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流行上辭呈

蕭墨軒接過爹爹遞上來的摺子,只粗看了幾眼,便吃了一驚。

原來這摺子上頭,竟是一份蕭天馭告老的辭呈,便就連大名,都已經署好了。

“爹爹這是爲何?”蕭墨軒禁不住驚呼一聲。

凡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眼下趙貞吉雖是明着朝蕭天馭去的,實際上卻是朝着整個蕭家。這時候蕭天馭主動請辭,蕭墨軒便也等於被架空了半邊。縱然蕭墨軒是內閣大臣,但是一個手中無權的內閣大臣,最多隻是名分上比普通官員高几分,辦起事情來卻是艱難。

“他們既然開了這個頭,又豈是會罷休。”蕭天馭苦笑一聲,搖了搖頭,“若是我還掌着這吏部,他們手上便牽着無休止的由頭,我大明的百姓,常想不了許多。三人成虎的典故,你也該是聽說過,那反倒是累着皇上和軒兒你。”

“你眼下雖是有皇上的庇護,可無論徐閣老還是高閣老,都不是我蕭家能得罪的起的。”

“若是事急,爹爹也信得高閣老不會袖手旁觀,無論是從皇上那邊,還是和我蕭家的感情,高閣老且都是會相助於你。只是軒兒你可想過,一旦此事過後,你又豈可不以他人馬首是瞻?那時候,只怕你也是再身不由己。”

蕭家在朝廷裡,除了當年和嚴黨的惡鬥,此後一直奉行中庸之道,向來沒有靠哪邊更親熱些。可眼下若是和徐階那邊起了爭,高拱和郭樸必定會不請自來。若是那樣,其實也說不清是蕭家幫助高拱,還是高拱幫助蕭家,但是最後得利最大者,必定會是高拱。

以蕭墨軒在太上皇和皇上面前的勢,即使蕭家勢弱幾分,也未必會吃多少虧。更何況宮裡頭還有一位李貴妃和一位小皇子在那裡。相比起其他幾位內閣大臣,蕭墨軒的年紀也小上太多,嚴嵩當年可長蟄於夏言之下,徐階也可在嚴嵩之下屈居十數年,以蕭墨軒方纔二十出頭的年紀,又有誰能耗得過?

“我蕭家能出個公侯之屬,也算是祖宗的墳頭上冒了青煙,日後地下去見祖宗也算是有了顏面。”蕭天馭站起身來,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大笑幾聲。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九。

京城裡的百官們尚且念着文華殿大學士蕭墨軒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趙貞吉的惡鬥,卻冷不丁一個更大的驚雷炸了出來。只不過這個消息居然是和蕭家無關。

這聲驚雷地由頭便就是,武英殿大學士,內閣次輔李春芳撂挑子了。

傳言說,二十八日晚,內閣首輔徐階和大臣高拱,分別上李府拜訪。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瞧得出。那二位到底是揣着什麼心。

接着到了第二天早上,還沒上朝的時候,就傳出了李閣老告老的消息,列班的時候,居然也真的沒見着李春芳。

“這內閣裡頭,李閣老算是難得的厚道人,可惜吶。”

“李閣老是給徐階個高拱兩個逼走的。”

“徐階和高拱兩個。逼走了李閣老,接下來的怕就是蕭大學士了,那兩位的心裡頭哪裡容得下厚道人。蕭大學士也是好人吶。”

老好人地名頭,向來都是最好的,李春芳也不例外。所以衆說之下,居然都是不利於徐階和高拱的。京城輿論,先是爲李春芳嘆息不止,接着不知怎得知道了徐階和高拱分別乘夜拜訪李春芳地事兒。

只要是稍微動些腦子,也能看出李春芳的辭呈,定是和那兩位有關。他們定是求着李春芳在內閣裡幫襯着自個。

幫徐階,就會得罪高拱;幫高拱就會得罪徐階;若是兩個都不幫。那更不得了。兩個就都得罪了。無奈之下,李春芳若想繼續守一個“厚道人”的名聲。也只有甩胳膊回家這一條路走了。

李春芳走了,可徐階和高拱,還得繼續鬥下去,直到他們其中一個滾蛋爲止。

衆人尚且爲李春芳扼腕未止,另一則消息也緊接着炸了開來。

蕭大學士的爹,吏部尚書蕭天馭,也上辭呈了。

一天之內,一位內閣次輔,一位吏部尚書,前腳接後腳的上了辭呈。朝廷裡的風聲,頓時直追嚴黨倒臺時候的氣勢。

蕭家父子和李春芳倒是有一點像,就是在朝廷百官地眼睛裡都是老好人。

前些時候不是聽說徐閣老要敲打蕭大學士不是,定然是蕭大學士在哪些事兒上不肯屈從於他。還有高閣老,自然也和徐閣老一樣不是好人。已經逼走了李大學士,難道還要把蕭大學士再逼走不成?

