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

在沈滄出殯後,沈洲也要準備啓程離京。

皇帝仁厚,之前批了沈洲的假,允他留京治喪,如今喪事既完,也沒有再耽擱的道理。至於在路上過年,對於幅員遼闊的大明朝來說,這種經歷對於外官來說也不算稀奇。

在沈洲離京前,與長嫂徐氏做了一番懇談。

梁氏的事情已經發生,現下想要抹去痕跡是不能的,其實最好補救法子莫過於喬氏“病故”、梁氏扶正。如此一來,即便之前有梁氏爲妾這一段,有喬氏“病養”在前,也可以當成是權宜之計。

只是喬氏中風是中風,混亂的只有精神,身子骨卻是無礙。

換做其他人家,這並不是個困難的選擇,可對於徐氏與沈洲來說,卻是做不到主動去害喬氏。徐氏是秉性使然,行事是於淨利索,不是這等心狠手辣的做派;沈洲是優柔寡斷,到底是兩姨表兄妹,青梅竹馬長大,即便夫妻情分已斷,還有家人情分、兄妹情分在,也做不到去奪她的性命。

不得不說,喬氏能嫁到沈家,還真是她的幸事。只是她這樣要死不活地拖下去,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就說不清了。

叔嫂談到最後,徐氏道:“此事既是發了,就不必在遮遮掩掩,反倒像是有鬼……自打前年二嬸回京奔喪,過後一直在‘養病,,外頭也是知曉的。你在外任上,無人主持中饋,納一貴妾服侍起居也不算稀奇。雖說差了輩分,也只是小節有虧……只是你心裡有個準備,真要被人揭開此事,就算不會罷官,祭酒一職怕是難再繼續,下一步該往哪裡去,也要心中有數,省的到時候沒頭緒”

沈洲苦笑着點頭,只覺得自己當時鬼迷心竅。當初怎麼就覺得梁氏倔強可愛,身上帶了孫氏的影子呢?

孫氏是孫太爺的女兒,加上是徐氏親自教養出來的,外柔內方,一身傲骨;梁氏身上帶的是傲氣,真是自尊自愛的女孩兒,又哪會夜奔到男人處?

沈洲心中本打算徹底疏遠了梁氏,就算不將梁氏處置了,也遠遠地養着,可聽了長嫂的話,也知曉那樣反而顯得鬼祟。

如今不僅辜負長兄一番心血坐不穩祭酒,而且真要鬧出來,壞了名聲,還要牽連兄弟侄兒。因這個顧忌,不得不使得沈洲小心應對。

在沈滄故去後,作爲男丁之長,沈洲曉得自己當支持門戶,庇護兄弟侄兒們,可如今立起是立起了,卻是岌岌可危,他如何能不愧疚?

身爲兄長與叔父,臨行之前,沈洲少不得也教導三老爺與沈瑞幾句,卻是老生常談。三老爺那裡,是好生當差,愛惜己身,勿要讓長嫂擔心;沈瑞這裡,則是讓他好生孝順徐氏,也要好生讀書,爲下一次鄉試備考。

這些都是在家人面前的場面話,在私下裡沈洲對沈瑞道:“不管長輩恩怨如何,你與沈瑾關係在人前撕不開,往來倒是無需避諱……只是客氣就行,不必太親近。到底他爲長,你爲幼,要是太親近恐被長幼尊卑束縛,行事礙手礙腳……”

這一番話卻是難得的通達,也切合了沈瑞的打算。

沈瑞詫異沈洲難得的清明,卻也領了這份好意,道:“侄兒曉得了,多謝二叔提點……”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道:“長輩之事本輪不到小輩多嘴,只是梁氏關係二叔前程,侄兒實是不放心……”

沈洲帶了幾分羞慚道:“都是我行事不當,倒是累的瑞哥兒都跟着不安生……我以後會小心,瑞哥兒就放心吧……”

隨着沈洲的離去,三老爺也開始入職了。

因兩房舍人人數衆多,三老爺平素差事極爲清閒,即便偶爾有差事,也是些文書方面的活計,三老爺沒用太磨合就適應了。

沈家其他人,則開始閉門守孝。

因到年根底,各家各戶的人情往來是斷不了的,只是因沈瑞有孝在身,此事便又託了沈全幫忙。同往年相比,到底有所不同,官場上人情送來的年禮,不能說一下子斷了,也減了不少。倒是親戚之間,多是去年的例,像五房與沈理那邊送來的年禮,比往年還要厚一份。

