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

“啊!”

一片驚呼聲響起,申公、周亞夫、主父偃、董仲舒這些文武重臣都是一臉的驚詫之『色』。

漢朝創建數十年了,功臣無數,其中不乏知名者,蕭何、張良、韓信更是號稱“三傑”,他們也沒有如周陽這般一次『性』受封三萬戶的。

高祖劉邦曾說過“子房自擇齊地三萬戶”,這是對功臣的最大封賞了。可是,張良推辭了,並沒有受封,而是改受陳留之地,是故稱爲“留侯”。一次本該成爲漢朝歷史上最重封賞之事,就這樣沒有成爲事實。

漢武帝這一封賞,是漢朝歷史上的又一個三萬戶,很驚人。若是周陽受了,這就是漢朝歷史上第一個一次『性』封賞三萬戶的重賞。申公他們看着周陽,有些把捏不準,周陽受或不受。

“皇上,臣雖有尺寸之功,卻當不得如此厚賞,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周陽也是嚇了一大跳。這次擊破龍城,周陽立下大功,重重封賞是必然之事,就是沒有想到是如此厚重的封賞,三萬戶食邑,想想都讓人頭暈的。

萬戶侯,萬戶侯,要擁有一萬戶食邑,都夠難的了,一下子多出三萬戶,着實夠驚人的。

“姐夫,如此之賞,雖是厚賞,卻當不得你之功!”

漢武帝卻是搖頭,道:“龍城大捷,史無前例,三千年華夏曆史上僅此一次大勝仗!這一戰之後,匈奴不能再爲禍了!此戰最大的勝利之處便在於,畢其功於一役,是一個殲滅戰,而不是擊潰戰!若不是一戰而殲滅近兩百萬匈奴,而是讓匈奴走脫,不說逃走百萬,就是逃走四五十萬,也是一個了不得的禍端,大漢要想根除,得花費很多錢糧,死傷很多將士。你謀劃得當,全殲匈奴,你不僅立了大功,還是功德無量,多少將士因此而活命?”

龍城大戰的最大意義並不是殺人盈野,積屍如山,血流可河。而是在於,沒有留下後患,這纔是龍城大捷的最爲緊要處。

想想歷史上,漢朝爲何戶口減半?說到底,就在於“漠北決戰”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雖然“單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壯歌爲後人傳頌,可是,單于畢竟逃掉了,還有不少匈奴的殘兵敗將也逃掉了。他們不甘心失敗,與漢朝周旋,發揮匈奴人的特長,與漢朝打游擊,從而漢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要知道,匈奴是游擊戰的高手,他們不與漢軍正面作戰,而是採用遊擊的話,還真不好收拾。這點,已經爲歷史所證明。漠北決戰之後,匈奴改變了策略,不與漢朝正面硬撼,而是遊擊,漢朝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而龍城大戰,沒有留下一點點隱患,就憑此點,賞周陽三萬戶食邑,完全當得。

若是讓匈奴逃走四五十萬,利用大漠的廣闊,與漢朝周旋,漢軍雖然戰力強悍,卻是找不到匈奴,長此以往,漢朝消耗的錢糧、死傷的將士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皇上言之有理!”申公、董仲舒、主父偃他們齊聲贊同。

“這個……”龍城大捷,是漢朝所能爭取的最好結果,沒有走脫一個匈奴,是以大漠安寧了,漢武帝句句在理,周陽不由得猶豫起來。

“姐夫,還不到五萬戶食邑呢,離十萬戶食邑,還早着呢!”漢武帝壓低聲音,只有他和周陽能聽見。

“十萬戶?”儘管周陽膽子很大,也是給嚇了一跳。在中國歷史上,有十萬戶食邑的功臣麼?

漢武帝把周陽吃驚的樣兒看在眼裡,眨巴着眼睛沒有說話。

周陽微一沉『吟』,道:“臣謝皇上厚賞!”

“這就對了!”漢武帝微微頷首。

“姐夫,你是大漢第一功臣了!”漢武帝明亮的眼睛裡精光閃爍,很是興奮,大拇指一豎,讚道:“姐夫所立之功,就是蕭何、張良、韓信、陳平、周勃這些開國功臣,也是有所不如呀!”

這三萬戶食邑一算上,周陽就有四萬多食邑,接近五萬戶了。漢朝那麼多的開國功臣,就沒有一個能有如此之多的食邑,周陽功勞之大,確爲漢朝第一功臣了。

蕭何、張良、韓信雖是號稱三傑,可是,在對付匈奴一事上,他們沒有什麼建樹。蕭何不用說了,那是大管家,治國很在行,用兵打仗卻沒有幹過。張良,身子骨單薄,不能帶兵上戰場。韓信,用兵打仗是行家裡手,高祖劉邦起三十萬大軍北征之際,要他隨軍出征,他卻裝病不出,也沒有建樹。

唯有周陽,在對付匈奴一事上,凱歌高奏,捷報頻傳,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勝仗。最終,龍城一戰,擊破了匈奴,完成了華夏千年夙願。

此等奇功,猶如巍巍崑崙,足令無數人仰視、讚歎,還有效仿!

