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

沈全皺着眉,將方纔所聽重述一遍,而後小聲道:“娘,伯孃早年多年未育,瑞哥兒是不是私下過繼來的?老安人偏疼親孫子,才這般不待見瑞哥兒。”

郭氏聽了,不由惱怒,怒視沈全道:“胡唚什麼?瑞哥兒是你伯孃十月懷胎、掙了半條命才生下的嫡親血脈!”

沈全猶自不信:“那要真是四房嫡親血脈,老安人怎會如此?叫小廝攛掇着淘氣,書也不讓讀。哪裡是愛孫子,這是捧殺?瑞哥兒小小年紀頑劣之名聲在外,之前的脾氣秉性,娘也是見過的,兒子又沒有扯謊……要是伯孃當年真生了弟弟,那會不會是弟弟福薄,才換了瑞哥兒來……”

郭氏哭笑不得,拍了下他腦門道:“混賬小子,方纔說是過繼,這會連換人都出來……瑞哥兒是娘看着落地,容貌又同你伯孃七分相似,沒人換了孩子去。瑞哥兒不被老安人所喜,不過是受你伯孃牽連罷了。只是沒想到她會做到這個地步,老人家還真是下的了這個狠心。”

沈全耳朵豎得直直的,正專心聽着。

郭氏卻端起茶吃了兩口,沒了再講的意思。

沈全急的抓耳撓腮,道:“娘到是接着說呀。”

郭氏臉色已經恢復平靜道:“不着急,你六族兄既聽了瑞哥兒的話,少不得也要追過來問個究竟。等他來了一道說,省的娘費兩遍口水。”

沈全滿心好奇都被勾起來,哪裡等得及,正想着央磨郭氏,就有婢子隔門稟道:“娘子,九房六爺來了,求見娘子,管家迎進前廳吃茶。”

郭氏起身,帶了沈全去見廳見客。

見到母子兩個同來,沈理心下有底,便直陳道:“本不該來擾大嬸孃,只是瑞哥兒處境堪憂,侄兒心有疑惑,實不知該如何援手,固來請大嬸孃解惑。”說罷,便將沈瑞在張老安人那裡所受待遇說了一遍。

郭氏已經聽兒子講述一遍,依是心下唏噓,雖不是愛嚼舌之人,可因惱老安人不慈,也沒有爲其遮掩的意思,道:“老安人對源大嫂子,是積年宿怨,視爲仇人也差不離。爲了源大嫂子的緣故,老安人不疼孫子也不算稀奇。”

沈理不解道:“婆媳之間有個磕磕碰碰的,也是常見,怎麼就成仇人?嬸孃又是那樣好性情,最是賢良,待老安人只有孝順的,並不曾聽聞有何事逆了老安人的意,婆媳嫌隙怎至此地步?”

郭氏嘆了一口氣,道:“事關四房陰私,許多人都不曉得,源大嫂子進門次年,老安人曾入家廟一年半。”

細說前情,當初孫氏嫁到四房,竟然是族長太爺做媒。

在孫氏嫁進四房前,族長太爺便同沈舉人說過四房掌家之事。孫氏既帶了豐厚嫁資過來,就要擔當起當家主母行事,沈舉人既不愛經濟庶務,專心讀書便好。左右當時的四房,家道已經中落,祖產除了老屋與薄田並不剩什麼。

沈舉人當時還只是秀才,對於妻子出身商賈雖有些不太滿意,可是族長做媒,又是能幫自己料理家務,自然無不應是。

孫氏進門後,貌美溫柔秉性良善,夫妻兩個很是美滿。不想小兩口美滿,卻是礙了張老安人的眼。

張老安人雖亦是出身書香之族,可孃家早已敗落,否則也不會嫁到家道中落的四房,見了媳婦的嫁妝自是眼紅的不行。雖說媳婦進門前,早在族長老安人面前應下媳婦進門當家的話,可等孫氏進門卻是反悔,不僅將家務攥着手中,還擺着婆婆的譜,一心要插手孫氏的嫁妝產業。

孫氏到底是新媳婦,顧及着顏面,並沒有強硬地接受四房家務。只是外柔內剛的性子,也沒有讓老安人插手到陪嫁產業上。張老安人鬧騰的越發列害,藉着婆媳規矩,變着法兒的折騰孫氏。又以孫氏有孕爲藉口,賜下好幾個美貌通房,生生的折騰掉孫氏五個月的身子。

孫父彼時尚在,三、五個月過來探看閨女一遭,曉得孫氏遭遇,並沒有找到四房,直接找到族長處。

族長太爺是大媒,又與孫父有私交。族長太爺將沈源呵斥一頓,將那幾個通房都賣了,又做主將張老安人送進家廟“靜養”。張老安人哪裡肯依,本要鬧騰,被宗房老安人連嚇帶哄給勸下,四房婆媳之爭才告一段落。

不過這番變故,不僅使得孫氏與張老安人失了婆媳情分,也傷了孫氏與沈源夫妻情分。

孫氏心思,更是都放在打理四房與自己嫁妝產業上,四房日子蒸蒸日上,婆媳之間卻視同陌路,夫妻之間亦沒了往日恩愛。

孫氏名聲既好,又有宗房撐腰,張老安人再看不慣,也只能忍了。等到張老安人從家廟回來,並不與孫氏再爭鬥,而是以孫氏“無子”爲名,大張旗鼓地納了良妾鄭氏。等到鄭氏生了沈瑾,老安人親自抱過去養育。

