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讓吳三桂倒向自己,鄭家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價的。比如說吳三桂就從鄭家一口氣免費拿到了兩千多支燧發槍。這些燧發槍,新舊不一,而且型號不一,有些是長槍管的,有些則是短管的馬槍。事實上這些槍大多都是所謂的民用槍支。其中的大部分是從臺灣和呂宋的華人那裡回收過來,準備作爲二手貨賣給南亞的一些國家的,還有一部分則是準備在臺灣和呂宋出售給華人的新貨,如今卻被拿來,交給了吳三桂。
這些燧發槍中有不少其實已經過了使用壽命。(熟鐵的槍管在臺灣和呂宋的氣候條件下很容易鏽蝕,保養起來很麻煩,老百姓們保養槍支往往做得也不太好,所以使用壽命普遍不長)但吳三桂對這些東西卻很是喜歡。因爲吳三桂手裡的原有那些東西,三眼之類的就不說了,那東西只要你身上有披甲,基本上也就是聽個響而已,不過考慮到那東西的形制,用來當戰錘,其實倒也不錯。就是哪怕關寧軍都拿着當寶貝的魯密銃(就是一種性能相對較好的火繩槍),就性能而言,無論是威力,還是精度,還是射擊速度,卻也都不能和這些用舊了的燧發槍相比。因爲無論在臺灣還是在呂宋,燧發槍,都是保命的東西,所以很多時候,民用槍支的用料,甚至比模範軍裝備的槍支都地道。所以雖然是舊貨,但還是很不錯的。
吳三桂將這些槍支都裝備給了自己的家丁。此外鄭森還打算從模範軍中給吳三桂派了幾個教官過去,好教他們使用這些新式槍支。但吳三桂卻不以爲然。當時,他對提出這點的鄭芝虎道:“不就是個鳥銃嘛,又不是沒用過,而且要說,你們這鳥銃,用起來比鳥銃簡單多了,俺只看了看,就會了。我拿了這些回去,也只會給自己的家丁用,那也都是老手了,這點東西,哪裡還用學?”
雖然拒絕的鄭家提出的,向他們傳授燧發槍的用法的好意,不過鄭家送出這批槍支的用意到基本上達到了,那就是拉攏了吳三桂,也讓他對於對抗李自成乃至建胬有了更多的信心。不過吳三桂依舊堅持,他的軍隊決不能用於和建胬的野戰。鄭森估計,如果不能首先擊退李自成,那不要說野戰,就是自己在城下和建胬對戰,讓他在城上開炮助戰,他也未必就肯。這傢伙多半並不想徹底和建胬撕破臉,多半還想着腳踩兩條船呢。
不過話說回來,至少在對建胬作戰的時候,鄭森也沒打算和吳三桂聯合作戰。畢竟,關寧軍賣隊友是出了名的。吳三桂雖然是關寧軍中有名的敢戰的“勇將”,但這並不等於說他不會玩“死道友不死貧道”大法。鄭森可不想冒這樣的風險。
依照鄭森的計劃,吳三桂將負責用各種虛假的情報迷惑建胬,拖住他們前進的速度。而鄭森則帶着自己的三個團,前去截擊李自成的大軍,並在野戰中擊潰他們。然後鄭森的主力轉向北面,配合吳三桂守住山海關,擊退建胬。至於北京,鄭森認爲,在野戰中吃了大虧之後,李自成會主動放棄北京的。
……
在決定向山海關進軍,以逼迫吳三桂投降,或是迫使吳三桂於自己決戰,以解決退路問題之後,李自成很快就組織起了征討吳三桂的軍隊,他首先讓明朝的降將唐通,帶着一萬多軍隊作爲先鋒出發,自己則和劉宗敏一起帶着六萬多順軍壓後。
李自成的軍隊一出發就被模範軍的偵察騎兵盯上了。李自成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些探馬,依照慣例,他派出了自己的騎兵試圖驅逐這些明軍偵騎。不過李自成的這個舉動並不成功,他的騎兵的戰馬和模範軍偵察騎兵的戰馬相比,無論是速度還是耐力都差的太多。這不僅僅是戰馬的品種的問題,也是戰馬的餵養方式,營養水平的差距。
