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滅楚戰爭(六)

bookmark

晉天福四年十二月二十二。

原楚國嶽州團練使兼刺史潘叔嗣率一萬府軍向黑旗軍獻城投降。

此時,黑旗軍右路於存忠部已經兵臨朗州城下。

中路雲揚部已經渡過洞庭湖,完成集結之後,分爲兩路,一路由雲揚率領二廂,沿湘水南下,每天白天紮營睡覺,夜裡行軍。另一路由百里康率領一廂及特戰都全部往玉潭而去,一樣是白天紮營,夜裡行軍。

此時,嶽州城裡。

百里無忌與熊紀本、潘叔嗣、周行逢商議,最後決定,封鎖嶽州城南門,並派信使傳訊潭州,稟報嶽州遭黑旗軍圍困,周行逢所部夜襲不利被擊潰,潘叔嗣正率一萬府軍據城堅守,已擊退黑旗軍數次攻城,急待援軍。

至所以如此稟報,是衆人商量之後,認爲周行逢所轄一萬楚軍已有數千士兵潰散,夜襲不利的消息無法遮掩,所以必須據實相告,但潘叔嗣獻嶽州城之事可以進行封鎖消息。

按此稟報,可以讓潭州造成一種錯覺,就是嶽州還沒有丟失,而且只要派兵支援,很有可能抗住黑旗軍南下。這樣就給了馬希範一個不逃的理由,其實沒有哪個王或帝願意逃離自己的都城,至少在還有希望的時候。

入城之時,潘叔嗣還給百里無忌獻上一個人。

楚國衡州刺史、侍郎何仲舉。

“汝便是衡州刺史何仲舉?”

“正是。”

“衡州位於潭州以南,汝怎會在嶽州出現?”

“某受楚王派遣,去開封進見晉國皇帝,叩謝冊封楚王爲天策府上將軍,路過嶽州,不曾想嶽州陷落,便落於汝手。”

無忌知道此人,是個才子。何仲舉,十三歲時,因家中納稅逾期,被逮入監獄,縣令李宏皋令其賦詩,作“似玉來投獄,拋家去就枷。可憐兩片木,夾卻一枝花”之詩,李宏皋大驚其才,旋被赦免,待以客禮。自此銳意求學,後唐天成年間,至洛陽投詩秦王李從榮門下;後唐長興四年登進士第,獻詩秦王李從榮。有“碧雲章句才離手,紫府神仙盡點頭”的佳句,秦王李從榮大悅並賜其所居鄉曰進賢,裡曰化龍,時人讚賞不已。

後因洛陽政變,返回湖南。不久後,歸事楚王馬希範,以李宏皋之薦,受命爲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任全州、衡州刺史。

百里無忌問道:“你可願降?”

何仲舉答道:“唯求一死!”

無忌笑道:“爲何一死?”

何仲舉答道:“報楚王賞識之恩!”

“楚王**聲色,奢侈無度,只顧荒淫享樂,治下賣官鬻爵,賦稅繁重,以致百姓生活困苦,大批逃亡。你既然願意爲私恩以性命相報,何不爲公義降於我?”

何仲舉答道:“使君又如何自認爲公義?使君恃軍力強盛而欺凌鄰國,不宣而戰,致使生靈塗炭,百姓受苦,此是公義?”

“哈哈……。某以爲公義者,天下百姓之利益也。百姓安則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則國力昌盛,這便是某的公義。何使君生靈塗炭,百姓受苦之說恐怕是背書吧?黑旗軍入城以來,汝可看見一起士兵擾民?可曾看見一起虐殺?”

何仲舉一時語塞,這百里無忌還真有點無賴,哪個文人說話罵人不是一套套的,他卻非要挑刺。但這黑旗軍入城不與百姓有絲毫之犯,他是親眼所見。但他既然是楚國之臣,自然不能事敵。

“百里使君所言,某不敢苟同,縱然當說得天花亂墜,某也只有四個字——唯求一死。”

“好。來人,好生看管,別委屈了何使君,待某攻下潭州,便放了他。”

“呃……。”

文人與武將不同,文人手無縛雞之力,在這個年代,縱然有一身所學,除了爲官無處施展,縱然百里無忌放了他,只要楚國滅亡,何仲舉除非歸隱山林,老死田野,否則只能仕官一途。除非家財萬貫,不然也只能坐等餓死。所以百里無忌一點不急。

隨後,百里無忌臨時任命潘叔嗣、周行逢二人統率歸降的一萬府軍和衆多的楚軍俘虜傷員撤出嶽州城,駐紮在嶽州城以北三十里處待命,並派遣了軍醫前往治療。

留下熊紀本轄四千黑旗軍防守嶽州城,等候來自荊南運輸營的補給。

百里無忌自己則率餘下約一萬一千餘人進過短暫的整備,迅速出嶽州南門向潭州而去。

……。

潭州城,楚國的都城。

楚王剛收到來自嶽州的求援信,同時還有朗州的告急求援信。

召集楚國文武官員,濟濟一堂共商應對之策。

十八學士之一拓跋常首先開口道:“大王,慶州軍勢甚烈,曾經以五千之衆擊破蜀國三萬大軍,十天攻破三州,如今以兩路攻我大楚,兵力已有數萬之衆。某以爲,大王不可現在便與之決戰,不如遷都桂州,有靜江節度使三萬大軍做爲屏障,再召集各地節度使聚集起兵力,與慶州軍決一生死。”

“大王,臣有話說。大王不可聽信饞言,遷都事關國運,不可大意。如今嶽、朗二州的求援信中所說,都已擊退黑旗軍數次進攻,如此二州亦還在我大楚手中,黑旗軍亦非不可戰勝,此時大王若舍潭州而不顧,讓楚國將士如何捨命爲大王而戰,爲大楚而戰?某以爲,大王應該傳令,誓言與潭州共存亡,方可激勵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同時派遣向嶽、朗二州派遣援軍,鞏固二州城防,將來犯之敵擋在嶽、朗二州。”

郎官廖光圖出言反對。廖光圖亦是十八學士之一,他與拓跋常一向不和,如今聽拓跋常竟然勸馬希範遷都,心中大怒,你以爲我不知道靜江節度使將要成爲你的兒女親家?

兩人針鋒相對開始爭吵。

一個罵對方“讒言誤國”。

一個罵對方“不顧及大王安全,危及社稷。”

一個要遷都,一個反對遷都。

於是,衆官開始各自選邊站位,兩邊勢力吵個不可開交。

“咳……咳。”丞相李弘皋清了清嗓子。

場面開始安靜下來。

第64章 遭遇戰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42章 國和家第66章 勇者有悔?第一百零九章第87章 特戰都第2章 逃婚(二)第二百五十八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38章 水車船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六十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二百五十七章第8章 欲從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九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五十八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二百六十章第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十八章第38章 巴東對第一百三十三章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六十四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第64章 遭遇戰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42章 國和家第66章 勇者有悔?第一百零九章第87章 特戰都第2章 逃婚(二)第二百五十八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38章 水車船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九十四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六十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二百五十七章第8章 欲從軍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九章第七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二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14章 皇帝私宴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80章 停戰和談第五十八章第八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二百六十章第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十八章第38章 巴東對第一百三十三章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六十四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