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挖祖墳,隳龍城

司馬相如的《破龍城》爲何會在這時節到來,那是因爲漢武帝的安排。漢武帝雖然英明過人,並不是神仙,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破龍城》在戰事結束之期到來,是巧合,也許是天意吧。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未央宮,養心殿。漢武帝仍是一如既往的凝望北方,所不同的是,他眼裡只有期盼之色,不再焦急。

申公、周亞夫、主父偃、董仲舒、衛綰、張騫他們與漢武帝一般神態,望着北方,一臉的期盼。

自從得到周陽把匈奴圍住以後,匈奴是插翅難逃,勝利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只是來得早與晚的差別。當然,漢武帝他們仍是希望早日得到勝利的喜訊,心中石頭才能落地。

“你們說,何時能傳來捷報?”漢武帝打破沉默,轉過身,面對周亞夫他們問詢起來。

“呵呵!”勝利是鐵定了,一提起這事,衆人不由得一陣歡喜,發出一陣暢笑聲。這是上千年等來的良機,還是前所未有的大捷,近兩百萬匈奴插翅難逃,不要說成爲事實,光是想想就足以激盪人心的了。

“皇上,臣以爲就在最近一段時間。”申公老成謀國之人,略一思慮,得出結論。

“算算時間,匈奴被圍已經一個多月了,匈奴吃的早就沒了。到眼下時節,已經餓成皮包骨了吧?是該最後一戰的時候了。”周亞夫對軍事極是拿手,微一凝思就有了結論:“匈奴餓得沒了力氣,即使陽兒不動手,匈奴也會餓死。”

“不!”漢武帝斷然否決周亞夫的話:“這最後戰,大漢一定要殺!還要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唯有如此,匈奴才會膽寒!接下來,大漢用恩,才能結匈奴之心,匈奴才不敢有二心!”

別看漢武帝年歲小,天生就是謀國之人,他的想法竟然和周陽不謀而合。申公、主父偃、董仲舒、衛綰他們對謀國之事很是在行,對漢武帝的說法大是贊同:“皇上聖明!”

“這個……”周亞夫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良將,卻於謀國很不在行,愣怔了一陣,方纔明白過來,有些擔心的道:“陽兒萬一不殺,那不是錯失良機麼?”

匈奴餓死和給漢軍殺死,對匈奴的震懾效果全然不同,周亞夫要不擔心都不成。

“哈哈!”漢武帝指着周亞夫,大笑起來:“周亞夫呀周亞夫,虧你還是姐夫的生父,還不知道姐夫的精明?姐夫一定能想到!”

“是呀!”申公對周陽很是服氣:“大帥不僅用兵奇詭,老於謀國,有全局眼光,能從大處着眼,大帥一定會做好此事!條侯,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裡吧!”

經他們這一說,周亞夫想想,周陽比他更厲害的就在於全局眼光。若單說用兵打仗,周亞夫雖然不一定能如周陽那般奇詭,讓人無從捉摸,至少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周亞夫缺的就是從全局着眼的才具,不善謀國。

象這麼大的仗,不僅僅打勝了就行,還要爲以後的治理打下基礎。朝中不乏良將,真正能把二者很好完成者,只有周陽一人,就是衛青也略有遜色。李廣、程不識更不用說了,善於打仗,不善謀事,跟周亞夫一類人。

“啪!”突然之間,漢武帝似有所悟,右手猛的敲在額頭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漢武帝少年老成之人,穩重異常,很少見到他如此舉動,申公他們不由得大是驚訝。然而,讓他們更加驚訝的還在後頭,只聽漢武帝一個勁的自責:“朕真是糊塗了!糊塗透頂!竟然連這麼重要的事都沒想到!”

“皇上,何事呀?”主父偃很是驚奇的問道。

他這問話正是衆人心中所想,不由得睜大眼睛,瞪着漢武帝,靜等他的回答。

“你們說,打勝之後,大漢接下來該當如何舉動?”漢武帝沒有回答主父偃的問話,而是反問一句。

“皇上,臣以爲,是治理!”主父偃目光深遠之人,看得特別遠:“開疆拓土,重在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大漠纔是大漢的!”

