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英雄歸來(下)

景帝與那個中年人對座。景帝依然一身燕居之居,很是歡喜,眉頭散開。濃黑的眉毛狠狠向上翻。

“皇上何事如此之樂?”中年人有些意外。

“聯派田蚜去,那是在給周陽提醒,聯相信周陽會明白聯的苦心。”景帝喜悅上臉:“數十年來。大漢人才輩出,就沒有一個象周陽這般,對付匈奴如此有辦法。若是聯一個不小心,自折樑柱,那聯就是千古罪人!”

“千軍易得,一將難尋,皇上如此保全周陽,實是用心仁善中年人大是感觸:“可是,皇上若是把田大人升上幾級,再派去,會更好些

“不!”景帝搖頭:“就這樣。先生擔心,有人猜出聯會立誰爲太子,對他不利,是不是?”

“皇上聖明毛”中年人頜:“宮中之事,不到最後一刻,不會見真章。皇上雖是在暗示周陽,卻也有明眼人。

若是樑王知道,只怕會有不可測之事

“先生所言極是,不得不慮。”景帝笑着點頭道:“正是如此,聯這才把先生請來。聯的意思,是想請劇大俠暗中保護,有劇大俠在。萬無一失

“劇大俠蓋世奇俠,武藝蓋世,爲人忠厚,可託此等要事。”中年人於景帝的安排很是贊成:“我這就去見先生。”

“此事負託於你們,聯就放心了。你們政俠,數百年的美名,一定會護得他的萬全。”景帝大是放心。

“皇上言重了。”中年人一臉的神往,彷彿在回憶什麼美好的記憶似的:“戰國之時,政俠出山。必是轟轟烈烈,四方雲動。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歸一。政俠早就可以不存了。”

“如今的政俠,不再是扶危濟弱。而是爲千古名士守護一方淨土。”景帝很是感激的道:“世間事,多不如人意。那些才智高絕之世。或觸主怒,或犯衆怒,往往無容身之地。若無萬古堂,這些才智高絕之士,何處存身?”

中年人點點頭道:“數百年前,轟動天下的政俠,只爲千古名士守一方淨土,保一存身之處。若是祖師泉下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一定會欣慰!”景帝另有看法:“他當年成立政俠,就是戰國紛亂。天下擾攘,不能寧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歸一,不正是妾派祖師的遺願麼?”

中年人微微點頭,大是贊成景帝的看法:“皇上言之有理

“貴派什麼都可以變,唯獨爲千古名士守護淨土不能變。”景帝兩道濃眉擰在一起:“想那商鞍,單身匹馬入秦,變法強秦,最後不容於秦惠文王,若無貴派相助。何能終老?”

“皇上,商鞋之車裂,那是他自佈疑陣,非惠文王之過。”中年人笑道:“商鞍變法時,秦惠文王爲太子,觸犯新法,商靴治其罪,荊了公子虔,惠文王是恨商鞋。可是,爲君者,怎能以私仇加罪於臣?再說了,隴西、河西這些地方,商鞍並未推行新法,不是惠文王推行的麼?商鞋與孝公名爲君臣,實是摯友,孝公已逝,商鞍心冷,這才隱退。布一疑陣罷了。”

“縱是如此,若無貴派,商鞍怎能存身?”景帝笑道:“更別說還有孫腦、白起這些千古名將,不正是在萬古堂中終老麼?若無貴派,聯不也犯下大錯,殺一名士麼?。

略一停頓,景帝感嘆一句:“世人畢知,商鞋車裂、孫腴不知所蹤、白起自創於杜都,可不知他們在萬古堂中消遙快活。後人談起他們。只能說他們如何如何獲罪,卻不知萬堂中存千古名赫。

中年人瞭解景帝,他如此說,必是有用意,靜靜的聽着。果然,景帝最後道:“聯想請你去見見先生。”

屍可”皇上的意思是”中年人有些拿捏不準。

“先生會明白聯的意思。”景帝並未明言。

“皇上放請放心,在下這就去。”中年人站起身,快步而去。

望着中年人的背芳,景帝有一種解脫之感,更加輕鬆……田蚜見過大帥田蛤滾鞍落馬。衝周陽見禮。

周陽翻身下馬,抱拳回禮:“周陽見過田大人。”

“多時不見,大帥名震天下,爲大漢建立殊勳,田酚既感且佩。”甫蚜能說會道之人,充分展現機敏的口才,誇讚起周陽:“若說爲官,大帥比起田蛤晚了好幾年。田蛤做郎官也有幾年時光了,如今還是區區郎官。而大帥,短短時日,功蓋當世,名震天下,田蚜自愧不如,愧煞!愧煞”。