“恭喜大帥!”

“賀喜大帥!”

申公、主父偃、董仲舒他們上前向周陽道賀。漢朝第一功臣誕生了,豈能不賀?周陽一一回禮,仍是那般謙遜,博得衆人好感。

周亞夫撫着額頭,一臉的紅光,一個勁的嘀咕:“天啊!天啊!快五萬戶的食邑!大漢就沒有過呀!”

南宮公主一雙妙目裡全是笑意,打量着周陽,格外自豪。周陽的戰功,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不是靠裙帶關係,還有比嫁得如此英雄夫君更讓人自豪的麼?

王太后望着周陽,笑得一張嘴合不攏了。丈母孃瞧女婿,越瞧越可愛。雖說是天家女婿,富貴榮華不是問題。可是,若周陽真的是靠裙帶關係取得富貴,沒人敢說什麼,卻也缺失一些東西。周陽是靠自己的努力博取富貴榮華,那是周陽英雄了得,還有得此佳婿更讓人歡喜的麼?

“李廣聽封!”漢武帝接着封賞。

“末將在!”李廣上前一步,精神抖擻。對於他來說,封賞固然是好事,能擊破匈奴才是最好的。這種封賞對他的努力是一種認可,也意味着完成了夙願,是以特別精神。

“飛將軍在此戰中,立下奇功,活捉中行說!增食邑一萬五千戶!”漢武帝明亮的眼睛在李廣身上掃來掃去,只見李廣昂首挺胸,領賞如上戰場,大是滿意。

“啊!一萬五千戶?太多了吧?皇上,能少點麼?”李廣先是一陣驚訝,愣怔了一下方纔明白過來,忙着討價還價了。

“嗯!”漢武帝臉『色』微沉:“此賞當得你之功!這是軍國之事,不得討價還討!你以爲是菜市口買菜,可以還價?”

論功行賞,有關制度,李廣只得領賞:“謝皇上!”

“退下!”漢武帝一揮手,李廣退下,一臉的喜『色』,紅光滿面。增食邑一萬五千戶,大出他的意料,卻也讓他歡喜,這畢竟是好事。

“程不識聽封!”漢武帝再次打賞了。

“臣在!”程不識上前一步,和李廣一樣,昂首挺胸。

“程將軍立有奇功,增食邑一萬五千戶!”漢武帝又是一個重賞下來。

“謝皇上!”有了李廣之鑑,程不識也不推辭,謝恩退下。

“衛青聽封!”漢武帝一雙明亮的眼睛在衛青身上溜來溜去,再朝平陽公主望去,小小的調皮了一下,輕輕吐了吐舌頭。平陽公主俏臉飛霞,雙目卻是特別明亮,盯着衛青,再也移不開了。

衛青昂藏一丈夫,再立下此功,要娶平陽公主不會有任何問題。前提是,平陽侯曹壽快點死。

“臣在!”衛青跨前一步。

“衛青,你英雄了得,精通韜略,深諳用兵之道!”漢武帝對這個內定的姐夫是越看越喜歡,臉上泛起了笑容:“增食邑一萬五千戶!”

“謝皇上!”衛青很是激動,忙躬身謝恩。伸直身子後,眼睛不由自主的落在平陽公主身上。平陽公主是金枝玉葉,以前他想抱得美人歸,還有些不現實。如今,他立下大功,這身份地位改變了,要娶公主,誰也不能說個不字。

至於曹壽何時死,衛青不急,他鐵了心要娶平陽公主,他能等。

漢武帝一個個的封賞,公孫賀增食邑一萬三千戶,公孫建一萬一千戶,張通增食邑一萬戶,秦衣一萬戶,秦無悔一萬兩千戶。

張通領賞之後,歡喜異常,激動難已。作爲張良的後人,家境破敗,與尋常百姓沒有兩樣,他做夢都是想不到,會復興得這麼快。

另一個感慨萬端的要數秦無悔了。他本是秦軍後裔,萬萬想不到,他能成爲漢朝的萬戶侯,領賞後,仰首向天,輕聲喃喃,向先輩的在天之靈祈禱,他們終於可以瞑目了。

“聶壹,你探得匈奴南下的消息,極爲可貴!賜爵關內侯,食邑萬戶!”漢武帝對聶壹極是欣賞。

聶壹,這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間諜,“馬邑事變”的謀劃者,以悲劇告終。如今,他卻封侯,還是萬戶侯,這都是周陽來到漢朝,產生的“蝴蝶效應”。