模範軍的戰馬,都是用豆類和麥子等糧食,甚至還包括雞蛋這樣的奢侈品來餵養的。而他們的對手卻遠遠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們的糧食給人吃都緊張呢,戰馬什麼的很大程度上還要靠吃草來維持。事實上,依着模範軍的標準,順軍的那些戰馬,丟給後勤部門當挽馬都算差的。
除了戰馬的差別,雙方騎兵在裝備上的差別很明顯。模範軍的偵察騎兵屬於輕騎兵,戰馬並沒有披甲,但是士兵們卻配有較輕的皮甲,雖然防禦力上完全沒法和重騎兵部隊的板甲相比,但是對刀砍箭射還是有一定的防禦力的。尤其是對於騎兵的馬弓射出的箭,更是基本可以免疫。除了皮甲,他們還配有較小的鳶形盾(這些盾牌平時背在背上,撤退的時候可以防箭,戰鬥的時候則拿在手上)和採用了坩堝鋼的馬刀。而他們的對手大多沒有披甲,武器的質量也遠遠不能和模範軍相比,雙方發生的一些騎兵小規模的衝突中,甚至經常發生李自成的偵察騎兵手裡的馬刀被人家一刀劈斷的事情。
最後雙方士兵的訓練程度也相差甚遠。依靠着充足的食物補充,模範軍的騎兵們營養充足,一個個身體狀況都非常良好,而且他們幾乎每天都要進行訓練,所以在體力和技術上相對於李自成的騎兵也佔據了明顯優勢。
這樣的優勢就帶來了一個讓李自成非常鬱悶,卻又沒什麼好辦法的局面,那就是,他始終都無法將這些“明軍偵騎”從他的大軍附近驅走。如果他派出大隊的騎兵,那些明軍偵騎就會散開來,讓這些騎兵捉不住,追不上。若是他將手中的騎兵分散使用,又會被那些“明軍偵騎”仗着馬好裝備好技術好,各個擊破。
因爲偵察騎兵被壓制,所以李自成對於行軍路上的情況的掌握下降了很多。也因此他的軍隊的行軍速度大大的下降了。離開北京後,因爲擔心被伏擊,李自成的軍隊每天行軍的距離都不超過四十里。走了整整四天,他們纔到達距離北京不過百多裡的香河。而他們的對手,模範軍的三個團卻已經提前一天抵達了香河。
四月三日上午,在模範軍參謀們預設的地點,一片相對開闊的平原上,一直受到壓制的李自成的偵察騎兵終於和模範軍大部隊遭遇。鄭森下令第一騎兵團下屬的輕騎兵部隊向李自成的偵察騎兵發起攻擊。訓練有素的模範軍輕騎兵輕易的就擊敗了李自成的偵察騎兵,並一路追殺他們一直到李自成的主力跟前。
“看到我們的這些騎兵,李自成肯定不敢後退,他只能和我們決戰了。”站在一處高坡上,鄭森眺望着李自成的大軍,這樣說道。
遭到這樣突然地一擊之後,李自成並沒有慌亂,畢竟他也是打老了仗的人了,而他身邊的六萬大軍,也都是他的老部隊了。所以順軍很快就擺開了防禦的架子。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劉宗敏帶着一萬多士兵在前面警戒,李自成則帶着其他部隊向後略退了一點。李自成記得,剛剛他們從官道上走來的時候,經過了一處無人的荒村。距離這裡不過兩裡。在如今,在這片平原上,這個荒村就是一個難得的支撐點。在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敵軍的實力的情況下,搶先控制這出荒村,進可攻,退可守,後面的作戰就會從容很多。
中午時分,李自成全軍退到了村莊附近,並依託村莊擺開了陣勢。不久之後,模範軍的主力部隊也第一次出現在了李自成的視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