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武夫風範

柳鵬覺得鍾羽正的這個建議非常好,他當即說道:“嗯,若是有真正識趣的忠勇勇官員,我們也可以讓他寄銜海州、蓋州,等海蓋兩州真正收復了再慢慢上任來得及。”

但是誰都知道柳鵬說的實際是反話,他說是就是那種堅決不向海北鎮靠攏的頑固之輩,既然敢不向海北鎮靠攏,那麼海北鎮也會毫不客氣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柳鵬柳小魔,讓他們先在金州把板凳坐穿了再說。

一說到怎麼收拾朝廷空降下來的官員,在場諸人那真是各有各的辦法,沒幾下就找出了很多折騰他們的辦法辦法,只是說到最後,鍾羽正還是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咱們東三府實際不是問題,有海北軍撐腰魏閹玩不出什麼花樣,真正關鍵的還是兗州府。”

在海北鎮的佈局之中,兗州府可以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既不同於濟南府、東昌府,海北鎮在這兩府只是極其重要的配角,朝廷的勢力仍然處於絕對優勢,也不象東三府那樣海北鎮處於絕對優勢,一個凌厲的全面打擊就把朝廷的威風盡數掃落在地。

在兗州府海北鎮算是半個主人,在很多州縣居於劣勢甚至沒有多少影響力,但是在另外一些州縣,海北鎮的勢力又壓過了官府,而從整個兗州府的角度考慮,海北鎮與朝廷只能平分秋色。

現在魏忠賢既然已經在東三府對海北鎮全面宣戰,那麼他們在兗州府也遲早會發動對海北鎮的攻擊,只是柳鵬這個時候就顯現出英雄本色:“兗州府不用擔心,真要出事,按照天啓二年的辦法調六千東征軍過去,一切就太太平平了!”

可問題在於天啓海北鎮東征是得到了朝廷的命令,而現在無事東征則肯定是天下共討之的結局,但是看到柳鵬自信滿滿,在場的每一位海北鎮要員都覺得柳鵬講得有道理。

兗州府這塊地盤是海北鎮用犧牲與鮮血打下來,閹黨如果想用一道命令就把兗州府拿走,那隻能在戰場見真功夫了,只是很快亓詩教就問道:“現在兗州府只有我們的水上巡防隊,力量是不是太薄弱了一些?”

柳鵬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我們要給朝廷一個面子,這第一槍不能由我來打,咱們辦事得有理有據,再說了,二十萬蓮妖都不過是一夜功夫罷了,還有什麼可怕的!”

他這種樂觀的情緒感染所有人,大家覺得柳鵬說得很對,兗州府可以大有作爲,不管朝廷有什麼亂命,海北軍都能及時撥亂反正。

而樑玉軒的看法卻是完全不同,他並不覺得朝廷的這一系列命令是什麼亂命,恰恰相反,這是一個最最正常的人員調動命令而已。

在對東三府進行大規模人事調整之後,閹黨又主持了對兗州府的大規模人事調動,這一次空降的規模雖然比不上東三府,但也一口氣空降了三十餘名官員。

對於一個州府來說,一下子空降下來三十餘名官員事實上跟全面換血沒有什麼區別,而樑玉軒則是很幸運地弄到了一個東平州陽谷縣縣丞的好缺,這可讓樑玉軒樂壞了:“居然是個縣丞,居然是個縣丞!”

樑玉軒原本以爲自己只能弄個主薄而已,運氣若是不好甚至可能淪落到巡檢的行列裡去,可是現在戶部的分發已經下來了,他樑玉軒是堂堂正正的陽谷縣丞,如果運氣好的話,再幹上幾年說不定還能混個知縣回來。

那是多麼美妙的前景啊!

樑玉軒覺得自己快要睡不着覺了!

只是比樑玉軒還要激動的還大有人在,跟樑玉軒一起等着吏部分發的唐中傑前幾天還在大罵魏忠賢忠國殃民,這幾天他天天都跟人說起魏公公的不凡之處:“魏公公英明,魏公公神武,朝廷幸虧有魏公公主持大局,不然不知道會糜亂到什麼程度!”

至於原因當然是唐中傑踩中了狗屎運,一個貢生居然也能做知縣,而且還是諸城這樣的大縣知縣。

“我就說了,有魏公公在,怎麼能叫樑小弟受了委屈,朝廷是不會委屈了有識之士!”