不住搖頭,一副惋惜之態。

雖是誇讚之詞,卻也是實情。以周陽的經歷,爲官不到一年,就有如此大的功勳,不知道要羨煞多少人。

李廣和程不識他們聽在耳裡,不住點頭,暗贊田蚜會說話。

周陽是李廣他們欽佩之人,誇周陽就是在誇自己,李廣大是歡喜,抱拳一禮:“李廣見過田大人

“飛將軍?”李廣之名威震天下。竟然先行見禮,田蚜還真是有些受之不起,忙還禮:“田蚜見過飛將軍”。

身子躬成了九十

程不識他們一一見禮,並未對田蛤低瞧,這讓田蚜大是歡喜。他是小小的郎官,而李廣、程不識他們哪一個不是拼殺出來的將領?軍功在身,比起田蚜高得太多了,瞧他不起,拿臉色給他看,這是他最擔

的。

“皇上有旨,要大帥趕到離長安五十里處歇息。”田蛤這才宣旨:“那裡已經搭好了帳幕,備好了牛酒,供將士們歇息之用。”

景帝還真是上心,連這都安排好了,李廣他們既是意外,又是感動。

周陽一聲令下,漢軍開進。向歇營處開去。一路行來,時不時就會遇到前來迎接的百姓,雖然天氣很冷,朔風勁吹,卻是熄滅不了百姓的熱情。

百姓扶老攜幼,帶上吃食、酒肉”前來慰勞,要周陽他們收下。周陽的號令極嚴,百姓的心意雖誠,卻沒有一個兵士敢收,這讓百生更加感動。

快到天黑時,終於趕到了歇營處。遠遠一瞧,偌大的營地,帳幕整齊,橫成行,豎成列,道路四通八達。一道堅固的營塞立起,漢軍兵士巡邏,守得跟鐵桶似的。

一陣濃郁的香氣飄來,周陽一吸溜鼻子,聞出來了,是肉香,營地裡的漢軍已經在爲周陽他們準備晚飯了。別的不說,這肉香很誘人,看來,漢軍兵士的烹飪技藝不錯,今晚上可以大快朵頤了。

李廣嗒吧着嘴脣,摸摸額頭:“要是我們追擊匈奴時,聞到這樣的肉香,一定會飾死我!”

程不識馬上點。頭贊同,狠狠的用力,彷彿不如此不能表達他的贊同。

那時節,李廣他們靠吃生馬肉度日。十幾天未嘗熟食,要是能聞到這般肉香,還不變成篩貓?周陽追擊回來,一覺睡醒,抱着羊肉猛啃。啃下的骨頭足有十斤重。

那些追擊歸來的將士,哪一個不如是?只要是熟食,不管好吃不好吃,那都是美味。天下間最美的美味。比起生馬肉美了百倍。

“好教飛將軍得知,皇上派了宮中癮廚,前來爲征戰歸來的將士們做酒菜。”田蚜朝營盤一指,爲周陽他們解釋起來。

“御廚?。周恥他們大是意外。

景帝對周陽他們夠重視了,連御廚都派出來了。可是,這是周陽他們該得的,這是用性命拼殺出來的,景帝心中歡喜,派御廚來掌勺。也在情理中。

比。,正

“漢軍威武!”

如雷的吼聲響起,吸引了周陽他們的注意。

仔細一瞧,原來營盤附近有很多百姓,人人着新衣,帶歡顏好象大過年似的,是來迎接周陽他們的。粗略一算,營盤附近的百姓沒有一萬,也有好幾千。

這裡的百姓不僅僅是前來歡迎。還在漢軍營盤外面搭起了帳幕。看樣子今晚上他們打算住在這裡了。

一路上行來,遇到百姓歡迎的事情多了去了,就沒有如眼下一般,竟然要與漢軍住在一起,這還是頭一遭。周陽有些意外。

“大漢萬瓚!”

歸來的漢軍齊聲歡呼,算是對百姓的迴應。

策馬來到近前,周陽看清了,百姓還升起了火,一堆一堆的火。不下數百堆。火堆旁邊維着成捆成捆的竹節,在古代稱爲爆竹。

在鞭炮出現前,古人的歡慶就是靠燒竹羊,弄出聲響,進行慶賀的。如此之多的爆竹,周陽還真是意外。百姓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百姓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瞅看來路。一見周陽他們到來,無不是歡呼吶喊,把爆竹放到火堆裡燒。

在百姓的歡呼聲中,沒多久,爆竹響起來了。

“乒乒乓乓!”

清脆的竹節爆裂聲響成一片,此起彼伏,再有百姓的歡呼聲,漢軍隆隆開進的蹄聲,匯成了一喜悅之歌。

百姓的認可,最能激動人心,周陽他們這些征戰歸來的漢軍將士無不是感動異常,李廣虎目中噙着淚水。揮臂高唱:“炎黃地,多豪傑。以一敵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華夏男兒血!男兒血,自壯烈,豪氣貫胸心如鐵!手提黃金刀,身佩白玉接,飢唉敵酋頭,渴飲敵人血!”

