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陵邑制度

“幾年不見,君侯別來無恙乎?”袁種笑眯眯地行禮。

“君侯還記得區區在下,不才厚顏來府裡討個差使。”田仁面帶微笑向他作揖。

自從看清兩人的相貌就保持錯愕的神情,袁種是袁盎的侄子,就是那個勸誡慎夫人小心變成人彘還受到賞賜,曾任吳國相勸說吳王劉濞不要造反,在朝堂上和晁錯對掐並親手整死他的袁盎。

田仁是田叔的幼子,田叔當年願爲趙王張敖赴死,間接促使太祖劉邦饒了張敖一命,他的名聲恰好和爲樑王彭越哭喪的欒布相仿,田叔八十多歲的老人還在爲魯王劉餘當國相。

兩人出身不凡,能力也非常出色,袁種爲人聰慧尤善出謀劃策,袁盎在世時的許多謀斷都出自他的手筆,田仁則繼承他父親田叔的優點,善於決斷嫌疑評判是非,辨別屬吏的德行才能,治理政務非常出色。

他們兩個人的能力太出色,以至於曹時見到二人被嚇了一跳:“袁大夫、田郎官,你們兩個是朝廷命官,怎麼會跑到我府裡來。”

袁種與田仁對視一眼,無奈地說道:“我們倆早就不在長安任職了,我在東海郡做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守屬官,田兄則在北地當了幾年縣令,當了幾年官沒混出名堂也就熄了出將入相的念頭,正巧故人寫信推薦我們入平陽侯府當個清職,我們倆就辭官返回長安了。”

“以你們兩人的才能還會有呆不下去的地方?莫非其中還有什麼說法?”曹時搖頭表示不太敢信。

田仁嘆了口氣說道:“各郡豪民商賈如雨後春筍,斷決田產糾紛的訴訟越發增多,郡太守不願意在郡內大動干戈清理豪強,以我和袁兄的脾氣受不了那氣氛,日子混的越來越差,要不是這封推薦信,只怕我不出半年就要被太守免官,回到魯國伺候老父親去了。”

“差不多吧!邊地的豪民略少一些,我所在的東海郡裡每個縣都有幾家豪民,莫說我這樣的屬官無可奈何,即便是二千石的太守也能輕易壓制,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做郅都和寧成之輩。”

自漢興以來六十多年,漢廷主流聲音始終是黃老學派,從蕭何曹參、陳平周勃、灌嬰張蒼、申屠嘉衛綰皆是黃老道家的頂樑柱,在暴秦風光一百多年的法家偃旗息鼓,選擇以搓碎揉散的方式融入到黃老道家之內,晁錯是外道內法的代表人物,披着黃老的皮行法家的那一套策略,蒼鷹郅都、中尉寧成也屬於這一類人。

這幫法家的人很不受待見,彷彿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朝廷裡想站穩腳跟唯有給皇帝當爪牙走狗,在地方最擅長殺豪強取得政績,在朝廷則擅長抓勳貴外戚來提高名聲,他們的選擇或許是被迫做出的,帶來的影響是地方上的豪強和朝廷裡的勳貴外戚都很討厭他們。

在郡縣裡的豪強到不用擔心,他們向來是沒有政治地位的,得罪勳貴外戚可就要了法家的命,晁錯被腰斬,郅都被誅殺,寧成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名聲之臭迎風可飄數百里,於是地方的豪強們也趁機宣傳輿論,製造出酷吏殺豪強名聲臭的假象,哪怕只是假象也足以讓二千石的太守心有顧忌。

太守們不擔心豪強的想法,不代表就不擔心勳貴外戚的態度,整個天下能領到二千石俸祿的人屈指可數,想坐穩二千石的寶座或者更進一步入長安,就必須小心翼翼的觀察勳貴外戚們的態度,得罪他們或者留下負面看法輕則白白浪費幾年光陰,重則丟官去職毀掉大好前途。

曹時深諳其中因由曲折,卻不方便當場點破,咳嗽一聲安慰道:“息事寧人,太守們的做法也不能說有錯,畢竟律法規定法無禁止即可行,只要那幫豪民沒有逾越合法佔田的紅線就不算有錯。”

田仁搖頭嘆氣:“可是現在已經有很不好的苗頭,非法佔田的豪民商賈越來越多,他們的爵位只有簪嫋、不更就佔田二三十頃,我把縣裡的差役派下去協同亭長清查多佔田地,那些豪民就把我告到郡裡說我貪贓枉法,害的我大費周章到郡裡做解釋才得以過關,太守私下裡勸告我不要與豪民直接爲敵。”

“情況竟然這麼嚴重了?我在河東從沒聽說過這種事,漢制素來嚴苛無比,那些豪民難道不怕死嗎?”曹時不太敢相信。

《田律》規定每個戶主根據爵位高低可以合法持有的土地是有限的,民爵只有前五級,大夫可佔田5頃,不更可佔田4頃,簪嫋可佔田3頃,上造可佔田2頃,公士可佔田1頃半(150畝),公卒、士伍、庶人可佔田1頃,作爲罪犯賤民的司寇、隱官可佔田50畝。