若論殺敵斬首數,聶壹很少很少。可是,若無他探得的消息,漢軍不可能有此等大勝,對這封賞,周陽他們大是認可,漢武帝之所以能成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賞罰分明是他的一大優點。

蘇建、陸離支、路博德這些人都升爲將軍了,封了關內侯侯,食邑從五千到九千不等。

這一仗,成爲萬戶侯的將軍很多,多達十幾位,一朝而出現這麼多的萬戶侯,這是漢朝創建數十年來的第一次。

龍城大捷,那是何等的輝煌,出現十幾位萬戶侯,那也是應該的。

可是,成爲列侯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周陽了。周陽之功,有目共睹,謀劃、指揮了龍城大戰,取了空前的大勝。這僅僅是看得見的功勞,看不見的功勞就更多了。若無周陽在數年前爲漢朝爭取到有利的時機,若無周陽推動漢朝的軍政改革,漢朝不可能有此大勝!

論功勞,周陽一時無兩;論貢獻,朝中無雙,周陽封列侯,那是理所應當之事,無人敢說個不字。

列侯,是漢朝最高的爵位,自從蕭何、張良這些開國功臣辭世之後,一直虛懸,無人是列侯。按照漢律,功爵可以由子孫繼承,但要降一階。蕭何、張良他們的後人繼承爵位後,就由列侯變成關內侯,是以,漢朝數十年沒有列侯。

至此,時隔數十年,漢朝又出了一個列侯。而且,周陽之功,超過了蕭何、張良他們,成了漢朝名符其實的第一功臣!

有功將士太多了,漢武帝封賞了老半天方纔封賞完畢。

封賞一完,道賀之聲響成一片,歡呼陣陣。立功受賞當然是好事,讓將士們歡喜的是,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拼搏,終於得到最好的認可。

爲何賞功罰過那麼重要,就在於這是對將士們功勞的認可。歷史上,有功不賞,往往釀成大禍,原委就在於此。

漢武帝看着歡呼的將士們,不由得挺挺胸膛,當皇帝的感覺特別好!

過了許久許久,歡呼聲這才停了下來。漢武帝手一揮,兵士押着軍臣單于君臣來到他面前。漢武帝雙目圓睜,死盯着軍臣單于,臉上一片肅穆,無喜無怒的。

這讓軍臣單于驚疑不已,漢武帝究竟要如何處置他呢?殺他,似乎不太可能,要殺的話,適才就殺了,用不着等到眼下。要是不殺他,就是要折磨他,這很有可能。可是,要如何折磨呢?軍臣單于最想知道的莫過於此了,卻是想通,弄不明白,只有提心吊膽的份。

漢武帝要折磨他的辦法實在是太多了,軍臣單于只覺一顆心怦怦直跳,都快從胸腔中蹦出來了。

“放心!朕不會殺你!”凝視一陣後,漢武帝終於開口說話了。

不殺他,這在軍臣單于的意料中,可是,得到漢武帝親口肯定後,仍是沒有一絲輕鬆之意,相反,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你是單于,雖說成了階下囚,也不能這麼虧待你。朕看吶,就封你個侯吧!”漢武帝的聲音並不高,卻是不容置疑。

“封侯?”這兩個字蘊含着無盡的驚訝,出自軍臣單于,還有一衆漢朝大臣之口。

單于,是漢人最痛恨的人物,軍臣單于落到漢朝手裡,即使不殺他,折辱是肯定的,漢武帝竟然要封他的侯,這也太難以讓人置信了,要漢朝大臣們不驚奇都不行。

“呼!”

與漢朝大臣吃驚正好相反的是,匈奴一衆大臣卻是暗鬆一口氣。他們當然不是爲軍臣單于擔心,是爲自己的『性』命着想。漢武帝要封單于的侯,對他們也不會差吧,心中生起了希冀。

唯有周陽、申公、董仲舒、主父偃、張闢彊、晁錯他們緊抿着嘴脣,饒有興致的打量着漢武帝。以漢武帝的精明,不會如此簡單,下面的會更精采。

“朕就封你個列侯!如今,大漢的朝中,只有姐夫是列侯,你也算一個。”漢武帝微微沉思,說出來的話更讓驚人。

“列侯?”又是一片驚呼聲響起。

列侯,漢朝最高的爵位,多少人想成爲列侯,卻是不可得。軍臣單于明明一個階下囚,竟然平空成了列侯,這還得了?

“皇上!”一衆漢朝大臣,就要勸諫,卻給漢武帝押手阻止,只得不言。

一衆匈奴大臣,卻是倍加歡喜,格外振奮。軍臣單于成了漢朝的列侯,他們不望封侯,能有好日子過,總不成問題吧?