他的歌聲雄壯豪邁,自有一股邁之氣,遠遠傳了開去。

這歌是漢軍將士的最好寫照,他們用鮮血、用性命很好的詮釋了這歌的真義!

此時此刻,無論是漢軍將士。還是百姓。胸中自有一股邁之慨,一聞歌聲,跟着李廣齊聲唱來:“兒女情,且拋卻,瀚海志,只今決!男兒仗劍行千里,千里一路斬胡媽!瀚海飛戰歌,歌歌爲我華夏賀!單于王庭舞鋼刀,刀刀盡染匈奴血!立壯志,守奇節”

歌聲豪邁,壯志橫空,軍心似,激勵多少豪傑!

百姓們唱着唱着,眼裡就涌出了淚水,更有百姓低聲飲泣起來。

周陽唱着,眼睛爲淚水模糊了,金戈鐵馬的征戰場景浮現在眼前,多少熟悉的將士已經戰殞沙場。作爲他們的統帥,心中的悲傷遠過常人。此時此刻,周陽心中想的只有一句話“要是他們還活着,那該多好!”

憶戰場,涌熱血,想同伴。漢軍將士的眼睛溼潤了!巾江此鐵打的漢導,在血水裡洗過澡在死人堆裡打討潦知撈血。負過傷”就是沒有流過淚。可是,處在這種時刻,喜悅的時刻,他們竟然流淚了!

熱血奔的,豪情激盪,將士們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劍柄。

強吸一口氣,周陽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率領漢軍進入了營寨。

比。,正

進入營地,周陽下令,漢軍開始宿營有條不紊,絲毫不見亂象,與在邊關時面對匈奴一般無二。並沒有因爲這是回長安,接受景帝的封賞而鬆懈。

田蚜看在眼裡,不住點頭,暗贊周陽號令極嚴。他雖不是武將出身。但他是個聰明人,看得出來。周陽很得將士們愛戴,他的號令,將士們不敢不遵。

周陽與李廣他們聚在一起飲茶歇乏,田蚜這個欽差,哪敢鬆懈,略一招呼周陽他們後,就去指揮晚飯的事情。

周陽一掃視,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馮敬、秦無悔他們個個一臉的滿足之色,很是享受這種待遇。征戰很苦,最想要的就是有一個溫暖的窩,一旦找到,很是捨不得,就連李廣和程不識這等久經戰陣的名將也不例外。

“皇上對我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派了御廚,送來御酒。”周陽把手中的茶盅放下,打量一眼衆人。

“那是!”李廣沒有聽出周陽話裡的意思,美美的喝着茶水。

周陽一掃衆將,沒有一個人聽出他話外之意,只得說得更透徹些:“這次回京,皇上封賞肯定會很重。你們立下大功,身份地位會與衆不同,會有人挖空了心思拉攏你們,你們得拿定主意,要忠於皇上。”

作爲現代人,皇權對周陽的影響沒那麼大。若是要周陽選擇忠於皇帝。還是忠於華夏,周陽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忠於華夏,而不是皇帝。

忠於皇上,這話不是周陽要說的。是景帝的意思,周陽代他說出來

了。

李廣他們終於聽出周陽話裡有話,放下茶盅,驚疑的打量着周陽。

有些話不能明說,只能暗示,周陽略一措辭:“我們是武將我們只管馳騁在沙場之上便是,其餘的事。我們就不必理會了。程將軍,你說是不是?”

程不識萬未想到,周陽竟然問他,不由得一愕:“大帥說得是!”

在這些人中,周陽最擔心的就是程不識了。程不識是舅家的馬伕。而竇太后最喜歡樑王,早就想搞兄終弟及,要把樑王推上皇位。若是竇太后出面,要拉攏程不識,程不識是個重情義的人,一個推脫不開。應承下來,萬事皆休。

景帝選中的太子即使景帝不暗示,周陽也知道,現代人要是連這都不知道枉爲現代人了。程不識在這一戰中是立下不小戰功,可是,他的戰功再大,大得過周亞夫嗎?以周亞夫的戰功,出了幾次錯,景帝就要對他下手了。

因爲,傳承是皇帝最重視的事情,功勞再大也沒用。

“程將軍,此行長安,必然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凡事三思而行。”周陽再次提醒他。

“謝大帥提醒,程不識記下了。”程不識也明白周陽是在特別囑咐他,很可能周陽已經噢出了什麼味。當下,牢牢記在心裡。

聽他說得認真,周陽也就放心了。衆人接着飲茶說笑。

“稟大帥,營飯已經好了!”田蛤進來稟報。

“走,用戰飯去!”周陽站起身,出了帳幕。放眼一瞧,好傢伙。竟然如此豐盛,擺了這麼多食案。

食案擺放得整整齊齊,漢軍將士立在食案旁,靜候周陽他們的到來。

周陽來到自己的食案前立定。掃視漢軍。站得筆直,挺拔如鬆。雖是用戰飯,卻如上戰場,肅穆整齊,甚是滿意。

“弟兄們:明天,我們就要進入長安,朝天子,獻捷於宮闕!”周陽開始話:“你們歡喜麼?”

