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bookmark

丁元和身爲走私軍械負責人,自然知道皇帝詢問所指,恭順答道:“回奏陛下,草民此次販賣的只是絲綢、糧食、鹽、鐵等瑣碎之物,不敢違背陛下旨意。”

百里無忌頜首,繼續問道:“你此次西來,一路可有所見聞?”

丁元和答道:“草民此次是從渭州城出發,但離開渭州城去往涼州的路上,聞聽渭州城已經陷落,但從涼州至甘、肅二州,在關隘口竟沒有遇見往常盤查的回鶻軍,後來才聽聞,回鶻三萬大軍在岷州以南被昭勇將軍韓繼勳殲滅。”

丁元和這無意中說出的消息,不僅令曹元忠及麾下震驚,也讓百里無忌大吃一驚。

如此說來,河西走廊涼、甘、肅一帶皆已經在唱空城記了?

百里無忌心中震驚,但依舊面不改色。

轉頭對曹元忠笑問道:“曹節帥可有意重現司徒當年歸義軍的榮光?”

曹元忠一愣,小心翼翼地反問道:“皇上之意,是讓歸義軍趁勢佔據肅、甘、涼一帶?”

百里無忌依舊笑着點了點頭。

曹元忠再次問道:“皇上,此事不妥,雖然甘州回鶻主力已沒,但肅、甘、涼以南角廝羅部依舊雄據河湟一帶,兵力過非歸義軍所能比擬。”

一邊的鄭恩插話道:“這你勿須擔心,角廝羅部主力三萬已被明軍所滅,角廝羅已經率殘部歸降明國。”

曹元忠再驚:“敢問當面是……?”

鄭恩一介莽夫,不耐道:“某乃周國殿前都虞候鄭恩。”

曹元忠愕然。這周國殿前都虞候可是皇帝親隨,怎麼就成了明國皇帝的隨從呢?自己還想在明、周兩國間做個選擇,這下倒好。周國的殿前都虞候竟與明國皇帝同時出現在了面前。

百里無忌見曹元忠驚詫,解釋道:“曹節帥勿須起疑,此事說來話長,先坐下說。”

百里無忌此話給了衆人一個臺階下,避開了衆人拜見皇帝禮節的尷尬。

衆人皆依言落座。

百里無忌繼續追問道:“曹節帥,對朕的提議,你意下如何?”

曹元忠與衆屬下眼神交流之後。答道:“陛下明鑑,我雖有東進收復故地之心,但歸義軍不過區區八千人。實難擔當重任。況且,西邊西州回鶻對瓜、沙虎視眈眈,若我率歸義軍東進,沙州何人來鎮守。歸義軍如今缺少良將。實在力有不逮。”

百里無忌知道這不過是曹元忠的推托之詞。

但鄭恩卻以爲是真的,上前大聲道:“曹節帥,某願擔當領軍之責,以某殿前都虞候的軍職,統率幾千歸義軍總不算僭越吧?”

曹元忠被鄭恩一是擠兌,愣在那傻呆了。

鄭恩卻更爲興奮,向百里無忌道:“大哥,此事就這麼定了。如何?”

這下輪到百里無忌哭笑不得了,心中暗罵一聲。呆子。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邊的丁元和上前稟道:“陛下,草民以爲,這萬萬不可,鄭將軍以周國殿前都虞候之職率歸義軍東進,日後佔領肅、甘、涼,明、周兩國如何定歸屬?”

曹元忠聞言連連點頭,但心中再次疑惑,這明國皇帝怎麼又與周國將軍兄弟相稱,簡直亂得一塌糊塗。

鄭恩被丁元和這麼一說,倒也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但嘴上還是不依不饒道:“如今遼、阻卜等蠻族進犯中原,明、周兩國共同抗敵,何須分得如此清楚?大不了打完之後,大哥和二哥再分地就是。”

百里無忌聞之驚詫,這粗漢倒也能說出一些道理,自己倒反而有些沉迷了。

隨即,百里無忌向曹元忠說道:“朕以爲鄭恩此話有理,打了再說,曹節帥以爲如何?”

不想,曹元忠還在思慮這鄭恩口中的“大哥、二哥”究竟分指何人,照話中意思,鄭恩所說二哥分明是指周國皇帝,這真得是一筆糊塗帳。

但曹元忠已經明白一點,那就是明、周兩國已經聯手抗擊遼、阻卜了,而周邊吐蕃、回鶻已經或歸附或擊潰,也許歸義軍真的有機會重現往昔榮光了。

既然明、周兩國已經不分彼此,我又何必皇帝不急太監急呢。

想到此處,曹元忠站起身來,走到百里無忌面前,正容向百里無忌下拜道:“臣,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願意歸附明國,吾皇萬歲。”

見主公已經下決心歸附明國,歸義軍官員們皆起身下拜向百里無忌行禮。

如此,君臣名份已定。

百里無忌隨即授曹元忠爲歸義軍防禦使,轄瓜、沙、肅、甘、涼等原歸義軍十一州之地。許諾回京之後,再另行封賞。

令曹元忠即日起徵召瓜、沙丁壯,鎮守沙州,防禦西州回鶻,調撥歸義軍六千騎兵分爲兩廂,由百里無忌和鄭恩分別率領,向東進軍。

令丁元和立即率商隊返回明國,組織軍械物資輸送沙州,並傳訊金陵府。爲行事方便,百里無忌臨時授丁元和歸義軍軍器監主簿、錄事參軍事之職。

……。

一個月以來,明、周兩國遭受了遼、吐蕃、回鶻、阻卜四國五部的聯合攻擊,損失慘重。

尤其是周國,正當風口,周國西邊已經是一片狼籍。

西北靈、鹽、宥、夏四州淪陷遼軍之手,朔方節度使馮繼業率殘部退至銀州一線,依據長城防禦。

西邊渭、義、涇三州被遼軍攻克,彰武節度使郭謹率殘部退至寧州防禦。

西南邊秦、成、階、興、原、三泉六州皆落入阻卜軍之手,鳳翔節度使王景率部東撤至鳳州、鳳翔府一線組織防禦。

十萬周軍被擊潰,柴榮無奈,只能在慈州不動,如今局勢,他的五萬禁軍推進至前沿也已經是杯水車薪,只能以空間換時間,等待明軍來援。

中原之地,僅憑周軍已經抵擋不住遼、阻卜的三十幾萬大軍南下,而被攻陷的十三州中的百姓慘遭蹂躪,大批地難民向東遷移,對周國的經濟和治安形成了更大的破壞。

阻卜軍佔領周國西南六州之後,隨即攻入明國境內,由於雲揚的第一軍和徐守仁的特戰軍的離去。

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二百零九章第18章 告別第四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零三章第二百零四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五十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1章 寧江王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5章 出路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六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38章 巴東對第9章 四海鹽鋪第九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九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十七章第四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24章 齊已仙逝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九十七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38章 水車船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七十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二百零九章第18章 告別第四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零三章第二百零四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零五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二百五十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八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1章 寧江王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5章 出路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六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九章第38章 巴東對第9章 四海鹽鋪第九章第一百零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九十一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92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一百十七章第四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第16章 王佐之道第24章 齊已仙逝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九十七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38章 水車船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三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七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