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

那邊沈珏拉着沈瑞混在沈全馬車上,這邊沈琴則是一開始便同沈寶一輛馬車。

只是平素嘰嘰呱呱不停的少年,難得得沉默下來,這都出城一兩個多時辰,還沒有半點動靜。

沈寶看了他好幾眼,他都恍然未覺。沈寶推了他一把:“琴二哥,怎了?”

沈琴搖頭,笑容卻勉強:“沒事,昨晚睡晚了,犯困了。”

族兄弟兩個同庚同窗,打小相伴長大,沈寶哪裡能瞧不住沈琴神思不屬,皺眉道:“昨日琴二哥收拾行李時不還是歡歡喜喜麼?今兒怎就不高興了?”

沈琴耷拉腦袋,沉默了半響,方擡頭正色道:“寶哥,你說,隨大伯孃進京幾位族兄弟中,將來真要留下三人在京中麼?”

沈寶見他如此,臉上也添了鄭重:“琴二哥想要做嗣子?還是溧二叔說了什麼?”

“我爹說……我是外房子弟,離二房血脈遠,讀書又沒天分,即便擇嗣多半輪不到我……可又說不準,宗房、三房人口多、牽扯太多,四房子嗣單薄,九房琳二哥笨拙,說不得的二房反而樂意五、七、八這幾房是非少的人家擇嗣……”沈琴冷着臉,繼續說道:“我爹說要是選上我,也是我的福氣……我倒是不知,有親爹親孃,卻要予人做便宜兒子,這算甚福氣?”

沈寶苦笑道:“溧二叔不過說了幾句實話,琴二哥這就惱了?七房、八房是什麼境況,二房是什麼境況,恁是叫誰說都會覺得能去做嗣子是好事。就是我爹我娘,這兩日旁擊側敲也是這個意思。我娘那裡,沒見有什麼捨不得我的,彷彿我佔了大便宜似的,差點就要留下我讓六哥代我進京,被老太爺罵了一頓,才安生了。”

沈琴咋舌道:“這嗣子一過,生老病死可就不於本生何於了。伯孃平素將六哥當成眼珠子,這回倒是捨得?”

沈寶嗤笑道:“怎捨不得?只念叨六哥是個有福氣的不當在家裡苦熬,又抱怨爹兒子生的多,以後六哥成親少聘銀。”

沈琴撇撇嘴:“你家六哥今年才七歲,伯孃這急得也太早了……”

沈寶抱怨兩句心中舒展多了,不好再多言父母之過,便將話題轉了過來,問道:“琴二哥,你到底想不想做嗣子

沈琴訕訕:“要說不想是假的……可也只是想想,且不說遠近親疏,就是按資質挑也挑不到我頭上……我心裡不安生,是擔心你被挑上。到時我們可就兩處,我要是以後能中舉人還好,還能往京裡走一遭,要不說不得這輩子都見不上面……”

沈寶鬆了口氣,道:“且放心,輪不到你,也輪不到我,我們不過是陪客。能得此機會出門見世面就該感恩知足,要是生出其他妄想來只會自找不痛快。”

沈琴眼睛裡生出幾分好奇,道:“是不是老太爺說了什麼?老太爺可瞧出,大伯孃到底屬意誰做嗣子?”

沈寶買起關子,笑眯眯地道:“琴二哥猜猜看?”

沈琴瞥了他一眼:“大伯孃挑中的不外乎珏哥與全三哥兩個,聽說二房三小房要分着過嗣,那兩外兩房人選呢?

沈寶搖頭道:“你也說二房許是要分頭過繼,那大伯孃怎好當了那兩家的主?如此勞師動衆攜我們回京,不還是要讓二房幾位長輩親自看看我們兄弟。”

沈琴還是糊塗着,追問道:“那老太爺怎就說輪不到你們?”

沈寶沒有再賣關子:“之前老太爺不曉得四房源大伯已經說了填房之事,沒想到瑞哥身上。昨兒聽說了,便對我說滄大伯孃當年能南下送嫁,如今又親口承認曾‘養大,源大伯孃,可見不是尋常淵源,若是源大伯這裡沒有續娶之事,二房要四房唯一嫡子過繼說不過去;源大伯續娶在即,以後不缺嫡子,又有個記名嫡子已經得了功名,能支撐門戶,那瑞哥過繼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老太爺又說二房潤三叔身子不好,向來依附長兄長嫂,許是不會單獨擇嗣,二房最有可能選兩子,一人兼祧小長房、小三房,一人承繼二房。有大伯孃的緣故,瑞哥許會記到小長房,小二房夭了的珞大哥少年才子,二伯、二伯母肯定也會挑讀書資質好的嗣子,多半是珏哥或珠九哥。”

沈琴聽了,心裡有怪怪的,不知道是失望還是鬆了一口氣。

沈寶道:“老太爺沒有將話說死,我心裡本也半信半疑。可早上情景你眼見,精簡隨從連珏哥都不例外,怎就瑞哥獨一份,將身邊服侍的人都帶了?瑞哥……正應了老太爺的話,當不會再回松江了……”

松江府,沈舉人宅,大門口。

張老舅爺拄着柺杖,面紅耳赤,對着攔在前面的門房吼道:“睜開狗眼瞧着,太爺是誰?太爺是你們安人親兄弟,是你們老爺親舅舅,竟攔太爺的道?太爺往來沈家大半輩子,今日怎就進不得了?”

