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龍城決戰(六)

臣單千不給李廣任何抓住他的機會,果斷的回到人三

辛衛開路。來到大軍集結處。

他好不容易重新集結起來的大軍,人數不多,只有兩萬多,不到三萬人。其。有一萬多是他的本部精銳。

在匈奴十萬大軍,對軍臣單于最爲忠心的便是他的本部精銳,一見到軍臣單于到來,不由得發出一陣歡呼聲。

聽着兵士的歡呼,軍臣單于的心裡好受了些,還是自己的大軍最爲可靠,那些牧民竟然敢把他視爲路人,等會讓他們多死些,軍臣單于不由得恨恨的暗想。

“大單于,我們接下來該當突圍。”伊稚斜清冷的聲音響起。突圍這事。刻不容緩,每擔擱一刻鐘,就少一分可能。

“是呀!”軍臣單于等惱的搔搔額頭。很是無奈的道:“可是,就眼下這點軍隊,是突不出去的呀。”

如今,他手的軍隊不到三萬人,要想衝出漢軍的包圍,可能性接近於零。雖然軍臣單于一心想逃走,仍是很明白。

“要是能多集結些軍隊,那就好了!”伊稚斜也是束手無策。

“哎!”軍臣單于嘆口氣。無奈的握着拳頭。

“大單于,要不然,我們只有等了。雖然集結大軍有些困難,可是。只要假以時日,還是能集結一起。”伊稚斜向以多智著稱,也是沒有辦法了,匈奴費了牛二虎之力,才集結這麼一點軍隊,要想快速集結。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用這最笨的辦法了。

“等待?”軍臣單于到抽一口涼氣。等待可是自尋死路,可是,依照眼下這情形,不等也得等了。等待,雖然給漢軍以合攏的時間。他卻可以集結更多的軍隊,總比眼下突圍成功的把握要大上一些。

“行說,你想什麼呢?”伊稚斜發現行說緊擰雙眉,陷入沉思,不由得喝問一句。

“大單于,奴才想,要想快速集結大軍,並非沒有可能呀!”行說的聲音很是尖細,充滿着驚喜。

“你有辦法?”軍臣單于和伊稚斜同聲問道,二人一抓行說左臂。一抓右膀。

二人用力過猛,行說疼得直呲牙,強忍着疼痛道:“奴才剛剛想到一法,興許可以一試。只是,這代價依然很高。”

“只要有辦法。代價再高也不是問題!”軍臣單于想也沒有想大聲而言。代價再大,能大得過亡國滅種嗎?就算死傷上百萬,總比亡國滅種強。

“既然大單于有如此決心。那奴才就出一狠毒之計。”行說眉頭一挑。尖細的聲音很是刺耳:“大單于,之所以難以收攏軍隊,那是因爲人太多,是牧民擠佔了地界。若是沒有牧民。這集結大軍。不是就容易多了?”

“行說。你這是什麼屁話?難道本單于還不懂?”軍臣單于很是不悅,行說說的道理誰能不懂?就是傻瓜也知道,如今的龍城人太多。連轉身都困難,還要你說?

“大單于,請容奴才說完。

”行說接着往下說:“要讓牧民挪地兒,我們不能殺,一殺就亂了不說還會引發內訌,那就得不償失了。其實。也用不着殺。只需要一道謊言便成。”

“謊言?”軍臣單于和伊稚斜齊聲咀嚼起來,不明其意,一臉的迷茫。

“大單于,你請看。”行說手指着茫然無措的牧民,道:“牧民給周陽的謊言騙了回來,如今。他們翻找了一個晚上,沒有找到地道,對周陽之言已經不信了。若是我們以其人之道還施其身。謊言漢軍撤了。牧民會不重新衝上去嗎?”

