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bookmark

這等戰機稍縱即逝,如果等北漢回過神來,再與遼國訂下攻防一體的約定,到時明國就處於兩難境地了,遼國到時派兵南下,身爲和約的簽訂者,明國是借道還是不借道?

而周國大水,百里無忌身在燕雲也已經感覺得到,更何況,金陵府也傳來消息,徐州也被此次大水波及,數萬百姓受災。

好在明國國內糧食囤積富餘,官道暢通,僅金陵、江都二府存糧就足夠化解這數萬災民所需的糧食,在明國各地,甚至都沒有受到驚動。

百里無忌周國不一樣,周國是受災中心,這上百萬的難民如果處置不當,極有可能引起暴亂。

思忖再三,百里無忌回信郭威,答應明國捐助三千萬斤糧食救濟周國受災百姓,讓郭威派兵從明國蜀地源州、江陵府、徐州三地各接收一千萬斤糧食,如此能就近救濟受災百姓。

同時,用信鴿傳信金陵府,令徐世銘迅速在各地調集糧食,救援周國。

僅僅半個月,三千萬斤糧食從明國三地輸送至周國。

百里無忌的善舉不但感動了郭威,更讓周國百姓感恩戴德。

無數得到救助的百姓對明國產生了嚮往,對明帝更是歌功頌德,連同此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功績也被四次宣揚,將百里無忌直比堯舜禹湯。

這種副作用讓百里無忌有些得意,也讓郭威感到失落,甚至心底裡有些後悔向百里無忌求援。

安定了受災百姓之後的郭威。趁勢向王殷開刀。

這一個月中,郭威的身體越來越差,爲了給郭榮掃平障礙。郭威一狠心。趁王殷再次上朝的時候,埋伏近侍於殿中,一舉將王殷拿下,流放登州(今山東蓬萊)。但王殷剛被押解出汴梁城,就被郭威派人在城外找了個幽靜處,咔嚓一下,給砍了。

隨後。郭威召郭榮前來,兩父子開始密談。

郭威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時日不長,他需要對郭榮進行一番交待。

除去了王峻、王殷。周國中已經沒有阻礙郭榮繼位的老臣。

但郭威如今擔憂的是南邊的明國,明國合楚、蜀、南唐、吳越、南漢等數國之地,實力雄厚,周國雖然佔據中原以正統自居。但這不能阻止有一天明國北上。

最主要的是郭威擔心明國有一代英主百里無忌的存在。

一國之興。全在於明帝百里無忌一念之間。

“榮兒,爲父自感時日無多,今日召你前來有事需要交待。”郭威憂鬱地對郭榮說道。

“父親正是如日中天之時,不可說如此不祥之語,周國百姓還待父親引領着富足、強大。”

郭榮說的是真心話,他的太子之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繼位不過是遲早的事,郭榮自然不在意早一年晚一年的時間。如今,郭威一副病入膏肓的樣子。念及郭威對自己的好,郭榮禁不住一滴眼淚落下。

郭威搖搖手,嘆息道:“榮兒,爲父的身體自己知道,如今周國天災已消,朝中異聲爲父也爲你清理了,但周國真正的敵人,你可知曉?”

郭榮心中一震,試探着答道:“父親可是說……,明國。”

郭榮所擔心的與郭威無疑是一致的,他與明軍,之前的黑旗軍在蜀地有過一戰,當時的主將是雲揚,雖然郭榮不承認雲揚勇武在自己之上,但他被黑旗軍所震懾。

樑唐晉漢,至現在周國,哪個國家的軍隊能不擾民?哪個國家的軍隊沒有搶掠過百姓,哪怕以郭威自居是窮苦出身的皇帝,還不是對周軍入開封搶掠百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如今的明軍不同,他們真正做到了與百姓秋毫不犯。

郭威父子與其說是震懾於明軍,不如說是震懾於明帝百里無忌的手段,能打造出這樣一支軍隊的帝王,他的心胸該是如何寬廣,而這次的救助周國受災百姓的善舉,更是令周國舉國百姓對明國嚮往之至。

郭威閉眼一邊思忖一邊說道:“榮兒聰慧,原本將江山交付於你,爲父甚爲放心,想必在你的治理下,必可使周國江山社稷更加穩固,百姓更爲富足。但爲父實在擔心南邊的明帝百里無忌啊。”

郭榮道:“父親之慮甚是,明國如今國勢強盛,三千萬斤糧食能在半個月內集結完畢,倉稟竟如此的豐足,官府竟有如此的效率,實在令人驚歎。”

郭威搖搖頭道:“榮兒只說中了一半,爲父擔心的不是明國富足,明國佔據江南之地,糧產豐厚,此是常理,周國佔據中原,雖然糧秣不能與之相比,但強在軍力,周軍有三十餘萬,其中騎兵就有十二萬之多,何懼明國?”

郭榮詫異道:“那父親所憂爲何?”

郭威嘆了口氣道:“傻兒,爲父所懼的只有二字,民心。爲父後悔啊,當初不該書信明帝,嚮明國求援,三千萬斤糧食卻成就了百里無忌的名聲,如今,周國百姓只知百里無忌,哪還知道我郭威啊。一步錯落,步步失先,哎……。”

郭榮一聽,自然明白了。

但見郭威如此懊惱,趕緊勸慰道:“父親不必過於擔憂,父親也是爲了百姓,才求援於明國,百姓自然記得父親的好處。”

郭威一陣咳嗽,苦笑道:“榮兒記住,民心如流水,觸摸不及,佔先者立於不敗之地,百里無忌先以大義阻我周軍南下,復以三千萬斤糧食收攏人心,如今以燕雲十六州立下赫赫不世之功,我郭威如何望其項背,觀此人如此年紀,竟能如此老謀深算,威不及也。”

郭榮無言相勸,只能上前輕輕爲郭威拍背,爲其舒緩。

郭威閉目良久,突然出口道:“榮兒以爲,待你繼位,經五年治理,窮周國之力,可勝明國否?”

郭榮一驚,低頭思量片刻道:“榮兒不敢言勝,但至少能不敗。”

郭威沉默不語。

郭榮見狀,以爲自己說錯話,引郭威不高興,趕緊道:“還請父親不要生氣,榮兒日後一定以父親爲表率,勤政愛民就是。”

郭威睜眼道:“榮兒,不是爲父生氣,而是你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周國國力。”

第三章第三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13章 孫少的刀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14章 皇帝私宴第十九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一百五十八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十一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七十九章第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二十二章第一百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二百三十四章第18章 告別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一百一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十五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6章 布衣樑震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七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二百章第二十章第二百五十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七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二百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97章 傳承第五十九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38章 水車船第一百六十五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零八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八十三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五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十九章第97章 傳承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八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三章第三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13章 孫少的刀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14章 皇帝私宴第十九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一百五十八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一百十一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58章 第一戰,伏擊戰第十九章第六十九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七十九章第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二十二章第一百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二百三十四章第18章 告別第10章 兄弟還是敵人第一百一十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十五章第26章 各懷鬼胎第6章 布衣樑震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二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七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二百章第二十章第二百五十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七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二百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97章 傳承第五十九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38章 水車船第一百六十五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零八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二百四十章第二百八十三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五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十九章第97章 傳承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八章第一百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