李大學士走了,最多是嘆息一聲。蕭大學士若是也走了,到了年底,若是朝廷再發不出年餉,那該找誰去?找你徐階還是高拱?

這兩年的春節,朝廷欠百官的俸祿,都是蕭墨軒想法子幫朝廷補的。俸祿雖然是皇上和朝廷發的,可是心裡頭多少也對蕭墨軒有些感激。

再加上蕭墨軒平北定南的大功,這樣的人,勿須多問,自然是大明大大地忠臣。

既然蕭墨軒是忠臣,那麼站在蕭墨軒對面的徐階和高拱,也不用多問,自然就是白臉了。

一時間輿論紛紛,竟是無意間將徐階和高拱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李春芳空下來的內閣次輔倒還好說,直接由高拱頂了上去,徐階雖然不樂意,可也無可奈何。那還剩下地一個內閣大臣和吏部尚書的位子,雖然是兩邊都看着眼熱,卻也不敢直接伸手去拿。

若是要伸手了,便等於告訴天下人,李春芳就是我逼走的。這些事裡頭,不都說是誰策劃,誰得利嘛。李春芳老好人的名頭,在恰當的時候居然顯現出了額外的殺傷力。

當天下午,乾清宮裡就傳出兩道旨意來。分別準了李春芳和蕭天馭的辭呈。並加李春芳爲太子太保,封蕭天馭爲益陽伯,準其二人歸宅養老。

“益陽伯,皇上再是是當年的裕王爺了。”徐階聽到皇上加給蕭天馭的封號以後,禁不住微嘆一聲。

蕭天馭究竟是否算是外戚,大明朝向來無此前例,那麼皇上如何去斷,也無法再去追辯。

大明朝異姓封王侯,只封公,侯,伯三等。若蕭天馭是李貴妃地親生父親,自然應該封侯,可眼下既然只是義父,那麼只封做伯也說地過去。

其中的關鍵是,伯,已是諸侯中最低地一等。按照祖制,繼爵須降格一等。也就是說,便就是蕭墨軒也再無法繼承蕭天馭的爵位。既然無法繼承,自然也就可以繼續入朝爲官。蕭天馭封侯的事兒,並不會再牽連上蕭墨軒。

可若是有一日蕭墨軒也辭官回鄉,仍按照大明祖制,做皇上的也可以隨便給蕭墨軒揀出幾件功勞來,仍讓他繼承益陽伯的爵位,即使到時候再加上一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也未必不可能。這未必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誰都知道皇上眼下就一個兒子,兒子的娘也是皇上最寵幸的李貴妃,沒準這新誕的皇子就是大明日後的皇上,而蕭天馭的爵位也正是是從李貴妃那裡得來的。

京城裡滔天的口水,直翻到了臨晚,更有些閒得無事的官員,笑稱今個京城裡風行遞辭呈,下一個卻不知道是誰。聽者先只是一笑,辭職回鄉的事情,確實是幾乎每日都有,可畢竟常人分量不夠,眼下已經出了這麼兩個老大了,下面哪裡還會有誰能和他們比,除非是再哪個內閣大臣來個失心瘋,不過照眼下看,誰都不大可能了。

沒料到的是,這邊剛說笑完,那邊卻再傳來一則消息。司禮監秉筆太監,雖被皇上幽禁,名頭上卻仍掛着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的大宦官馮保,也遞辭呈了。

直到這時候,京城百官才又想起來,除了內閣大臣外,宮裡頭還有幾位“內相”。

今個兒是怎麼了?還在議論着的百官們當時就傻了眼,原本應該是一件風雲突變的景象,卻陡然因爲這三分連着的辭呈,變得讓人有些啼笑皆非起來。

朝廷裡的大臣,致仕之後可歸宅養老,可馮保是個太監,他也辭職,辭職後去哪?和那些老退的內侍們一樣,去京郊的寺廟或者道觀裡歸養?

