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迷惑匈奴

雲萌是農耕社會,說到精谷“要多少有多少,不要說數剛甘心戰馬之需,就是數百萬戰馬所需也不是問題。

匈奴的先輩,當初研究出這辦法,不知有沒有想到過,有一天,漢朝會用這辦法來對付匈奴?要是他們知道了。作何想法?

“戰馬、精谷,早就調集在邊關,不需要重新調集,只需要餵養便是劉徹盯着主父偃,讚一句道:“主父偃,你的移民實邊策,爲朝廷解決了天大的難題

要是沒有主父偃的移民實邊之策,邊關上的百姓不多,地廣人稀,眼下這種情況就需要從內地調運精谷,耗費巨大不說,更重要的是,時間上來不及。

匈奴一個月後就要大舉南下小留給漢朝的時間不會那麼多,只有二十來天時間。在冰凍三尺的情況下,從內地調運糧草,哪裡來得及。

“謝皇上誇獎!若不是趙過推行牛耕之術,也無今日之成果”。妾父偃忙謙遜一句。

這話很中肯。若無趙過推廣牛耕技術,推行樓車,即使採取移民實邊之策,邊關之上的糧草仍然不會豐富。牛耕技術和樓車的推廣,使得漢朝的農業生產水準大幅度提高,纔有今日之盛。

“這都是姐夫推薦的人才!”劉徹讚賞一句,打量着周陽,問道: “此戰是勝是負,最緊要處,就是迷惑匈奴。不使消息泄露,姐夫有何打算?”

奇襲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若是漢軍能做到突如其來,突然出現在龍城,這對漢軍來說,有着莫大的便利。這是重中之中,劉徹不能不過問。

這事的干係太大了,衆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周陽身上,靜等他說話。

“這事。有違先帝旨意!”周陽略一沉吟,說出想法:“先帝有旨,後事從簡。可是,爲了打敗匈奴,臣以爲先帝的後事,應該風光大辦,給匈奴造成一種大漢全力以赴,爲先帝操辦後事,不會出兵的假象

“這個,”劉徹很是驚訝小目光閃爍。沉吟起來。

景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節儉皇帝,對奢侈他很痛恨,若是把他的後事風光大辦的話,這有違景帝旨意。若是景帝泉下有知的話,一定會極力反對。

要說迷惑,利用景帝后事這事,是最好的辦法。這是一對矛盾,劉徹不由得沉吟難決。

小皇上,臣以爲大帥所言極是張闢繮率先表態,大是贊成:“先帝雖以節儉爲務,可是。擊破匈奴與否。在此一舉。若是能擊破匈奴。先帝泉下有知。亦會允准

“皇上,臣也以爲此計可行!”申公表態了,對周陽的想法很是支持。

“皇上,在下本是山野之人小賴天之幸。曾輔佐先帝有年。”旯錯開口了:“在下深知先帝宏願,那便是擊破匈奴。眼下的良機,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若皇上拘泥先帝的旨意,而錯失擊破匈奴的良機,先帝泉下有知,亦會爲之惋惜”。

“讓聯想清楚劉徹仍是沉吟不決。這決定,可不好下啊。

衆人理解劉徹的難處,並沒有催促,其是靜靜的等待。

“皇上。這有何難決斷的嗎?”一直沒有說話的周亞夫,突然大聲道:“皇上,要不這樣,大軍凱旋之日。便是先帝下葬之期。有此一條。足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了!”

