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士農工商

“承蒙大將軍厚愛,老夫一切安好。”落下閎對着霍光回禮說道。

如今落下閎被封爲渾天侯,成爲了第一個即非丞相,也非軍功封侯的列侯。不過嚴格意義來說,他推算出月蝕時間,爲製造匈奴內亂提供了重要支持,算作軍功也無可厚非。

“這長安學宮建成月餘,我卻一直沒機會來,今日長公先生便陪我走走吧!”霍光走到落下閎身邊,開始向着學宮內走去。

“大將軍駕臨乃學宮之幸,學宮草創,尚有諸多弊端,正好請大將軍指正!”落下閎跟在霍光身後,一臉客氣的說着。

霍光點了點頭,卻沒有說什麼,便在落下閎的陪同下進入了長安學宮。這座學宮經過擴建,如今已經真的形成了一處宮殿羣。幾日前霍光還曾在無意間想到,原本漢武帝會在晚年修築建章宮,可到了今時今日大漢並沒有建章宮,反倒多了一座長安學宮。

“簡單的說下如今的情況吧?”一邊漫步在長安學宮之中,霍光一邊向落下閎詢問。

“目前共有登記在冊的學派共計一千二百零七家,主要還是儒、法、名、墨、道、農、陰陽、縱橫幾家,剩下的九成學說,說實話老夫也不曾聽聞,其中一些言論更是令人匪夷所思......”走在學宮的路上,落下閎有些尷尬的說着。

“這麼多?”一聽有一千多家學說流派,霍光也微微一楞停下了腳步。在霍光的印象中能有上百家就差不多了,怎麼也不可能達到一千多家。

落下閎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着霍光無奈的笑了笑,而後眼神微微示意了一下身後。在他身後此刻上千人同行,這些人都跟在他們兩人身後,其中不乏一些奇裝異服之人。

“既然已經著書立說,帶我去看看他們所謂的學說!”霍光臉色有些陰沉的說道。

創立長安學宮的目的是爲了促使科學進步文化繁榮,原本霍光也有意做這件事,只是他眼下精力時間都不足,而且當時他覺得時機也並不合適,所以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倒是漢武帝洞悉了霍光意圖捷足先登,首先在長安建立了學宮,還將落下閎直接封爲了學宮祭酒,等於將這個當世全才綁在了長安。

霍光沒有對漢武帝的捷足先登表現出任何不滿,甚至還主動讓一些墨家弟子進入學宮整理墨家典籍,同時開放了許多的珍貴的墨家機關理論。不過霍光知道,漢武帝只是爲了先自己一步將這些學說道統掌握到自己手中,以學宮的形式對它們進行統一管理,其實到目前爲止漢武帝都沒有過問學宮之事,更沒有花什麼精力心血在其中。

漢武帝只是一心想着要捷足先登,卻沒有考慮其中細節,比如那混在其中大量的欺世盜名之徒,這些人藉着大開學宮之際混入其中,享受着國家的供養和賜予的的地位,實則沒有一點真本事,更不會做出任何有意天下的事。這些正是霍光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就在前面不遠處,那裡存放着所有成冊的書籍。”落下閎指着不遠處一座新建的閣樓,看起來與未央宮的石渠閣倒是有幾分相似。

“去看看。”霍光快步的向藏書樓走去,他也好奇這麼多學說,究竟都是些什麼?

書樓之中擺着高高的木架,整個閣樓四周都被書架圍了一圈,在書架前還有木質的軌道和滑梯,方便取閱高處的書籍。

“這種滑梯是墨家之人設計的,當真非常實用。”落下閎察覺到霍光在見到滑梯時也是頗有興趣,便主動解釋了起來。

“這纔是有用之學啊......”霍光感嘆了一句,而後隨手拿起一處木架上的書冊。這裡的書冊大多都是新編著的,而且都是原版手書。

霍光翻開手中的書籍,目光落在其上開始看了起來,不過他越看臉色越是難看,最後皺着眉頭將手中書冊遞到落下閎面前問道:“這都是講的什麼亂七八糟的?”

