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江邊

沉默片刻,還是有人道:“我真沒想到咱們和記在北邊還這麼受氣,這可真窩囊。”

“一直說咱和記的力量大半在北邊,震的朝廷不敢動彈,才放着咱們在南邊這麼風光得意……這話怕是說反了吧?”

“這一次咱們不該就這麼點人過來,應該帶兩營兵過來,怕不這些狗官一個個都得笑臉相迎纔是。”

“要我說乾脆將張大人從北邊迎到臺灣,臺灣全是咱們的地盤,到那邊逍遙自在多好。”

“不是說草原也在和記的掌控之下?”

“那蠻荒地界,人都那麼一丁點,有什麼好佔的?”

“這倒也是啊。”

何斌正攀着車門打算上車,但還有一些箱子正在裝車,他不是太放心,手攀上車門把處張眼看着,細雨之中車伕和力夫們正在搬擡,也很快就會結束,不遠處天津巡撫衙門的人和衛所官兵在外圍好奇的向這邊張望打量……聽到身後部下們說的這些話,何斌氣的扭回頭來,輕聲罵道:“你們幾個少說幾句混帳話,再說渾話就叫你們上船回去,不要在這裡給我丟臉。”

何斌性子精細謹慎,總帶着一些小心,也很少有這樣疾顏厲色罵人的時候,所以下頭的人都不是很怕他,不過老實人一發火,倒是將這些人嚇了個夠嗆,鄭芝豹又按着刀走過來,睜着牛眼看向衆人,這一下所有人都閉住了嘴巴,老老實實的等着登車。

不遠處盧大也是按刀站着,這一次運送和人員交流任務,第四團派了兩個中隊的人手負責安保工作,負責的是一個連級指揮,盧大是老資格的連級軍士長,隊伍裡的一些具體的事就是由他來負責,這時候也偷懶不得,跟着值勤守備一起站在雨地裡等着裝車完畢。

盧大身上着的是冷鍛鐵甲,一體成型胸前和後背兩片,束緊之後可以防住絕大多數的傷害,不管是近身的戳刺還是劈斬,或是弓箭勁射,甚至稍遠距離的火銃都能夠有效防禦,缺點就是一旦有了缺口就無法修補,只能回爐重鑄,代價相當的大。

除了胸甲之外,尚有護臂,護脛,鐵盔,鐵網靴等防護,這是原本標準的跳蕩戰兵的裝束,現在長槍兵和軍士一級也都可以裝備了。

這也是這一年來軍司財政好轉的明證,軍工司大量採買靈丘產鐵來鑄成鎧甲,補充前兩年產能不足的缺口,臺灣的補充級別又相當優先,所以盧大這樣的軍士長都是每人一身鐵甲,在安全防護上已經是財大氣粗,胸甲壞了就換一副便是。

長槍手和火銃手並不更換鐵甲,最多長槍手換扎甲,火銃手仍是鎖甲爲主,甚至胳膊不穿甲,原本火銃手的站位也較爲安全,鎖甲只是防弓箭遠襲便可。

騎兵則全部鐵甲化,火炮的生產數量也在穩步增加。

盧大身上鐵甲和衣袍均是被雨水淋溼,他並不在意,這樣的天氣對南方人來說相當的困難,畢竟就算是小冰期,福建和臺灣等地也是相當的溫暖,在當地土生土長的人面對北方的惡劣天氣時會有相當程度的不適……剛剛那幾人的牢騷滿腹,也可以看成是天氣之下人體的應激反應,不發牢騷纔是奇怪。

眼下的這一點小雨和寒氣,對盧大這種大同地方長大的人來說根本不當回事。就算他在臺灣呆了幾年,已經適應了溫潤天氣也是一樣……從小生活長大的影響和記憶十分深刻,可沒有那麼容易被忘掉。

鄭芝豹按住那些說怪話的人,慢慢踱步走過來,對盧大道:“老盧,剛剛叫你聽了笑話了……那幫傢伙,一生沒離開大海,最多在福建幾個府走動,井底之蛙罷了。”

“還能不叫人發幾句牢騷?”盧大一臉無所謂的道:“咱也有些憋氣,不知道軍司會怎麼個做法。”

“北方要是呆不住,奉張大人回臺灣,你看行不?” wWW. тtkan. C○

盧大嘿嘿一笑,搖頭道:“這樣的大事,咱什麼身份,敢多嘴?”

“這也是。”鄭芝豹自失一笑,說道:“也就聽那幾個渾人說起來,多嘴閒聊,你只當沒聽我這麼說過。”

盧大點頭一笑,似乎也沒將這事放在心上。

……

北風凜洌,氣溫陡將,北方大地已經有不少地方落雪,浙江這邊雖然沒有落雪,氣溫也是一樣的寒冷徹骨。

富人們已經穿着皮毛衣裳,懷裡還要揣着銅手爐來取暖,出門也是坐着馬車。

窮人們則抓緊想辦法弄錢,要在落雪之前把去年春天抵在當鋪子裡的厚衣袍給贖出來。

方從哲從辭相回家已經好幾年,其實他雖然祖籍湖州,父祖幾代之前就移居京師,隸屬於錦衣衛。

辭相之後,由於京師風雲變幻,黨爭相當厲害,東林初爲得勢,後來閹黨反撲,東林黨人多有遇害的,甚至校尉從京師出發,到蘇州拿捕東林黨人,造成市面大亂,著名的蘇州五義士,就是在天啓四年時鬧出來的變故。

