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末日降臨(二)

處於絕望之中的匈奴,唯有雙目失神的望着赤色的冰城,驚慌,恐懼、無助、絕望的情緒在匈奴中蔓延。

上百萬人絕望,那種感染氣氛很是驚人,就是最樂觀的人處於這種境地,也會絕望。軍臣單于儘管心性堅韌,膽識過人,才智非凡,也是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雙目垂淚,一副無助樣兒。瞧他那無助的樣子,就是給人輪了一百回的婦人也比他要強上那麼一些。

“本單于要振作!要振作!一定要振作起來!”軍臣單于不住在心中告誡自己,卻是沒有一點作用,無數次要努力振作起來,卻是無數次的失敗。

一衆大臣,明智如伊稚斜和中行說,也是低下了頭顱,露出了絕望的神情。

此時此刻,不要說他們,就是匈奴最偉大的單于冒頓起於地下,也是無能爲力了。

“大單于,我們不能絕望!一定不能絕望!”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臣夢囈似的嘀咕起來。

這是屁話,稍有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可是,處在眼下這情境,就是最差勁的屁話也是具有讓人相信的力量,上自單于,下至羣臣,無不是點頭,低聲附和:“我們不絕望!大匈奴不會絕望!”

可是,他們的聲音細若蚊蚋,這話連他們自己都不信。

“大單于,我們還有攻城器械,還可以衝出去!”落水的人抓住稻草,還以爲可以救命,萬般無奈的大臣終於有人想到攻城器械了。

攻城器械對於匈奴來說,那是新鮮玩意,自打做出以來,還沒有用過,至於其威力還有待驗證。對於眼下的匈奴,那是無敵的利器,個個失神的眼睛猛然間有了光澤。

“對呀!我們還有攻城器械!”軍臣單于的虎目中有了些光澤,大是振奮:“只要有攻城器械,攻破城牆就不是問題了。”

他的話音剛落,立時有不識時務的大臣擔心的問道:“大單于,這有用嗎?會不會給漢軍的強弩毀掉呢?”

漢軍的強弩極爲可怕,就是城門都禁受不住,更別說攻城器械了。若是攻城器械的堅固程度能達到漢朝那種高度,還有可能抵受得住。可是,這不過是夢想。雖然這些攻城器械是投降的漢人工匠做的,絕對沒有漢朝的堅固耐用,因爲匈奴沒有這個基礎,光靠幾個工匠那是不可能達到那種高度。

“……”這話也太打擊人了,衆人剛剛升起的一絲希望,就給當頭一盆冷水澆滅,沒有人言語。

時間在沉悶中過去,過了許久,還是中行說率先打破沉默:“大單于,有沒有用,要試過才能知曉。如今,大匈奴只有這麼一點希望了,不能輕易放棄。”

“呃!”軍臣單于嘴裡傳出一陣無奈的磨牙聲,一雙死灰的眼睛打量着聳立的城牆,不由得長嘆一聲道:“攻城器械笨重,行動遲緩,要達到城下難度不小呀。就這點時間,足夠強弩破壞了!”

“那也得試試!”伊稚斜清冷的聲音響起,很是無力。

“城牆上的強弩好多,好密集,比起北地的城池要密得多。”軍臣單于雙眼中掠過一抹黯然之色。

漢軍帶到龍城的強弩接近兩萬架,如此之多的強弩,難以想象,北地任何一座城池都不可能達到如此程度。

在如此之多強弩的攻擊下,使用攻城器械,成功的可能性極低,幾乎爲零。

“大單于,即使不能成功,還可以激勵士氣,重振軍心。”中行說的腦子漸漸活絡起來。

匈奴眼下最大的困難,便是處於絕望之中,士氣低落,軍心不振。若是能重新激勵起軍心士氣,還是有希望的。

“此言極是!”軍臣單于打量一眼絕望的匈奴,一顆心沉甸甸的,能不能成功,很難說。他自打當上單于以來,敗仗有過,數年前那一仗他敗得很慘,匈奴也沒有如此絕望。能不能激勵起士氣,他自己都很懷疑。