軍臣單于雙眼放光,大是振奮道:“行說,你這奴才夠狠!牧民一衝出去,就成了漢軍的活靶,會死傷無數。可是。龍城的地界一下就寬了,本單于就能集結大軍了。只要大軍一集結完成,本單于就能率領他們殺出去。”

“好計!好計!”伊稚斜明亮的眼睛盡是讚許之色。

“大單于,不知你打算向哪個方向突圍?”行說眉頭緊擰。沉思着問道。

“這個”往北的話,一旦突出去,就會進入大漠深處,最是近便。”軍臣單于凝思:“可是,飛將軍守在這裡,要突出去的可能性不大。周陽一定以爲,本單于會率軍朝北突圍,本單于就給他來個反其道而行。朝南突圍。”

“此計甚妙!”伊稚斜大加讚賞:“往北突圍雖然便利,可是。容易爲漢軍攔阻。往南,周陽一定想不到。大漠之上,只要衝出去了,往南往北都一樣。都是一望無際的雪原!”

行說微微頜首。沒有說話,大是讚賞。

“既然你們沒有異議,那就這麼執行。”

軍臣單于猛的拔出彎刀。高舉在頭上。手腕一振,一個漂亮的刀花出現。意氣風發,聲音充滿喜悅,大聲盅惑起來:“大匈奴的民們:日月之下,大漠之上,衆王之王,大匈奴的大單于,告訴你們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們最可恨的敵人周陽3軍撤退了!”

他的聲音高亢響亮,好似洪鐘大呂,遠遠的傳了開去,不少匈奴聽見了。可是。有了先前砍周陽頭顱的鬧劇,誰也不信,只是怪異的打量着他。

如此富有漏*點,充滿喜悅的話,竟然沒有一絲作用,軍臣單于還真是鬱悶。可是。眼下不是泄氣的時候,不僅不能泄氣,還要鼓

着大吼趕來們知道,周陽爲何撤速。那是因爲

約糧草用光了!”

糧草用光這理由,比起砍周陽的頭更讓人信服,匈奴打量着軍臣單于的眼神多了些興趣,雖然不是太多。

軍臣單于精明過人,瞧得明白,大是振奮,高叫起來:“你們想啊。龍城是大匈奴的聖地,歷代單于的埋骨之所,受偉大的崑崙神庇護,漢軍焉敢到龍城撒野?龍城在大漠深處。一千年來,沒有漢人來過這裡。周陽之所以來到龍城,那是他在大漠迷了路,撞到龍城來了!雖然到了龍城。周陽不過是強弩之末。糧草所剩無幾。不得不撤退!”

龍城上千年沒有出現過華夏的軍隊,這是史實,匈奴弓以自豪。再者,大漠上很容易迷路,這說法匈奴不敢不信,信任更多一分。

“周陽欺人太甚,本單于絕不能讓他迴歸漢境!”軍臣單于手的彎刀舞得風起,一道道漂亮的刀光閃現:“左賢王,本單于命你追殺漢軍不得有一人走脫!”

這是演戲,伊稚斜聰明人。哪會不明白的,高聲相應:“遵命!”

飛身上馬,一拍馬背,拔出彎刀,大吼一聲:“大匈奴的勇士們:隨我追殺可惡的漢人!不能讓周陽走脫!”

“追殺可惡的漢人!”單于本部精銳轟然相應,一隊精銳隨着伊稚斜馳了出去。

那些牧民無動無衷,只是冷冷的打量着伊稚斜率領精銳離去。唯一的支持便是爲他們讓出了一條道路,讓他們毫不顧忌的開了出去。

望着牧民的冷淡反應,軍臣單于一顆心直往下沉,他若是不能讓牧民挪地兒。他的計劃就不能實現。

“烏特拉!”伊稚斜揮着彎刀,大吼不已,他率領的本部精銳跟着大吼一時間,萬歲聲直上雲霄。

伊稚斜率領本部精銳,馳出一段距離。回頭一望,沒見一個牧民跟來,氣得大罵:“真是笨豬!”

軍臣單于把情形看在眼裡。也不好受。不想泄氣也不行了。就在這時,只聽行說提醒道:“大單于,你親自衝鋒!”

照牧民這冷淡的反應,親自衝鋒未必有用,可是,眼下沒有辦法,只好死馬當活馬醫了,姑且一試,軍臣單于大吼一聲:“隨本單于來,衝啊!殺光漢人!”

“殺光漢人!”匈奴兵士吼叫着,隨着軍臣單于衝了出去。牧民仍是冷漠的打量着,讓開了一條道路。

軍臣單于鬱悶得差點從馬背上栽下來。強忍着率領兵士衝了出去。還沒到外圍,行說突然大吼一聲:“殺!”

