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尹日心花怒放地感謝道:“全靠蕭樞密提攜,下官必定盡心竭力爲遼國辦事。”

蕭思溫一聲乾咳掩飾着對尹日諂媚神情的厭惡,道:“從金陵府傳來的消息,金陵那邊已經準備行刺百里無忌,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這邊也將安排對柴榮行刺的計劃。對此,尹大夫有何高見?”

尹日聞言一驚,這行刺一國皇帝的事,豈是他一個小小諫議大夫所能籌劃得了的,尹日忙回道:“蕭樞密,下官不通軍事,對動武之事,還是請蕭樞密安排,下官依令行事便是。”

蕭思溫淡淡地說道:“尹大夫放心,在開封府,本使有得是可動用之人,本使不會讓你去行刺,你只要將柴榮平日行程、飲食起居等一一記錄下來,稟報於我就行了。”

尹日心中一鬆,忙道:“下官一定照辦。”

“別忘記明日上奏誅殺王樸之事,這纔是關鍵所在。”

“是……是。”

“去吧。本使要單獨靜一下。”

……。

次日,王樸再次隨李谷進入皇宮。

王樸已經決定,今天如果再無法在朝堂覲見柴榮,那就只能選擇讓李谷私自請見柴榮了,雖然百里無忌交待,王樸須先在周國朝堂上,以明國使者的身份覲見柴榮,以迷惑遼國奸細,之後才能私下與柴榮見面,解釋誤會,這樣才能將戲演得逼真。

但王樸感到時間已經等不及了,自己來開封已經第四天。竟連柴榮都見不到,更別說說服柴榮了。

而李谷顯然明瞭王樸的焦急,在李谷看來。王樸應該沒有說謊,肯定有急事覲見皇上,所以,李谷爲防再出現昨天的意外,今天一上朝,羣臣向柴榮施完禮之後,李谷便搶先上前奏報。

“皇上。臣有奏。”

“李愛卿且容朕先說。”

皇帝有話要先說,李谷只好退下。

“朕昨天錯了,左藏庫使符令光雖然有錯。但罪不致死,朕錯殺了符卿。朕決定,追授其三品光祿大夫之銜,表彰其數年來清廉謹慎的功績。並賞賜其家眷金百兩。以示哀悼。”

柴榮經過一個晚上,已經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周國官員暗籲一口氣,集體上前呼喝道:“皇上聖明。”

柴榮擺擺手道:“日後朕再犯這種錯誤,宰臣們可以追進內宮,勸諫於朕。”

“皇上聖明。”

“李愛卿,你方纔欲奏何事?”柴榮不想在這事上糾纏下去,便找李谷岔開話題。

李谷心中也暗暗爲王樸吁了一口氣。柴榮心情已經平息,那王樸性命應該無憂了。

李谷深吸一口氣。朗聲道:“皇上,臣要奏報的是,明國使者王樸在殿外等候皇上召見。”

剎那間,朝堂之上,就如一塊萬斤巨石砸在水面,沸騰不已。

王樸,這個早已瘋傳已經投靠明國的叛臣,居然真得回到了開封,身份居然還是明國使者。

周國朝臣們或冷笑不已,或竊竊私語,憤怒激昂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羨慕嫉妒者有之,也有同情王樸的,但大部分都是希望皇上能懲戒王樸,以正爲臣之道的。

柴榮心中卻是一團火熱,他不管王樸在金陵遇到了什麼事,只要他回來,還是自己的心腹。

雖然眼見羣臣們慷慨激昂,似欲置王樸於死地,柴榮依然諭令殿衛宣王樸覲見。

等候已久的王樸聽見召喚,心中涌起一陣激動,皇上終究還是信任他的,在王樸心裡,爲人臣子,最大的欣慰之處莫過主公的信任,再沒有比這信任更能令王樸激動了。

王樸昂首闊步走進周國朝堂。

“外臣明國侍中、鴻臚寺正卿王樸奉命出使周國,拜見陛下。”

“哄……”王樸的話音未落,朝堂再次一陣譁然。

羣臣雖然心中早已聽聞王樸背叛,但如今看見其真人,親耳聽到他自承明國使者,還是禁不住震驚和憤怒。

這廝還真厚顏無恥,面對昔日恩主,竟還能如此光明正大地說出自己現在的身份,太不知廉恥了。羣臣心中都存在着這樣的看法。

而本是滿心興高采烈接見王樸的柴榮,在聽到王樸如此宣告他的到來時,心中的溫度被澆息了一半,柴榮瞭解王樸,沒有人也沒有任何方法能讓這個文人做他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除非是王樸自己願意,柴榮多希望這時王樸能告訴自己,他是出於無奈纔出此下策的,這樣,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其官復原職,不,明國既然給他侍中之位,朕自然也可以給他侍中官職。

沒等柴榮開口,右諫議大夫尹日已經迫不及待地站出來,稟奏道:“皇上,如今逆臣王樸已經親口承認其背叛皇上的事實,臣以爲,應立即將其拿下,斬立決,以正朝堂之風,以敬效尤。”

李谷自然不同意,有了前天柴榮憤怒之下,下旨錯殺符令光的前車之鑑,李谷已經無法等柴榮出口再勸諫了,他迅速向中間邁出一步,稟奏道:“皇上,無論王樸是否背叛,其如今卻是明國使者,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何況明、周兩國依然還是同盟,豈可擅殺使者,貽笑天下。”

尹日見李谷反對自己的建議,李谷品級比他高二品,原本不應該以下犯上,但朝堂之上,論起事來不講究品級,更何況前天晚上蕭思溫的再三關照,自然不得不強硬對抗。

“李司徒此語大謬,所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天下人自然皆知,然明國皇帝卻不知,或許本是知道,卻裝作不知。其擅殺我國使者張尚書,如果我國不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周國國威何在,顏面何存?”

李谷一時語塞,吶吶不知如何反駁。

此時,羣臣中再走出一個人來,上前奏道:“皇上,尹大夫所言極是,所謂有仇報仇有恩報恩,明國以擅殺始,則周國以擅殺終。一報還一報,何其公平?”

李谷轉頭一看,竟是太常卿田敏。

羣臣早已心中憤慨,見有人起頭,自然蜂涌而上。一個個上奏,堅決請求柴榮嚴懲王樸。

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三十六章第九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一百五十七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32章 以武立威第79章 番薯燒第三章第二百八十章第八十五章第二百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五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四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十八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二百二十章第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1章 欲刺殺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九十一章第3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零四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四十章第97章 傳承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二百四十章第七十三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一百四十五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四章第13章 孫少的刀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77章 那一滴淚第一百三十章第18章 告別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68章 活捉安思謙第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86章 醫署衛隊第九十四章第76章 南唐欲和
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三十六章第九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一百五十七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32章 以武立威第79章 番薯燒第三章第二百八十章第八十五章第二百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五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四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十八章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二百二十章第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1章 欲刺殺第85章 東王妃的危機感第九十一章第3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零四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四十章第97章 傳承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69章 驅虎吞狼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二百四十章第七十三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一百四十五章第57章 告別?表白!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四章第13章 孫少的刀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77章 那一滴淚第一百三十章第18章 告別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68章 活捉安思謙第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86章 醫署衛隊第九十四章第76章 南唐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