“主父大人此極是有理!”

董仲舒深表贊同:“這在歷史上不乏教訓,大漢一定吸取。戰國之初,魏國最強,名將吳起河西練兵,練就魏武卒,奪取秦國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地勢高,俯瞰關中,威脅秦國的國都,若是用得好的話,很容易滅掉秦國。可是,魏國的君主目光短淺,沒有發現河西的用處,沒有治理。魏國空自擁有河西數十年,到頭來,反給秦國奪回去。”

正是因爲名將吳起奪了河西之地,秦人才唱出了“赳赳老秦,還我河山!血不流乾,誓不休戰!”的壯歌。這歌唱了數十年,最後成了秦軍的戰國,傳唱百年。

魏國奪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不能治理,這是戰國之世最大的敗筆之一了。若魏國治理得好,從河西出發,很可能滅了秦國,就不會有商鞅變法,秦始皇統一中國了。

“嗯!”對這戰國時代最大的敗筆,漢武帝大是惋惜:“可惜了大好河山!朕,決不做魏王!大漠雖然苦寒,也是大漢的土地,無論如何,要治理好!朕的問題,你們還沒有回答呢!再說!”

“首要之務,不是治理,那會是……”申公沉吟起來,突然之間,申公大拇指一豎,讚不絕口:“皇上聖明!目光深遠!打勝之後,大漢首要之務便是威懾匈奴之心,要讓匈奴不敢生二心,方能治理!”

“啪!啪!”漢武帝輕輕擊掌,大加讚賞:“申公老成謀國之人,所言極是有理!朕也如此以爲!”

“要刻石勒功!”一直沒有說話的衛綰,猛然間明白過來,大是欣慰:“皇上目光遠大呀!只有讓匈奴害怕,不敢有二心,治理起來纔是水到渠成!”

“對!對!對!”主父偃、董仲舒齊聲稱是,二人對漢武帝的精明又有了新的認識,異口同聲的出主意:“這需要一篇大作!需要一篇大作呀!”

“你們飽讀詩書,精通百家之學,可否寫就此文?”漢武帝撫着額頭,呵呵一笑:“姐夫行軍佈陣,拿手之極,謀國也不差。可要說到做文章,就非他所長了!朕的意思,我們寫好這篇文章,然後用飛鷹傳給姐夫。”

漢武帝略一停頓,眼中光芒閃爍:“讀書人吶,有時很迂腐,酸氣熏天,可是,有時候,一篇文章頂得上千軍萬馬,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全力以赴!”

文章的作用不小,用得好,一點也不比千軍萬馬遜色,衆人深知此事之巨大,無不是陷入沉思。

唯有周亞夫於這些文墨事極是不耐煩,翻着眼睛把這個瞧瞧,把那個瞅瞅,個個拈着鬍鬚,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兒。

“這些讀書人,一說起文章,跟打仗似的!”周亞夫嘀咕一句。

時間在無聲中逝去,過了許久許久,申公率先表態:“皇上,恕臣無能,作不得此文。”

“此文太大,非文壇聖手不能做!”主父偃笑着搖頭:“若要寫政論,臣還能對付。”

“要寫天人感應,臣不會有問題,這個嘛,恕臣無能爲力。”董仲舒也表態了。

“你那天人感應,少寫爲妙,不就是想束縛朕的手腳麼?”漢武帝精明人一個,深知董仲舒的天人對他有多不利。他若是信了,就是在天子頭上多一個天,會限制他的皇權,會讓他縛手縛腳。

“臣也作不得!”衛綰最後表態。

申公他們個個大才,作文章不見得比別人遜色,前提是不能寫是這種要求極高的文章。這文章要求之高,可以說是千古一文。上千年,華夏才擊破匈奴,才需要這麼一篇文章,能不是千古之文麼?

