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千古偉業

酬七國點亂趕,劉潦打起“誅旯錯,清君側”的旗號紅”??,酬叛陰謀粉飾成忠義之舉,景帝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不得不把晃錯腰斬於市,詔告天下,要七國罷兵。七國不允,其陰謀昭然若揭,先前的反對聲浪不復存在,周亞夫趁勢進兵,方纔建功。若是景帝不把七國的陰謀揭露,周亞夫能不能在三個月內平定七國之亂,誰也說不清。

景帝不可能騙劉徹,劉徹連一點懷疑的念頭都沒行。可是,旯錯之誅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景帝竟然說晃錯沒死,要劉徹不驚訝都不統

“呵呵!”景帝把劉徹的震驚樣兒看在眼裡,不由得笑了:“聯還沒那麼糊塗!若不如此,難以揭露劉海的陰謀。只可惜了,晃錯再也不能出仕。只能隱居在墨家。哎!聯每每思之,愧對先生啊。”

晃錯是景帝的老師,景帝很小的時候。兩人就在一起,讀書習字,談論天下大事。旯錯對景帝既是臣又是父,關愛倍至,兩人的感表非常深厚。

“原來如此!”劉徹從震驚中清醒過來,一臉的笑容:“可是,父皇爲此耍背上罵名!後人不明真相,會譏嘲父皇的。”

“譏嘲?呵呵!”景帝笑了:“總比殺了晃錯的好。這點罵名,聯還不在乎。再說了,如今,聯有長城大捷的勝利,洗雪了大漢的恥辱!收了百越之地,平定了東胡,這可是秦始皇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後人提起聯,一定會讚歎。這事,不過是一樁小事罷了。”

景帝擊破匈奴,洗雪平城之恥,高後之辱,再收了百越之地,平定東胡,其功業非常了得,成爲名垂千古的明君不是問題。這是帝妾的追求,景帝的心情大好,不住拈鬍鬚,站起身來,不住的踱了起來。笑道:“呵呵!”

笑聲歡暢,發自內心,容光煥發,彷彿年青了二十歲。

“墨家的政俠,是華夏的守護力量,你一定要善待。”景帝面對劉徹,臉色一肅,道:“容周陽回來,你和他一道,去一趟墨家。那裡有很多存留的東西,秦孝公、商鞍、韓非、張儀、蘇秦、秦昭王、李斯、蒙恬、王剪、白起、孫勝、秦始皇、先帝,都去過,還留下了墨寶。秦始皇以爲北方的胡人,若與華夏一戰,必敗無疑。他的說法 和周陽不謀而合,他們都認爲,華夏最大的優勢不是地廣人衆,物產豐饒,而是華夏擁有先進的文明,發達的技藝。”

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不住點頭,讚歎一句:“真是讓人信服的見解!獨到,新穎,這麼多人去過墨家,只有秦始皇如此以爲。而事實也證明了此點,周陽之所以能取得長城大捷,除了他用兵奇詭以外,還有華夏精良的裝備。別的不說,就說弩,若是匈奴也有強弩,周陽再會用兵。在當時的情形下,也不可能取得長城大捷。”

數年前那一戰,漢軍兵力不佔優,騎兵短少,無法與匈奴正面硬憾。周陽之所以決心打那一仗,最大的依仗便是弩陣。若是匈奴也有強弩,能擺弩陣的話,周陽無論如何不能取得勝利,興許還會傷亡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周陽初次上朝,聯口問他匈奴之事。他的說法竟然與秦始皇不謀而合,聯就試試他,沒成想。不愧是將門虎子,深通兵道,這纔給聯委以重任,取得了長城大捷,收百越,平定東胡的偉業!”景帝回想起以前的事情,臉上帶着笑容,極是歡喜,笑呵呵的道:“聯的眼光不錯吧?”

