前,這裡有人居住過,而且人還不少。周陽大是驚奇了。如此之地,誰會來住?

秦無悔身子微微發抖,胸口急劇起伏,激動不已。

周陽大是驚奇,正好問他,卻見李廣一雙虎目中精光暴射,四下裡搜索,臉上帶着驚疑之色:“飛將軍。怎麼了?”

“難道這是那個。地方?”李廣卻沒有回答周陽的問話,撫着額頭,沉吟起來。

“哪個地方?”程不識有些沒好氣。

“先別問,我還拿不準。”李廣沒心情理睬程不識的埋怨:“我去前面看看,那塊碑還在不在?”

“還在!”丁雋洪亮的聲音響起。

“傳說是真的?”李廣陡然之間,雙目睜得老大,一拍馬背,衝了出去。

把他的那急切與激動的樣兒瞧在眼裡。周陽大是奇怪。與李廣相識這麼久,一起滾過刀山,一起趟過血河,就沒見李廣如此激動,難道這山谷大有來歷?

周陽一拍馬背,追風寶駒撒開四蹄。追了上去。周陽問道:“飛將軍,這是什麼地方?”

“大帥,你先看看這些地方,對我們練兵大有用處。”李廣歷來對周陽的問話是有問必答,如今卻是改了性子一般,不僅沒回答,反到是提醒周陽了。

周陽真想把他的嘴巴撬開。可是,他不願說,只得不問。打量起四周。只見河谷越來越寬,地上的基址越來越多。這些基址築得很結實。雖不知築於何年何月,可以肯定一點,明間不短了,卻是完好無損。

仔細打量一通,這河谷很大。足以容納十萬之衆。若是在這裡練兵。裡面整得山響,山外也不會有人知道,這的確是個練兵的好地方。

更難得的是,基址完好,只需要蓋起營房就行了,可以省很多事。

“到了!到了!”周陽尋思之際。只聽李廣驚喜的聲音響起:“那塊碑真的還在!”

周陽朝前一瞧,只見前方有一塊高臺,高臺上立着一塊石碑。

李廣一語說完,一拍馬背,飛也似的衝了過去。來到高臺前,飛身下馬,衝上高臺,一臉肅穆的看着石碑,不再言語。

周陽來到高臺前,翻身下馬,快步上去。程不識他們一個接一個的衝上來,秦無悔激動得緊緊握住了劍柄。

這石碑足有四五尺高,錄蝕嚴重。不知道是何年立起的。石碑上寫的有字,儘管時間流逝,風雨侵蝕嚴重,字跡模糊,周陽仍

字跡蒼勁有力,宛如蒼龍一般,給人一種巨大的威壓。

周陽一字一句的讀下去,等到讀完,竟然愣住了。石碑上寫的竟然是秦軍的戰歌:“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秦無悔激動得熱淚盈眶,不由自主的跪在了石碑前,嗚嗚的哭了起來。

周陽、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不明他何以哭泣,李廣和丁雋卻是明白原委,長嘆一口氣,惋惜不已。

“秦將軍,你身爲前朝兵士後人,來到前朝練兵的地方,激動難已。這實屬正常。”李廣在秦無悔肩頭拍拍:“前朝已亡,徒留悍風。讓人嘆息!你不要傷心過度。練兵還少不了你,打匈奴更是不能沒有你”。

“嗯!”秦無悔重重點頭,仍是激動得落淚。

“前朝練兵的地方?”周陽和程不識他們同聲驚訝起來。

“前朝練兵的地方多了,此處有甚特別的?”程不識很是想不通。

丁雋爲之釋疑:“若無此處,何來前朝大軍?若無此處,何來伊闕斬首三十萬的戰果?若無此處,何來長平大戰?若無此處,始皇怎能掃滅六國,一統華夏?若無此處,百越豈能歸附?若無此處,蒙恬豈能大破匈奴於河套?。

一口氣說了不知道多少個“若無此處。”隨之而來的,卻是秦軍一個個輝煌的戰績。伊闕之戰,秦軍斬首三十萬。白起更是終結了冬季不用兵的古。

一到冬天,不論有沒有打勝。所有的軍隊全去窩冬,打死不出戰。這是流傳數千年的古,白起在伊闕一戰終結了這一古。人們這才明白。冬季也可以用兵。

是以,這一戰在歷史上沒甚名氣,卻在軍事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長平之戰,秦始皇統一中國,蒙恬大破匈奴於河套,更是不用說了。流傳千古的著名事件,竟然和這裡扯上聯繫。

周陽明白了:“這裡是前朝集一次練兵的地方?”

“正是!”李廣大聲道:“商鞍變法後,秦國變強。

可是,秦國面對的敵人非常強大,秦國的敵人是魏國,是魏武卒。秦國的軍隊在魏武卒面前吃了很多敗仗,丟了河西之地,丟了函谷關。丟了大半個關中。秦國要想收復河西之地,就需要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當時,秦國軍隊戰法落後,裝備老舊。根本不是魏武卒的對手

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丁雋接過話頭道:“商鞍審時度勢,命國尉車英在此谷練秦國新軍。當時,練的只有五萬人。數年之後,新軍練成,商鞍率領這支新軍,在河西打敗了公子印,收復河西。那一戰。秦國新軍第一次參與實戰,爆發出了驚人的戰力,他們是正面硬撼。打敗了魏武卒

“那是魏武卒啊!是魏武卒!”