“即使偉大的冒頓單于,也是做不到吧!”軍臣單于暗歎一聲。

一衆大臣就如落水的人抓住稻草一般,充滿着希望,帶人去找攻城器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攻城器械弄到一起。

這原本應該是一件歡喜的事兒,哪裡想得到軍臣單于他們卻是一顆心直往下沉。因爲,他們收攏的攻城器械實在是太少了,不到原先的三成。

“怎麼會這麼少?”軍臣單于緊擰着眉頭,不解的問道:“不是很多麼?那可是大匈奴數年的積累呀!”

“大單于,攻城器械原本是很多,可是,混亂之際,弄壞了不少。能剩下這些,已經是偉大的崑崙神佑護大匈奴了。”伊稚斜小心翼翼的回稟。

匈奴牧民在漢軍驅趕下,對匈奴的衝擊是毀滅性的,攻城器械沒有全部損毀,已經很不錯了,安敢奢望太多?

“帶上攻城器械,去激勵軍心士氣,告訴大匈奴的子民們,大匈奴還有希望!”軍臣單于努力站起身,儘可能把話說得平靜。

這話,連他自己都不信。可是,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別提他心情有多鬱結了。

“大匈奴還有希望!”一衆大臣扯起嗓子跟着吼起來,卻聲音極低,還越來越細弱無力。

在軍臣單于的要求下,一衆大臣三五成羣,帶着兵士,帶上攻城器械,去激勵軍心了。

軍臣單于扯起嗓子大吼起來:“大匈奴的勇士們:你們瞧,這是攻城器械,無堅不摧,漢人的城牆不堪一擊,一攻便破!”

匈奴只是冷漠的打量一眼攻城器械,目光便轉向別處,軍臣單于看在眼裡,背上直髮涼。

“大匈奴的勇士們:大匈奴還有希望!你們要振作起來!我們要與漢人決一死戰!就是死,也要死得有勇氣!”軍臣單于強忍着鬱結的心情,大聲激勵士氣。

他不吼還好,他一吼,匈奴的頭顱垂得更低了,只要不是豬頭都知道,匈奴這回是真的完了,沒有一點希望了,有希望的話誰會信?

“大匈奴還有大漠,我們要回到大漠中去!”軍臣單于揮着胳膊,奮力的大吼起來,聲若驚雷,遠遠的傳了開去,震得人耳鼓嗡嗡直響。

“單于,大漠在這牆外面呢,我們出不去!”有匈奴很是鬱結的回答。

大漠雖好,卻給一道紅牆無情的隔離開來,一切美好的想法,不過是枉談罷了。

一句很能打擊人的話,讓軍臣單于的心冰涼一片。最讓他發冷的並不是匈奴的無動於衷,冷漠視之,而是匈奴把他從“大單于”降格爲“單于”,這是信任危機呀!

要是在眼下這情形,再出現信任危機,匈奴真的是徹底完了,一點希望也沒有。

“大匈奴的勇士們:大匈奴還有希望!”軍臣單于一遍又一遍的吼起來。他的聲音越來越嘶啞,匈奴的士氣卻是越來越低落。

未央宮,養心殿。

漢武帝仍是站在窗前,凝望北方,一雙明亮的眼睛瞪得滾圓,一眨不眨。自從大軍出征以來,漢武帝凝望北方是他做得最多的事情了。如此大戰,干係千年榮辱,關係到華夏的未來,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不僅漢軍擔心北方戰事,就是周亞夫、申公、董仲舒、主父偃他們哪一個不是擔心不已?特別是,自從上次周陽的軍報傳來,周亞夫斷言要想全殲匈奴是難上加難之事,難如上青天,漢武帝他們的憂心更重了。