“殺?”軍臣單于大是奇怪,還沒到漢軍陣前,殺誰呢?

“快殺呀!”行說大聲提醒一句:“一邊殺,一邊吼漢軍撤退了!”

軍臣單于馬上明白過來。手彎刀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鮮血噴濺,一個牧民身首異處。他一殺,兵士無不是揮刀砍殺起來。一時間。人喊馬嘶,亂成一團,牧民抱頭鼠躥。驚惶難安。

這種驚惶,就象巨石砸進水裡一樣,激起一圈圈驚惶的漣漪。迅速擴散開去,混亂立時大起,匈奴惶恐不已。

“漢軍撤了!殺光漢人!”在行說的指點下,匈奴兵士扯起嗓大吼起來。

“呼啦!”原本站着不動的牧民。好象給神奇的鞭驅趕似的。撒丫朝外衝了出去。

只要有人衝就好辦了。軍臣單于的鬱悶之情一掃而光,代之而起的是一臉的歡喜,在他的指揮下,兵士猛砍猛殺,大聲吼着漢軍撤退了的假話。

混亂一起,假話就有了不可思議的作用。牧民哪裡分辨得出真假,信以爲真,象海潮一樣朝城牆衝了過去。

“呼!”

望着衝出去的牧民,軍臣單于終於放心了,不由得誇讚起來:“行說,你這狗奴才。主意就是多!”

牧民象決堤的洪水一般,一泄而空,沒多久,就空出不少地方。被困住的匈奴大軍,快速衝過來。進行集結。

沒有了牧民的阻擋,匈奴大軍集結就快多了,不大功夫,竟然集結了差不多五萬人,還有不計其數的大軍,正在趕來。

給牧民衝散的大軍也有,可是,軍隊畢竟是軍隊,自有一股凝聚的力量。只要有可能,就會朝王旗趕來,是以聚集得特別迅速。

望着奇蹟一般聚集在一起的大軍。軍臣單于不由得大是歡喜。可是,他的歡喜之情很快就不復存在了,因爲他的大軍早已不是以前的大軍。昨日以前的匈奴大軍,精神抖擻。鬥志高昂,爲了砍漢人的腦袋,他們沒日沒夜的苦練刀法。

眼下的匈奴大軍。除了本部精銳的士氣不錯外,別的軍隊個個耷拉着腦袋垂頭喪氣,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兒。

這也難怪,做夢都在想要多殺漢人,要去漢人的天堂享受,誰能想得到漢軍竟然趕到龍城來了,這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倍加沉重。

若不是單于本部精銳是經過千挑萬選,他們的心志,他們的堅韌異於尋常軍隊的話,就是單于本部精銳也會士氣低落。

雖然士氣低落,能夠重新集結起來,已經是不幸的大幸了軍臣單于自我安慰了一番。

軍臣單于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激勵軍心士氣了。可是。這談何容易呀。要是尋常人。肯定沒法可想,好在

幹聰明討人。念頭轉動!際。力時有了老意。揮着彎

吼起來:“大匈奴的勇士們:我們眼下處於絕境。亡國滅種的絕境!”

猛的轉過身,右手裡的彎刀指着赤紅的冰城,大聲話:“你們看見了嗎?周陽亡我大匈奴之心不死,他築城了。要把我們活活困死!再過幾天,我們沒吃的,沒有喝的,就是長上翅膀也飛不出去!要想活命,眼下是最後的良機,不能錯過!”

只要不是瞎,都能看見漢軍修建的冰城,匈奴大軍打量着冰城,驚惶不安之心更甚。

如此做,哪裡是在激勵軍心,純粹就是在打擊士氣,軍臣單于毫無停下來的意思:“若你們害怕。就在這裡等死!本單于,要親率大匈奴的勇士,與漢軍決一死戰!願與本單于衝殺的勇士們,站出來!”

