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遼、阻卜、吐蕃三個強國的虎狼之師。
可以說,在這片大陸上,再無能與新軍匹敵的軍隊了。
但百里義還是沒有破城的辦法,百里康也沒有。
都說堡壘是從內部坍塌的,可惜騰衝不具備被招降的可能。
百里義只能包圍東門,等待孫仕旭部的到來。
一天之後,從騰衝城北邊來的斥候稟報,孫仕旭部已經到達預定位置,只是孫仕旭在看見騰衝城之後,也沒有破城的辦法。
這樣一座堅城,可以說是無法用外力攻破的,明軍所持的手榴彈根本無法傷及城牆半根汗毛,就算是用炸藥包,也不過是隔靴抓癢,對厚達一丈有餘的硬土城牆來說,就算用上百斤的炸藥,也不過是蚍蜉撼樹。
最難之處在於,無論明軍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會面臨至少三個方向的守軍,因爲,每個城牆都有衛城和甕城。
橫掃北方的明國三大將領竟在小小騰衝城面前束手無策,這讓三人鬱悶。
一天之後,百里義實在忍不住這種憋屈,建議東、南、北每個城門五千人,一齊攻城,或許可以乘守軍手忙腳亂之際有所突破。
但這建議遭到了百里康和孫仕旭的一致反對,如果一萬五千大軍因爲一個小小騰衝城而折損嚴重,那麼不說回去如何向百里無忌交待,單就以三人的身份。那也是往自己臉上抹黑。
現在明軍包圍騰衝城,沒有了大理府的後顧之憂,時間是站在明軍這一邊的。補給糧草不缺,百里康、孫仕旭認爲,與其冒傷亡重大的風險,不如就包圍騰衝城,直至敵人自己瓦解。
就算騰衝城中囤積的物資再多,半年?一年?總有消耗殆盡之時,到時。老帳新帳一塊算。
百里義被二人說服,於是。三人各自領兵五千,分別包圍騰衝東、南、北門。
圍三闕一,留出西面一絲希望給守軍,以瓦解他們的鬥志。讓守軍心裡不絕望而拼死抵抗。
如此若敵人出西門逃跑,以新軍騎兵的速度,要追擊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
這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出乎意料的是楊廷式派人來聯絡,楊廷式部已經向騰衝城發起了進攻,他希望在城中混亂始起之時,新軍配合其向城內發起猛攻,以策應其部在城內的行動。
三人有些意外,在他們看來。小小三品將領竟指揮他們三個正二品將領,確實荒唐。
但想到楊廷式部有百里無忌的密旨,授權其部可以自由行動。也就釋然了。
於是,三人趕緊改變計劃,行動起來,各自率五千新軍進入預定位置,靜候城中混亂時,各自率軍對騰衝城發起總攻。
此時已經是申時一刻。再過不過一個時辰就要天黑,楊廷式選擇在此時行動。爲得就是當薄夜暮降臨之時,對城中進行空降作戰打下基礎。
申時二刻,高智平正在城樓上望着正在調度的明軍,心中百味雜陳。
其實高智平倒是不反對投降明軍,當然,這是在其父陣亡之前。
因爲高智平覺得,能進入明國高層,發展的機會遠比一個大理大。
但現在,高智平已經沒有了這心思,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豈能與仇敵共事?
這當然也是場面話,其實高智平心中很清楚,這時,就算自己出城投降,恐怕也會被明軍找藉口屠殺。
戰爭就是這樣,一旦開打,各自有了傷亡,要想媾和,是非常難的事。
況且,明軍主力已經包圍騰衝城,是絕對不會接受自己投降的。
自然,高正理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高智平不擔心後背起火,他與其叔的一切糾結,只能等到戰後才能清理。
正在高智平思路紛雜之時,突然,從騰衝城的東南方向飄來一片“黑雲”。
高智平有些詫異,他擡頭看看天色,太陽正在落山,這樣的天氣何來烏雲?
黑雲越來越大,越來越近。
城牆上的守軍士兵發現之後,開始竊竊私語,之後,都伸長脖子觀看。
直到黑雲近到可以用肉眼看清其中結構之時,高智平看見了熱氣球上的人,才猛然醒悟,這或許又是明軍的秘密武器。
高智平趕緊下令對天空射箭,於是,密集的箭矢射向空中,只可惜,熱氣球遠在射程之外,根本無法企及。
再多的箭矢也不過是浪費,還消耗弓弩手的體力。
就在這時,熱氣球已經逼近城樓正上方,親自帶隊的楊廷式用旗語下令,投擲炸彈。
花費了軍械坊無數人力物力,一次次試爆炸,改良之後的炸彈終於有了實戰的機會。
當重達數十斤黑乎乎的炸彈落下之時,不明就裡的守軍士兵還仰頭對其進行射擊。
而一眨眼的功夫,巨大的爆炸聲和激起的塵土籠罩了整個城樓。
對於城樓上的守軍和高智平來說,世界末日,想來也不過如此。
八百熱氣球,八百個炸彈,對於東城門的守軍士兵來說,無疑是一場浩劫。
但楊廷式的目的並不在這,在投擲完炸彈之後,他用旗語下令讓麾下跟隨其向騰衝城縱深飄去。
而城外的百里義三人已經對各自軍隊的整肅,看到東門城樓爆炸頻起,知道楊廷式已經發動,便不約而同的率新軍向東門發起了總攻。
攻城進行得相當順利,遭遇的抵抗幾乎是微乎其微,守軍在這一輪轟炸之下,倖存的也早已驚懼得魂飛魄散,哪還有鬥志來抵擋明軍的攻城。
僅用了半個時辰,明軍就佔據了東門的衛城和甕城,佔據了這兩個軍事據點,東城門就如同沒有設防一般。
高智平在親衛的簇擁之下,逃進了東城門。
他一邊逃一邊慶幸,自己能在這樣一場災難中活起來,補發父親在天之靈的護佑。
高智平還有戰意,因爲,城樓上不過數千人,他的麾下還有兩萬多軍隊,他下令從南門召集所有軍隊,準備在東門與明軍決一死戰,同時,他派人聯絡高正理,請求他對東門進行增援。
戰鬥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