李廣感嘆不已:“孫腦馬陵道射龐涓。龐涓因此而身死,魏武卒大敗。可是,那不是正面硬撼。孫腦是利用複雜的地形,限制了魏武卒的發揮,這和大帥用暴雨限制匈奴的騎射是一樣的。”

魏武卒,是戰國時侯的一個傳奇!

一個神話!

是不可戰勝的代名詞!

是名將吳起在河西練的重裝步兵,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重裝步兵。

魏武卒身着鐵甲,使用清一色的鐵兵器,只露眼睛在外面,其進攻力,其防禦力都是驚人的。

戰國時期,由於科技的限制,鐵兵器雖在用,卻很少,用得更多的是青銅兵器。青解兵器很軟,不夠鋒利。象秦軍那樣把青銅兵器打造的和鐵兵器相差不大,那是獨樹一幟。

每一個。魏武卒就彷彿一頭怪獸。無堅不摧。數萬、十數萬魏武卒出現在戰場上,排着整齊的隊形,橫衝直撞,那將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沒有人能抵擋。

魏國正是憑藉這支精銳部隊,稱霸戰國上百年。在這支精銳大軍面前,列國束手,唯有拱手尊魏國爲霸主的份。

苦頭吃得最多的就是秦國了,秦國軍隊屁敗於魏武卒之手,幾乎亡國。不僅把河西丟了。還把函谷關都丟了。丟了函谷關,無異於把大門對魏國敞開了,魏國隨時可以滅掉秦國。

正是因爲魏武卒善戰,在孫腦指揮下的齊軍不敢與其正面硬撼,孫。腦纔不得不用計,把龐涓誘到馬陵道。馬陵道地形複雜,多山地丘陵。不便魏武卒發揮,纔有孫腦大敗龐涓,龐消方纔身死。

若在平原地帶,儘管孫腦是著名的兵家,他率領下的齊軍也不是魏武卒的對手。

在列國眼裡,魏武卒是不可戰勝的神話。可是。就是這支被視爲神話的大軍,在河西之戰中,卻給秦國新軍打得大敗,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還是正面硬撼打敗了魏武卒。秦國新軍由此聲名大噪,威震天下。

從此以後,這支軍隊橫掃天下,捲起了一股黑色風暴。

正是從這裡開始。有了河西之戰。伊闕之戰。長平大戰,六國滅。華夏一,嶺南歸附,匈奴大敗”熱血橫流,關山飛渡,英風烈烈。無數的傳奇與輝煌,任由後人評說!

周陽激動不已,胸口急劇起伏。眼中噙着淚水!來到這裡,那就是來到了華夏的聖地,誰能不激動?,女欲知後事如何,

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3章 石破天驚第23章 出擊第13章 賜爵第18章 別無選擇第64章 來得好第46章 風雲突變第66章 周陽歸來第59章 千古秘事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8章 氣死你第68章 一怒興師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8章 主父偃第26章 窮追不捨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95章 漢家兒郎第23章 明白人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02 窮途末路第13章 賜爵第80章 戰果輝煌第59章 一把大火第45章 始皇憾事第26章 自卑否?第33章 賜官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27章 接納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40章 飛騎,出擊!第54章 始皇偉哉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0章 龍城見第6章 殺戮時刻第28章 氣死你第37章 天崩地裂第92章 魂兮歸來第27章 接納第43章 秦朝遺民第5章 營地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53章 調兵遣將第36章 調教阿嬌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7章 惹大禍了第83章 對陣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1章 秦皇雄風第18章 主父偃第33章 陌刀問世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章 門庭若市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23章 明白人第39章 東方朔第45章 廢皇后第104 單于復位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79章 完勝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2章 華夏聖地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3章 魔鬼訓練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5章 漢武軼事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103 帝國雄風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3章 明白人第61章 晴天霹靂第87章 大戰之前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26章 悠悠我心第41章 董仲舒第22章 興師問罪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57章 惡有惡報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45章 始皇憾事第22章 偷雞不成第81章 死亡樂章(上)
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3章 石破天驚第23章 出擊第13章 賜爵第18章 別無選擇第64章 來得好第46章 風雲突變第66章 周陽歸來第59章 千古秘事第65章 血染大漠第28章 氣死你第68章 一怒興師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8章 主父偃第26章 窮追不捨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95章 漢家兒郎第23章 明白人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02 窮途末路第13章 賜爵第80章 戰果輝煌第59章 一把大火第45章 始皇憾事第26章 自卑否?第33章 賜官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27章 接納第19章 驚天血戰(二)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40章 飛騎,出擊!第54章 始皇偉哉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20章 龍城見第6章 殺戮時刻第28章 氣死你第37章 天崩地裂第92章 魂兮歸來第27章 接納第43章 秦朝遺民第5章 營地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53章 調兵遣將第36章 調教阿嬌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7章 惹大禍了第83章 對陣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1章 秦皇雄風第18章 主父偃第33章 陌刀問世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1章 意外驚喜第1章 門庭若市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36章 正式練兵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23章 明白人第39章 東方朔第45章 廢皇后第104 單于復位第90章 大破匈奴(五)第79章 完勝第11章 意外驚喜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2章 華夏聖地第49章 改弦更張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3章 魔鬼訓練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5章 漢武軼事第85章 奏凱而還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103 帝國雄風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3章 明白人第61章 晴天霹靂第87章 大戰之前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26章 悠悠我心第41章 董仲舒第22章 興師問罪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57章 惡有惡報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45章 始皇憾事第22章 偷雞不成第81章 死亡樂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