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東方朔來了

勢弱,個漢朝凡經讓匈奴妥不了,要是再來個翻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匈奴使者雖然心驚,卻是不屑一顧:“誰不知道西羌太弱,就算你們要與大匈奴爲敵,大匈奴又有何懼?”

在華夏的三大北患東胡、匈奴和西羌中。最弱的就是西羌了 匈奴放十萬軍隊在河西之地,西羌都奈何不得。

這說到西羌的痛處,西羌王不由得一窒,說不出話來。匈奴使者看在眼裡,冷笑一聲。

“哈哈!”東方朔卻是大笑起來,雙手互擊:“可笑呀可笑!虧你還是使者,連這都看不明白。你說得沒錯,西羌是弱,可是,再弱把河西走廊上軍隊拖住不是問題。我們打不過。拖住你們不會有任何問題。”

“說得對!”西羌一衆君臣臉上帶着笑容。

“再說了,大漢有的是軍械,我們派使者前去長安,就是要獲得大漢的軍械東方朔接着道:“大漢的軍械極爲銳利,遠非你們匈奴所能比。爲了拖住河西走廊上的匈奴軍隊,大漢一定會給我們軍械。多了不敢說,一兩萬不是問題。”

漢朝擁有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製造的軍械聞名天下,就是強橫的匈奴也是自嘆不如,遠遠不如。

“有了大漢的軍械,我們的戰力將會倍增,到那時,再來河西爭雄,你說,誰勝誰敗?”東方朔目光如劍。盯着匈奴死者。

東方朔這話不是虛聲侗嚇,很可能成爲事實。國家與國家之間,沒什麼朋友,只有利益纔是永恆的。雖然漢朝和西羌也是世仇,積怨長達千年。可是,爲了對付匈奴。爲了把河西之地的匈奴軍隊拖住,武裝西羌一兩萬人不是問題。

“這”匈奴使者倒抽一口涼氣,這可是打到匈奴的要害了。由不得他不懼。

“你們不給河西走廊,我們也會得到。小東方朔最後問道:“給還是不給?”

匈奴使者額頭上冒出了冷汗。他此來,滿打滿算。給點牛羊,就能讓西羌出兵隴西,牽制漢朝。卻沒想到,西羌竟然獅子大開口,討要河西走廊。

東方朔割下一塊羊肉,放在嘴裡,慢慢咀嚼起來,笑道:“你慢慢想,我們有的是時間,就怕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哈哈!”西羌王大笑起來,端起酒碗。和東方朔碰一下,道:“先生大才,了得!”

“西方先生真是了得!三言兩語,就說得匈奴使者啞口無言一衆大臣大是服氣。他們只會盤馬彎弓,要他們來說的話,只能辱罵一通了事,哪能讓匈奴使者如此驚懼。

“這事太大,我作不了主。我得向大單于稟報。”匈奴使者靜默了一陣,終於有了決斷:“大王,可否暫緩與漢人結盟?”

“不行!”西羌王斷然否決。

“只要價錢合適,沒什麼是不可以的東方朔卻是淡淡一笑,不把話說死:“要我們暫緩的話,你們也得給價錢。要不然的話,免談!”

“好吧。只要你們在半年內不與漢人結盟,大匈奴願贈送你們牛一萬頭,羊十萬只。駿馬三千匹

“太少了!”東方朔右手指節輕擊在短案上,笑道:“牛五萬頭,羊五十萬只,駿馬三萬匹。少一點,請便”。聲調並不高,卻是不容置疑。

“算你狠!”匈奴使者權衡再三,不得不允。

“哈哈!”西羌君臣大笑不已。東方朔片言隻語,就爲西羌弄到這麼多好處,由不得他們不歡喜。

匈奴使者也是沒辦法,要是不給夠價錢,西羌馬上就和漢朝結盟了,這對匈奴極爲不利。要是西羌與一個遊牧民族結盟,他還真不放在心上,偏偏是和漢朝結盟。漢朝地大物博。要什麼有什麼,得到漢朝的支持,西羌的實力會出現飛躍,不要說牽制河西走廊,就是與漢朝合兵一處,前來與匈奴大戰一場也不是不可能。

雖然這代價很高,他卻不得不出。

“既如此,那我們答應了!”西羌王端起酒碗,對着一衆臣子一晃道:“幹!”

“幹!”一衆君臣笑着飲幹。

“你怎麼不喝?”西羌王捉狹似的看着匈奴使者,調侃起來。

“大王,既然已經談好。那我就告辭了。”匈奴使者如坐鍼氈,站起身施禮告退。

“別忙着走。河西之地的事情,什麼時間能有回信?”東方朔笑着問道。

“半年之內!”匈奴使者氣憤憤的道。一甩袍袖,大步而去。

望着匈奴使者的背影,西羌王的心情特別好,大笑不已:“西方先生,你真是厲害,一通虛言,就爲我們弄到這麼多好處!佩服!佩服!”