“都不能寫,找誰來寫呢?”漢武帝陷入沉思之中。

“司馬長卿!”漢武帝、申公、主父偃、董仲舒、衛綰他們竟然異口同聲的道來,同時想到了司馬相如。

“快!張騫,去把司馬相如找來!還有,枚乘、莊忌也一併找來!”漢武帝不住搓手,很是振奮:“朝廷嘛,不僅要有能征善戰的將軍,老成謀國的智士,還要有文壇聖手,這才叫濟濟一堂!”

“呵呵!”申公他們發出一陣暢笑聲。漢武帝所言,正是眼下漢朝氣象,人才鼎盛。

張騫領命,快步而去。沒多久,張騫迴轉,司馬相如、莊忌、枚乘三人跟着進來。三人走路打晃,人未到,酒氣先到,竟然是醉了。

“酒來!酒來!”最醉的莫過於司馬相如了,一步一晃,搖搖晃晃如一老太太,嘀嘀咕咕的,吵着要酒喝。枚乘和莊忌一左一右的扶着他,張騫眉頭微皺。

文人好酒,沒事就詩酒唱和,這很正常。可是,如司馬相如這般,前來見皇帝還一醉如廝,就太失儀了,申公皺着眉頭,提醒一句道:“司馬相如,快見過皇上。”

“免了吧!”漢武帝一雙明亮的眼睛在司馬相如身上溜來溜去:“長卿爲何一醉如廝?他雖是愛詩酒唱和,卻也不至於如此吧?”

枚乘和莊忌一扯司馬相如的衣袖,忙道:“皇上,長卿心事重,還請皇上恕罪。”

“什麼心事?”漢武帝微覺奇怪,隨口一問。

“這個……”枚乘微一遲疑,這才道:“皇上,長卿年過三旬,至今未娶,非不願娶,實是無可娶之人,世間知音少吶!近日,聽一川中同鄉所言,蜀中有一寡居女子,叫卓文君,才具不凡,其文清雅如醇酒,長卿由是醉矣!”

“哈哈!”漢武帝倍覺新鮮:“以文佐酒,你們這些文人才做得出來!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文趣了吧?”

“皇上有所不知,這卓文君,真的是文才斐然,長卿心慕之,卻又歸不得故里,不能親近芳澤,只能飲酒解思。”莊忌不住搖頭。他對司馬相如極是看重,爲司馬相如惋惜。

一個名重天下的文人,竟然爲了一個沒有見過面的婦人,弄得神魂顛倒,這也太匪夷所思了,申公、主父偃、董仲舒、衛綰他們不住搖頭,暗想唯有這些文人才弄得出這等事體。

“司馬相如,最近蜀中諸夷、夜郎有些不安份,朕可以命你爲使者,爲朕招撫之!”漢武帝卻是沒有笑,微一沉吟之後,爲司馬相如安排差事:“如此一來,你既爲朝廷立了大功,又可以與你那相思的美麗婦人相會了。”

這話聽在申公他們耳裡,倍覺好笑,漢武帝也真是的,竟然如此戲謔國事,把如此安邊之事交給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不能謀國的文士。

可是,司馬相如聽在耳裡,卻如驚雷閃電,酒猛的就醒了,睜大眼睛,原本站立不穩的身姿,竟然跟木樁一樣穩健,打量着漢武帝:“臣領旨!”

“先別忙着領旨,你得先爲朕寫一篇文章!”漢武帝搖手,直說正事:“你們還不知道,姐夫早在一月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直奔龍城……”

“直搗龍城?”枚乘、莊忌、司馬相如震驚無比,這可是天大的消息呀,乍聽之下,誰能不震驚?三人直接石化了。

“沒什麼好驚奇的。”漢武帝掃了三人一眼,接着道:“姐夫把龍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匈奴是插翅難逃!如今,大勝在即……”

“需要一篇勒石之文!”司馬相如打斷漢武帝的話,一口道出漢武帝的用意。

“沒錯!你三人是文壇巨匠,當今名文,多出你們之手,你們這就寫來!”漢武帝微微頷首:“寫好了,重重有賞!”