“小”

衆人吃驚的睜大眼睛,打量着周亞夫,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周亞夫這話太瘋狂了,瘋狂到讓人震驚的地步。皇帝的後事,是頭等大事,誰敢延期?可是。周亞夫這話又有道理,很有道理。

自古以來,就沒有如景帝這般,屍骨未寒,外敵殺來的事情。若是暫緩景帝下葬,等到擊破匈奴。大軍凱旋之時,再來給景帝下葬,絕對是千古未有的子事!其意義,用光所有的言詞也難以表達。

“小有理!”衆人齊聲贊同。

“小就這麼定了!”劉徹右手一握拳,終於決斷了:“父要,孩兒不孝,有違你的旨意,請原諒孩兒!”說到後來,聲音很是沉痛。

“小除了在先帝葬禮一事上做文章外,還可以做點別的文章周陽放下心來,接着道。

“姐夫,還有什麼辦法?”劉徹打量着周陽。

“皇上,先帝駕崩,大漢若是一點不防備匈奴,這不在情理中周陽眉頭一挑,眼中精光閃爍:“這就是機會。”

。對!”劉徹明悟之人,馬上明白過來:“這用兵遣將之事,就由姐夫來決斷了”。

這話一出,就是把擊破匈奴這一重任交給了周陽。周陽倍感肩頭擔子沉重,站起身來,一臉的嚴肅,道:“臣這就調兵遣將了,派一將去邊關

“大帥,末將願往!”李廣、程不識、衛青三人站起身,齊聲請命。

。衛青聽令!”周陽大聲點將。

“末將在!”衛青大聲應命。

小你立即趕往邊關。約束三軍周陽大聲下令。問道:“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小大帥放心,末將明白!”衛青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念頭轉動之際,就明白了周陽的用意。

。大帥,怎麼不讓末將去?。李廣和程不識跨前一步,有些不滿。

“小你們二位,是威震匈奴的名將,若是此時去邊關,那不是在告,幹;。大漢對匈奴有備嗎。“周陽搖頭,臉一肅,道!留在長安!”

“留在長安?”李廣和程不識二人一臉的不甘之色:“大帥,末將與匈奴廝殺一生,臨到擊破匈奴之時,不能沒有末將呀!”

二人急得跟什麼似的,臉色都變了,要是哭能解決問題,二人一定會哭出聲來。

“只是讓你們留在長安,並沒有說不讓你們參戰。”周陽解釋一句。

“呼!”二人長出一口氣,焦慮一掃空。歡喜不禁,齊聲拍周陽的馬屁:“還是大帥知道疼人!”

只要能讓他們參戰。不要說拍周陽的馬屁,就是叫周陽祖宗,二人也願意。要知道,擊破匈奴,是他們畢生的宏願!

“你們留在長安,也有任務給你們。”周陽接着下令:“從眼下開始,你們要在長安風風光光的出入。出行的時候,要多帶兵士。隊伍一定要雄壯,聲勢一定要大,越大越好。”

“這個,”李廣和程不識愕然不解。

“夫帥,末將之所以能贏得將士們的真心相待,那是因爲末將從不張揚。這事。末將可是辦不來。”李廣的爲將之道便是與將士們同甘共苦,從不張揚,這與他的爲將之道相違背,遲疑了半天。還是說出來了。

“不僅你們要如此,就是我也會如此做。

”周陽沉聲道。

“這是爲何呀?”李廣和程不識齊聲問道。

”妙!妙!妙!”劉徹、張闢、申公、主父偃他們已經反應過來了。齊聲擊掌讚賞。

“飛將軍,程將軍,大帥這是爲了迷惑單于。”張闢藩給人釋疑:“你們在長安鬧的聲勢越大,單于越是相信。你們在長安,不會去邊關,單于纔會放心。”

“哦!”李廣和程不識恍然大悟,齊聲讚道:“大帥,你的主意就是多!既然如此,末將領命。”

這事安排好了,周陽接着道:“雷山中的十五萬大軍,要馬上北上。爲了不泄露消息。凡大軍所過之處,一定要嚴密封鎖,即使百姓也不能靠近。”

“皇上,臣請命趕往中原,完成此事!”張闢疆衝劉徹請命。

“在下願往!”晃錯站起身請錢

十五萬大軍的調動,聲勢會非常大,一個不慎就會泄露,這是重中之重。劉徹把張辟匿和旯錯一打量,道:“二位願往,聯就放心了!”