“厲害!厲害!”一武大臣也是歡喜不已。

西羌地廣民貧,東方朔討耍到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錯的財富了,由不得他們不歡喜異公

“大王,我所說並非虛言。”東方朔眉頭一挑,眼中光芒四射:“大王。是該派個使者去長安,面見漢皇,陳述利害。說不定,還能從大漢那裡弄到不少好處。”

“哦?”西羌王大感興趣:“這能行嗎?”

“西方先生,大漢與我們可是上千年的世仇呀!漢皇能答應我們的要求嗎?”立即有大臣附和。

“漢匈的生死大戰即將開始。在這節骨眼上,大漢不想節外生枝,

要求不討份,漢皇不會拒東方朔信心十足欣墅然,如今是大漢強,匈奴勢弱,我們的要求不能過份。不然的話”必然會招致大漢的大軍。即使如此,我想,弄一兩萬軍械不是問題。”

“我們最缺的就是軍械!”西羌王右手緊握成拳,雙眼放光:“大漢的軍械,聞名天下,銳利無比,不要說一兩萬,就是四五千也是好的啊。”

“要是有了大漢的軍械,何懼匈奴?”一衆大臣很是感嘆。

西羌和匈奴一樣,屬於遊牧民族,沒有先進的文明,沒有發達的科技,他們的武器極其簡的,主要是青銅武器。青銅武器已經夠落後了,他們還沒有多餘的,不少兵士在使用木棒石塊,哪裡是匈奴的對手。

“大王,事不宜遲,我這就去一趟長安。”東方朔一抱拳:“還請大王允准!”

“先生不能去!先生不能去!”西羌王想也沒有想,一口拒絕:“先生大才,如是去了長安,我這裡怎麼辦?”

東方朔的才智不過才展露一兩分,西羌王就驚爲天人,什麼事都要找他商議。一旦東方朔不在,他找誰去商量?

“大王,這裡暫時無事小我留下來也是沒用。若是能爲大王弄到一批軍械,豈不是勝過整日裡在這裡飲酒?”東方朔笑着反問一句。

“這”西羌王張大了嘴,說不出話來:“既如此,那就辛苦先生了。”

西羌王命人爲東方朔準備,挑選了一批身材高大,身手了得的兵士,隨着東方朔去長安。西羌王率領羣臣,送了一程,又一程,這才依依惜別。

東方朔騎着駿馬,率人趕往長史。一路上,所見不是高山,便是密林,道路崎嶇不平,要想行軍,非常非常難。

“不如此,怎麼收西羌呢?”東方朔暗中感嘆一句。

單于王庭,王帳中,軍臣單于與一衆大臣正在飲宴。

自從中行說定計之後,匈奴有了希望。軍臣單于一衆君臣心情大好,飲宴的次數也就多了。每到飲宴之時,無不是高聲笑語,笑鬧一片。

“只要西羌答允,大匈奴就多了一大臂助,漢皇又多了一個敵人。”

“西羌又窮又弱,我們只需要一點牛羊,便換得他們出兵,牽制漢人,哈哈!”

一衆君臣如今對拉攏西羌一事,極爲熱心,一有空就在談論。

“西羌實力太弱,只能敲敲邊鼓,成不了大事。可是,能牽制漢人一點是一點。”軍臣單于端起金碗,美美的喝一口馬奶子。

如今的情勢不同了,能得到西羌的幫助,對匈奴仍是有着不小的作用,軍臣單于心情大好,感慨道:“真鮮美!”

“稟大王,使者回來了!”親衛近來稟報。

“叫他進來!”軍臣單于放下金碗,虎目中盡是美妙的星星:“西羌肯定同意了!”

“大匈奴做西羌的朋友,那是他們的福氣。”

“那是看得起他們!”

一衆大臣立即附和。

使者一步跨進來,愁眉苦臉的,彷彿有人把他的牛羊給偷了似的。軍臣單于大是奇怪,問道:“怎麼了?這麼愁?”

“稟大單于,西羌不願與大匈奴做朋友!”使者遲疑了一陣。仍是不得不如實稟報。

“什麼?西羌不願做大匈奴的朋友?西羌王長膽了?”軍臣單于氣虎目中厲芒閃爍:“要不是漢軍即將到來。不宜節外生枝,本單于會點齊兵馬。把西羌給滅了!”