現在唐中傑仍然是一臉興奮:“魏公公就有若我等的生身之父,絕不會讓我們有識之士受到半點委屈啊!”

問題是魏忠賢是個閹人,唐中傑說是他的生身之父,這豈不是馬屁拍到馬腳上去了!

只是樑玉軒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計較太多,他們考慮的是前程問題:“咱們這次都分發到山東,唐兄,咱們一起赴任吧!”

雖然覺得唐中傑這人過於無恥,但是大家既然都在山東任職,以後肯定是擡頭不見低頭見,有的是需要唐中傑這位知縣老爺幫忙的地方,因此樑玉軒覺得還是應當跟同僚搞好關係爲宜。

只是離開了京城之後,唐中傑對魏忠賢的一片赤誠之心那是越來越熱烈,一天恨不得說“魏公公英明神武”這句話一百遍,直到一個驛丞終於聽不下去了:“你在北直隸說這話也就罷了,你在咱們山東還敢說魏公公英明神武這話,是不是想自尋死路!”

現在朝堂之上到處都是魏公公的人,誰敢與魏公公對抗誰就是死路一條,魏公公賞識誰誰就能飛黃騰達,這個驛丞的說法顯然太不合時宜,唐中傑從京師出發以來就等着這麼一個向魏公獻忠心的機會,當即就跟這個驛丞吵了起來。

只是這個驛丞也是老江湖,他冷笑一聲:“知縣好大的官啊!你是想溺水而沒還是落馬而死,要知道楊廣文發跡之前,也是我這個位置!魏公公這名號在咱們山東地面上不管用,你就等着落馬而亡吧!”

這是怎麼一回事?樑玉軒沒怎麼在意,唐中傑卻是勃然大怒,一心想替魏公公主持公道,回頭鑽進了樑玉軒的屋子說道:“這小驛丞欺人太甚,我回頭就參他一本無視朝廷,把他的驛丞給摘了!”

樑玉軒卻是說道:“得饒人且饒人,萬一人家背後有人怎麼辦?”

唐中傑卻是冷笑一聲:“他背後再怎麼有人,難道還能強得過魏公公不成,現在我背後可是站着魏公公啊!”

只是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唐中傑臉色卻是一片蒼白,樑玉軒以爲他良心上有些過意不去:“唐兄,我覺得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事不必鬧到天上去!”

只是唐中傑卻是面無人色地說道:“樑兄,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再這麼走下去,咱們倆非得落馬而亡不可,就算不落馬而亡恐怕也要溺水而死!”

樑玉軒沒聽明白唐中傑想說些什麼,他只能問道:“唐兄,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咱們可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

只是唐中傑聽到這話卻是整個人都腿軟了,他告訴樑玉軒:“就是因爲咱們是吏部授職的朝廷命官啊,最近兩個月咱們山東已經死了五位朝廷命官!”

死了五位朝廷命官?這個數字似乎有點偏大?樑玉軒不由眼皮一跳,想到一個隱隱約約聽到的消息:“難道是那位海北柳總兵?”

“對對對!”唐中傑現在有若身在數九寒冬,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告訴樑玉軒:“最近兩個月,光在東三府已經死了五位朝廷命官,三位落馬而亡,兩位溺水而亡,而且在殉職之前,海北鎮的柳總兵請他們到金州見一面,結果他們都不肯去見柳總兵……”

這太野蠻了!

大明怎麼能容許這麼無法無天的事情存在,何況只是拒絕去拜見這位海北鎮的柳總兵而已,柳鵬怎麼能下這樣的毒手,只是現在樑玉軒整個人腿都軟了,他都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感受:“真是柳總兵下的手?”

這位柳總兵真是標準的武夫出身,做髒活也應當幹得細緻一些,五位朝廷命官三位落馬而亡兩位溺水而死,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出這其中的貓膩,結果這位柳總兵就是幹得簡單粗暴。

但是唐中傑就怕這種蠻幹的武夫:“除了這位柳總兵,誰還能下這樣的毒手,我聽說了青州府的孫通判因爲是魏公公親自提拔的體已人,不願意到金州同流合污,結果第二天就在衙門前面的小河裡撈起他的裸屍……問題是,這位孫通判是廣東潮陽人,一身的好水性,就是在大海遊幾個時辰都易如反掌啊!”

“還有招遠的顧知縣,還沒到任就在路上莫名其妙落馬而亡,據說柳總兵派人在路上堵住了顧知縣,顧知縣拒絕接受柳總兵的調度,結果向前走了十幾里路就落馬而亡!”

