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蘄州來客

“不過……咳咳。”蕭墨軒見氣氛有些沉悶,拿起那根玉米說道:“紅毛鬼帶來的這東西,倒是好生長,若能推廣開來,倒是可以多產些口糧。”

“產得再多又有什麼用,還不是都餵了他們,百姓又能分到幾分。”裕王鼻子裡重重的哼了一聲。

“多一分,是一分。”蕭墨軒微微嘆了口氣,“日後總有法子來制他們的。”

東安門,蕭府。

難道要搬家了不成?

蕭墨軒剛走進家裡的大門,立刻就生了一肚子的狐疑。

一大羣家丁扛着包裹被褥在院子裡奔來跑去,就連蕭墨軒走了進去都沒能立刻引起注意。

老管家把一個櫃子扛在肩頭,還不忘記大聲招呼着調派。蕭三蕭四則擡着一張繃子牀,頭也不擡的就從房裡跑了出來。

“三,這是做嘛呢?”蕭墨軒好奇的衝着蕭三叫道。

“哎,少爺,您回來了啊。”蕭三蕭四回過頭來,發現是少爺,立刻殷勤的回着話。

“你們擡着這些東西是去哪?”蕭墨軒見他們手裡擡着東西,示意他們繼續往前走,自己也跟着。

“夫人說老家有親戚來京城長住,叫小的們把廣竹苑給騰出來呢。”蕭三呵呵笑着回話。蕭府裡已經有十來年沒進過生面孔了,大家都充滿着新鮮和期盼。

廣竹苑是蕭府裡靠西邊的一個小別院,因爲單獨有個門通向外面街上,所以平日裡都是由家丁住着。眼下要把那裡騰出來,看來果真是要準備給來客長住了。

“孃親,是什麼人要來咱家裡住?”蕭墨軒轉過身來,見孃親也站在前廳門邊望着家丁們忙活,上前詢問。

“是老家的親戚。”蕭夫人見兒子回來了,眉角立刻展了開來,“若說起來,他們還是我們家的恩人呢。”

“恩人?”蕭墨軒扶着孃親在椅子上坐下。

“嗯,當年你爹進京趕考,沒有盤纏,便是他們家資助的。眼下他們家生了變故,要來京城投奔,咱們更不能怠慢。”蕭夫人向兒子娓娓笑道。

原來,蕭夫人原姓寧氏,要來的這些客人是蕭夫人族裡一個堂兄家裡的。蕭夫人那堂兄原也是蘄州地方上的一個舉人。當年蕭墨軒的爹爹要進京趕考,家裡卻湊不出足夠的盤纏。寧舉人家裡知道這事以後,當天晚上就派人送了五十兩白銀過來。這樣,蕭天馭才得以如期赴考,錄了進士。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寧舉人在年前突發惡疾,百方尋醫之後仍告不治,只留下老婆帶着一雙兒女,女兒要比蕭墨軒小上兩歲,兒子則剛到垂髫的年紀。

因爲寧舉人生前曾經在蘇州做過兩任縣丞,又在池州做過一任通判,家裡也是殷實。寧舉人這一逝世,家裡兒子又尚年幼,族裡那些人便生了奪產的念頭,非要誣賴說寧夫人有改嫁的念想,要把家裡的產業盡皆謀去。

寧夫人被終日騷擾,鄉里整日又頗多非言,無奈之下,便生了上京城來投奔的念頭。

“真是豈有此理。”蕭墨軒聽完孃親的話,也不禁憤憤不平,“聽孃親的話,舅母年紀也是不小,家中又有兒女,怎生會有改嫁的念頭。不若叫爹爹發紙公文去蘄州,把那幫無事生非的人懲治上一番。看誰日後還得敢亂嚼舌根。”

“唉,畢竟也都是族裡的人,若是真翻了臉,只怕日後還有更多麻煩。”蕭夫人輕嘆一口氣,眉頭微顰了一下,“只有等你舅媽他們來了,再做商議。畢竟人走得了,家裡的產業卻走不了。雖然眼下有管家在那看着,也不能盡放心呢。”

“嗯,也只能如此這般了。”蕭墨軒點了點頭。

晚上等蕭天馭回來,說是沿途驛站的信使又順路傳來消息,寧夫人一行已經過了北直隸的順德府,約莫三天後就可以抵達京城。於是又派了蕭福帶了蕭天馭的親筆信箋去接,免得途中再生是非。

三天後。

蕭墨軒照例又在裕王府和裕王聊了一天閒嗑,因念着孃親囑咐過,今個老家的親戚就要到京城了,須得早些回來幫着照應,於是先辭了裕王,徑直往家而去。

等進了大門,便見到昨個還空蕩蕩的廣竹苑裡已經堆滿了物什,還站了好幾個人,都是生面孔,看起來像是寧家帶來的下人,正在忙活着。以爲來的親戚定然由孃親陪着在廳裡坐着,於是直向前廳而去。

“孃親。”等蕭墨軒走進前廳,卻見只有孃親由劉嬸陪着坐在那。桌上雖然放着好幾杯茶,卻不見人影。

“舅媽他們人呢?”蕭墨軒好奇的問道。

“她怕那些下人下手重,打壞了物什,非要自己去照看着。”蕭夫人微微一笑,“眼下應該就在那院裡呢。”