大事已經決定了,接下來,衆人商議協調、細節問題,費時老長,直到天黑,這才散去。

衛青一出宮,立即帶上公孫賀、公孫建、秦衣、秦無悔、張通這些將領,趕往邊關。

周陽騎着追風駒,趕回府裡。網進府,就給聶壹迎個正着,此時的聶壹。焦慮異常,不住搓手,一見周陽的面,顧不得施禮,就問道:“大帥。皇上可同意開戰?”

周陽左右一打量。還好。附近沒人,沉聲道:“聶壹,要沉住氣!”

聶壹明白,如此大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他如此叫嚷,實是不該,自責一句:“大帥誨的是小在下記住了!”

“你即刻趕往邊關,打探匈奴動靜,一有消息,立即報來。”周陽上臉的肅然之色。

“皇上同意開戰了?”聶壹左右一打量。見沒有人,壓低聲音問道。

“嗯!”周阻輕輕點頭。

“太好了!”聶壹右手緊握成拳,狠狠一揮,振奮異常:“我擔心死了!擔心皇上不讓開戰!這下好了!大帥放心,我這就趕去邊關,去打探匈奴的動靜。”腳一擡,就要大步而去。

卻給周陽叫住了:“對了,你久在匈奴活動,對匈奴的地形極是瞭解。你多物色一些嚮導,到時,用得着。”

“大帥,這事何必去物色呢?”聶壺笑嘻嘻的道:“大帥,你忘了,你派了不少兵士給我。這些年,他們隨我在大漠上走動,對大漠熟之極矣,就是閉着眼睛,也不會走錯。大軍行動之際,就派他們來領路,包證不會出錯。”

“是有這回事!”周陽這纔想起,當初爲了協助聶壹,他從軍中挑選過一批兵士給聶壹,爲數不少。他們在大漠上行走了好幾年,對大漠極是熟悉。

在大漠上行軍,最難的便是好的嚮導。尤其是在這樣的冰天雪地裡行軍,嚮導尤其重要。眼下這時節,光認準方向是沒用的。若只是辨別方向,根本就難不住漢軍,因爲在周陽的要求和指點下,漢朝已經造成指南針了,方向不是問題。

有了這些對大漠極是熟悉的嚮導,這勝算以大了不少,周陽大是放心道:“你去吧!”

“諾!”聶壹應一聲,施禮告退小跑着去了。

“柳鐵!”周陽跺跺腳上的雪花,大聲叫喚起來。

蓄着鬍鬚的柳鐵,大步過來:“公子。有何吩咐?”

“你去挑選幾百兵士,要個頭大的,馬騎得好的,嗓門大的,隨我出去走走。”周陽大聲吩咐起來:“從今天起,我出行一定要風風光光的,陣仗要大,旌旗、兵士,一樣不能少。”

“這公子,你怎麼改性子了?”柳鐵萬分不解。

周陽雖是貴爲大帥,一向出行只是帶幾個兵士隨行,從來沒有弄出大陣仗的事情。

柳鐵打量着周陽,眼睛越睜越大。彷彿不認識周陽似的。遲州 三,泣才問道!“公午,我有沒有聽錯。”

“你沒聽錯!我馬上就要出去!你要即刻辦好”。周陽臉一沉,大聲道。

“咕!”柳鐵艱難的嚥着唾沫應命:“諾!”

在柳鐵的調度下,沒多久,數百兵士就調集齊了,個個牛高馬大,氣勢如虹。周陽來到一輛極是氣派的馬車前,跳了上去。掀起簾子,一頭鑽了進去。

這馬車外面看起來,極是氣派,裡面的陳設卻是極爲簡單,只有一張矮几,一張短案。周陽跪坐下來,掀起窗簾,道:“拿出精氣神,給我吼起來,就說大帥出行。閒雜人等迴避!”