“我願意!”伊稚斜第一個站出來。

“奴才願意!”行說第二個站出來。

“我願意!”一衆大臣爭先恐後的站到軍臣單于馬前。

“我願意”的響聲不斷響起,單于本部精銳十之**願與軍臣單于一道衝鋒。別的軍隊。只有爲數不多的人響應。更多的卻是耷拉着腦袋。沒有勇氣。

軍臣單于略一打量,願與他一道衝殺的兵士有三萬多,絕大部分是他的本部精銳。軍臣單于大是滿意,衝那些呆站着的匈奴兵士大吼一聲:“大匈奴的勇士們:你們在這裡看着!本單于願用身軀,爲你們鋪出一條生路!你們踩着本單于的屍體,衝出去,好好的活下去!把大匈奴的種保存下去!”

那些低垂頭顱的匈奴兵士。竟然擡起了頭顱,眼閃現着淚花。他們這是激動的!

儘管匈奴的羞恥之心不多,還是有那備一點點。軍臣單于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他們能不感動嗎?雖然還沒有激得他們捨生忘死,奮力衝殺,能有這番變化,已經很不錯了。

軍臣單于撥轉馬頭,面朝南方,手的彎刀猛的幻出一朵漂亮的刀花,大吼一聲:“大匈奴的勇士們:爲了大匈奴的延續,爲了我們的孫。殺啊!”

一拍馬背,率先衝了出去。伊稚斜、行說,還有一衆大臣,緊跟而出。

“隆隆!”如雷的蹄聲,匈奴大軍在軍臣單于的率領下,朝南衝去。

“我們這麼做,對嗎?”

“我們配稱大匈奴的勇士嗎?”

望着隆隆馳去匈奴的大軍。那些無心作戰的匈奴兵士不由處彼此相望,相互詢問起來。匈奴貴壯賤老,軍臣單于此舉絕對是壯勇之舉。匈奴兵士心不由得升起一股愛戴之情,有些羞愧。

“大單于,這能行嗎?”行說有些拿捏不準,策馬來到軍臣單于身邊,很是擔心的道:“若是他們不跟上來。我們不夠給周陽塞牙縫呢!”

“行說,你不必擔憂!”

軍臣單于還沒有說話,伊稚斜清冷的聲音響起:“你是漢人。不瞭解大匈奴!大匈奴勇士的鮮血總是熱的,他們會沸騰起來的!”

“左賢王說得時!”

軍臣單于卻是不擔心:“大匈奴勇士的鮮血,在哪裡都是滾燙的!本單于一定會殺周陽一個措手不及!呵呵,說不定周陽還在北方呢!”

“周陽的父親周亞夫有個聲東擊西,大單于來個聲北擊南??妙計!”行說不乏歡喜,拍起了馬屁。

“周陽要是連這都料到了。本單于豈不是成豬了?”軍臣單于得意洋洋的道。

正說間,來到南方了,軍臣單于意氣風發的道:“跟本單于殺出去!”

“咚咚!”

就在此時,一陣驚天動地的戰鼓聲響起。賽似驚雷,震得人耳鼓嗡嗡直響。

軍臣單于放眼一瞧。不由得大吃一驚:“漢軍的軍陣?好整齊!”

只見不計其數的漢軍列成一座龐大的軍陣,陌刀手手握陌刀。站在最前列。在陌刀手之後的是弩陣,一架架強弩,矗立在地上,散發着兇惡的氣息,賽似遠古兇獸。矢道上的弩矢。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異常駭人。

軍陣兩旁是漢軍的騎兵護衛着,人歡馬嘶,一派肅殺之氣。

“難道周陽料準本單于要從南方突圍?”軍臣單于打量着漢軍的軍陣。不由得驚疑起來。

他的想法很快就給證實了,只見漢軍陣出馳出一將,馳着一匹神駿的戰馬,不是追風駒還能是誰?追風駒,曾是軍臣單于的座騎。一見之下。軍臣單于的鼻差點歪到一旁了。

馬背上正是周陽。周陽身着鎧甲。腰懸環首刀,鐵兜鑑夾在胳肢窩裡,策馬而來,威風凜凜,氣度不凡。經過無數次戰場洗禮??如今的周陽。自具一股生殺予奪的威勢,讓人一見之下,不由得心神一凜。

“單于,周陽在此恭候多時了!”周陽一拉馬繮,追風駒停了下來。大聲譏嘲軍臣單于:“你以爲你聲北擊南,我就料算不準?”