“你既然回來了,也得去給你舅母打個招呼,拜見一下。”蕭夫人示意先蕭墨軒過去拜見下。

蕭墨軒聽孃親這麼說,行了個禮,又往廣竹苑奔了過去。

等蕭墨軒進了廣竹苑,見仍只有家丁在那忙活,便料定寧夫人他們都在後屋。略遲疑了下,見下人們也都在裡外屋裡隨意出入,想是剛搬了進來,還沒這麼多忌諱,便也跟着走了進去。

“蘄州一畝地是八兩銀子,京城的田地一畝要十兩銀子。但是蘄州地方上一石稻穀約莫是八錢銀子,到了京城卻就要十二錢,不若先拿蘄州的地賣了銀子,再買了稻穀走水路運到京城。這樣一來,即使加上兩成的損耗和運費,還可以多得幾釐的利。”

蕭墨軒還沒走進裡屋,就聽見裡面傳來一陣算帳的聲音,頓時差點以爲自己走錯了地方,跑到哪家店鋪裡去了。

等進了裡屋,見果然有一個婦人和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一起斜坐在牀上,正在那算計着。

“子謙拜見舅母。”蕭墨軒心知那婦人應該便是寧夫人,於是趕忙上前行禮。腳下一動,卻不意帶到一個瓦罐,骨碌骨碌的滾到了一邊。

“哎,這東西可值好幾十文錢,打破了可得找你計較。”牀上那書生一下跳了起來,卻也不自個去揀,只是指派着一邊的家丁趕快去扶起。

“你這孩子,怎麼這般計較,我們這可是住在人家家裡呢。”寧夫人一邊搖頭,一邊笑着說。

“呵呵,是子謙不小心。”蕭墨軒有些難堪的笑着,心裡卻老大納悶。聽孃親說,這寧家只有一兒一女,女兒年紀和自己相仿,兒子卻纔到垂髫的年紀,看眼前這書生倒似就是寧夫人的兒子。可是……怎麼看都不像纔剛到垂髫的樣子呢。

難道是因爲這麼多年爹孃從來沒回過老家,也不清楚寧家到底有幾個兒女了?

第7章 辛卯日朔第22章 二牛相角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47章 花前月下第63章 有辱祖宗第13章 選擇第4章 潛在同黨第23章 三才奇陣第18章 黃龍之怒第36章 春暖第15章 如此立威?第71章 新鮮東西第50章 遠征計劃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3章 陰謀詭計第20章 欺君之罪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38章 遼東軍情第10章 千帆競流第16章 腳底抹油第23章 地震西北第39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赴任第44章 認死理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19章 疑心漸起第8章 蝃蝀在東第49章 黃雀在後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24章 夜叉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26章 舊相識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5章 螟蛉義女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7章 野心第14章 耍威風第22章 毒藥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39章 官私合營第27章 此乃天意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2章 今夕舞第22章 經營第29章 同生共死第22章 真假倭寇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39章 惹誰了第6章 黃梅時節第41章 一聲嘆息第49章 疑慮第70章 念子第16章 值房燈影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25章 又生變故?第16章 一團和氣第31章 沒頭緒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章 國富民強第6章 背後之人第14章 霧裡看花第37章 東海之波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13章 反守爲攻一章 狗急跳牆第30章 寡人有疾第15章 東征日記第3章 迷糊第7章 辛卯日朔第47章 流言第24章 夜叉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第31章 木秀於林第29章 三比七第9章 少年中國第9章 夜半驚第1章 大謀第30章 夕陽簫鼓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10章 遺詔第13章 泡沫散盡第29章 密旨第38章 古井絕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31章 木秀於林第5章 子謙受罰第1章 國富民強第19章 套獸第25章 爭於不爭第6章 經略江南第32章 建戌金菊第4章 除夕紅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3章 顧忌重重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27章 一份大禮
第7章 辛卯日朔第22章 二牛相角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47章 花前月下第63章 有辱祖宗第13章 選擇第4章 潛在同黨第23章 三才奇陣第18章 黃龍之怒第36章 春暖第15章 如此立威?第71章 新鮮東西第50章 遠征計劃第14章 首輔徐階第13章 陰謀詭計第20章 欺君之罪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38章 遼東軍情第10章 千帆競流第16章 腳底抹油第23章 地震西北第39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赴任第44章 認死理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19章 疑心漸起第8章 蝃蝀在東第49章 黃雀在後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24章 夜叉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26章 舊相識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5章 螟蛉義女第3章 南直隸之禍第7章 野心第14章 耍威風第22章 毒藥第33章 輸給了墨子第39章 官私合營第27章 此乃天意第17章 又有喜事第12章 今夕舞第22章 經營第29章 同生共死第22章 真假倭寇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39章 惹誰了第6章 黃梅時節第41章 一聲嘆息第49章 疑慮第70章 念子第16章 值房燈影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25章 又生變故?第16章 一團和氣第31章 沒頭緒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章 國富民強第6章 背後之人第14章 霧裡看花第37章 東海之波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13章 反守爲攻一章 狗急跳牆第30章 寡人有疾第15章 東征日記第3章 迷糊第7章 辛卯日朔第47章 流言第24章 夜叉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第31章 木秀於林第29章 三比七第9章 少年中國第9章 夜半驚第1章 大謀第30章 夕陽簫鼓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10章 遺詔第13章 泡沫散盡第29章 密旨第38章 古井絕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31章 木秀於林第5章 子謙受罰第1章 國富民強第19章 套獸第25章 爭於不爭第6章 經略江南第32章 建戌金菊第4章 除夕紅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3章 顧忌重重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27章 一份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