落下閎看了一眼書冊上的內容,臉上再次露出了尷尬的神色,而後也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道:“老夫也看不懂啊....這是一個自稱虛玄學派的人編寫的。”

“你都看不明白?”霍光有些驚訝的問到落下閎,他知道落下閎是個當世全才,而主要承襲的還是道家思想,當然這個時期的道家思想在武帝以前還是主流統治思想,與後世的道教更是沒有多少關係。如果連落下閎這樣的人都看不懂,那麼說明這種學說要麼是一派胡言,要麼就是真的曠世之學了。

“叫這個人上來。”霍光揮了揮手中的書冊,而後落下閎便吩咐身旁的下屬去傳喚這書冊的編撰者。

很快一個穿着怪異衣服奇特之人越衆而出,遠遠一看這人確實有些玄之又玄的感覺,等走近之時,霍光也看到這人倒是長得有些氣質,儼然一副有道高人的模樣。

“閣下可否解釋一下,所謂的虛玄之學,其目的和意義何在?”霍光也不客氣,直接用半命令的口氣說道。

“知者自明,不知者多說無益!”這奇裝異服之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道,一句簡單的話卻是讓旁人大多對其另眼相看。

也正因爲不懂,整個長安學宮之中對這種莫名其妙的言論只能報之以高深的敬意,反倒使得這些人更加如魚得水。

“哦?倒是有些道理,那你可知,此等學說於天下何利?於你有何用?”霍光臉上帶着笑容,看着這個奇裝之人繼續問道。

“虛玄之學可窺天機,可知未來.....”奇裝之人一臉自信的說道,言語之間確實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這麼厲害?可知未來.....那閣下可知自己接下來會如何?”霍光突然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大有深意的說了一句。

“這......大將軍是何意?”奇裝之人大惑不解的看向霍光。

“來人,將這個故弄玄虛欺世盜名之徒給我轟出去,永遠不得踏入學宮半步。”霍光將手中書冊丟在地上,而後語氣森然的說道。

“你......大將你不能如此對我,我等都是奉陛下旨意而來,你無權驅逐我......”奇裝之人被兩個霍光親衛架起,他卻還不死心,掙扎着叫嚷着。

“慢着!”突然霍光大喝一聲,竟然真的讓親衛住手了。

奇裝之人重重的長舒了口氣,臉上更是露出得意之色,他以爲霍光真不敢驅逐他。一想到今日之後自己不懼大將軍強權的名聲肯定會名傳天下,當受到天下人的敬仰,這人越想越得意,差點仰天大笑起來。

霍光看着這個奇裝之人,臉上突然露出冷笑,接着邁開腳步向此人走去。

“我也懶得問你名字了,下輩子老老實實做人,莫要再想着不勞而獲投機取巧了.....”霍光的聲音不大,卻冰冷的彷彿一陣寒風吹過。

衆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那奇裝之人臉上的笑意凝固,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胸口,那裡一柄長劍直接刺入胸口,從心臟位置直透後背。緊接着他的眼中滿是絕望和恐懼,接着霍光抽出佩劍,這人瞳孔隨之放大,很快腦袋便無力的耷拉了下去。

“拖下去.....”霍光將佩劍遞給身旁一個親衛,揮了揮手說道。

這時候所有學宮之人都噤若寒蟬,紛紛低下了頭,一些人更是渾身顫抖,雙腿不受控制的軟了下去,竟然在大庭廣衆之下癱坐在了地上。

“本將軍奉勸各位一句,那些欺世盜名之徒最好有多遠滾多遠,學宮不會養閒人,沒有真才實學的還是儘早離開得好,否則剛纔那人就是你們的下場。”霍光雙手揹負,站在這一千多人前,聲音傳遍學宮廣場,落在這些人耳中讓不少人都面如死灰。

霍光目光掃視了一圈,發現近八成的人都目光渙散,這些人已經被霍光打入了濫竽充數之列,剩下的也就那麼一百多人神色泰然,想來這些纔是當世真正有才學,也對自己所繼承的學說道統深信不疑的人。

學宮所需要的,大漢所需要的,正是後者!

