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來的盡頭

皇太極竟然跑了,準確的說,是皇太極正率五六萬步卒向瀋陽方向狂奔而去!

張斌收到消息的時候,皇太極已經率軍跑出去二十多裡了。

皇太極這是想幹什麼,難道他想憑藉這五六萬步卒去阻擋關寧鐵騎嗎?

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要有火槍和火炮還差不多,如果沒有足夠的火槍和火炮,數量相差不大的步卒遇到騎兵絕對幹不過,就算他手下全是重甲步卒都沒用,因爲關寧鐵騎也披了輕甲,互砍起來,一點都不吃虧。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太極想回瀋陽匯合城中的三萬重甲步卒,然後再跟關寧鐵騎幹,八九萬重甲步卒對五萬輕甲騎兵,還有那麼一點贏的可能性。

不過,這樣一來,瀋陽城就等於不設防了,自己只要隨便派個上萬精銳去偷襲,絕對能一舉拿下這座雄城。

當然,這些都是後面的事,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不要派關寧鐵騎前去截擊皇太極,如果能趁他這五六萬步卒在城外,衝上去一舉將其殲滅,那建奴基本就完蛋了,就算皇太極跑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張斌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沒有通知關寧鐵騎前去截擊,因爲遼陽城到瀋陽城總共也就一百二十餘里,他這收到消息的時候皇太極已經跑出去二十多裡了,等他再派快馬通知關寧鐵騎,人家恐怕都跑到一半了,再等關寧鐵騎集結起來衝上去,人家估計都快到了,到時候,在自己這邊步卒就無法及時支援的情況下,城中的建奴再出來衝出來,來個前後夾擊,關寧鐵騎就危險了。

這或許是皇太極的一個策略,破釜沉舟,捨命幹掉關寧鐵騎,他還有苟延殘喘的機會。

這個時候自己已經佔據絕對優勢,根本就沒有必要冒任何危險,穩打穩紮纔是王道,所以,張斌並沒有急着採取行動,他只是通知關寧鐵騎暫停行動,等他摸清皇太極的意圖,再決定接下來怎麼幹。

那麼,皇太極到底想幹什麼呢?

皇太極什麼都沒幹,他率六萬步卒一溜煙跑回瀋陽後根本就沒有率軍出城去找關寧鐵騎!

這一下,所有人都被他弄蒙了,他這樣大費周章,率軍跑回瀋陽,竟然什麼都不幹,這到底是爲那般啊?

其實,很簡單,因爲他感覺自己不行了,他之所以率軍匆匆趕回瀋陽,是回去安排後事!

這個時候,歷史的軌跡就偏移的比較厲害了,歷史上皇太極雖然病的很厲害,但是,那時候他接連獲取大勝,眼看着就要攻取山海關,滅掉大明瞭,正是志得意滿之時,所以,他並沒有感覺到自己不行了,也沒有安排什麼後事,屬於猝然而逝。

而現在就大不一樣了,因爲他初逢大敗,張斌又率大軍進逼遼陽城,而且還派關寧鐵騎到處清剿,斷他後金的根基,他心情極差,這樣一來,不但他的病情惡化的更快了,他自己也能明顯感覺到自己不行了,所以,他才匆匆趕回瀋陽安排後事。

他回瀋陽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汗位繼承人,這個時候,他的長子豪格還在大明京城,大明朝廷會怎麼處置還不知道呢,反正回來繼承汗位是不可能的了。

那麼,到底選誰呢?

這會兒他總共有十個兒子,除去豪格和三個夭折的,現在瀋陽城中還有六個,如果按年齡大小排序,他應該將汗位傳給四子葉布舒,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他的選擇倒是和歷史上一樣,他選擇的繼承人同樣是九子福臨!

這又是爲什麼呢?

難道是因爲福臨這名字起的好,能給後金又或者蟎清帶來福氣嗎?