佔田是資格而不是賜予土地,除掉軍功爵是皇帝賜予的名田,普通民爵的土地來自己財產,每個人根據爵位只允許種限額內的耕地,超過限額內的土地就屬於非法佔田,即使開出的荒地也要被沒收,決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偷偷摸摸擴大自己的耕地數額。

簡單粗暴的制度,但是很有用,軍功爵名田制本就是個非常簡單粗暴的體系,有功勞你就多佔合法耕地,列侯可以合法佔田幾百頃到千餘頃不等,沒功勞你在有錢也不可以買地,因爲土地是屬於所有人的,即便是無主的荒地也不可以侵佔。

當然制度總有變通之法,發現荒地百姓們可以選擇多生幾個兒子,再讓兒子成家立業分出一支開墾那塊荒地,看似笨拙的制度卻可以避免有錢人肆無忌憚的買田擴張,導致災荒一來賣掉土地的農民紛紛而死,大漢帝國就是靠這種笨辦法壓制豪強六十年。

導致民間財富無法變成土地保值,只好涌入高利貸市場四處放貸賺錢,高利息的放貸生意本身存在着巨大風險,好比擊鼓傳花落到最後一個人手裡爆炸,曹時以爲民間的財富都去放貸,沒想到還有膽大妄爲的人私自兼併土地。

袁種愁眉不展地說道:“東海郡的情況更嚴重一些,據我所知關東六國有不少豪民非法佔田百餘頃,膽大包天者佔田千頃,二千石太守都尉也不敢輕易招惹。”

“當真如此?”

“不騙人。”

曹時冷哼一聲:“那幫人是在作死!明日我就發出號令,以監造陽陵人口不足爲名義,召集天下豪民入京師入住陵邑,家產超過300萬錢的標準太鬆了,足夠他們非法佔田20頃的,這次就改成家產超過100萬錢以上的入陵邑居住。”

第二天一大早的朝會,天子照例沒有坐朝聽政,太子劉徹坐在天子的寶座上代爲監國理政。

朝會的內容很簡略,無非是彙報各郡的夏季防汛抗旱情況,再有就是長安城餘下的收尾工作,打掃建築垃圾清理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新長安城外留下一大圈夯土城牆還沒來得及拆掉,拆牆的計劃排到明年春天,由少府發民夫十萬人負責。

到了朝會的尾聲,曹時站出來稟報自己的遷徙陵邑計劃,沒想到當場就有幾個人跳出來阻撓。

“少府這就不對了,陵邑制度自太祖高皇帝創制以來運轉良好,遷徙家資三百萬以上的豪民商賈入京師是常例,你擅自改動遷徙資產的上限有越權之嫌。”

“少府急於立功的心思很好理解,但是爲官者切記不可操之過急,治大國若烹小鮮,這麼匆忙行動有違黃老的本意啊!”

曹時忽然發現百官公卿都不太贊同,這和他預料的情況有不小的偏差,預料中應該是十拿九穩的小事一樁,可是滿朝文武都出來反對,讓他十分惱火。

“豪民也是民,他們是老實巴交的百姓,從一粒米一晚湯裡攢下來的家財,少府這樣苛待百姓可不是謙謙君子所爲。”孔安國精神抖擻做好辯論的準備。

自從學術之爭徹底失敗,他的仕途之路句戛然而止,在郎官裡備受排斥和打壓不得不轉爲博士,只有一心一意要在學術上與黃老派分出勝負,他纔有希望重新找回失落的仕途。

直不疑好心提醒道:“少府可能想的有些多,回去想想再擬個奏章遞給太子殿下決定吧。”

他在暗示曹時,面對沒有十拿九穩把握的提議,可以寫個奏章遞給太子批覆,即使被太子駁回也不會被朝中文武百官知道,這樣面子也可以保得住。

“少府的確做的有些過火了。”衛綰也表示不太贊同,衛綰是非常討厭申韓之術的人,看到法家的人就甩冷臉子,當初他就甩過晁錯、郅都和寧成的冷臉子,只不過這三位都屬於臉皮比較厚不怕冷待的人,在他眼裡曹時是在用申韓之術把自己引入歧途。

劉徹很喜歡這個策略,只因滿朝文武都反對纔不敢當面支持,發覺丞相和御史大夫也不太贊同,心裡有些着急:“少府,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

