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船上的漿手拼盡全力將官船調轉方向時,戰場上出現了變數。
奉徐守仁之命,一路在數裡外尾隨保護的一百明國護衛所乘坐的木船趕到了。
他們遠遠地看到官船遭遇攻擊起火,隨即加速前來救援。
但此時見到官船轉向完畢,這批明國護衛隨即將木船轉向,駛往南岸岸邊。
他們的用意非常簡單,官船暫時可以支撐,那麼打掉峭壁上的伏擊者纔是真正解救官船的對策。
遠離峭壁旁觀的高智平見到了這個突發情況,他並沒有意識到前來救援者會是明國人,而是以爲這百來人不過是另一批段思聰派出的護送者。
高智平見來者人數並不多,只有百來人,而自己手中尚有十幾個隨從,高智平並沒有打阻擊的意思,而是跟隨在這百來個明國護衛身後,一起向峭壁攀登。
高智平打算雙方在峭壁上拼殺時,自己令十多個隨從從背後夾擊這隊護送者,一舉殲滅之後,再行對官船展開攻擊。
就算官船在轉向後不聞不顧,直接逃離,高智平也不擔心,因爲真正的伏擊就在六十里外的戎州。
而官船經歷此次暗殺,剛剛脫離出虎口,正是戒備之心最爲鬆懈的時候,戎州的伏擊因此將天衣無縫地展開。
想到此,俊俏的高智平嘴角顯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確實,能將暗殺安排到如此地步。高智平有着他可以驕傲的資本。
高智平並不擔心峭壁上的伏擊者,上面有二百人,而衝入峭壁的護衛只有百人。
如果二打一都打不過。那就讓他們死絕了吧。這是高智平心中最直觀的想法。
只要兩方進入拼殺,那麼高智平的十多個隨從在護衛背後發動的突然襲擊,將爲這場戰鬥劃上一個圓滿的結局。
明國護衛衝得很快,十丈出頭的峭壁,僅用了一柱香的功夫就衝到了伏擊者面前。
百人的快速衝鋒,根本無法令伏擊者不察覺,伏擊者早已準備妥當。以居高臨下的態勢,用弓弩對明國護衛進行了三輪射擊。
明國護衛僅爲了接近伏擊者,所付出的代價就是二十一條人命。還不算六個傷者。
暗中跟隨在後的高智平會心地笑了。
因爲照這樣下去,就算他們接近了,雙方對陣的人數,也是二百對七十三。相當於三個打一個。何況有自己率十多個隨從壓陣。
勝利幾乎是已經註定的。
但高智平絲毫沒有想到,這夥救援者不是高思聰所派,而是來自東面的明國。
雖然這些護衛潛伏進大理國時,沒有攜帶火槍火炮,但有兩種東西是無論如何都會帶着的。
那就是手榴彈和火藥包。
這兩種東西甚至成了明軍的標誌,任何戰鬥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所以,在高智平沾沾自喜時。明國護衛用同伴生命爲代價,已經迅速接近到伏擊者的五丈之內。
這個距離在伏擊者心中那就是個天塹。居高臨下的弓弩箭矢對於從下而上者來說,無疑是死神的鐮刀。
而這個距離對於向上衝的人來說,就有種力不從心的味道了,就算舉弓仰射,對那些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者,幾乎產生不了多大的殺傷,況且,在舉弓弩仰射之際,自己很有可能成爲頭上那些弓弩手的活靶子。
伏擊者們也如高智平一樣,根本沒有預料到明人會參與到此次事件中來。
在他們心中,只要公主和使者團還沒有到達金陵府,只要段氏和明國還沒有講妥條件,那麼段氏和高氏,雙方還是處於機會對等的狀態。
他們所有人都想不到明國會拉偏架。
其實徐守仁、百里康也不想拉偏架,只是職責所在,在皇帝沒有明確拒絕大理國的提議之前,二人只能將公主、使者團的安危凌駕於所有事情之上。
在二人心裡,如果大郎同意了段思聰的提議,那麼段佛音就將是明國的皇妃,這對於徐守仁二人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職責所在。
所以,在這個前提之前,無論是誰,敢對段佛音不利,這百人護衛都將全力擊殺之。
所謂遇佛殺佛,遇神弒神,就是如此。
徐守仁給他們的命令,那就是護送段佛音一概人等安全抵達金陵府,至於之後的事情,自然由百里無忌做出決斷。
而徐守仁給予的命令中,優先等次也分得很清楚,段佛音的生死凌駕於使者團之上就是說只要段佛音沒事,整個使者團全滅,也算完成任務。
這也就是明國護衛一見到兩條官船暫時無恙,而轉頭不顧一切先峭壁上突擊的原因。
只要解決了峭壁上的伏擊者,滿面上的官船就毫無危險。
在付出了二十七人傷亡的代價後,明國護衛迅速接近到敵人五丈處,其實,這個距離本應該可以更大些,但從下往上投擲,畢竟不如平地上投擲那麼容易。
爲了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護衛們硬抗着將距離縮短至五丈。
這時,數十個手榴彈突然擲出,在狹窄的峭壁平臺上爆炸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數十個手榴彈爆炸並沒有炸死所有人,但因爲爆炸,至少有數十人如同下餃子般地掉落懸崖。
在行駛途中的小木船上,段佛音看到這一幕,心中籲出了一口氣。
她已經猜到這夥前來救援的人的身份,不禁心中泛起一絲暖意,但同時也爲之心寒。
段佛音暗自慶幸父皇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明國人已經滲透進大理國如此多的人,單就憑眼下這份救援自己的狠勁和這種火器,大理軍隊在他們面前,就如同綿羊般的柔弱不堪。
想到此,段佛音更加堅定了不顧一切前往金陵府的想法。
這個時代,只有打到足夠堅硬的靠山,才能令段氏一族能夠繁衍興盛。
爲此,段佛音可以付出一切代價,就算是賠上她和她姐姐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更何況那些本就應該以身殉職的軍人們。
想到此,段佛音開始催促着僱傭的船伕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