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若不放心,我親自領兵前去就是。”柴榮心中很想出份力,這本是兩國共同的戰爭。
百里無忌思索了一會道:“不妥,二弟不能赴險,這樣,你令成德節度使武行文率二萬五千周軍鎮守雲州,嚴令不可出外迎戰,只須守住雲州就是大功一件。我則令太原府楊業所部北上朔州,做爲後援。”
柴榮仔細看了看地圖道:“楊業部有着增援銀州一線的任務,調該部北上,恐怕會影響銀州一線的戰局。”
百里無忌搖搖頭道:“第一戰場北路十萬遼軍經過這一年多的戰爭,恐怕所剩不到八萬人,現在被耶律璟抽調五萬人東向,留下的遼軍無力進攻,必定轉爲防守,有鄭恩部在,銀州一線應該不會出現大問題。”
柴榮想想也是,就不再堅持,他點點頭提醒道:“那就如此吧,哥哥還沒安排第一戰場反擊之事。”
百里無忌微笑道:“是該發起反擊了,耶律璟在燕雲大打出手,那你我就在第一戰場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了。”
“來人。令百里義部、雲揚部、徐守仁部按原定計劃立即向阻卜軍發起反攻。”百里無忌大聲對他的親衛下令道。
“來人。令寧州向訓部、趙匡胤部,向渭州一線遼軍立即發起攻擊,牽制其南下;令鳳翔府王景、昝居潤部向成、階一線遼軍立即發起攻擊,使其無法與阻卜軍會合。”柴榮大聲對他的親衛下令道。
之後。二人相視而笑,縱然燕雲現在戰局緊張,但二人明白。西線第一戰場,收復失地,驅逐阻卜、遼軍已經是時間長短的事了。
……。
這一夜,大定府中喜氣洋洋,耶律璟召集在大定府的所有官員,共謀一醉。
耶律璟嗜酒,但這些天一直對燕雲戰事提心吊膽。生怕中了百里無忌的陰謀,現在好了,一戰下來。什麼陰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徒勞。
耶律璟心情特別好,今天一戰突破武、儒二州北邊的長城,明天就能拿下武、儒二州,如此。必能令上京朝廷中那些不同的聲音不掃而空。而自己必將重現耶律德光昔日的榮耀。
大定府的所有官員,都阿諛奉承耶律璟的英明神武,其中不乏有漢人官員的存在。
所有官員私下都明白,遼軍的勝利是建立在十二萬斡朗改、轄戛斯大軍的血肉之軀上的,一戰下來,三萬多傷亡,而防守的明軍僅一萬之衆,勝利來得是何等悽慘?一萬明軍就如此難纏。何況燕雲還有七萬明軍。
但沒有人敢出言點破這個事實,因爲耶律璟不愛聽。耶律璟心底從沒有真正把十二萬斡朗改、轄戛斯大軍看作是遼軍,它們,不過是些奴軍,完全可以充當炮灰的奴軍。哪怕是十二萬人換四萬明軍,耶律璟也會毫不猶豫地去換。
遼國君臣鶯歌燕舞、觥籌交錯地歡慶着勝利,雖然各懷心思,但表面上都是一片喜氣。
就在這個不尋常的夜裡,陳延正率三萬明軍到達武、儒二州,趁夜幕遮掩之下,向長城發起了突擊。
陳延正終究還是不放心百里無忌的安危,將一萬明軍留在了檀州。
而斡朗改、轄戛斯大軍經過這一日如地獄般地爭戰,慘烈的傷亡已經令士兵膽戰心驚,在搏殺拼命時還沒有時間思考,可這一停下來,鋪滿整個長城周邊殘缺的屍體提醒着他們,死亡,離他們是如何的接近,不單單是士兵,連將領們都在沉默地思考着他們究竟來此做什麼?如此爲誰血戰?而對象卻是他們曾經嚮往的中原軍隊。
他們心中涌現出對遼國的憎恨,他們不但欺凌着自己的族人,還扣着他們的親人,逼迫自己爲遼國而戰。
夜幕下星星點點地篝火,令每個斡朗改、轄戛斯將士思念自己的家園,可恨的是,經此惡戰,遼國竟還剋扣大軍的軍糧,原定一人一斤二兩糧食只發放了六成。
斡朗改、轄戛斯將士沮喪而消沉着,在這個異國他鄉的夜裡。他們甚至沒有去打掃戰場,掩埋那些曾經與自己交戰的明軍屍體,也沒有去掩埋那些曾經是自己同袍的族人屍體。
八萬多斡朗改、轄戛斯將士就沿着長城南側立起帳蓬進行休整,吃了半飽的士兵們大部分都已經精疲力竭,或躺或靠,也有就着篝火堆,捲曲着側臥的。
八月十七日,子時剛過,丑時初始。
陳延正率三萬明軍向長城南側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猛烈不單單是氣勢,還有無節制的手榴彈,陳延正將明國囤積燕雲的手榴彈取出了一半,三萬士兵每人十二顆的攜帶量。
於是,明軍士兵開始了“奢侈”的突擊,以如雨的手榴彈轟擊着猝不及防的睡夢中的敵人。
陳延正已經不懼百里無忌事後的追究,因爲,如果此戰不能收復失地,他本就已經沒有回去見百里無忌的希望,也無臉回去。
綿延數十里的長城沿線上,一片片閃耀的爆炸引發的火光,此起彼伏,“轟……轟”的爆炸聲不絕於耳,夜幕給了明軍最好的掩護,也讓斡朗改、轄戛斯將士失去了僅有的肉搏優勢。
此戰,出乎陳延正意料地順利,兩個時辰之後,天色亮起,長城南側,明軍士兵三五成羣地看押着兩倍,甚至三倍於己的斡朗改、轄戛斯士兵。此種景象,宣告着明軍的完勝。
陳延正來不及欣喜,他迅速令明軍將士打掃戰場,並重新部署長城城牆上的防禦。並向燕州派出信使,將捷報稟報皇上。
此戰,三萬明軍擊潰斡朗改、轄戛斯八萬大軍,明軍自身傷亡不到五千人,殺死殺傷近二萬人,餘者皆被俘虜,夜幕中,一丈高的長城城牆成了斡朗改、轄戛斯將士逃命的天生障礙,沒有人能在慌亂中攀爬上城牆逃生。
還有就是因爲陳延正這次反擊來得出奇的迅速,反擊力度出奇的大,更是手榴彈“奢侈”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