“我……封我做列侯?”軍臣單于恍若做夢,眼睛瞪得象銅鈴。他是匈奴的單于,落到漢朝手裡,能留得『性』命在,已經是偉大的崑崙神庇護了,哪敢奢望封侯,還是最高的列侯,他寧願相信再有一個龍城大敗,也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

可是,漢武帝一本正經,絕對不是說假話,他又不敢不信。

“君無戲言!”漢武帝重重點頭:“朕說封你爲列侯,就是列侯。自從春秋之時開始,匈奴的歷代單于妄圖入主中原,他們一直望着南方,盼着得到中原。千年以來,他們的妄想都沒有成真,你呢,不僅來到華夏,還是來到華夏的都城長安,你就做望南侯吧!哈哈!”

漢武帝一本正經的說話,再也忍不住了,仰天大笑起來,極是舒暢。

“望南侯?”一片驚呼聲響起。

“卟哧!卟哧!”緊接着,便是一陣噴笑聲,出自漢朝大臣、將士們,還有百姓之口。

在上千年的戰爭中,匈奴歷代單于就想着入主中原,就是望着南方。他們的夢想沒有成真,是匈奴的遺憾。軍臣單于成功的來到華夏,來到了歷代單于做夢都想去的南方,這不是榮耀,而是恥辱。

因爲,軍臣單于是階下囚!是漢朝的俘虜!給漢朝抓來的!

漢武帝封軍臣單于爲望南侯,太有意思了,這是對匈奴歷代單于的嘲諷!

“哎!”

匈奴的一衆大臣終於明白過來,漢武帝仍是在戲耍他們,希冀剎那不存,暗歎一口氣。

“你不如一刀殺了我!”軍臣單于臉紅脖子粗,羞憤無已。

望南侯這封賞一成,他又多一種恥辱,他真是恨不得一頭撞死。

“望南侯,還不謝恩?”漢武帝眉頭一軒,雙眼一瞪,威勢自現,盯着軍臣單于。

軍臣單于的頭顱一開始是昂着的,在漢武帝的『逼』視下,終於慢慢的低了下來,最後垂到褲襠裡去了。

“謝皇上隆恩!”軍臣單于的聲音細若蚊蚋,幾不可聞。。

第80章 一個不留第31章 初承重任第7章 猗蘭殿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6章 淑女阿嬌第14章 寒士風骨第20章 大漢軍略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9章 樑王賀禮第39章 東方朔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28章 氣死你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22章 華夏聖地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8章 亮劍第70章 一舉成擒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25章 徹夜激戰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9章 處處烽火第64章 血染大漠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92章 魂兮歸來第23章 賞賜第72章 動手了第5章 漢武軼事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58章 龍城!龍城!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49章 改弦更張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章 意外驚喜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37章 匈奴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96章 太后駕崩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6章 景帝駕崩第69章 處處烽火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2章 留侯世家第73章 石破天驚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4章 寒士風骨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25章 環首刀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章 一鳴驚人第59章 千古秘事第4章 獻上一計第59章 一把大火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1章 災難降臨第37章 入宮見駕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35章 館陶公主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5章 羅馬帝國第52章 屠殺,開始!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6章 急風驟雨第11章 初戰告捷第28章 南宮公主第49章 改弦更張第12章 再勝一陣第15章 再戰匈奴第9章 周陽破案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23章 無敵大軍第11章 何爲士第60章 漢軍出塞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102 窮途末路第38章 宮中劇變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19章 中大獎了第14章 以逸待勞
第80章 一個不留第31章 初承重任第7章 猗蘭殿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6章 淑女阿嬌第14章 寒士風骨第20章 大漢軍略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19章 樑王賀禮第39章 東方朔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28章 氣死你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22章 華夏聖地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8章 亮劍第70章 一舉成擒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25章 徹夜激戰第33章 單于暴走第69章 處處烽火第64章 血染大漠第74章 血染龍城(二)第92章 魂兮歸來第23章 賞賜第72章 動手了第5章 漢武軼事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58章 龍城!龍城!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92章 要命的追擊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49章 改弦更張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4章 血染龍城(七)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68章 大戰在即第11章 意外驚喜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37章 匈奴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96章 太后駕崩第9章 面對漢武帝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6章 景帝駕崩第69章 處處烽火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2章 留侯世家第73章 石破天驚第65章 公主遇刺第14章 寒士風骨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25章 環首刀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0章 幸福時光第2章 一鳴驚人第59章 千古秘事第4章 獻上一計第59章 一把大火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51章 災難降臨第37章 入宮見駕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35章 館陶公主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95章 羅馬帝國第52章 屠殺,開始!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6章 急風驟雨第11章 初戰告捷第28章 南宮公主第49章 改弦更張第12章 再勝一陣第15章 再戰匈奴第9章 周陽破案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23章 無敵大軍第11章 何爲士第60章 漢軍出塞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102 窮途末路第38章 宮中劇變第4章 漢家盛典(中)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19章 中大獎了第14章 以逸待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