孫氏雖打理四房家務,可更像是大管家。其他幾個,倒像是一家四口,兩處井水不犯河水。直到沈瑞落地,張老安人當日就抱了孫子過去,像是有了依仗,氣勢纔開始囂張起來。

此時,孫父已經病故,宗房老安人也故去,即便族長太爺扔在,也不好處處插手四房家務。

孫氏在兒子剛被抱走時傷心,過後卻沒有其他反應反擊,曾說過:“瑞哥兒得祖母疼愛也好,我不盼着他出人頭地,只願他做個富貴閒人,平安自在。”

不知是不是移情,孫氏既被張老安人攔着,輕易見不到親生兒子的面,待庶子比照先前倒是更親近幾分。沈瑾啓蒙,是孫氏使人請的萌師。族學中先生差次不齊,又是孫氏託了知府太太,延請知名老儒。

孫氏雖沒有將沈瑾記在名下,可待庶子卻是無親生子無差。就連鄭家小舅中舉後,孫氏也曾幫扶過。否則一個寒門出身的同進士,選官哪裡會那麼順當。這也是張老安人擡舉鄭氏多年,四房依舊平平穩穩,沒有鬧出什麼亂子的緣故。

等到孫氏半年前臥牀,婆媳之間的平靜被打破。

孫氏似無心再好強,由着老安人將張家人安插進四房與她陪嫁產業上。原本孫氏用慣的掌櫃、二掌櫃,相繼被張家人給排擠出來。等到孫氏故去,孫氏的陪嫁、陪房更是一個不見,也不知是老安人打發出去,還是如老安人所說,是孫氏放出去的。

*

花廳裡,沈瑞並沒有着急回靈堂。靈堂上跪坐數日,雖掌握到一些竅門,加上綁着郭氏給縫製的護膝,並沒有傷到膝蓋,可跪坐久了,小腿肚子卻酥酥麻麻,大腿根也有些浮腫。

趁着現下四下無人,沈瑞便將小腿放在椅子上,俯身揉了揉。

有個狀元族兄在,想要請教學問可不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況且沈瑞說的“三百千”都背不全,說的是真不假。真的部分是,真背不全,因爲本主的記憶本就零散模糊,而他自己被曾外祖父用儒學啓蒙的時間太過久遠,三千百這些萌書都忘得差不多。

可對於科舉來說,沈瑞卻無半點畏懼。四書五經也好,八股文也罷,對五百年後的絕大多數來說都比較陌生,可這些人中並不包括沈瑞。

八股文章,不過是制式文。對於旁人或許會陌生,對於沈瑞還真不算什麼問題。他研究生選的正好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是明清及近代文學。外加上打小耳濡目染,對於四書五經,八股文章,科舉取仕,他還真是不憷。

如今沈瑞所想的,依舊是孫氏捐嫁妝之事。

沈理既開始調查四房家事,這件事應該也瞞不住多久。只是沈瑞身爲孫氏親子,等到事情揭開,又如何立足?

對於那些織廠鋪面之類的,沈瑞雖沒有貪念,可對於孫氏如此行事,也只覺得牙疼,畢竟處境越來越尷尬是他。外人提及此事,不會說孫氏心善無私,多半會說他是個敗家苗子,親孃都沒沒敢指望他守業才如此。

瞧着張老安人行事,孫氏捐嫁妝之事像是露了首尾,沈瑞真是恨不得早日出殯,藉着守孝之名躲出去,剩下的紛爭就不干他這個“孩子”的事。如今只盼着張老安人晚些發難,他這“孝子”的形象再深刻些,到時候事情出來多少顯得無辜些。

想到這裡,沈瑞不免嘆氣。多好的出身,書香門第,家資富足,嫡子身份,本主怎麼就走到這一步。旁人口中的孫氏良善,而不是無能,怎麼會讓兒子落到這個境地。別說沈全懷疑他是不是抱養的,就是他自己也有些拿不準。正想着,就聽有人道:“二弟可是腿痠?”

沈瑾來了。

沈瑞起身,淡淡道:“大哥。”

他並沒有像本主那樣待沈瑾任性無禮,可也沒有親近的意思。誰曉得沈瑾對沈瑞瞭解多少,多說多錯。

沈瑾伸出手來,手心裡是半個巴掌大的瓷瓶:“這是消腫藥油,等晚上讓冬喜姐姐給你揉揉。”

冬喜是郭氏侍婢,這幾日留在四房這邊服侍沈瑞。

他臉上是真心關切,沈瑞想到孫氏事發後祖孫不成祖孫、父子也說不定不成父子,總不能與四房所有人爲敵,神色就軟了下來,帶了幾分感激道:“謝謝大哥。”

沈瑾神色越發舒緩,道:“若是累了,就不要強撐着,每日抽空歇一歇,並不礙了孝道……”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鶺鴒在原(五)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復始(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二)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雙喜臨門(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添油熾薪(五)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鶺鴒在原(五)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迴腸九轉(五)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復始(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二)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一百零四章 風波再起(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雙喜臨門(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二)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五百七十九章 多方角力(五)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添油熾薪(五)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