當然不是,因爲福臨的身份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是皇太極的嫡子,而其他人都是皇太極的庶子。

他的母親是皇太極冊封的福晉之一,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皇太極總共冊封了五個福晉,其中有三個是科爾沁大領主博爾濟吉特氏後裔,分別是大福晉哲哲,側福晉海蘭珠和側福晉布木布泰,大福晉哲哲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側福晉海蘭珠是布木布泰的姐姐,而且,她們兩人都沒有給皇太極生兒子,所以,這個福臨便成了唯一的選擇。

話說皇太極不是使勁壓迫蒙元諸部嗎,怎麼立的福晉又這麼多蒙元諸部的呢?

其實,皇太極壓迫的主要是蒙元察哈爾部,每次抽壯丁抽的也是察哈爾部下面各個部族,而對於科爾沁部他採用的是聯姻籠絡,雙方是合作關係,而不是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

當然,這個時候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因爲蒙元察哈爾部各部族已經叛離了,他自己也快要不行了,怎麼讓自己的兒子順利繼承汗位纔是最重要的。

話說這會兒他都把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這三個最具威脅的對手丟遼陽了,只要立個遺詔,他死之後,福臨自然能繼承他的汗位,爲什麼他還要擔心福臨繼承不了自己的汗位呢?

如果是豪格在,他自然不用擔心什麼繼承汗位的問題,因爲豪格已經三十多歲了,完全可以自立了,但是這九子福臨比豪格小了將近三十歲,也就是說,這會兒他才三四歲,根本就沒辦法親政,如果多爾袞他們沒被張斌弄死在遼陽,絕對會回來搶他的汗位,所以,他必須指定幾個人輔佐自己的兒子處理政務,防止多爾袞奪了他兒子的汗位。

他選來選去,最後選定了四個宗親、四個大臣總共八個人輔佐自己的兒子處理政務,四個宗親分別是代善、齊爾哈朗、薩哈廉、巴布海,四個大臣分別是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和遏必隆。

這裡面最走運的莫過於巴布海了,他原本只是個甲喇額真,宗族裡面地位最低的一個,皇太極爲了坑張斌,特意將他擢升爲梅勒額真,讓他去找張斌求和。

皇太極原本想着,這麼個沒用的東西,估計跑過去還沒見着張斌就被人家給剁了,結果,張斌卻突然改變主意了,不但親自接見了巴布海,還把他放回來,讓他帶話。

緊接着,皇太極爲了突出他這個聯絡人的地位,又故意將他擢升爲鑲黃旗固山額真,代旗主,結果,白升了,崇禎壓根沒上當。

如果皇太極命還長的話,這傢伙遲早被擼下去,但偏偏皇太極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了,所以,他這個毫無野心的廢物反而成了統領鑲黃旗的最佳人選。

所謂陰差陽錯莫過如此,巴布海是莫名其妙的走上了人生的巔峰,皇太極卻突如其來的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安排好後事,他這氣一泄沒過幾天便斷氣了,一代梟雄就這麼毫無徵兆的與世長辭!

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六十章 猜忌第六十章 猜忌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七十章 忽悠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三章 英國公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二章 搬遷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
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監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一六四章 敲響警鐘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二二三章 永樂勳貴第八十四章 從車輪舸到輪船(下)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詐降之計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二二一章 新皇繼位第三十九章 兵臨海州第六十章 猜忌第六十章 猜忌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術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一五九章 還不是首輔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十九章 搭救袁崇煥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八十七章 東番兵事(下)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來武的第十八章 東番九衛再擴招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三十三章 張斌出手第七十九章 東番九衛第四十九章 戰鬥力瞬間爆表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九十七章 胡亂攀咬第一二五章 大舉反攻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一八八章 太子問計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間作稻第五十八章 送別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五十六章 炮轟皇太極第二九七章 被盟友拋棄第二十四章 親情第三十一章 銀票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四十章 盧閻王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七十章 忽悠第五十四章 西寧堡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三章 英國公第七十二章 東瀛割地賠款第三〇二章 思慮周祥第二十八章 建寧製藥第九十六章 溫體仁下臺第三十八章 鹹菜第三十六章 唐世濟進去了第十六章 張斌再出山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三三章 安撫永樂勳貴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廠第二四二章 這年頭生活不容易第四十五章 牽掛第二章 搬遷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九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