周亞夫是漢朝名將,精通兵道,他的眼光獨到,他說的絕對有道理。雖然漢武帝相信周陽有辦法收拾匈奴,可是,那太難了,漢武帝和周亞夫他們商議了這麼多天,仍是沒有想到好辦法收拾匈奴,這種擔心就更加重了。

若是不能全殲匈奴,讓匈奴走脫數十萬,雖然匈奴元氣大傷,不如以前強橫,仍是一個不小的後患,對大漠的穩定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皇上,不必擔心,大帥自有辦法。”申公終於忍不住了,不得不出聲提醒漢武帝。

“嗯!”漢武帝輕輕點頭:“朕相信姐夫會有妙法的,可是,姐夫會用什麼辦法呢?我們什麼辦法都想過了,也是沒有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呀!”

“正是因爲我們想不到,面大帥能想到,是以大帥才能長勝不敗!”主父偃對周陽很有信心:“皇上,再怎麼說,眼下的情勢不比數年前的長城大戰時差吧。那時節,大帥要兵沒兵,要軍械沒軍械,不得不從陰山把前朝遺留的強弩弄來,就是如此,匈奴不一樣給大帥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主父大人言之成理,皇上不必憂心。”董仲舒接過話頭,寬慰起漢武帝。

“算了,不去想了!”漢武帝甩甩頭,彷彿要把擔憂甩掉似的:“不管怎麼說,此戰過後,匈奴元氣大傷,不能再爲禍北地,這就很了不起!若是匈奴逃走數十萬,大漢大了不再起大軍追入漠北,進行圍剿。一次不成功,就來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就來第三次,一直到匈奴再也恢復不過來這止!要和大漢耗,會耗得匈奴斷子絕孫,連種都不會剩下!”

這話極有見地!在歷史上,霍去病、衛青這兩位天才的將領先後謝世,使得漢朝在對匈奴的追擊戰中,很是不利,吃了不少敗仗。在當時,朝中不少大臣開始反對,說如此打下去,對漢朝極爲不利,力主罷兵。而漢武帝卻是看到消耗的好處,雖然漢朝吃了不少敗仗,也讓匈奴消耗巨大,打下去的話,會讓匈奴吃不消,命令漢軍不斷出擊。

最後的結果證明,在漢朝的戰略追擊之下,匈奴挺不住了,最後分裂成兩部分,到了漢宣帝時候,匈奴不得不向漢朝投降,漢朝取得徹底的勝利。

若這一次走脫數十萬匈奴,只能憑藉漢朝雄厚的國力來消耗匈奴。匈奴雖然土地遼闊,卻是口衆太少,國力不是太強,肯定經不起巨大的消耗。這辦法雖然代價大了些,卻是打在匈奴的要害上了。

“皇上所言極是!”申公深表贊成:“皇上,不論此戰匈奴會不會走脫,大漢都需要一次大規模的追擊!一定要趁匈奴新敗之際,宣示大漢的聲威,是以,追擊時,大漢之軍一定要大舉出動,要向匈奴,還有周邊的蠻夷示威,要他們知曉大漢的兵威!”

“嗯!”漢武帝不住點頭,大加讚賞:“申公不愧老成謀國之人,想得深,看得遠,慮得周密!此戰之後,匈奴必將害怕,趁此良機,大漢立即出兵,窮追不捨,拿下狼居胥山,以此來展示大漢的兵威。朕相信,從此以後,匈奴不敢再有異動了,此事要極早謀劃!”