求收藏,求推薦!拼命攢稿中。

第56章 皇后的成見第155章 故楚殘黨?第271章 洗塵宴第12章 商賈事第103章 夫妻夜話第127章 解錢荒第191章 不同命運的孕婦第139章 我們是征服者第139章 我們是征服者第74章 新長安計劃第17章 衛家姊弟第162章 史無前例賽馬場第298章 四個廢物一個英雄第167章 反戈一擊第253章 慘痛代價第26章 天子之索第262章 回師西進第335章 暴風雨夜第137章 一定要活下去第182章 黑色風暴第235章 匈奴之患第77章 宴請太子第75章 百萬大徭役第157章 謎底第227章 你和我一樣第288章 鮮卑戰敗第163章 你準備好了嗎?第227章 你和我一樣第201章 越人與占人第126章 殺機四溢第182章 黑色風暴第303章 長平侯第186章 搜捕和豐收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0章 仁厚君子第257章 激辯北伐第84章 多神教第125章 死灰復燃第179章 新武器與新鎧甲第115章 時不待我第213章 利在千秋第180章 他鄉遇故知第184章 激辯轅固生第301章 做忠臣良將難第231章 京師的動靜第206章 夜郎宣戰第52章 天大的禮物第18章 進京師第70章 上巳節踏青第65章 太子監國第71章 誰在吹牛?第98章 一笑泯恩仇?第292章 哪來的消息?第259章 漠南追擊第162章 史無前例賽馬場第13章 主父偃第92章 矛盾與妥協第292章 哪來的消息?第128章 五銖錢!第239章 寒冬襲長安第20章 小別勝新婚第12章 商賈事第112章 崑崙撐犁神像!第238章 還有三年第317章 曹時的決定第304章 金蟬脫殼第274章 信鴿傳書第105章 儒賊第315章 又一年上巳節第145章 或可名垂青史第204章 一開始就錯了第99章 陳阿嬌第84章 多神教第2章 吃飯難第226章 自取滅亡第7章 議歸期第255章 匈奴逃遁第24章 走着瞧第76章 太廟奠基第109章 奇怪的女人第230章 宣室對策第316章 值得體諒的女人第158章 劇信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第42章 重歸於好第319章 啓程第45章 暴秦不暴第36章 吊打隆慮侯第239章 寒冬襲長安第191章 不同命運的孕婦第67章 列侯的交易第36章 吊打隆慮侯第56章 皇后的成見第12章 商賈事第139章 我們是征服者第300章 咆哮與擔心第315章 又一年上巳節第229章 回長安第167章 反戈一擊第146章 比生命還重要
第56章 皇后的成見第155章 故楚殘黨?第271章 洗塵宴第12章 商賈事第103章 夫妻夜話第127章 解錢荒第191章 不同命運的孕婦第139章 我們是征服者第139章 我們是征服者第74章 新長安計劃第17章 衛家姊弟第162章 史無前例賽馬場第298章 四個廢物一個英雄第167章 反戈一擊第253章 慘痛代價第26章 天子之索第262章 回師西進第335章 暴風雨夜第137章 一定要活下去第182章 黑色風暴第235章 匈奴之患第77章 宴請太子第75章 百萬大徭役第157章 謎底第227章 你和我一樣第288章 鮮卑戰敗第163章 你準備好了嗎?第227章 你和我一樣第201章 越人與占人第126章 殺機四溢第182章 黑色風暴第303章 長平侯第186章 搜捕和豐收第54章 磨刀霍霍第10章 仁厚君子第257章 激辯北伐第84章 多神教第125章 死灰復燃第179章 新武器與新鎧甲第115章 時不待我第213章 利在千秋第180章 他鄉遇故知第184章 激辯轅固生第301章 做忠臣良將難第231章 京師的動靜第206章 夜郎宣戰第52章 天大的禮物第18章 進京師第70章 上巳節踏青第65章 太子監國第71章 誰在吹牛?第98章 一笑泯恩仇?第292章 哪來的消息?第259章 漠南追擊第162章 史無前例賽馬場第13章 主父偃第92章 矛盾與妥協第292章 哪來的消息?第128章 五銖錢!第239章 寒冬襲長安第20章 小別勝新婚第12章 商賈事第112章 崑崙撐犁神像!第238章 還有三年第317章 曹時的決定第304章 金蟬脫殼第274章 信鴿傳書第105章 儒賊第315章 又一年上巳節第145章 或可名垂青史第204章 一開始就錯了第99章 陳阿嬌第84章 多神教第2章 吃飯難第226章 自取滅亡第7章 議歸期第255章 匈奴逃遁第24章 走着瞧第76章 太廟奠基第109章 奇怪的女人第230章 宣室對策第316章 值得體諒的女人第158章 劇信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第42章 重歸於好第319章 啓程第45章 暴秦不暴第36章 吊打隆慮侯第239章 寒冬襲長安第191章 不同命運的孕婦第67章 列侯的交易第36章 吊打隆慮侯第56章 皇后的成見第12章 商賈事第139章 我們是征服者第300章 咆哮與擔心第315章 又一年上巳節第229章 回長安第167章 反戈一擊第146章 比生命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