軍臣單于這不過是氣話,匈奴控制河西走廊之後,並非不想滅西羌,而是做不到。因爲西羌地處高山林密之中,道路崎嶇,匈奴根本就沒法進攻。西羌雖然實力不如匈奴,完全可以依據險關要隘據守。

在青藏高原上,再多的兵力都沒用,不容易展開不說,還沒法獲得後勤補給。即使運氣好,打到西海一帶去了,也是沒用,因爲養不活軍隊,在那裡找不到足夠的糧草。

“不對呀!”伊稚斜清冷的聲音響起:“西羌貧弱,大匈奴的贈予不少,他們應該歡喜纔是,怎麼會拒絕呢?”

“左賢王說得極是。”使者嘆口氣,道:“誰想得到,西羌那裡有一個叫西方朔的漢人,西羌王對他是言聽計從,聽信了他的話。才拒絕了大單于的好意。”

“西方朔?”軍臣單于濃眉一挑,大笑起來:“哈哈!漢人呀,別的都不多,漢奸特別多。中行說爲大匈奴效力,西方朔爲西羌效力,漢人怎麼這麼喜歡做漢奸呢?”

“哈哈!”

一衆君臣忍不住大笑起來。一衆大臣還狠狠瞪了一眼中行說。

中行說臉上一陣棄,一陣自,卻是悶聲不颯

“這人厲害嗎?”軍臣單于問道。

“很厲害!很厲害!”使者瞄了一眼中行說,道:“比起他還要厲害十倍,興許還要厲害。”

“比中行說厲害十倍?”軍臣單于虎目中精光閃爍:“可真?沒說假話?”

“大單于,是真的。”使者忙肯定一句道:“若是大單于不信 我把經過說一遍,大單于自知。”不等軍臣單于首肯,擇要把出使經過說了,特別是與東方朔交鋒的經過,更是重點陳述,沒有絲毫隱瞞:“大單于,你說,此人厲不厲害?”

“厲害,厲害,很厲

臣單千眉頭棹在起了!“中行說,你可有妙計解哪。

“大單于,奴才計窮,實無善策。”處此之情,中行說還能有什麼計謀呢?

一衆大臣眉頭皺在一起,西羌有東方朔在,肯定不會做匈奴的朋友,這對匈奴不利。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軍臣單于卻是異常歡喜。只聽他大笑不已。

“哈哈!”軍臣單于仰首大笑,端起金碗,美滋滋的喝着馬奶子。

“大單于,你何故發笑?”一衆大臣不明所以。西羌不願做匈奴的朋友不說,很可能成爲敵人,一旦得到漢朝的幫助,其實力就會暴增,那對匈奴極爲不利,他應該氣憤纔對。怎麼反而如此歡喜呢?

“我笑的是,如此了得的人才,竟然不爲漢皇所用,而是去了西羌。”軍臣單于不停的喝馬奶子:“這樣的人才,在漢皇那裡,比起在西羌對大匈奴的威脅更大。”

“哦!”一衆大臣恍然大悟,齊皆大笑:“哈哈!漢人吶,就喜歡做漢奸唄!”

“大單于。西羌要的牛羊,給還是不給?”使者膽顫心驚的問道。他答應的,不是個小數目,軍臣單于能不能答應,還真不好說。

“給!”軍臣單于到不在乎:“西羌王耍的雖然多,只要他要,總比不要對大匈奴的威脅可是,也不能這麼給,得一點一點的給,拖個三五年纔給完便成。”

“謝大單于!”使者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落回肚裡了。

“你們有誰聽過西方朔這個人?”軍臣單于端着酒碗,問詢起來。

“沒聽過!”東方朔用的是化名,他們哪裡知道。

“你再去一趟西羌,面見西方先生,就說我,大匈奴的大單于,請西方先生到王庭來!”軍臣單于手朝使者一指道:“只要西方先生肯來,我封他做自次王,僅次於本單于,在左賢王之上。”

“啊!自次王!”一衆大臣齊聲驚呼起來,那可是匈奴的二號人物。

“西方先生若是肯來,我願屈居其下!”伊稚斜想也沒有想。滿口答應:“一個小小的西羌,竟然在他的謀劃下,讓大匈奴拿他沒奈何。若是我所料不差,他還會派人去長安,向漢皇要東要西的,這是左右逢源,好謀刮呀!”

“再帶上招皮、人蔘,多帶些,這就去吧!”軍臣單于叮囑一句:“無論如何,要讓西方先生前來王庭。你做成了,你就是右大將!”

未央宮,養心殿。

太子劉徹、主父偃、申公、周亞夫、董仲舒他們正在商議大事。

“出兵龍城一事,今年是不行了。”劉徹眉頭緊擰着:“大漠苦寒,一到冬季,寒冷更甚,將士們受不了。也不是用兵之季。今年,能把東胡解決掉,孤已經很滿足了。”

略一停頓,話鋒一轉,道:“儘管如此,這準備還是得加緊。兵情變化莫測,誰也不知道什麼時間能有機會。若是不好好準備,機會出現了,也不能馬上行動,豈不是可惜?”