“臣願效力!”這是千年等一回的機會,誰願錯過?枚乘、莊忌、司馬相如三人欣然領命,然後,三人又異口同聲道:“還請皇上把經過細說一番,臣等好運筆。”

瞭解戰事經過,有助於他們的文思,這很有必要,漢武帝把這事交給了口齒便給的主父偃。主父偃領旨,把戰事細說了一番。

“大帥用兵如此之神奇!用區區二十五萬軍隊,就把近兩百萬匈奴給圍住了!”司馬相如、枚乘、莊忌三人震驚無比,嘴巴成了圓形。

“自此以後,倍則圍之的兵家準則要改改了!”司馬相如無書不讀,雖是以文學見長,並非不瞭解兵法。

“是呀!是呀!”枚乘、莊忌、申公他們齊聲贊同這說法。

“姐夫說過,陣而後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姐夫把打仗這事,用得出神入化!”漢武帝想起周陽第一次上朝說的話,不由得讚歎不已。

一句讚揚的話,博得衆人一致讚賞。

“你們能寫此文?”漢武帝的目光落的枚乘、莊忌、司馬相如三人身上,問詢起來。

“皇上,此文非同小可,臣文思遲緩,非數日,甚至半月之功,方能寫成。”枚乘微一沉吟,如實回答。

都知道枚乘的文章不比司馬相如的文章遜色,他的《七發》更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可是,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寫文章很慢。象如此文章,他十天半月未必寫得出來。

“莊忌呢?”漢武帝知道枚乘的特點,轉而問莊忌。

“皇上,此文一定要雄文,臣暫無才思。”才思靈感這種事,不是說來就來的,沒有也不能勉強,莊忌老老實實的回答。

“長卿呢?”漢武帝最後問司馬相如。

“拿筆墨來!”司馬相如一邊捋袖子,一邊朝短案矮几行去,一副才思涌動的樣兒。

“好!”漢武帝他們同聲贊好,都知道司馬相如才思敏捷,不似枚乘那般遲緩,不由得精神一振。

司馬相如跪坐在矮几上,漢武帝蹲下身,爲他研墨。司馬相如嚇了一跳,忙道:“皇上,這可使不得!”

“這篇文章賽過千軍萬馬,你一定要寫好!快寫!”漢武帝的語氣並不嚴厲,卻是自有一股不可置疑之氣。

司馬相如告聲罪,提筆在手,微一凝思,筆行龍蛇,只聽輕微的沙沙聲不住響起,一個個字跡出現在絹帛上。

漢武帝、枚乘、莊忌、申公、周亞夫他們個個打量着絹帛,眼睛瞪得滾圓。司馬相如才寫了數個字,一片叫好聲響起。

看着司馬相如用筆,就象劍術名家舞劍一般,是一種美的享受,讓人心情舒暢。不多一會,司馬相如就寫好了,衆人已經不知道叫了多少個好字。

“痛快!痛快!”衆人齊聲大呼。

“酒來!一定要痛飲千杯!”漢武帝一遍又一遍的欣賞起來,一臉的陶醉之色:“奇文佐酒,正此謂也!傳給姐夫!”

張騫領命,把《破龍城》綁在飛鷹上,傳給周陽。

“皇上,臣這就去蜀中,爲皇上定巴蜀!”司馬相如一口飲幹佳釀,一副迫不及待。

他此去,是爲美人,衆人有些好笑,卻沒有指責。

“要兵馬幾何?”漢武帝端着酒杯問道。

“何須兵馬?臣一支筆足矣!”司馬相如信心十足,向漢武帝施禮告別。

司馬相如並沒有吹牛,他此去,寫了一篇流傳千古的名篇《諭巴蜀檄》,傳檄而定包括夜郎在內的蜀中諸夷,拓地千里,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文章抵得上千軍萬馬的傳奇。