“走!”周陽一聲令下,一隊人浩浩蕩蕩的開了出去。

“小大帥出行,閒雜人等迴避!”兵士們齊聲吼起來,吼得山響。

一出破虜侯府,立即引得百姓駐足,議論紛紛。

“大帥這是怎麼了?”

。大帥一向出入都是騎馬的,就沒有坐過車。”

“這車好氣派!”

在百姓的議論聲中,周陽的隊伍開走了。凡是周陽所到之處,百姓就會議論不已,各種猜測都有。

就在周陽在長安大搖大擺到處亂逛之時。李廣和程不識二人也是車乘極壯,在長安到處晃悠,引得百姓議論紛紛。

熾賬熾

雁門,帥府。

衛青頂盔貫甲,腰懸環刀,站在前面,威風凜凜,虎目明亮如九天之上的烈日,目光炯炯,打量着衆將。

公孫賀、公孫建、秦衣、秦無悔、張通。以及一衆邊關將領肅立,氣象森嚴。

。衛青奉大帥之命,統領邊關諸軍,從今天起,邊關之上的事宜要改改了衛青掃視衆將,大聲道:“傳我將令,所有邊關將士休假十日!”

小啊!”一衆將領大驚失蕊

衛青這道將領也太驚人了,景帝駕崩,整個漢朝處於高度戒備之中,誰也不敢鬆懈。邊關更是戒備極嚴,防止匈奴打來,這不需要多高的才智,只要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此時給兵士放假,無異於把邊關拱手讓給匈奴。

“小衛青,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擅改大帥的軍令!”公孫賀大聲反駁起來。

小公孫賀,你也是身經百戰的將軍,竟然如此不知軍中規矩。我統領諸軍,就得行我的號令”。衛青子按在環刀上,眼色不善的打量着公孫賀。

“小衛青,你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你才從軍多少時間?就敢如此說話?”公孫建也來反駁了:“當年,我們追隨大帥出生入死,在五十萬匈奴中殺進殺出時。你還在平陽鄭家牧豬。

衛青家貧,這是人生的痛事。一聞是言,衛青一雙眼睛瞪圓了,怒視着公孫建,大吼道:“來啊!給我打!狠狠的打!”

兵士衝進來,把公孫建按在地上,一陣軍棍打下去,打得公孫建慘叫聲不斷。

一衆將領看在眼裡,極是不服氣,可是,在衛青的高壓之下,又不敢說話。唯有敢怒不敢言的份。

衛青是真怒了,吼着叫着,要兵士對公孫建下毒得公孫建皮開肉綻,一身是血。

衆將看着衛青的眼神極是不屑,什麼東西,不就是周陽的一個小舅子嗎?還狐假虎威了。

“帶下去!”衛青吼一聲,公孫建給兵士象架死狗一樣拖了下去。

“我統領大車,就得照我的規矩行事!”衛青接下來又是一通斥,大話狠話不少,一衆將令聽在耳裡,氣在心頭,就要找衛青說理。

衛青卻是一甩手,快步而去。讓一衆將領們要說理也找不到人,只得搖頭嘆氣的離去。

衛青來到房間,只見公孫建站在當地,衝公孫建行禮道:“公孫小將軍辛苦了!”

“辛苦什麼,就是太冷了點公孫建從背上扯下一個墊子,血淋淋的,在手中一晃:“這豬血,弄在身上,跟冰沒差別

公孫賀、張通他們先後進來:“衛青,你的名聲可是糟透了!衆將正在罵你呢,說你不過是仗着是大帥的小舅子”後面的話,顧及到衛青的面子,戛然而止。

小隻要能打勝仗,損點名聲又有何妨?。衛青一點也不在乎,在公孫建背上一陣打量,一巴掌拍下去,笑道:“沒什麼傷,打匈奴,你還能行。”

小衛青,你不會輕點?,小公孫建跳起來,笑罵道:“要是讓我不能騎馬,不能打匈奴,我和你沒完!”