“本將軍將在學宮分設四院,便爲士、農、工、商四院,將諸家學說重新歸類,四院無分高低貴賤。隨後我會派人甄選各派學說,只有那些真正有用的,對大漢對黎民有利的纔有資格留下。如果不想步剛纔那人的後塵,我勸某些人還是自己離開的好!”霍光繼續說道,卻是道出了他今日來長安學宮的真正意圖。

長安學宮僅憑漢武帝一道旨意草創,其中弊端頗多,而霍光就是要撥亂反正,將這座他同樣也寄予厚望的學宮,建設成大漢真正的靈魂之所在。

“大將軍英明......如此一來學宮所餘便是真正的英才了。”落下閎瞬間便明白了霍光分設士農工商四院的用意。其實就是將原本數目繁多的諸子道統強行集中歸類,四類學說並舉,相互制衡合作,而又各行其道不使一家獨大。

很快霍光在長安學宮拔劍殺人的事,如一陣風的傳遍了長安城。而他將學宮規範的舉動也落入了許多有心人眼中,幾日後長安學宮之中便真的只剩下了一百多人,其餘的人則灰溜溜的離開了長安。

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一六二章 煙月樓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二六四章 十三部州刺史天下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一六一章 南越風雲第二一七章 翻手雲雨第二三四章 再次守寡的平陽公主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零五章 太一神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二五六章 君王死社稷,羣臣赴國難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二七九章 勢如危卵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二六四章 十三部州刺史天下第三十五章 仗勢欺人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一九二章 霍氏一族,滿門屠夫第三一五章 儀動渾天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三一八章 功垂千秋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九十一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一三六章 連下兩城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四九章 白政留信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一一一章 修成君的厚禮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一六二章 煙月樓第二八零章 御史大夫桑弘羊第二十二章 匈奴敗走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
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一六二章 煙月樓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二一三章 敢不敢再意氣風發一次?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一一五章 遠慮近憂第一八零章 來自南越的挑釁第六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一二七章 初入河內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紙第二六四章 十三部州刺史天下第五十八章 狩獵第一九六章 不同尋常的殊榮第二四零 此生已負佳人意第一六一章 南越風雲第二一七章 翻手雲雨第二三四章 再次守寡的平陽公主第二零四章 半年之期第一四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三章 太子召見第一百章 上書獻紙第一五九章 京兆尹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一三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零五章 太一神第四十章 漢武帝的態度第二三二章 杜延年援隴坻第三零四章 長安....長安第七十二章(下) 欺騙天下人第一七九章 待卿歸來,共醉未央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四十五章 去病之名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第二五九章 帝國雙壁時代終結第八十九章 漢武帝的示威第一章 平陽古城第二五六章 君王死社稷,羣臣赴國難第二六零章 西域九君第二七九章 勢如危卵第五十四章 嘉午臺第九十三章 財路第三一一章 青鸞旗動第一零九章 自立門戶第二六四章 十三部州刺史天下第三十五章 仗勢欺人第一一八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五章 擔當與猶豫第三一九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十六章 兄弟交心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八十三章 大計劃展開第七十九章 猗蘭殿第二十九章 帝都長安第二一二章 張騫入關第三零三章 文君辭世第一九二章 霍氏一族,滿門屠夫第三一五章 儀動渾天第二五零章 故人相逢第六章 權臣之野望第一四四章 養匪自重第二八二章 從未結束的巫蠱第三一八章 功垂千秋第九章 記下首功第八十章 真正的優勢第九十一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五三章 最後的交代第一零三章 修成君的邀請第三一二章 墨家機關驚天下第一五零章 遠赴西域第二八九章 帝國起烽煙第一三六章 連下兩城第三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三一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七章 朝堂暗流第二二六章 月色下的殺戮第二四九章 會師虛陀靡第二七三章 帝與後第一七二章 南越鉅變第一四九章 白政留信第一二一章 攻而不佔第二九二章 請立太子以固國本第三三二章 家事難過天下事第二九六章 不一樣的匈奴單于第一一七章 閨房之樂第一一一章 修成君的厚禮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第三三三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零一章 再臨煙月樓第一八三章 提前千年的藥方第三一六章 血染羅馬第八十二章 顯夫人第一六二章 煙月樓第二八零章 御史大夫桑弘羊第二十二章 匈奴敗走第二十四章 李廣之死第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一四二章 天下告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