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里無忌到是偏向讓慶州馬驥雲部增援,畢竟慶州離成都府最近,在這節骨眼上,還是搶時間爲妥,百里無忌是絕不會相信以馬驥雲的性格和黑旗軍的老底子,第七軍能讓明國丟臉。

但百里無忌覺得不太對勁的是,馬驥雲屬於一個穩重的將領,守成有餘,用作進攻,特別是進攻異國疆土,馬驥雲顯然很難得心應手。

象這種出國揚威的戰事最合適象雲揚、丁思覲這樣有點兇狠和油滑的將領。可是雲揚鎮守成都府至關重要,而丁思覲則遠在太原府。

這令百里無忌拿不定主意,將到用時也方恨少。

百里無忌很清楚這場戰事肯定不適合徐守仁,阿仁的性格過於陰狠、內向,就象他自己所希望的,徐守仁以後適合接手徐世銘手中的情報網,百里無忌如今沒有合適的將領方纔讓他統率特戰軍,讓他帶兵出國百里無忌還真的有些不放心。

整整一個晚上,羣臣都商議不出什麼決議來,百里無忌已經打了好幾個哈欠。

他發現這朝堂實在有些扯皮的味道。

百里無忌有些不耐煩了,乾咳了一聲。

於是,世界安靜了。

百里無忌建立明國,以開國皇帝的威嚴,明國中還沒有哪個朝臣敢無視百里無忌的咳嗽聲。

見羣臣都低頭甘手,再也看不見方纔臉紅耳赤的爭辯勁頭。

百里無忌不悅道:“衆卿勿須再爭議,朕已有主張。朕的新軍已經整訓得差不多了,如今也該拉出去磨礪一番了,此次。朕要親征。”

百里無忌一言方出,羣臣又吵雜成一鍋粥,但此時他們皆統一出意見,一致反對皇帝親征。

百里無忌抽了抽嘴角,這種場面自己見得多了,文武百官若不是這樣表達一下他們憂國憂民的心情,好象比殺了他們都難受。

百里無忌再次乾咳。然後道:“朕已經決定,衆卿勿須再議。”

既然已經決定,何必再花口舌。百里無忌下旨令徐世銘、孫光憲負責糧秣、軍械補給,令馮道負責向周國派出使者,請柴榮傳旨駐守靈州的周國朔方節度使馮繼業協助明軍進行策應。

明國朝臣們見再勸說已經於事無補,於是提出皇帝親征。率新軍區區八千人。兵力太過單薄,應該同時攜帶特戰軍前往成都府。

百里無忌聞諫抽了抽嘴角,這八千新軍如果是紙糊的,那麼豈不是在扇自己的嘴巴。

但既然大臣們已經不再反對自己親征,帶特戰軍出兵,也算是一種妥協,百里無忌應允。

令徐守仁即刻回去集結特戰軍。

令水師提督彭曉調派足夠的運輸船,在金陵、江都碼頭集結待命。

傳令新軍郭廷謂、鄭彥華、周保忠各自集結新軍三廂。

定於次日。正月初二出兵增援成都府。

而後,百里無忌下旨。令東、西宮皇后攜太子百里靖北監國,令徐世銘、孫光憲、馮道三人共同輔佐。

安排妥當,百里無忌回到hou宮。

百里無忌要親征,首先要與兩後二妃有個交待。

畢竟一國之君親征關乎社稷安危,百里無忌需要有個安排。

以前百里無忌沒有兒子,hou宮又不得干政,只能讓徐世銘三人監國,如今太子已立,皇帝不在,太子監國,名正言順。

自明日百里無忌出兵後,三歲的太子百里靖北將在兩宮皇后懷抱中開始監國。

百里無忌內心覺得可笑,但這又能如何?

當百里無忌召集兩後二妃,宣佈自己將親征,由兩宮皇后攜太子監國後。

讓高蓉蓉、孟延意目瞪口呆。

這二人一個出身官宦,另一個更是出身皇室,這從沒有經歷過這等大事。

百里無忌安慰道:“蓉兒、延意勿須擔憂,朕已令徐世銘等人輔佐,出不了什麼問題。”

高蓉蓉吸了一口氣勸說道:“親征之事,皇上還請三思,這兵戈兇險,萬一有個閃失,明國可就……。”

孟延意倒是另有下情稟報,她向百里無忌施禮請求道:“皇上,你此去成都府,不如帶我一起去唄。”

孟延意的話引來高蓉蓉斥責的眼神。

但卻沒想到周薔卻一本正經地開口道:“皇上,臣妾也想去成都府看看。”

唯有周憲悄悄與高蓉蓉站在一起,高蓉蓉一番勸說,愣是讓孟延意、周薔給攪和了。

高蓉蓉對孟延意慍怒道:“妹妹,陛下此去可是領兵打仗,豈是你等可以隨軍的。”

孟延意與高蓉蓉處習慣了,對高蓉蓉的話倒也不在意。

可週薔卻聽得刺耳,她抽了抽鼻子,回道:“陛下去打仗不假,可成都府還是明國之地不是?臣妾隨陛下去逛逛又有何不妥了。”

以妃對後,這已經算是不敬,但四人嘻鬧慣了,倒也不以爲意。

百里無忌拿這周薔沒有辦法,四人之中她年紀最小,年少心性,愛玩鬧,本來帶私下她去成都看看,哪怕是帶上孟延意也無所謂,但這次是抵禦吐蕃襲擾,成都府可以說是處於前線,而吐蕃雖然已經分裂衰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實力猶不可小覷。

如果說明國有人還敢動手打百里無忌,那麼hou宮就有兩個。

孟延意和周薔。

當然,這前提肯定是要揹着人,這點分寸,這二位自然把握得清清楚楚。

百里無忌對此也非常縱容,本就是夫妻,誰還真能夠對剛剛還在牀上胡天胡帝的人狠下心來?

這四人自從入宮,就沒有了自由,除了去金陵女子學府,再無別的休閒。

百里無忌其實心中也很內疚,都是人,這差距確實也太大了。

有心想讓她們出宮散散心,但此次確實是不可能的。

爲了說服她們,百里無忌招手讓四人坐下,細細向她們述說。

自有唐以來,吐蕃與唐八次會盟,屢盟屢叛。

總章三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欽陵率領四十萬吐蕃軍隊入侵併攻佔了安西四鎮,聯合于闐攻陷龜茲的拔換城(今新疆阿克蘇)。

四月初九,唐朝以薛仁貴爲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爲副,領軍五萬人反擊吐蕃軍,以收復淪陷的安西四鎮,並幫助“護吐谷渾還國”。

第十七章第九十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7章 美人心聲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四十四章第七十六章第八章第42章 國和家第51章 元宵之夜第四十二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十三章第88章 首次殖民第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五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3章 逃婚(三)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六十二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一百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七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二十四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二百零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四十八章第十二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二百三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四十五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一百十九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十九章
第十七章第九十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八十六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7章 美人心聲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四十四章第七十六章第八章第42章 國和家第51章 元宵之夜第四十二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20章 偷聽是一種病第十三章第88章 首次殖民第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19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五十一章第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二十六章第四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3章 逃婚(三)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六十二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一百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一百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七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65章 五馬被殺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二十四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二百零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14章 有婦之夫第36章 廖匡齊的母親第四十八章第十二章第29章 南平王的苦惱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50章 醫者有恙第二百三十七章第四十七章第26章 滅楚戰爭(三)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四十五章第49章 籌備軍械坊(二)第一百十九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