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樸趕緊道:“李司徒莫要誤會,樸不是想追究官職之事,只是想知道皇上對樸有何反應。”
李穀道:“莫揣測聖意,我只想問問文伯,這投靠明國之事可當真?”
王樸道:“確有此事。”
李谷憤怒道:“文伯,你可還是讀書人?讀書人的氣節何在?”
王樸知道,李谷有資格憤怒,聯想起他禁受契丹人六次拷打,都沒有屈從,自己投靠明國之事,李谷聞聽有此反應不足爲奇。
“李司徒息怒,此事說來話長,但樸必須儘快覲見皇上,有要事稟報,還請李司徒給予方便。”
李谷怒氣未消,譏諷道:“文伯如今貴爲明國侍中,既然奉明國皇帝之命出使我國,自然應該去鴻臚寺報備,等候覲見,何須來我府上求我?”
王樸苦笑道:“李司徒莫要取笑樸,鴻臚寺根本無人接待,樸真有要緊軍情稟報皇上,耽誤不得,還請李司徒成全。”
李穀道:“此事我幫不了你,既然你真投靠了明國,那你就只能去向明國皇帝求助了。”
王樸正容道:“李司徒,此事關乎明、周兩國的共同利益,關係重大,若見不到皇上,周國很有可能陷入險境,到時,悔之晚矣。”
王樸說得嚴肅,李谷也有些動容,見王樸不象是在說謊,也瞭解往昔王樸的爲人,李谷有些被說動,確實。以王樸隻身一人,也無所謂對皇上不利。不想幫王樸的原因,不過是不憤於王樸的背叛。當然也有怕幫了王樸,引禍上身的擔憂。
見李谷有些遲疑,王樸趁熱打鐵道:“李司徒若不信,可陪伴樸一同見駕,到時自然就明白了。”
王樸不得不信任李谷,現在當日與自己交好的向訓、趙匡胤、鄭恩等人皆領兵在外,能幫忙的只有李谷了。王樸不得不將注押在李谷身上,若李谷再追問下去,恐怕王樸不得不將事有限度地透露了。
還好。李谷思忖一會,點頭答應了王樸的請求,但李谷提出,王樸只能一人隨自己進宮面聖。
王樸自然一口答應。
李谷看着王樸那充滿疲憊的臉。心中泛起一種莫名的情緒。這個年輕人,好學擅文,一直受皇上寵信,可如今一步踏錯,竟要見皇上一面都要來求自己,哎,自己也不知道答應他的請求是對是錯,但讓他見皇上一面。想來皇上不會怪罪自己吧?
王樸卻不知道李谷內心的猶豫,他見李谷已經應承。也就鬆了一口氣。
李谷突然想起一事,說道:“文伯,明日就是月底,依制不早朝。”
“呃……”王樸一愣,自己竟連這都忘記了,可自己一進開封就進入了有心人的眼睛,這一天時間的耽擱,很有可能會夜長夢多。
自唐朝以來,歷朝都遵循每十天之中有一次的例假,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後一天,稱之爲旬假或旬休。
思忖之下,王樸說道:“還求李司徒收留樸兩晚。”
李谷想了想,道:“如此也好。”
王樸又再三請求李谷不要走漏自己留宿李府的消息,甚至連家人都不要透露,以防泄密。
李谷雖然覺得這密保得有些莫名其妙,不就是見皇上一面嗎?殺人不過頭點地,就算王樸背叛了周國,但如今王樸代表着明國出使,總不能也象百里無忌那廝殺了使者吧?想到此,李谷心中一驚,這還真保不準,明國既然敢殺周國使者張昭,難道周國就不會依樣學樣,也殺了王樸?
李谷悠悠地看着王樸,道:“文伯,你就不擔心見了皇上,很可能步張昭後塵?”
王樸一震,其實他的內心一直將自己當作是周國之臣,從沒有想過周國會殺自己,但如今被李谷這麼一點,方纔醒悟自己現在的身份是明國使者,而周國使者、兵部尚書張昭卻剛剛被明國“所殺”。
王樸苦笑道:“生死有命……,君要臣死,死不得不死,謝謝李司徒提醒。”
李谷見王樸執意如此,輕嘆一聲,也不再相勸。
於是,王樸就在李府留宿了兩晚。
初一,天還未明,李谷便一乘四擡官轎攜四個隨從進宮上朝去了,而王樸則裝扮成李谷隨從混在四人之中。
宮衛雖說負有檢查進出官員之責,但對於象李谷這種一品大員,哪會真不曉事地去檢查,也就隨便一看,就放一行人進入了。
依律,上朝官員依照官銜大小依次在殿外排列,直到卯時正點,殿衛方會放羣臣進入殿中,而各官員的隨從皆被阻攔在殿外等候。而等候的隨從也依照主公官位的大小,從內到外依次排列,頗有“另一個朝會”的風範。
王樸自然被阻攔在殿外,這是李谷、王樸意料之中的事,但只要王樸已經進了宮,只要李谷朝會時稟明柴榮,就看柴榮願意不願意召見王樸了。
王樸低着頭在外等候,而另外三個李谷的隨從早已得到李谷的指點,皆用身子不經意地擋着王樸,以防被人認出,畢竟王樸本就是周國朝堂的熟面孔。
寅時一過,就是卯時,百官皆昂首闊步排隊進入朝堂,等羣臣站定之後,過了一會,皇帝柴榮纔在宦人的引領下走入,端坐在龍椅上。
柴榮這些天心中是萬般滋味,不可言語,身邊的心腹大部分都被派出,也只有妹夫張永德在身邊,本來還有王樸可以說說體己話,可惜,他竟投靠了明國。
柴榮不信王樸會背棄自己,其中必定有假,亦或者這本就是謠言。柴榮也不相信,百里無忌會爲了明國兩個學子、一個王樸,而棄結義之情不顧,這完全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百里無忌性格。
但朝堂上那些官員的彈劾,令柴榮無法維護王樸,無奈之下,避重就輕,柴榮罷去了王樸知開封府事的官職,但端明殿學士、左諫議大夫的官職卻沒有下旨罷免。
柴榮希望王樸能回來,如果他回來,我必不會去追究他背棄之事。柴榮暗暗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