匈奴與華夏打了上千年,華夏的大軍就從來沒有深入過大漠,雖然周陽率領的漢軍出現在龍城,打破了這一局面,仍是不夠。若是漢軍再把狼居胥山拿下,對匈奴的震懾力將會是空前的,遠遠超過直搗龍城。

要知道,狼居胥山是匈奴祭祖的聖地,在匈奴心目中具有神聖的地位,若是給端掉,就是絕了匈奴的寄託,匈奴再也沒有念想了,對大漠的穩定極其重要。更別說,狼居胥山比起龍城遠得多,若漢軍能把這拿下,還有什麼地方不能拿下呢?要匈奴不怕都不行。

“皇上,狼居胥山必須拿下!”主父偃眉頭一挑,大是贊成此議,緊接着,話鋒一轉,剖析起來:“只是,狼居胥山在漠北,大漢要出兵漠北,談何容易呀!千里絕域,不是那麼容易度過的。”

大漠本就地廣人稀,漢軍要橫絕大漠,難度很大很大,比起直搗龍城大得多,此事不能不慮。主父偃一席話,把衆人說得皺起了眉頭。

“周亞夫,你以爲大漢能橫絕大漠嗎?”漢武帝打量着周亞夫問詢起來。

“皇上,此事,臣早就算過了,能!”周亞夫眉頭一挑,信心十足的道:“大漠雖有絕域,只要大漢立定一心,大舉出兵,要橫絕大漠並非不可能!若是眼下大戰,能全殲匈奴,那就更容易了!”

“好!”漢武帝、申公、主父偃、董仲舒、衛綰他們對周亞夫的軍事才幹極是信服,他說能行,準能行,無不是如吃了定心丸一般,心神大定。

“皇上,可是,大漢正處於國喪,這可如何是好?”董仲舒的眉頭擰在一起:“守孝三年,這是古禮,大漢不得不遵行!若是三年不事征伐,豈不是給匈奴三年喘息之機嗎?三年之後再來橫絕大漠,那可是得不償失呀!若是不守古禮,專事征伐,這又何以讓天下信服?若能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那就好了!”

這是一個矛盾,非常的矛盾,他一席話說得衆人又擰緊了眉頭。

“對於此事,朕倒是有一策!”漢武帝明亮的眼中光芒四射:“國喪一定要遵守,可是,也不能錯過這千載難逢的良機!朕思前想後,只能以月易年,三年國喪,就守孝三月。”

“以月易年?”周亞夫他們先是驚訝不已,緊接着猛點頭,深表贊同:“可行!可行!”

在古代,遇到非常時期,可以以月易年,國喪三年用三個月來代替,這是允許的。漢朝眼下就處在這種非常時期,若三年不事征伐,無異於給了匈奴舔傷口的良機,三年後再來追擊,漢朝要付出的代價會大得多。

“只可惜了先帝……”周亞夫是漢景帝最忠心的臣子,不由得感慨起來。

“條侯不必感慨!”漢武帝安慰他一句:“父皇以擊破匈奴爲己任,如今,已到擊破匈奴的緊要關頭,若是三年不事征伐,那異於錯失良機。若大漢擊破匈奴了,父先即使在九泉之下也會含笑的!”說到後來,眼中淚光瑩瑩,低低的道:“請父皇在天之靈寬宥孩兒!”