“父皇識人的眼力,孩兒佩服萬分!”劉徹忙道。

景帝的好心情依在,手一揮,笑道:“聯這輩子最大的手筆,不是平定七國之亂,不是擊敗匈奴,收百越,平定東胡,而是啓用周陽。委他以重任!想當初,聯要委他重任時,多少人不以爲意,以爲聯瘋了,就連母后也在反對。可是,聯用對了這個人!有了人才,便能有功業!太子,你要記住這點。”

“父皇放心,孩兒記下了!”劉徹躬身領壬。

“周甄馬上就要班師回朝了,獻俘一事,準備得怎麼樣了?”景帝打量着利徹。

“稟父皇,都準備好了,只等姐夫班師回朝。”劉徹稟報。

“東胡雖然如今勢弱,可是,在戰國時代,那是有名的強橫,比起匈奴還有強上幾分。如今,東胡爲大漢所破,這是千古偉業,獻俘之儀,一定要隆重!”景帝一臉的肅穆。

漢朝苦匈奴,而不是苦東胡,那是因爲東胡已經勢弱了。戰國時代的東胡,強橫之極,一提起蠻夷,就會用“胡人”一詞,原因就在於東胡太強。

正是因爲東胡太強,“胡人”這個詞就成了蠻夷的代名詞,一直流傳到今。

東胡,一個曾經非常強大的對手,給漢朝收了,這是轟傳天下的大事,足以流傳千古,稱爲千古偉業,一點也不爲過!

東胡。

“嗚嗚!”

朔風怒卷,冷凜似刀,吹在身上,好似刀在割肉一般,隱隱生疼。

周陽頂盔貫甲,腰懸環首刀。騎在追風駒上,打量着漫卷的旗幟,笑道:“天氣涼了,是該班師了!”

李廣、張闢藩、衛青、公孫賀、公孫建

酬張不疑、秦衣、秦丹悔他們駐馬周陽身後,打量着??,酬軍,大是歡喜。

自從擊敗侯產兒後,周陽分兵掠地,漢軍所到之處,無不是望風而降,除了一些零星的戰鬥外。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戰鬥。沒多少時間,東胡全境歸降。

東胡畢竟很大,儘管收地很順利,也是花去不少時間,再加上治理,東胡之事納入正軌,又花去不少時間。

這一來二去,幾個月就過去了,已經到了秋涼時節。一到冬天 東北就很冷,古代的冬天更甚,周陽決心班師回朝。

命令一傳下,漢軍集結完成。只等周陽一聲令下,便可凱旋而歸。

щшш⊕ Tтkд n⊕ ¢O

正前方是漢軍,列成一個個軍陣,凜然生威,氣勢如虹。在漢軍後面的,是收編的三萬東胡軍隊。這三萬東胡軍隊,是張闢疆招驀練的,裝備了漢軍的武器。其戰力相當強悍,比起在東胡時強得太多了。他們最強拿手的,便是騎射。有了他們助戰,擊破匈奴的希望更大幾分。

原野上,到處都是趕來送行的東胡牧民。漢軍進入東胡之境,雖然殺戮很多,可以說血流成河,死在漢軍刀下的東胡人不少,可是,東胡牧民不僅不懷恨漢朝,反而是感恩戴德。

他們之所以感激漢軍,那是因爲東胡牧民絕大部分是奴隸,他們在漢軍的幫助下,獲得了人身自由,還擁有了財產,不用再過以前那種受人奴役的苦日子。他們對漢軍的感激已經到了難以復加的地步。在他們的心目中,漢軍是親人。是祖宗,漢軍要班師,他們哪能不趕來送行

趕來送行的牧民,不下十萬之數,人人臉上洋溢着笑容,帶着羊肉、馬奶子,要爲漢軍伐行。

凜冽的寒風中,周陽策馬而出,來到軍陣前,一拉馬繮,停了下來。追風駒仰天長嘶一聲,引得萬馬齊鳴。原野上,戰馬嘶鳴,一派肅殺之氣。

“弟兄們:你們是好樣的!”周陽開始話:“東胡,是華夏的大敵,如今,我們滅了東胡,東胡成了大漢的土地!”

“大漢萬歲!”

將士們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直上雲霄,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漢承秦風,秦承戰國之風,當時流傳着不少東胡侵擾中原的事,周陽這話說到將士們心裡去了,無不是歡喜莫銘。

東胡,一個曾經十分強大的敵人,終於倒在腳下,誰能不歡喜?

