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bookmark

防禦,在先天上就比進攻吃虧,因爲它失去了戰略主動。

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主力決戰,是進攻方說了算。

面對高氏軍鋪天蓋地的進攻人潮。

段氏軍一面勉力支撐着,一面迅速向大理府救援。

可大理府中已經沒有段氏軍,大理國再也沒有可支援瀾滄江的軍隊,大理府中唯有徐守仁的那支剛剛武裝起來的軍隊。

人數甚至不到四千人的軍隊,面對六萬高氏進攻的大軍,就算個個是鐵人,也會被蜂涌而來的人潮所掩沒。

徐守仁與徐世銘、百里康商議之後,決定立即在大理府實行戒嚴,將所有五品以上官員全部掌控起來。

然後由百里康率三千士兵前往瀾滄江增援,留下八百多士兵由徐守仁統率,維持大理府治安。

而爲策安全,徐世銘攜在明國的一應非戰人員迅速向東北會川、建昌府撤退,在到建昌府後,持百里無忌的密旨,調動早已佈置在兩國邊界的明軍增援。

戰爭的突然暴發,在預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

預料之中是明國一旦接受了段氏的請降,那等於宣判了高氏的死刑,可以判斷出高氏肯定會拼死一搏;預料之外的是,高方發動的如此之快。

數萬大軍的徵召調度,不是說完成就能完成的,都需要時間。

但顯然,從徐守仁麾下在瀾滄江大舉破敵之後,高方已經有了東進的想法。

特別是當兒子高智平攔截段氏使者團失敗而返時。高方心中已經有了最壞的準備。

消息傳到高方耳朵裡的那一刻,就等於下達了戰爭命令。

由於事發突然,最近的明軍尚駐紮在明國與大理邊界。遠水救不了近火,百里康只能率三千士兵盡力拖延高氏軍過江的時間。

百里無忌與徐守仁、孫仕旭等人本已經做好進軍大理的一切準備,如果不是段氏的突然請降,駐紮邊界線的明軍便會按計劃發起進攻。

如今局勢發生變化之後,百里無忌便改變了計劃,令百里義率一萬五千新軍建昌府以北八十里的邊界待命;令孫仕旭率一萬五千新軍在矩州以西五十里邊界待命。

而百里無忌顯然還考慮到了萬一仗打不起來,而楊廷式的“轟炸隊”需要實戰訓練的需求。所以,令楊廷式部歸置到百里義麾下,接受百里義的指揮。

楊廷式部做爲百里無忌最支持的新式部隊。享有着明軍中最高的待遇。

他們可以稱得上“機械化”部隊,因爲所有人員器械的調動行軍皆不需要人力,總共三千人的編制,擁有戰馬六千匹。騾馬八千頭。運輸車五千餘輛。

而這一次,楊廷式奉有百里無忌密旨,如果戰爭沒有如期暴發,那麼,“轟炸隊”將喬裝成普通明軍行軍至大理府以北的蘭溪郡,然後在蘭溪郡發動小規模多梯次的轟炸作戰任務,目標自然是騰衝府。

段素素在百里無忌與段佛音談判結束之後,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報仇。

這個單純的女子。心中唯一的願望就是替這一路上,爲她而死的大理數百甲士和明國護衛們報仇。

一個心地單純的女子。在見到如此多的鮮血之後,心中充滿了復仇的衝動,更何況,她將這一切都揹負在自己身上,她以爲,這些人,都是爲她死的。

她有義務爲他們復仇。

百里無忌自然能預料到高氏的下場,從段氏姐妹第一次在朝堂之上,訴說一路上的遭遇開始,百里無忌就爲高氏的結局畫上了句號。

沒有哪個人、哪個勢力能在如此狂妄地阻殺明軍之後,還能安然地存活着。

而楊廷式的轟炸隊將做爲這把復仇的利刃,直插騰衝府,那裡是高氏的老巢。

就算大理國最後和平歸附明國,百里無忌也絕不讓高氏存活在這世上。

這是百里無忌給所有歸附明國的不安定份子有一個明確警告。

殺雞儆猴,百里無忌的招數很老套,但老套的招數往往最有效果、最管用。

但百里無忌沒有預料到高方會如此迅速地發動戰爭,而百里義、孫仕旭兩路大軍還依然駐紮在建昌府和矩州待命。

當見到徐世銘的飛鴿傳書時,百里無忌知道事情可能要糟,倒不是明軍或者明國會失敗,而是百里無忌擔心在大理的徐世銘、徐守仁等人的安危。

大理段氏手中所掌握的軍隊太少了,面對高氏的全力進攻,可謂顧首不能顧尾。

戰局發展最大的可能是高氏迅速突破瀾滄江,向大理府進逼。

而由此產生的後果是,本已經倒向段氏的各部落,可能再次面臨選擇。

也就是說,大理國可能引發長久的內戰。

這不符合明國的利益,百里無忌之所以同意段氏的請降,就是要從段氏手裡接過一個安定的大理,這樣才能將需要整肅的大量舊官員集中調往大理,爲自己順利對明國政局進行改革,奠定一個穩定的基礎。

而這時,段思聰所在的明國使者團正在回金陵府的路上,百里無忌原本想讓段思聰返回穩定局勢,但現在看來,已經是鞭長莫及了。

百里無忌立即使用信鴿向百里義、孫仕旭兩部發出命令。

щшш☢ тTk án☢ ¢〇

令百里義部立即南下,經建昌府進入大理,駐紮會川府進行固守,以避免瀾滄江一旦被高氏軍突破之後,段氏軍立即崩潰的風險。

控制住會川府,就能保證至少明軍從建昌府源源不斷地補給和增兵。

同時,百里無忌令百里義向楊廷式轉達自己的命令,令楊廷式可以自行判斷做戰時機,任務只有兩個,一是救援徐世銘、徐守仁、百里康一概人等;二是對高氏軍進行打擊,消滅一切有生力量。

另一個方向,百里無忌令孫仕旭率部從矩州向西急進,經石城郡繼續向西控制善闡府,然後固守待命。

只要能順利控制住會川、善闡兩府,就能對大理府形成犄角之勢,哪怕戰局真得到了糜爛的程度,有這兩府在手,明國就能控制半個大理,同時大理府依舊在明軍兵鋒的籠罩之下。

wωw● тт kán● c o

第一百六十一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49章 將星隕滅第六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六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七十九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35章 軍中鬧事第67章 平蠻之策第六十六章第5章 出路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四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17章 臨戰第四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59章 神秘來者第一百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四十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86章 醫署衛隊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十七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八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66章 勇者有悔?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二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65章 五馬被殺第99章 ,第六十六章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八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49章 將星隕滅第六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六十七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七十九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35章 軍中鬧事第67章 平蠻之策第六十六章第5章 出路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6章 布衣樑震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69章 重逢百里義第四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17章 臨戰第四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59章 神秘來者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59章 神秘來者第一百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四十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86章 醫署衛隊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十七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八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66章 勇者有悔?第14章 有婦之夫第二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65章 五馬被殺第99章 ,第六十六章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八十五章第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零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