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里無忌請高蓉蓉去勸慰負氣而去的孟延意,孟延意與高蓉蓉有着太大的不同,性格的差異加上剛剛女兒出嫁,孟延意極度希望百里無忌陪在她的身邊。

百里無忌知道這一點,但他更希望自己能參與這一場明國的最後一戰。

也許這是爲自己的理想和未來老去之時,增添一份回憶,這是一種圓滿,人生的圓滿。

也許百里無忌心裡也和百里義一樣,對着戎馬有着強烈的不捨之意。

但兵者兇器,做爲一個帝王,百里無忌一面嚮往着戰爭,一面又期待着再也沒有戰爭。

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

百里無忌只是一個正常人,想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肩負的責任,使得他越來越不能爲所欲爲了。

而這一次,很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任性而爲。

爲兄弟,也爲自己。

周家姐妹相對於百里無忌來說,年齡相差太大,大到甚至可以做百里無忌的女兒。

對於這二妃,百里無忌除了責任感之外,再無別的感情。

有時,哪怕身在至尊之位的皇帝,也無法決定睡在自己邊上的女人是誰。

百里無忌請周家姐妹去說服她們的父親周宗支持自己親征,已經改變立場的周家姐妹,很輕易地被百里無忌說服。

於是,事情照着原計劃順利地進行下去。

明國戰爭的巨輪再次轉動起來,但這一次與之前的任何一次戰爭都不同。

因爲。這次的戰爭是有絕對的把握,只是一場簡單的滅國之戰,甚至連一場局部戰爭都算不上。因爲出征的僅十萬新軍。

對於新軍來說,這場戰爭甚至稱不上戰爭,就象是去了一趟明國西南邊陲的旅遊。

明國朝廷並未做任何的戰爭準備,除了對民間糧食進行徵收和對向大理國的商貿進行管制之外,什麼都與平常一樣。

百姓們還是照吃吃照喝喝,誰也不知道,明國最後一場大戰的巨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百里無忌等人由此開始按計劃運作。

新軍第一、二軍開始遴選。凡已經經歷三次以上戰鬥的老兵被留下,因爲這些將士將做爲日後明軍的根基。

百里無忌與四人商議之後,決定此次出征。新軍士兵在到達成都、忒剌之後留下所有戰馬和火炮,只攜帶火槍和手榴彈出徵。

爲策安全,百里無忌讓船舶院特意建造了八條小型車輪船,這種車輪船經過改造。可裝一門四寸船首炮。搭載十六名人員,時速可達每個時辰六十里。

有這八條吃水很淺的炮艦,那麼可以有效掩護新軍渡岷江和金沙江。

還可以在必要時拆下火炮做爲攻城的輔助。

百里無忌還徵調了大量的平底船,做爲運輸糧秣、彈藥之用。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和調度之後。

徐守仁、百里康二人按計劃各率三百精選的士兵喬裝西向,進入大理國。

選擇徐守仁、百里康二人潛入大理是經過五人仔細推敲的。

徐守仁不容置疑,大量潛伏在大理國的細作都出自他的軍情院,再也沒有人能比他更適合前去領導細作進行各種活動了。

而百里義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外,他就是一個莽將。勇過之而謀不及。“潛伏”、策反和鼓動是種技術活,百里義顯然無法勝任。

在孫仕旭、百里康二人中選擇。百里無忌自然選擇了百里康,從小百里康屬於那種文不及徐守仁,武不及百里義的文武半才型人物。

但百里無忌卻知道,百里康無論文武兩道,與百里義和徐守仁比起來,都有過之而不及。只是百里康的性格有如一個隱士,對於政治和戰爭有着天生的反感。

這極大地抑止了百里康的成就。

但百里康畢竟不是個真正的隱士,當年百里無忌以突然襲擊方式攻滅馬楚時,百里康在湘鄉、醴陵之間,以寡擊衆,完勝靜江軍,一戰聞名天下,自此被列入明國名將之列。

此戰充分說明了百里無忌對百里康的判斷是正確的,百里康的才能遠在他所展現的表象之上,這也是百里無忌選擇讓百里康潛入大理的主要原因。

但真正說起來,其實百里無忌是“沒得選擇”,孫仕旭已經闡述了他的態度,他是“打死也不要再做潛伏之事”,十多年東瀛的“潛伏生涯”已經讓孫仕旭心力交悴,他現在只想堂堂正正地率兵一戰成名。

這不但是他從小的夢想,也是孫光憲生前對兒子的期望。

鑑於此,百里無忌四人無論如何都只能成全他,於是,潛伏的另一個人員也就只能是百里康了。

百里義、孫仕旭、雲揚三人正忙着遴選新軍士兵。

而百里無忌天天往來於軍械坊和楊廷式的“轟炸隊”之間。

毫無疑問,粗鄙的“轟炸隊”經過兩次施展,已經展露出了它的猙獰,百里無忌的興趣開始向它傾斜。

在這個時代的軍械中,只有如牀弩這種大型或者重型弩,才能對在三十丈天空的熱氣球造成威脅,但可想而知,要讓牀弩等重型弩指向空中談何容易。

就算能有備的指向了空中,對於操控牀弩的士兵來說,想要射中,更是難上加難。

射擊時所需要的提前量、當時的風速等等先決條件,對當時甚至連斗大的字都不識一籮筐的普通士兵來說,就如同天書般難以理解。

也就是說,“轟炸隊”從誕生之日起就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唯一的損失來自訓練,還有在空中操控不當或者氣候原因造成的墜落。

但這畢竟是少數,百里無忌自然不會因噎廢食,在他大力的支持下,軍械坊在熱氣球的體積、載重量上下了大功夫,還有最重要的彈體威力,也是一次又一次地改良試驗。

對於彈體外殼中裝置的預置碎片,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才確定將原不規則的碎片定爲規則碎片。

碎片爲一個正方體小鐵塊疊加一個鐵圓珠,如此既加強了殺傷力,也減少了預置碎片的體積。

之後,百里無忌將炸彈定型,稱之爲“天之怒一號”。

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章第九十五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一百五十三章第87章 特戰都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五十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九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八十九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零七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四十一章第42章 國和家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三十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十八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五十七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49章 將星隕滅第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二百五十九章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七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77章 那一滴淚第六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七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百零四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42章 國和家第84章 水師都督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百九十五章第94章 後院不能起火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一十章
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章第九十五章第53章 戰前軍備第一百五十三章第87章 特戰都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五十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九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八十九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零七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四十一章第42章 國和家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三十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十章第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第七十二章第十八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五十七章第56章 花蕊夫人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49章 將星隕滅第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二百五十九章第6章 賭還是不賭第七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77章 那一滴淚第六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七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百零四章第30章 四巨頭的會議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42章 國和家第84章 水師都督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百九十五章第94章 後院不能起火第25章 滅楚戰爭(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一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