這個答案很快就被揭示了出來,馮保要辭去的,只是眼下仍掛着的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馮保被幽禁後,東廠實際上已是被陳洪把握,馮保這個督主已是有名無實。

而只剩下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頭銜的馮保,眼下要去的地方,是奉慈殿,那裡不但住着李貴妃,還有一位新誕的皇子。

更緊要的是,馮保前腳剛遞了辭呈,皇上後腳就任了新的東廠督主,那便是跟隨皇上多年,曾經的裕王府總管太監,李芳。

第6章 黃梅時節第31章 兵者詭道第31章 養身之道第10章 混水相摸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8章 長城西隘第9章 九九歸一第41章 向南第1章 大謀第16章 值房燈影第36章 春暖第17章 謀財害命第29章 當世名醫第30章 夕陽簫鼓第42章 兄弟之情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9章 官私合營第47章 花前月下第25章 爭於不爭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48章 禮物第8章 蝃蝀在東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7章 巨財第32章 蕭殺第24章 爲誰而爭?第8章 學內羣毆第37章 金翅大鵬第12章 迷魂湯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9章 斷其一臂第12章 嚴氏花槍第22章 天指地使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9章 盡忠報國第2章 錢法之治第32章 蕭殺第11章 海上游戲第19章 疑心漸起第48章 金殿鼓第21章 大明超市第22章 天指地使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18章 驕兵第35章 迎頭棒喝第35章 優等縣令第12章 共處一室第2章 國手聚診第15章 如此立威?第41章 血戰台州第10章 寒夜驚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1章 天降祥瑞第20章 請魚上鉤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38章 古井絕第40章 白銀兩萬第9章 寧家財女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2章 損招第6章 上善若水第33章 採菊之隅第31章 我不知道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0章 在此一戰第12章 嚴氏花槍第31章 沒頭緒第6章 把酒歡言第35章 大明火德第45章 種葫蘆?第39章 誘惑第46章 分人情第34章 天生勇者第32章 械鬥第34章 神秘番子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13章 顧忌重重第31章 沒頭緒第20章 好飯好菜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0章 背後第52章 關鍵證據第17章 謀而後動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4章 安全感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2章 定北第49章 黃雀在後第29章 密旨第37章 金翅大鵬第48章 怪事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10章 振武軍變第38章 火起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45章 偷歡?第14章 霧裡看花
第6章 黃梅時節第31章 兵者詭道第31章 養身之道第10章 混水相摸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8章 長城西隘第9章 九九歸一第41章 向南第1章 大謀第16章 值房燈影第36章 春暖第17章 謀財害命第29章 當世名醫第30章 夕陽簫鼓第42章 兄弟之情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9章 官私合營第47章 花前月下第25章 爭於不爭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48章 禮物第8章 蝃蝀在東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7章 巨財第32章 蕭殺第24章 爲誰而爭?第8章 學內羣毆第37章 金翅大鵬第12章 迷魂湯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9章 斷其一臂第12章 嚴氏花槍第22章 天指地使第19章 美人倚闌第39章 盡忠報國第2章 錢法之治第32章 蕭殺第11章 海上游戲第19章 疑心漸起第48章 金殿鼓第21章 大明超市第22章 天指地使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18章 驕兵第35章 迎頭棒喝第35章 優等縣令第12章 共處一室第2章 國手聚診第15章 如此立威?第41章 血戰台州第10章 寒夜驚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1章 天降祥瑞第20章 請魚上鉤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38章 古井絕第40章 白銀兩萬第9章 寧家財女第64章 海瑞之怒第42章 損招第6章 上善若水第33章 採菊之隅第31章 我不知道第41章 袁煒之邀第20章 在此一戰第12章 嚴氏花槍第31章 沒頭緒第6章 把酒歡言第35章 大明火德第45章 種葫蘆?第39章 誘惑第46章 分人情第34章 天生勇者第32章 械鬥第34章 神秘番子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13章 顧忌重重第31章 沒頭緒第20章 好飯好菜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0章 背後第52章 關鍵證據第17章 謀而後動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44章 安全感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2章 定北第49章 黃雀在後第29章 密旨第37章 金翅大鵬第48章 怪事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10章 振武軍變第38章 火起第28章 誰搞的鬼?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45章 偷歡?第14章 霧裡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