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bookmark

那麼,攻東門的叛軍就可能陷入東、西夾擊的境地,甚至連突圍都不可能。

鑑於此,徐守仁才留下東門不封閉。

但爲策萬一,徐守仁還是暗中密令明軍在東門外埋設拉線雷,這種雷只要不拉弦,踩在上面是不會炸響的,而拉線則通過埋設打通關節的竹管,引到了城門之內,專門由兩個明軍士兵掌控。

徐守仁嚴令,沒有自己的命令,絕不允許引爆,因爲,這裡埋設的地雷量巨大,不到萬不得已,是無須引爆的。

真到了萬不得已時,想必也是到了生死悠關的點上了,那麼,也就只有致死地而後生了。

徐守仁最後還是不放心,將掌控引爆的兩個士兵增加到四個。

因爲,東門外的地雷和炸藥足以掀翻整條東城牆,而產生的後果恐怕也是巨大的,至少小半個大理府的百姓將受到損失,不但是財產,還有生命。

其實這個安排暴露出徐守仁對守城完全沒有把握,如果百里康調回來的是數千明軍,那也許徐守仁不會這麼安排,可惜數千士兵是段氏軍,不但使起來不那麼得心應手,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明軍士兵那種以命換命的血性。

可徐守仁也有想不到的時候,其實只要是人,都有血性,只看你怎麼去誘發,而明軍不也是從當五代雜亂的各國百姓中徵集而來的嗎?

除了百里無忌從巴東帶出的那數千子弟兵。其它的何嘗不是被“誘發”的平民百姓?

徐守仁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他壓抑着心中的不安,親自組織對各城門的封堵。

而大理府百姓就在這麼一瞬間時間中。被圈禁在城中,不許進,更不許出。

徐守仁也是沒有辦法,如果這個時候還有奸細向外透露城內的消息,或者作爲內應,那麼大理城被攻破就是旦夕之間了。

爲了給百里康部留下最後的一條補給之路,徐守仁暗暗咬牙。就算這次真要交待在大理府中,也在所不惜。

可以說。徐守仁的反應是及時的,而且對百里康的用意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就在大理府剛剛完成整備後不到一個時辰,高方率一萬多大軍接近到了大理府三十里地。

敵人兵臨城下,徐守仁第一反應就是往城牆上囤積手榴彈。

明軍已經沒有了弓弩手的配置。而此時又沒有火炮的支援,那麼從戰略上來說,明軍除了手榴彈,就再無中遠程克敵的軍械了。

但那六千段氏軍不同,也許百里康早已預測到了大理城有此一劫,派遣來的全是弓弩手。

弓弩手對於守城,無疑是最佳之選。

它甚至不需要精準,只要你彎弓向下發射,就能達到所需要的目的。

但縱然如此。徐守仁還是缺少人手。

臨時徵召的百姓青壯不足以堪當大任,他們除了給士兵運送補給、軍械之外,似乎做不了別的。

徐守仁不禁想起當年百里無忌在潭州城的防禦戰中。潭州百姓自發地支援守城,那是何等的熱血激昂,可惜這裡不是潭州,甚至連明國的疆土還不能算是。

因爲如果被高氏叛軍所佔,那最多隻能稱得上失地。

徐守仁用力地搖搖頭,將這種古怪的不切實際的想法拋開。他下令,八百明軍率四千青壯駐守北城牆。而六千段氏軍弓弩手率六千青壯駐守南城牆。

這樣的安排,已經將西城牆放棄,因爲徐守仁知道,如果三面平均兵力,更會使本就不多的兵力捉襟見肘,既然如此,還不如專守兩面。

西城牆表面上最有概率遭到攻擊,但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

敵人從上、下游泅渡向南北城門而來,特別是百里康率全軍向騰衝府突擊,這個消息自然會被叛軍所得知,如此一來,叛軍的統率最合適的反應就是與百里康部搶時間,先行攻下大理城,如此才能挽回一局。

而無論從南城門還是北城門,要繞到大理城西門,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絕不少於半天,半天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

如果百里康部早半天攻下騰衝城的消息傳來,那麼,叛軍如果還沒有攻下大理城,叛軍內部就會分化瓦解,士氣就會驟然低落。

沒有一支軍隊在得知失去了回家的失望和失去了補給,還能士氣盎然的。

所以,徐守仁斷定,叛軍必然會就近攻擊南北兩城門,絕不會浪費時間迂迴至西城門再發起攻城。

徐守仁還留有後招,這後招相當“惡毒”,可以說有損陰德。

那就是,真要是自己猜測錯誤,叛軍出乎意料地去攻西城門,那麼,徐守仁會立即率北門明軍和六千段氏軍向東門撤退。

將大理城中徵召的一萬青壯堵在東城門,任由叛軍殺戮。

徐守仁不寄希望一萬青壯能抵擋叛軍的進攻,他只希望一萬青壯能爲明軍和段氏軍順利撤出東門拖延時間。

只要明軍和段氏軍撤出東門,那麼叛軍就算擊潰一萬青壯,追到東城門,留給他們的就將是地獄般的屠宰場。

“雷霆之怒火”。

方圓五里之內的生物就算不死於爆炸,也將被爆炸震傷內臟,而這時,徐守仁再率明軍和段氏軍攻入城中,收復大理城就如探囊取物了。

可徐守仁心中期盼戰局不要朝這個最壞的方向發展,因爲,真要是這樣,太多無辜的人會死於非命,先不論百里無忌是否會怪罪,單就大理國百姓,從此將與明國離心離德。

徐守仁知道,這樣的後果無疑是百里無忌不能接受的。

但徐守仁沒得選擇,如果讓叛軍佔領大理府,那深入高氏勢力範圍進攻騰衝的百里康部就成了孤軍,如果讓徐守仁在保命百里康還是大理國百姓中間選擇。

徐守仁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保全百里康。

這是一種血脈般的親情,和相濡以沫的友情。

在徐守仁心裡,自己這一生,只有百里無忌、百里康、百里義這三個親人,他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就算是天下人死光,那又與他何干?()

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十五章第八十五章第96章 ,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十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五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76章 南唐欲和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二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八十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二百零九章第九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零四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十一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七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八十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十五章第八十五章第96章 ,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十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零五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76章 南唐欲和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二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五十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九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八十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二百零九章第九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零四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十一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七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八十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