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彭士愁降服

元月十六,百里無忌一行正準備動身,蜀國的使臣到了江陵。

帶來了蜀國皇帝孟昶的旨意,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季良勾結武信節度使張業、南平王高保融,矇蔽聖上,無故攻伐屬國,罪證確鑿,念及其過往功績,皇帝開恩特赦,罷去趙季良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之職,令其回家頤養天年。

武信節度使張業勾結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季良、南平王高保融,矇蔽聖上,無故攻伐屬國,罪證確鑿,其罪當誅,斬立決。

南平王高保融勾結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季良、武信節度使張業,矇蔽聖上,無故攻伐屬國,罪證確鑿,其罪當誅,削去其南平王爵位,交於楚王便宜處置,荊南三州亦由楚王接管。

楚王百里無忌討逆有功,擢升爲上柱國。

追諡原歸州刺史百里元望爲黔江王,其妻朱氏爲明惠夫人。

鑑於楚王百里無忌重孝在身,特旨將婚期延後一年至廣政四年十二月十八。

……。

百里無忌知道,這是孟昶拋出的善意,自己異姓封王,爵已經封無可封,官也已經在滅楚之後封了天策府上將軍,併兼任同平章事,只好在勳官上做文章,一個上柱國,正二品。追諡父母爲黔江王和明惠夫人,同樣也是在示好。

但總歸來說,能讓父母有了莫大的哀榮。

孟昶畢竟沒有參與策劃這次事件,蜀國皇帝這個情百里無忌總是要領的。

使者宣旨完畢之後,摒退衆人。

令隨從取來一個檀木盒。

“此乃張業人頭,聖上吩咐,請楚王過目後帶回。”

百里無忌探身一看,確是那個當日在廷上喝斥自己的張業人頭。

元兇皆已伏誅,百里無忌長嘆一聲,便要動身南歸。

“楚王且慢。”使者叫住百里無忌。

“陛下另有密旨交於楚王。”

百里無忌打開錦帛,原來是孟昶要求百里無忌退去渠州城外之兵,並許諾只要百里無忌忠心於他,便與百里無忌分享天下。

“請天使代臣回奏陛下,臣遵旨撤兵。”

遂命徐世銘、孫光憲不必再擬文書,並傳命雲揚所部立即回師潭州。

……。

雖然孫仕旭相當不樂意。百里無忌還是將孫仕旭留在了江陵。

“子青,你答應過讓我任黑旗軍指揮使,不可言而無信。”

“元之,荊南軍一萬多降兵,還有六千定南都降兵,都急須安頓,某任你爲荊南防禦使,整合此二萬降兵,若論數量,這已經相當於都指揮使一職,怎麼能說我言而無信?”

“你……。好吧,但我有要求。”

“說說看。”

“待我整編完成之後,這支軍隊的補給和裝備須與黑旗軍一樣。”

百里無忌笑笑,說:“那就看你將軍隊整編成什麼樣了。”

……。

回到潭州,已經是元月二十。

潭州城中被毀壞的民房已經全部修繕重建完成,得到官府賠償的百姓們開始了照常的勞作。

除了三處倒垮的城牆,再也找不出二十天前血戰的影子。

唯有那無數根依然飄蕩在長杆之上的白布條,訴說着曾經有多少生命隕滅在這座楚國都城之中,逝者如斯。

自這天起,楚國中斷了一個月的改革繼續被強力推進。

百姓在潭州城即將陷落時自發的守城願望強烈地震撼着楚國官場的每一個人,其中也包括百里無忌。

改革不斷地深入,有百姓的擁護和黑旗軍的震懾,楚國朝野再無半絲不諧之音。

二月初二。

捷報傳來。

劉勍、王逵所率二廂禁軍經辰州、敘州、懿州、獎州、錦州至溪州再至獎州深山,一路追擊彭士愁叛軍,終於將彭士愁殘部圍困在獎州深山。

時值嚴冬,彭士愁殘部無法抵禦飢寒,無奈之下,派其次子彭師杲率諸蠻酋長田洪斌、覃行方、向存枯、羅君富攜錦、獎、溪州印信、地圖,再次向楚國投降。

劉勍來信請示如何處置。

百里無忌召集五位參知政事商議如何處置彭士愁及其降兵。

李弘皋上前道:“大王,溪州乃蠻族逗留之地,祖制一直是奉行井水不犯河水之策。臣以爲教訓教訓就罷了,讓其訂立契約,以後不再犯邊就是。”

徐世銘上前道:“某贊同李參知的意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要他們不犯邊擾民,任他們自去便是,大楚不需要他們那些蠻荒之地。”

孫光憲搖搖頭說:“大王,某有異議。”

百里無忌道:“孫公請講。”

孫光憲說:“蠻荒之地雖與我楚國無多大益處,併入疆土確實反而形成拖累,但如彭士愁般一而再,再而三的叛亂,實在是防不勝防,若不去平亂,則會任其壯大,爲禍更甚,若去平亂,一是白白損失士兵性命,再則軍費開支甚大。”

百里無忌點點頭說:“孫公言之有理,不知孫公有何妙計,可以治本?”

“彭士愁並非蠻人,其父彭瑊、伯父彭玕在唐末黃巢戰亂時舉鄉兵自保,此後逐漸割據吉州,後因吳國的壓迫而向西投奔楚國,彭士愁也隨父親和伯父留居異鄉。彭氏兄弟入楚後得到前楚王馬殷的器重,分別委以重任,而且馬殷還爲自己的兒子馬希範配彭玕之女爲嫡妻。彭瑊被先後被授以辰州刺史、溪州刺史之職。自任溪州刺史時起,他逐步統一酉水流域各部,後來聯合漫水土官之弟向伯林等,打敗並趕走了溪州蠻酋吳着衝,隨後又相繼征服了惹巴衝等土酋。隨之,前楚王馬殷任命彭瑊爲靖邊都指揮使兼溪州刺史,領上、中、下溪州及保靖、永順等州。自此,彭氏才正式在溪、錦、獎一帶坐大。”

孫光憲歇了一歇,喘了口氣繼續說道:“故,某以爲想要一勞永逸,對付彭氏只能用分裂之計,令蠻荒之地各部族各自爲政,相互提防猜忌。如此楚國就能坐山觀虎鬥,再無須分心。”

百里無忌大喜:“孫公果然睿智。來人,傳某命令……。”

第16章 王佐之道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一百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五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六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36章 驚如天人第一百十五章第21章 欲刺殺第一百二十二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十六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一百九十五章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二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二百零二章第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五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三十六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第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九十二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八十二章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八十三章第二百三十章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8章 欲從軍第一百零五章第94章 後院不能起火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一百十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九十二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22章 正式上任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七十八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
第16章 王佐之道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一百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五章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六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22章 行刺得手第十四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四十六章第36章 驚如天人第一百十五章第21章 欲刺殺第一百二十二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十六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一百九十五章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二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二百零二章第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五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三十六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第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九十二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八十二章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八十三章第二百三十章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8章 欲從軍第一百零五章第94章 後院不能起火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一百十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九十二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22章 正式上任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七十八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