聽着周陽的譏蔑之言,軍臣單于腦袋嗡嗡直響,彷彿給雷霆劈一般。他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周陽料在頭裡,在這裡等着他。

就在軍臣單于震驚之際。只聽周陽聲若雷霆:“單于下馬受縛!饒你不死!”

ECHO??處於關閉狀態。

第36章 弩陣第5章 營地第68章 妙計惑敵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7章 兩難處境第96章 太后駕崩第23章 明白人第41章 董仲舒第78章 活捉單于第4章 獻上一計第57章 太后逼宮第54章 大軍雲集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8章 主父偃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93章 功德圓滿第55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奔赴邊關第14章 完勝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5章 血染大漠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2章 射鵰者第49章 風暴之前第39章 滿藏而歸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1章 迷惑匈奴第78章 活捉單于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5章 山雨欲來第16章 喜悅無邊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6章 殺戮時刻第3章 獵殺第85章 揚帆出海第50章 一言而決第4章 東胡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2章 射鵰者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60章 漢軍出塞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9章 周陽破案第3章 舌戰羣臣第11章 初戰告捷第66章 周陽歸來第4章 東胡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2章 雷霆萬鈞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6章 急風驟雨第35章 大展拳腳第40章 人才濟濟第84章 陣前相遇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54章 卷甲而逃第41章 深入大漠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31章 姐夫!姐夫!第64章 朝野震動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76章 血!血!血!(中)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96章 驕人戰績第77章 兩難處境第48章 出個主意第90章 臺灣歸降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2章 名將風範第37章 挑戰墨家第58章 束手無策第8章 亮劍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5章 中華瑰寶第21章 直搗龍城第77章 兩難處境第11章 滅東胡(下)第89章 單于屈服第18章 阿嬌第39章 凌辱之恨第66章 周陽歸來第20章 大漢軍略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54章 大軍雲集第47章 橫插一腳第71章 暴打樑王第36章 正式練兵第75章 末日降臨(七)
第36章 弩陣第5章 營地第68章 妙計惑敵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77章 兩難處境第96章 太后駕崩第23章 明白人第41章 董仲舒第78章 活捉單于第4章 獻上一計第57章 太后逼宮第54章 大軍雲集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8章 主父偃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93章 功德圓滿第55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奔赴邊關第14章 完勝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5章 血染大漠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2章 射鵰者第49章 風暴之前第39章 滿藏而歸第104章 馬其頓方陣第81章 死亡樂章(上)第77章 一網打盡(中)第45章 始皇憾事第51章 迷惑匈奴第78章 活捉單于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5章 山雨欲來第16章 喜悅無邊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第6章 殺戮時刻第3章 獵殺第85章 揚帆出海第50章 一言而決第4章 東胡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2章 射鵰者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60章 漢軍出塞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9章 周陽破案第3章 舌戰羣臣第11章 初戰告捷第66章 周陽歸來第4章 東胡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80章 景帝血詔第62章 雷霆萬鈞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6章 急風驟雨第35章 大展拳腳第40章 人才濟濟第84章 陣前相遇第65章 凱旋歸來第117章 羅馬帝國滅亡第54章 卷甲而逃第41章 深入大漠第74章 血染龍城(一)第31章 姐夫!姐夫!第64章 朝野震動第45章 始皇憾事第94章 西羌的幻想第76章 血!血!血!(中)第76章 景帝的怒火第3章 英雄歸來(下)第96章 驕人戰績第77章 兩難處境第48章 出個主意第90章 臺灣歸降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2章 名將風範第37章 挑戰墨家第58章 束手無策第8章 亮劍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14章 以逸待勞第35章 中華瑰寶第21章 直搗龍城第77章 兩難處境第11章 滅東胡(下)第89章 單于屈服第18章 阿嬌第39章 凌辱之恨第66章 周陽歸來第20章 大漢軍略第75章 龍城決戰(九)第54章 大軍雲集第47章 橫插一腳第71章 暴打樑王第36章 正式練兵第75章 末日降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