擊破匈奴不僅是漢景帝的宏願,更是漢朝數代皇帝的遺願,若是錯失了,那是千古大錯,如此說法,很有信服力,衆人沒有異議,這事就說定了。

“從眼下開始,要着手準備追入絕域的事宜!”漢武帝正式下令。

“諾!”龍城大戰還沒有結束,漢朝已經在準備追擊事宜了,如此眼光,讓人佩服,漢武帝能成爲中國歷史罕見的君主,實非幸至,他的雄材偉略是他成功的基石。

若是追擊成功,上千年的戰爭,將以華夏的完勝告終,衆人大是歡喜。然而,讓他們更加歡喜的事情來了。

“軍報!軍報!大帥的軍報!”就在衆人歡喜之際,只聽張騫的尖叫聲響起。

“姐夫的軍報?”劉徹的眉頭一挑,一臉的緊張,飛也似的迎了出去。他這些天,千盼萬盼的,便是周陽的軍報,終於等來了,哪裡還坐得住。

“砰!”風一般衝進來的張騫,與漢武帝撞了個滿懷。

“皇上!”張騫嚇了一大跳,撞了皇上,這可是大罪。

“拿來!”然而,讓張騫想不到的是,漢武帝右手一伸,閃電般奪過軍報,手忙腳亂的展開,根本就無問罪之意,張騫這才暗鬆一口氣。

“這個……咕!”漢武帝嘴裡發出一陣怪異的磨牙聲,一臉的驚訝之色,一雙眼睛死盯着手中的軍報,連轉眼珠都不知道了。

“咕!”周亞夫、申公、主父偃、董仲舒、衛綰、張騫他人嘴裡發出磨牙聲,再也沒有了聲音,直接石化了。

漢武帝年紀雖然不大,卻是膽識過人,其雄材爲人信服,他如此震驚,那就是天塌了,衆人感覺如同千個萬個炸雷在耳畔轟鳴,腦中嗡嗡直響。v

第71章 天佑大漢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24章 就此了結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8章 漢武大帝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19章 中大獎了第11章 意外驚喜第56章 一網打盡第51章 災難降臨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28章 南宮公主第18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凱歌不斷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9章 家第38章 宮中劇變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40章 奔赴邊關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66章 周陽歸來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57章 惡有惡報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01 橫渡絕域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90章 臺灣歸降第47章 少年天子第85章 奏凱而還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16章 自尋死路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32章 肩負重任第72章 兵發閩越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7章 入宮見駕第1章 漢家宮闕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5章 千年鼎革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45章 始皇憾事第34章 蠢蠢欲動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章 秦皇雄風第79章 完勝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81章 《破龍城》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19章 中大獎了第54章 卷甲而逃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5章 再戰匈奴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93章 李廣神威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6章 自卑否?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59章 千古秘事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章 豪門公子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2章 天遂人願第16章 戰力驚人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22章 興師問罪第41章 深入大漠第27章 千古偉業第5章 機不可失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9章 家第8章 漢武大帝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6章 血!血!血!(下)第2章 冤家聚頭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4章 先輩遺風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39章 滿藏而歸第24章 蓋世之兵第9章 周陽破案第82章 誓師北進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6章 歡喜無邊
第71章 天佑大漢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24章 就此了結第32章 天威震怒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8章 漢武大帝第75章 龍城決戰(二)第19章 中大獎了第11章 意外驚喜第56章 一網打盡第51章 災難降臨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28章 南宮公主第18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凱歌不斷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9章 家第38章 宮中劇變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76章 末日降臨(二)第40章 奔赴邊關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66章 周陽歸來第16章 周陽的變化第57章 惡有惡報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101 橫渡絕域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90章 臺灣歸降第47章 少年天子第85章 奏凱而還第61章 希望破滅第19章 驚天血戰(六)第16章 自尋死路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105章 啓程回京第32章 肩負重任第72章 兵發閩越第72章 兵發閩越第37章 入宮見駕第1章 漢家宮闕第17章 升任校尉第35章 千年鼎革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74章 血染龍城(五)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97章 幹掉羅馬帝國第45章 始皇憾事第34章 蠢蠢欲動第51章 自負的單于第30章 幸福時光第1章 秦皇雄風第79章 完勝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81章 《破龍城》第75章 末日降臨(九)第19章 中大獎了第54章 卷甲而逃第19章 驚天血戰(三)第15章 再戰匈奴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93章 李廣神威第82章 誓師北進第26章 自卑否?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34章 阿嬌的請柬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59章 千古秘事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1章 豪門公子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2章 天遂人願第16章 戰力驚人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22章 興師問罪第41章 深入大漠第27章 千古偉業第5章 機不可失第13章 剿滅烏桓(中)第9章 家第8章 漢武大帝第111章 劈向西方的雷電第76章 血!血!血!(下)第2章 冤家聚頭第61章 希望破滅第34章 先輩遺風第89章 決戰來臨(五)第39章 滿藏而歸第24章 蓋世之兵第9章 周陽破案第82章 誓師北進第32章 衛青從軍(上)第6章 歡喜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