聽到這,樑玉軒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雖然這位柳總兵活幹得太糙,但問題越是這樣的無法無天之輩,他們這些文弱書生就不敢跟人家對着幹,不然就是這麼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這位柳總兵也目無王法了,這都是朝廷命官!”

“朝廷命官又怎麼樣,現在是斯文掃地,我昨天夜裡又打聽了一下,除了這五位忠勇殉職的朝廷命官之外,還有十多位朝廷命官不是被海北鎮的武夫打斷了腿就是鄉下的流民打成了重傷!”

第356章大眼井第640章一個都不能少第325章臨時哨所第1014章 海西走廊第934章 榆林鋪第295章要什麼勘合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389章大眼井的好處第1087章 優勢第741章 願爲門下走狗第595章大戰在即第222章 假太監的真相第314章正人君子張藝赫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593章聯姻第762章 答應他第876章 宣戰第975章 皇太極的上上之策第968章 龍華民的命令第113章印書第574章求一個送禮的機會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944章 學習院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641章突襲第1022章 休養生息第140章千金不換第879章 曲線救國第467章:庫容第228章 大買賣第344章三件小事第15章皁班干將第184章借錢買房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1028章 恩義已絕第613章地方宗派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732章 柳鵬的要求第119章湯家老店第630章鄧肯的請求第298章虧空第144章無賴手法第323章趙寧第825章 快刀斬亂麻第1119章 龍華民第803章 割草第499章馬道臺來了第358章張藝赫的謀劃第618章:言辭激烈第18章驚天大案第711章 存亡絕續第1016章 靠不住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6章張玉冠第66章北山谷氏第507章:蠻幹第612章官不聊生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1104章 村姑第587章諸城臧氏第401章施粥第674章 蓋州與復州第226章到龍口走一趟第312章五義蠶行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1049章 靠譜的答案第539章測繪第441章衡府用度第170章左擁右抱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98章鋪保第1150章 貞義軍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661章意志的戰鬥第445章出去走一走第485章:破局第869章 天雪專案第946章 湯水建的難處第880章 入學名額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1006章 各奔東西第675章 以漢制漢第170章左擁右抱第633章一位好官第755章 太陰狠太無恥第577章事關重大第126章元老教渝第1042章 反射爐第398章賑濟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1073章 有誠意的行動第650章易含之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650章易含之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129章年關第381章飛來橫禍
第356章大眼井第640章一個都不能少第325章臨時哨所第1014章 海西走廊第934章 榆林鋪第295章要什麼勘合第867章 登州料子第389章大眼井的好處第1087章 優勢第741章 願爲門下走狗第595章大戰在即第222章 假太監的真相第314章正人君子張藝赫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593章聯姻第762章 答應他第876章 宣戰第975章 皇太極的上上之策第968章 龍華民的命令第113章印書第574章求一個送禮的機會第917章 勝過五牛錄的李永芳第944章 學習院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641章突襲第1022章 休養生息第140章千金不換第879章 曲線救國第467章:庫容第228章 大買賣第344章三件小事第15章皁班干將第184章借錢買房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1028章 恩義已絕第613章地方宗派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732章 柳鵬的要求第119章湯家老店第630章鄧肯的請求第298章虧空第144章無賴手法第323章趙寧第825章 快刀斬亂麻第1119章 龍華民第803章 割草第499章馬道臺來了第358章張藝赫的謀劃第618章:言辭激烈第18章驚天大案第711章 存亡絕續第1016章 靠不住第194章不取分文第46章張玉冠第66章北山谷氏第507章:蠻幹第612章官不聊生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1104章 村姑第587章諸城臧氏第401章施粥第674章 蓋州與復州第226章到龍口走一趟第312章五義蠶行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1049章 靠譜的答案第539章測繪第441章衡府用度第170章左擁右抱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98章鋪保第1150章 貞義軍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661章意志的戰鬥第445章出去走一走第485章:破局第869章 天雪專案第946章 湯水建的難處第880章 入學名額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1006章 各奔東西第675章 以漢制漢第170章左擁右抱第633章一位好官第755章 太陰狠太無恥第577章事關重大第126章元老教渝第1042章 反射爐第398章賑濟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1136章 內應的人選第1073章 有誠意的行動第650章易含之第225章都知監故事第650章易含之第708章 下一步的重中之重第129章年關第381章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