“今天,我們班師回朝。凱旋而歸!弟兄們,回家吧!回到家裡,把你們的英勇事蹟,告訴你們的親人朋友!讓他們爲你們自豪!”周陽右手不住揮動,激情四射。

“漢軍威武!”平定東胡之事,漢軍引以自豪,他們的英勇事蹟必將流傳千古,他們的親戚朋友會歡喜異常。

“出發!”周陽右手一揮,漢軍開動。發出驚天動地的響聲。

“隆隆!”如雷的蹄聲,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漢軍好象一條長龍,前不見其頭,後不見其尾,滾滾南去。

“親人們,你們吃點吧!”

“親人們,喝點吧!”

趕來相送的東胡牧民,忙着把手裡的羊肉馬奶子,遞給漢軍。可是,周陽的號令很嚴,漢軍將士們不收,婉言謝絕,這讓牧民們讚歎不已:“漢軍是我們的親人!”

東胡在的時候,東胡的兵士時不時就會擄掠,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苦。漢軍雖然滅了東胡,卻是號令極嚴,這讓牧民倍加愛戴,百年之後,漢軍的軍紀嚴明仍是讓東的百姓讚歎。

三天之後,漢軍到了長城。此時的長城內外,聚集了不計其數的漢朝百姓,他們扶老攜幼,帶着酒食,前來迎接漢軍。

這裡的漢朝百姓,久受東胡之苦,漢朝收了東胡,那是他們最歡喜的事情。

東胡一度強橫,受苦的不僅僅是如今的百姓,還有他們的祖輩,可以說世世代代受東胡之苦,如今,東胡沒了,他們不用再擔驚受怕,其歡悅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道盡他們的好心情。

“大漢萬歲!”百姓發出陣陣歡喜聲。把酒食遞向漢軍,漢軍婉拒。

“親人們,你們就吃點吧!這是我們的心意!”

“親人們,東胡殺了我們多少人?我們的祖輩,有多少死在東胡刀下?你們收了東胡,那是報了仇,雪了恥,我代我們的老祖宗謝謝你們!”

“親人們,”

百姓真誠的訴說,道出了以前的苦處。如今的歡喜。

當漢軍翻越長城時,百姓的歡喜達到了頂點,原野沸騰了。

十萬漢軍,和三萬東胡軍隊,翻越長城。那是何等的波瀾壯闊。只見長城爲一片赤色的浪潮所淹沒,洶涌澎湃,數十里範圍全是紅色,讓人震憾,讓人激動。

“大漢萬歲!”

百姓歡喜雀躍,跳着笑着,指點着翻越長地的漢軍,笑個不住。

“炎黃地,多豪傑,以一敵百人不怯。人不怯,仇必雪,看我華夏男兒血!男兒血,自壯烈,豪氣貫胸心如鐵!手提黃金刀,身佩白王小瑟,飢唉敵酋頭,渴飲敵人血!”

也不知道是哪個百姓率先唱起了這首《男兒行》。這首《男兒※軍英勇奮戰的戰歌。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此時此數??,酬這首歌能表達百姓激動的心情。

“兒女情,且拋卻,瀚海志,只今決!男兒仗劍行千里,千里一路斬胡搗!瀚海飛戰歌,歌歌爲我華夏賀!單于王庭舞鋼刀,刀刀盡染匈奴血!立壯志,守奇節

漢軍將士們引吭高歌,與百姓的歌聲相和。一時間,長城內外,盡是雄壯豪邁的歌聲,直上雲霄。震得天上的浮雲片片碎裂。

周陽駐馬長城上,看着開進的漢軍,聽着雄壯的歌聲,心神激盪起來。胸口急劇起伏,眼中噙着淚水。

這軍隊,這歌聲,是周陽心血的結晶。這是周陽付出的最好回報,周陽能不激動嗎?還有比這更讓人激動的事情嗎?