“大漢萬歲!”

一句吼聲,是最好的回答。

“這餐戰飯,是皇上派了御廚。爲我們做的,你們要記住:皇恩浩蕩!”周陽於皇恩浩不浩蕩,並不放在心上。可是,此時此刻。這話不得不說。

“皇上萬歲!”

漢軍將士再將歡呼起來。

“吃飽了,喝足了,養好精神。明日進長安,朝天子!幹!”周陽端起酒杯,遙遙一敬將士們,一仰脖子喝乾。

“幹!”

一個字,如同炸雷一般轟鳴、將士們舉杯在手,一口喝乾。

接下來,就是吃喝。周陽他們邊吃邊聊。將士們談興甚高,說得最多的就是明日進長安,朝天子事了。

這是漢朝數十年未有的盛事。儘管他們已經知道禮儀,熟悉章程,仍是很期待。瞭解與親歷,那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一直飲到月上中天,方纔作罷。

次日五鼓時分,營地外喧鬧聲響成一片,周陽給吵醒過來,穿衣而起,來到營門一瞧,只見不計其數的百姓開始忙活了。百姓忙着燒柴禾,弄爆竹,要讓將士們熱熱鬧鬧的進長安。

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23章 賞賜第104 單于復位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1章 初戰告捷第12章 再勝一陣第1章 門庭若市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6章 景帝駕崩第50章 一言而決第49章 改弦更張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7章 猗蘭殿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13章 夜襲第58章 龍城!龍城!第74章 橫掃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54章 始皇偉哉第11章 意外驚喜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4章 建功第18章 主父偃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76章 不戰而退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71章 天佑大漢第94章 留侯兵法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1章 滅東胡(中)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23章 無敵大軍第61章 晴天霹靂第44章 景帝佈局第12章 再勝一陣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7章 又見太子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00 西羌滅亡第14章 實力說話第23章 賞賜第27章 接納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4章 東胡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41章 深入大漠第36章 晁錯出山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1章 霍去病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74章 凱歌不斷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27章 接納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4章 實力說話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章 霍去病第100 西羌滅亡第68章 一怒興師第34章 說聲謝謝第77章 兩難處境第69章 處處烽火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11章 滅東胡(中)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30章 幸福時光第79章 完勝第72章 龍城到了!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36章 晁錯出山第90章 景帝下葬第29章 賜婚第25章 徹夜激戰第28章 氣死你第7章 惹事精第4章 建功第82章 誓師北進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70章 一舉成擒
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23章 賞賜第104 單于復位第15章 樑王的毒計第11章 初戰告捷第12章 再勝一陣第1章 門庭若市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68章 妙計惑敵第46章 景帝駕崩第50章 一言而決第49章 改弦更張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7章 猗蘭殿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13章 夜襲第58章 龍城!龍城!第74章 橫掃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35章 景帝的魄力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54章 始皇偉哉第11章 意外驚喜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4章 建功第18章 主父偃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76章 不戰而退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0章 大破匈奴(六)第71章 天佑大漢第94章 留侯兵法第96章 太后駕崩第11章 滅東胡(中)第76章 末日降臨(四)第23章 無敵大軍第61章 晴天霹靂第44章 景帝佈局第12章 再勝一陣第22章 華夏聖地第17章 又見太子第21章 直搗龍城第100 西羌滅亡第14章 實力說話第23章 賞賜第27章 接納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4章 東胡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3章 魔鬼訓練第105章 漢軍Vs馬其頓方陣第41章 深入大漠第36章 晁錯出山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1章 霍去病第101章 喜悅滿堂第70章 嚇破你的膽第74章 凱歌不斷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59章 不破匈奴,誓不還!第27章 接納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96章 中華文明Vs羅馬文明第14章 實力說話第62章 暴怒的樑王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1章 霍去病第100 西羌滅亡第68章 一怒興師第34章 說聲謝謝第77章 兩難處境第69章 處處烽火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11章 滅東胡(中)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30章 幸福時光第79章 完勝第72章 龍城到了!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36章 晁錯出山第90章 景帝下葬第29章 賜婚第25章 徹夜激戰第28章 氣死你第7章 惹事精第4章 建功第82章 誓師北進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70章 一舉成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