當然,在這之外,還有“舉案齊眉”、《鳳求凰》的愛情故事。

龍城,戰鼓如雷,漢軍一隊接一隊的開了出來,在龍城下列成陣勢。陣勢整齊,盔明甲亮,人歡馬嘶,漢軍氣勢如虹。

將士們歡喜異常,精神抖擻,賽似下山猛虎,他們知道,他們敬愛的周大帥把他們集結在一起,只爲一件事:掘匈奴的祖墳,隳龍城!v

第17章 升任校尉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7章 猗蘭殿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85章 王對王第22章 偷雞不成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7章 機會來了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04 單于復位第33章 賜官第60章 怒火滔天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41章 董仲舒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3章 明白人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34章 蠢蠢欲動第51章 災難降臨第65章 血染大漠第19章 樑王賀禮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2章 動手了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2章 一鳴驚人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47章 少年天子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6章 自卑否?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4章 卷甲而逃第91章 瘋狂吧第39章 滿藏而歸第43章 秦朝遺民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2章 匈奴震恐第40章 緊鑼密鼓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78章 殺雞儆猴第48章 天賜良機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58章 束手無策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8章 阿嬌第47章 橫插一腳第48 滿載而歸第22章 偷雞不成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71章 天佑大漢第31章 姐夫!姐夫!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4章 建功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3章 毒計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92章 魂兮歸來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1章 滅東胡(中)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4章 要變天了第29章 顛倒黑白第1章 漢家宮闕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91章 瘋狂吧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1章 破擊匈奴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9章 賜婚第70章 一舉成擒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43章 氣象一新第7章 男兒行第9章 周陽破案第20章 龍城見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8章 亮劍第64章 來得好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6章 景帝駕崩第40章 飛騎,出擊!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25章 箭術訓練第3章 李陵第81章 《破龍城》
第17章 升任校尉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7章 猗蘭殿第46章 景帝的難題第85章 王對王第22章 偷雞不成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13章 剿滅烏桓(下)第75章 嚇破你的膽第31章 破擊匈奴第17章 機會來了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7章 絕世之兵第104 單于復位第33章 賜官第60章 怒火滔天第19章 千年大計(下)第12章 艱鉅的任務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41章 董仲舒第25章 箭術訓練第23章 明白人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34章 蠢蠢欲動第51章 災難降臨第65章 血染大漠第19章 樑王賀禮第70章 單于的臭着第72章 動手了第3章 英雄歸來(上)第2章 一鳴驚人第19章 驚天血戰(一)第47章 少年天子第11章 滅東胡(中)第26章 自卑否?第74章 血染龍城(八)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54章 卷甲而逃第91章 瘋狂吧第39章 滿藏而歸第43章 秦朝遺民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90章 大破匈奴(四)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22章 匈奴震恐第40章 緊鑼密鼓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78章 殺雞儆猴第48章 天賜良機第75章 龍城決戰(五)第58章 束手無策第49章 漢武帝的決斷第38章 無奈的單于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8章 阿嬌第47章 橫插一腳第48 滿載而歸第22章 偷雞不成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71章 天佑大漢第31章 姐夫!姐夫!第19章 千年大計(上)第4章 建功第60章 漢軍出塞第23章 毒計第28章 皇上是我親家第88章 勝利的滋味第92章 魂兮歸來第3章 唯一的希望第80章 戰果輝煌第11章 滅東胡(中)第98章 單于在哪裡第4章 要變天了第29章 顛倒黑白第1章 漢家宮闕第76章 末日降臨(三)第91章 瘋狂吧第74章 血染龍城(四)第31章 破擊匈奴第65章 凱旋歸來第29章 賜婚第70章 一舉成擒第42章 收百越之議第43章 氣象一新第7章 男兒行第9章 周陽破案第20章 龍城見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8章 亮劍第64章 來得好第66章 悲喜各不同第44章 碧血丹心第46章 景帝駕崩第40章 飛騎,出擊!第90章 大破匈奴(八)第25章 箭術訓練第3章 李陵第81章 《破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