不僅周陽激動不已,就是張闢疆、李廣他們哪一個不是激動得握緊了拳頭。

張闢疆爲了振興華夏,奔波數十年,爲的就是培養人才,主父偃、董仲舒、朱買臣、嚴助、申公這些人才,哪一個不是在他的精心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呢?

如今,大漢聲威已振,東胡已滅,千年大敵不存。雖然最強大的對手匈奴仍在,還沒有給擊破,東胡這一戰,正式宣告匈奴強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漢軍的戰力遠在匈奴之上。匈奴就是拍馬也是趕不上,擊破匈奴指日可待。

張闢疆的心願,即將實現,任誰處此,都會激動難言,張闢疆的淚水順着腮幫流了下來,在日光下,閃閃發光,激動中的他,兀自不覺。

李廣就更不用說了,他與匈奴大小數十戰,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能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擊破匈奴,靖邊安民。

如今,漢軍與匈奴數年後的第一次交兵,壓着匈奴打,硬是把享有兵力優勢的侯產兒給全殲了。

在這凱旋之時,讓人升起無限的希望,擊破匈奴就在來日!

“難以置信!難以置信!”李廣緊握雙拳,虎目中淚花閃現,激動得胸口急劇起伏。

漢軍翻越長城,費時極長,直到漢軍過完了,周陽他們的激動之情仍是沒平復下來,駐馬在長城上,望着遙遠的天空,目光炯炯,似欲刺破蒼穹。

許久,許久,周陽他們這才驚醒過來。打馬下了長城,追趕漢軍去了。

重回漢境,將士們歡悅難言。趕路就象在飛,趕得很快。

那三萬東胡兵士,一入漢境,大開眼界,驚訝不置,彷彿置身在天堂一般。

東胡很苦,不僅天氣冷。而且物產稀少,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不如漢朝。漢朝富饒,他們久聞其名,聽過很多很多有關漢朝富饒的故事,就是沒有親眼見識過。如今,他們置身漢朝腹地,見識了漢朝富厚饒給,方知漢朝的富饒遠過傳言,無不是歡呼不已,他們走到哪裡,驚呼聲就會響到哪裡,比起利姥姥進大觀園還要加上幾等。

“得好好幹,爲大漢效力!”

“大件說了,只要我們立了功,就會賞賜,不分種族,一視同仁,我們有希尊了。”

“立了功,得了賞賜,在內地置點田產,把親人接過來,日子就好過了!”

見識了漢鼻富饒的東胡兵士,相互激勵,要爲漢朝效力,爭取立功受賞。

主客易勢,攻守易形,如今是漢朝強盛,匈奴勢弱了,東胡已收,接下來該是準備進擊匈奴了,漢軍不必再調回內地,周陽把他們安置在北地。

漢守駐守在雁門、右北平、代郡、定襄這些城池。

自從長城大戰之後,周陽再也沒有來過雁門,一到雁門,不由得大是激動。數年前的那一戰,最激烈的地方,便是雁門。死在雁門城下的匈奴沒有十萬之數,相差也不遠了。

周陽第一次謀劃,是安陶大捷,三千建章軍打敗伊稚斜率領的一萬多單于本部精銳,周陽的軍事才幹初次展露。

雁門大戰,邊關十幾萬漢軍在周陽的謀劃下,齊心協力,與匈奴在此城下血戰一場,打敗了單于本部精銳,讓匈奴第一次領教到了漢軍的厲害。

這一戰之後,景帝力排衆議,命周陽爲將,統領漢軍,與匈奴大戰,纔有後來的長城大捷,擊破匈奴五十萬大軍的大勝。從此以後。周陽成爲名震天下的名將,統領漢軍。在他的努力下,漢軍的戰力越來越強,終於可以壓着匈奴打,讓匈奴破膽。

這是舊地重遊,周陽感慨萬端。第一次到雁門時,周陽不過是一個不爲人知的建章軍新兵,這次卻是名將,漢軍的統帥,還是爲追入大漠做準備。

在雁門稍事歇息,周陽瞭解了情形,漢朝已經在北地調集了很多糧草軍械。看來,景帝已經在爲進擊大漠做準備了。

這消息一傳開,衆將歡喜難言,說得最多的便是“直搗龍城”