“小見過衛將軍。”趙破奴進來,衝衛青行禮。

“小趙破奴,可有動靜?,小衛青目光落在趙破奴身上。

“果如衛將軍所料,匈奴在邊關潛伏的探子不少,前方偵騎傳來消息,已經有十數騎朝北馳去趙破奴大聲回稟。

敵中有我,我中有敵,邊關上潛伏有匈奴探子一事,很正常。

“讓他們帶着邊關將士休假的消息去告訴單于吧!”衛青右手緊緊握在刀柄上。

“小他們一定會告訴單于,衛青是大帥的小舅子,仗着裙帶關係,在邊關作威作福,邊關將士敢怒不敢言,軍心離散。”公孫賀笑着在衛青肩頭一拍:“衛青,你臭名遠揚了!”

第50章 風暴降臨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章 猗蘭殿第79章 對陣第10章 千古一帝第12章 再勝一陣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68章 一怒興師第39章 滿藏而歸第80章 戰果輝煌第44章 喜得貴子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3章 功德圓滿第21章 大有收穫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30章 意外之喜第3章 舌戰羣臣第8章 破綻第8章 破綻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72章 動手了第31章 真夠陰損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03 帝國雄風第27章 千古偉業第87章 長城放歌第79章 對陣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6章 自尋死路第85章 王對王第44章 碧血丹心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45章 始皇憾事第80章 景帝血詔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9章 家第53章 一個不留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33章 陌刀問世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5章 怒火沖天第57章 太后逼宮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73章 屠殺,開始!第15章 滅門之禍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21章 雁門血戰第78章 活捉單于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2章 雷霆萬鈞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23章 毒計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63章 痛下殺手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9章 樑王賀禮第6章 急風驟雨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4章 完勝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13章 賜爵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3章 毒計第6章 急風驟雨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7章 接納第10章 東胡王第35章 館陶公主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22章 興師問罪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0章 兵臨城下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56章 一網打盡第33章 單于暴走第24章 太子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82章 誓師北進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37章 天崩地裂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6章 血!血!血!(上)第81章 破敵之策第44章 喜得貴子
第50章 風暴降臨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章 猗蘭殿第79章 對陣第10章 千古一帝第12章 再勝一陣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68章 一怒興師第39章 滿藏而歸第80章 戰果輝煌第44章 喜得貴子第35章 館陶公主第93章 功德圓滿第21章 大有收穫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30章 意外之喜第3章 舌戰羣臣第8章 破綻第8章 破綻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51章 迷惑匈奴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72章 動手了第31章 真夠陰損第88章 曠世之戰(四)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62章 雷霆萬鈞第103 帝國雄風第27章 千古偉業第87章 長城放歌第79章 對陣第58章 大舉南下第16章 自尋死路第85章 王對王第44章 碧血丹心第19章 驚天血戰(五)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45章 始皇憾事第80章 景帝血詔第108章 羅馬的對策第9章 家第53章 一個不留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33章 陌刀問世第59章 一把大火第94章 留侯兵法第15章 怒火沖天第57章 太后逼宮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73章 屠殺,開始!第15章 滅門之禍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21章 雁門血戰第78章 活捉單于第87章 百越收復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62章 雷霆萬鈞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23章 毒計第89章 決戰來臨(三)第63章 痛下殺手第40章 飛騎,出擊!第19章 樑王賀禮第6章 急風驟雨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4章 完勝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13章 賜爵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3章 毒計第6章 急風驟雨第20章 大漢軍略第27章 接納第10章 東胡王第35章 館陶公主第29章 景帝的決心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22章 興師問罪第76章 血!血!血!(上)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34章 先輩遺風第10章 兵臨城下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56章 一網打盡第33章 單于暴走第24章 太子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82章 誓師北進第84章 趙佗的決定第37章 天崩地裂第17章 血染龍城(上)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76章 血!血!血!(上)第81章 破敵之策第44章 喜得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