周亞夫對這話大是贊成:“太子所言極是有理!古之名將,之所以逢戰必勝,就在於他們有充足的準備。”

“你們要記住,準備最遲在來年春季之前完成。”劉徹眼中光芒閃爍:“一到春季,就是用兵之季。一旦有機會,大軍會立即行動。記住了?”

“諾!”周亞夫他們齊聲贊同。

“稟太子,西羌使者西方朔求見。”服侍的太監快步進來,衝劉徹稟報。

“西羌使者?”劉徹眉頭一挑,大是詫異:“西羌怎麼會派人來長安呢?”

“怪事!怪事!”主父偃拈着鬍鬚,也是驚訝不置:“大漢與西羌是上千年的世仇,這麼多年來,西羌就沒有遺使來過長安。”

申公他們哪一個不是詫異無已,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叫他進來!”劉徹搖搖頭:“孤倒要看看,西羌鬧什麼玄虛?”

太監應一聲,忙去領西羌使者。

不一會兒,太監迴轉。東方朔褒衣博帶,大袖飄飄,氣度不凡,隨着太監前來。

東方朔快步上前,衝劉徹見禮道:“東方朔見過太子!”

“東方朔?”劉徹的眉頭擰得特別緊:“不是叫西方朔嗎?怎麼成了東方朔?東方朔和西方朔,哪一個是孫子,哪一個是大父?”

“噗!”主父偃、申公他們再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太子有所不知,東方朔即西方朔,西方朔即東方朔。”東方朔忙紂正。

“你是漢人?”劉徹一雙眼中精光四射,自光炯炯,打量着東方朔。

“太子英明!在下是平原人氏。”東方朔回答。

“來啊!”劉徹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臉色突變,大喝一聲:“把這個叛徒拖下去,砍了!”

“太子,這是爲何呀?”東方朔大是詫異。

“孤瞧你,氣度不凡,定非尋常之人。若是現在不殺你,你就是是第二個中行說!”劉徹臉沉似水:“你這種漢奸,死不足惜!”

“哈哈!”東方朔不僅不懼。反而大笑起來,笑得極是暢快。

劉徹他們卻是不明所以,驚疑的打量着東方朔。

第87章 長城放歌第3章 李陵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7章 百越收復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0章 千古一帝第27章 雄心壯志第96章 驕人戰績第63章 迎頭痛擊第23章 賞賜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43章 氣象一新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33章 墨家城堡第34章 趙過第68章 一怒興師第11章 滅東胡(上)第40章 人才濟濟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20章 見面禮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33章 御前對質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章 門庭若市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80章 戰果輝煌第41章 深入大漠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46章 景帝駕崩第41章 深入大漠第44章 景帝佈局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28章 獻俘之儀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03 帝國雄風第9章 重逢第79章 完勝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飛將軍第9章 周陽破案第7章 惹事精第50章 風暴降臨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0章 兵臨城下第64章 朝野震動第49章 改弦更張第34章 先輩遺風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2章 大義?親情?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13章 魔鬼訓練第4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屠殺,開始!第26章 悠悠我心第48章 天賜良機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68章 大戰在即第37章 匈奴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章 秦皇雄風第8章 破綻第102 窮途末路第37章 天崩地裂第90章 臺灣歸降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1章 真夠陰損第9章 定計第35章 館陶公主第35章 館陶公主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02 窮途末路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90章 大破匈奴(四)
第87章 長城放歌第3章 李陵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87章 百越收復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61章 高歌猛進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0章 千古一帝第27章 雄心壯志第96章 驕人戰績第63章 迎頭痛擊第23章 賞賜第69章 踏平睢陽(上)第43章 氣象一新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33章 墨家城堡第34章 趙過第68章 一怒興師第11章 滅東胡(上)第40章 人才濟濟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20章 見面禮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33章 御前對質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1章 門庭若市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19章 驚天血戰(四)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80章 戰果輝煌第41章 深入大漠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46章 景帝駕崩第41章 深入大漠第44章 景帝佈局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28章 獻俘之儀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55章 豪言壯語第103 帝國雄風第9章 重逢第79章 完勝第17章 喜悅無邊第61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飛將軍第9章 周陽破案第7章 惹事精第50章 風暴降臨第68章 妙計惑敵第10章 兵臨城下第64章 朝野震動第49章 改弦更張第34章 先輩遺風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2章 大義?親情?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13章 魔鬼訓練第4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屠殺,開始!第26章 悠悠我心第48章 天賜良機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68章 大戰在即第37章 匈奴第31章 真夠陰損第1章 秦皇雄風第8章 破綻第102 窮途末路第37章 天崩地裂第90章 臺灣歸降第32章 天威震怒第31章 真夠陰損第9章 定計第35章 館陶公主第35章 館陶公主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02 窮途末路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90章 大破匈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