直搗龍城,並不一定就是攻打匈奴的聖地龍城,可以理解成漢朝對匈奴的戰略反攻!數十年來,一直是匈奴壓着漢朝打,漢朝處於守勢,從此以後,漢朝開始戰略進攻,強漢大軍必將縱橫在大漠之上!(

第85章 揚帆出海第27章 惹大禍了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7章 接納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86章 趁火打劫第65章 公主遇刺第5章 萬戶侯第55章 萬事俱備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26章 窮追不捨第33章 賜官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9章 周陽破案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27章 雄心壯志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47章 橫插一腳第14章 未來之路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36章 調教阿嬌第54章 卷甲而逃第35章 千年鼎革第6章 急風驟雨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章 秦皇雄風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81章 《破龍城》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5章 曹壽逼婚第4章 要變天了第81章 《破龍城》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4章 未來之路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9章 中大獎了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42章 名將風範第2章 衛子夫第6章 建章營第95章 羅馬帝國第25章 徹夜激戰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10章 東胡王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20章 漢武帝第2章 一鳴驚人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5章 滅門之禍第18章 別無選擇第57章 誓師北征第47章 絕世之兵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章 冤家聚頭第23章 無敵大軍第15章 怒火沖天第66章 周陽歸來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94章 留侯兵法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70章 一舉成擒第12章 再勝一陣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72章 兵發閩越第23章 毒計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34章 說聲謝謝第66章 軍情泄露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57章 太后逼宮第17章 又見太子第76章 血!血!血!(下)第11章 初戰告捷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章 舌戰羣臣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22章 偷雞不成第73章 石破天驚第15章 再戰匈奴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8章 南宮公主第80章 戰果輝煌第80章 一個不留第5章 山雨欲來第34章 先輩遺風
第85章 揚帆出海第27章 惹大禍了第78章 敵變我變第18章 歡騰的長安第75章 末日降臨(八)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27章 接納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86章 趁火打劫第65章 公主遇刺第5章 萬戶侯第55章 萬事俱備第90章 景帝下葬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26章 窮追不捨第33章 賜官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77章 樑王的末日第9章 周陽破案第7章 景帝的雄心第27章 雄心壯志第67章 匈奴的傷痛第47章 橫插一腳第14章 未來之路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4章 漢家盛典(上)第36章 調教阿嬌第54章 卷甲而逃第35章 千年鼎革第6章 急風驟雨第39章 景帝的驚喜第37章 挑戰墨家第1章 秦皇雄風第88章 曠世之戰(五)第81章 《破龍城》第87章 百越收復第32章 肩負重任第15章 曹壽逼婚第4章 要變天了第81章 《破龍城》第72章 兵發閩越第14章 未來之路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19章 中大獎了第110 來自東方的狂飆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42章 名將風範第2章 衛子夫第6章 建章營第95章 羅馬帝國第25章 徹夜激戰第4章 漢家盛典(下)第99章 伊稚斜做單于第10章 東胡王第51章 把天捅漏了第21章 雁門血戰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20章 漢武帝第2章 一鳴驚人第19章 樑王賀禮第15章 滅門之禍第18章 別無選擇第57章 誓師北征第47章 絕世之兵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章 冤家聚頭第23章 無敵大軍第15章 怒火沖天第66章 周陽歸來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94章 留侯兵法第90章 大破匈奴(十)第70章 一舉成擒第12章 再勝一陣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69章 踏平睢陽(下)第72章 兵發閩越第23章 毒計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34章 說聲謝謝第66章 軍情泄露第21章 雁門血戰第90章 大破匈奴(三)第57章 太后逼宮第17章 又見太子第76章 血!血!血!(下)第11章 初戰告捷第29章 萬分危急第3章 舌戰羣臣第10章 鐵打的漢軍第22章 偷雞不成第73章 石破天驚第15章 再戰匈奴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28章 南宮公主第80章 戰果輝煌第80章 一個不留第5章 山雨欲來第34章 先輩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