後邊張家幾位表舅、表少爺,亦是怒氣衝衝,簇擁着張老舅爺要往裡頭闖。

門房腦門子上汗都出來,他自是認識眼前是哪個,可老爺特意交代,不許張家人進門,他能怎麼辦?自己方纔都說了老爺不在,安人也不在,這老爺子還硬生生往裡衝。

瞧着情勢不對,門房立時縮回身子,“吱呀”一聲將大門關上,嘴裡忙不迭叫小廝拿門閂閂好大門。

一小廝咋舌道:“張家怎換了這般嘴臉?往常都是低三下四、帶了巴結,這回倒是有了底氣”

門房抹了一把汗,瞪了那小廝一眼,呵道:“胡唚甚了?好生看着,勿要讓外頭頂了門,我去稟告老爺”說罷,急匆匆往書齋去了。

大門外,看着兩扇緊閉大門,張老舅爺氣得直跳腳,怒喝:“沈源,你給老子出來?你們這些黑心肝的,到底將我家三姐、四姐弄到哪裡去了?出來給老子說個明白”

雖還不到正午時分,可路上也有行人,因張家祖孫三代這興師問罪架勢,早有人停在不遠處瞧熱鬧。

聽了張老舅爺這一句,好奇的人越多,慢慢匯了不少瞧熱鬧的人。

張老舅爺不住嘴的謾罵,可大門依舊沒有動靜。

五房與四房相鄰,早被驚動。

沈鴻在前院書房靜坐,爲了幼子遠行本有些感傷,可被外頭動靜擾得心煩,就打算要使人出門驅散,可聽說是張家人在鬧事,反而不好插手,只好悶悶地進了內宅,跟妻子抱怨道:“源大哥到底怎了?容得張家人如此上竄下跳,還不出來應聲?外頭看熱鬧的人站了半條街,多少人都在看笑話”

郭氏聞言,也是皺眉,隨後又展開:“還能有什麼?有是有理,早出來攆人,多半有什麼不妥當處,落到張家手中。幸而瑞哥走了,且讓他們狗咬狗去”

想起沈舉人那門外親,沈鴻都替他頭疼,便撂下此事,道:“勝哥昨兒來,說同窗們走了大半,學堂裡悶,以後不想去沈家族學附學了,求我往學裡說一聲。他爹孃那裡還沒話過來,我沒有應承他,是不是打發人去舅子家問問?

“這孩子,恁地任性”郭氏無奈,只好招呼一個婆子過來,吩咐了幾句,打發她往孃家去了。

沈舉人家大門外,張老舅爺罵罵咧咧,嘴裡越來越難聽:“這是甚狗屁日外甥?親孃舅上門,連大門都不給開,勢利眼見不得窮親戚還是怎地?如今人模狗樣裝做舉人老爺,小時拖着鼻涕往我家蹭年糕吃的日子混忘了?這沒良心白眼狼,老天爺怎就不長眼,沒有收了去爛賭鬼的孫子,肺癆鬼的兒子,根子就是壞的,慣是白眼狼,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是誰也比不得可憐孫大娘子,菩薩般慈善人,萬貫家財地貼補着,都叫你們逼殺了這是要得報應的”

沈家坊附近,住的不是沈家各房族人,就是姻親故舊,多是聯絡有親。

張家人到沈家四房鬧事,先前雖有不少人看笑話,可也沒有太當回事。誰不曉得張家就是破落戶,兒孫都不爭氣,靠着沈家四房過活。

不過四房大門關的這麼嚴實,張老舅爺如此高聲,使得不少人竊竊私語。

瞧着闔家齊來、祖孫上陣的架勢,不像是來打秋風啊?

四房到底怎惹了張家,使得張家吃了熊心豹子膽地上門惡罵?

有聽得久的,影影綽綽聽明白兩句,“嘿嘿”笑了兩聲道:“好像是念叨什麼三姐、四姐來……四房如今沒個主母在,爹壯兒長,一對黃花閨女送進去,誰曉得出了什麼新鮮事……”

就在大家交頭接耳時,張老舅爺已經罵道沈舉人寵妾滅妻、凌虐嫡子上:“甚叫黑心肝,這纔是真正黑心肝虎毒尚且不食子,那卻是連嫡親兒子也容不得吃了孫家娘子的、喝了孫家娘子的,孫娘子才嚥氣,就要打殺嫡子,真是喪心……”

話沒說完,就聽沈家大門“吱呀”一聲被推開,裡面僕從婢子簇擁着一個精神抖擻老太太出來。

“閉嘴老身還沒去找你們算賬,你們是先上門倒打一耙,如此顛倒黑白,到底要臉不要?”來人正是張老安人,怒視着親弟弟喝道。

張老舅爺向來怕這個姐姐,立時有些萎了,隨即想到什麼,脖子一挺,冷哼道:“姐姐不用先罵我,且先將我們三姐、四姐叫出來,咱們再說話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這萬萬沒有兩個小娘子說沒了就沒了的道理……”

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久聞大名(二)第四十九章 是與言志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東道主(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頂門立戶(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飛遠走(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二)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一)50票加更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
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久聞大名(二)第四十九章 是與言志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來運轉(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東道主(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雲際會(五)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698章 克紹箕裘(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頂門立戶(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飛遠走(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二)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一)50票加更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五十七章玉軟花柔(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歸去來兮(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長(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十九章玉軟花柔(五)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