方從哲對這此變幻演化並不意外,甚至可以說是在其意料之中。

離開世居的京師,返回浙江老家居住,就是有躲避風眼的用意。

方從哲這裡,向來心黑手狠的魏公公也沒有抓到什麼把柄,湖州這裡這兩年時不時的有操京師口音的人出現,打聽的無非就是方閣老的消息,所得的回答無一不是方閣老在江邊釣魚,如此兩年之後,京師來人就不再出現,方從哲也算鬆了口氣,知道自己可以平安等着老死了。

昨天一夜北風,烏雲蓋頂,方從哲在書房提筆寫了幾封小簡,令僕人提前送去,他要請幾位同城的士紳過府來喝酒。

早晨起身時天氣昏黃,方從哲也不以爲意,穿着粗布棉襖,披着蓑衣就出門去。

方府距離江邊不過幾裡,城中的人多半都認得這位老相國,一路上不少人叉手在路邊站着,等方從哲過來就躬身爲禮。

幾個方府的健僕跟隨着,幾人交叉站着,不叫人過份靠近。

方從哲也不肯坐轎子,安步當車,慢騰騰的向江邊走,這樣的情形下只能小心提防,以免出事。

好在城內外一片安然,不管北方的戰亂和災害鬧騰的多麼厲害,浙江這裡卻是風平浪靜。地方平靜,相對也富裕,百姓就算不戴頭巾也有幾分斯文氣,方從哲其實對這一片土地相當陌生,人們都願意認他當鄉親,認爲老相國是自家人,其實方從哲自己心裡的家鄉是那個龐大的北方城市,是那個夏天惡臭燻人,春風風沙撲面,冬天寒冰刺骨,但秋天可以去香山看紅葉的龐大帝都。

那裡纔是他真正的家鄉,他在那裡生在那裡長大成人,在嘉靖年出身,萬曆早年考中舉人,十一年中進士,現在回頭看看,和他同等資歷的幾乎都全部入了土,留在人世間的已經不多,還在臺上發揮餘熱的已經是寥寥無已了。

看最近的邸抄,任用的一些大臣,包括封疆大吏已經有很多是天啓二年的進士了,相隔十幾科,真真是叫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北方的一切,叫方從哲既陌生又熟悉,他既慶幸自己從北方的亂局裡脫了身,纔有眼下的太平之福,又很惦念着北方的一切,似乎自己還是在中樞,還在閣中辦事,票擬之後送入大內,等着司禮批紅出來頒佈成國策。

曾經身居最高位的人,很難從過往的狀態裡徹底清醒出來,方從哲算是較爲恬淡的一個,有時候臉上也有明顯的悵惘情狀,只是不是與他特別親近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到辰時末刻時,天空下起小雪,這在意料之中,方從哲不以爲意,釣杆並不曾提起,仍是安心垂釣。

蓑衣上很快積了雪,僕役要上來幫着撣雪,方從哲揮了揮手,叫對方不要多事。

湖州這裡下雪究竟較京師爲少,也很難如京師那裡下齊膝深的大雪,方從哲自幼在北方長大,這一點小雪還不至於叫他放在心上。

這時從河畔西邊過來一輛馬車,車身漆的黑油油的甚是光亮,方從哲扭頭瞟了一眼,就知道是朱國楨的車馬過來。

今日宴會,朱國楨當然也在宴請之列,在方從哲在內閣時,七年獨相,朱國楨當時是侍郎,天啓三年時朱國楨爲禮部尚書,入值文淵閣,那時方從哲已經從內閣辭職,罷官回鄉了。

朱國楨是被李蕃彈劾之後辭職下臺,魏忠賢評價其爲邪人,但不曾作惡,也就是沒有直接下場和閹黨對着幹,所以得以平安落地,安然返鄉。

兩人曾爲政敵,方從哲是浙黨,朱國楨卻是東林,同爲浙人,黨派利益卻是不同,在京師時也幾乎沒打過交道,都辭官退隱,並且年歲已高,不再復有再起之望,所以平時鄉居往來,倒是比京師時密切許多。

一城之中,有兩個退職的閣老在,湖州也算是人傑地靈,也是反應出當時浙人在大明的權力版塊中的重要地位。

待朱國楨柱杖下車,緩緩步行到方從哲身側時,方從哲方收了釣杆,笑道:“這落雪的天,平涵公何以至此?”

朱國楨道:“京師風雲變幻,老前輩仍然垂釣於此,真的就這麼無動於衷麼?”

方從哲是萬曆十一年進士,朱國楨是十六年舉人,十七年進士,相差兩科,叫聲老前輩是沒有錯的。

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六十章 會合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三十三章 兼併
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甲士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野狗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時間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二百零五章 忙碌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飄搖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餘波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黑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九百零八章 故舊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五百八十五章 加入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七百四十九 純儒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一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衰朽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回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一千八十六章 前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線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一千五十四章 頭人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六十章 會合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穫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推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苦惱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街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五百七十一章 請田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三十三章 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