外頭知曉沈家人在守孝,輕易也不上門來,可祝枝山與魏校兩個,這些日子來的倒是越發勤了,爲的是怕徐氏孤苦,過來開解陪伴。

徐氏精神依舊怏怏,卻是受了外甥們這份孝心。只是離明年春闈只剩下兩月,最是緊要的時候,她實不願意因自己的緣故耽擱兩個外甥前程,就發話叫兩人回去,年前不許兩人再來。

祝枝山與魏校沒法子,只能老實回去備考。

祝枝山與魏校都是南直隸的舉人,早在今年鹿鳴宴上,就見過新科解元沈瑾。如今到了京裡,同鄉、同年之類的在中間聯繫,這幾人也是都見過的。

通過沈瑾,祝、魏兩人與沈琦也見了面。

等到沈瑞聽到消息時,這幾個人已經是同進同出,常在一起論文拆講。

想着祝枝山十次落第的命運,沈瑞也猶豫,要不要跟祝枝山囉嗦幾句,最後還是選擇閉嘴。祝枝山才華有了,家學也淵源,之前也下場過幾次,早有自己的經驗與總結,沈瑞要是去指手畫腳,反倒是貽笑大方。

至於魏校,更無須沈瑞囉嗦。

魏校並不是新舉人,是上次南直隸鄉試的經魁,只因當時年紀不大,親長怕他落到三甲上,爲求穩妥,才讓他等一科。他今年二十二歲,只比沈瑾大一歲,兩人都是滿腹詩書,青年才俊,倒是一見投緣,成了好朋友。

聽聞沈瑾至今未婚配,魏校心中詫異,過後便與祝枝山道:“子瑜人品才學都在這裡,怎麼就沒有人搶了做女婿?什麼時候解元這樣受冷待了?”

祝枝山還是初次聽聞此事,也頗爲意外:“連親事都沒訂下?”

魏校點頭道:“正是。因他沒有住在族親家中,也沒有住在會館,在南城典了院子住,我還以爲他帶了妻兒過來,提了兩句,才曉得他不僅沒有成親,連親事也還沒訂下……”

祝枝山道:“許是子瑜眼高……平素看着倒是和氣的緊……”

魏校唏噓道:“可惜四姐兒是庶出,要不然我還真想要厚着麪皮提提親事

祝枝山瞥了他一眼道:“沈子瑜就那麼好?”

魏校點頭道:“是個不俗的人,肚子裡也是滿腹經綸,之前我自恃過高,瞧不起旁人,還真是井底之蛙……”

祝枝山聞言,搖頭道:“何苦自貶?就算沈子瑜有才華,也未必就比你強了。你雖不是解元,可也是經魁,且比沈子瑜還早三年下場……”

魏校搖頭道:“也不能這樣說。沈子瑜是弘治八年過的童試,要不是之前兩科耽擱,早就過了鄉試。我還是差一些……”

明年既是大比之年,不管路途遠近,到了年跟前,大部分的應試舉人都到京了。

不僅沈家有族親至,賀家也有應試的宗親族人到京,其中就有賀東盛的胞弟賀家五老爺賀北盛,還有賀家七房的賀平盛。

這兩人都是今年的新舉人,初次應禮部試。

賀東盛倒是並不藏私,將自己當年應試的經驗傾囊傳授不說,還尋了個翰林院大儒爲兩個弟弟點評文章。

這十幾年來,同沈家子弟絡繹不絕相比,賀家在科舉上就差了許多。賀東盛的四個弟弟,三個中舉,這成績不可謂不風光。

“金舉人、銀進士”,這樣一門四兄弟都舉業,就是沈家也做不到,可是似乎好運氣都在鄉試上用光了,賀三老爺病故,賀二老爺接手家族事務,如今只有五老爺賀北盛還在繼續讀書。

賀東盛對幼弟期望頗大,不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一親自教導弟弟功課,賀東盛就察覺到不對勁來。

賀北盛的文章做的呆板無趣,明顯火候不足,還是秀才的水平,怎麼過的了鄉試?

反觀賀平盛倒是中規中矩,文章中上,倒是也能對應他鄉試中上的名次。

賀東盛越想越不對勁,直想得後背出了一身冷汗,打發人立時叫了幼弟過來。

兄弟兩個去了書房裡間,將小廝打發下去,賀東盛正色道:“老五,這鄉試到底是怎麼回事?”

賀北盛眼神閃爍,神色有些僵硬,支支吾吾的吭哧半響。

賀東盛皺眉道:“你以爲這是玩兒麼?江南才子多,科舉是大事,天下人都看着,真要有舞弊之事,總會被揭開”

賀北盛訕訕道:“大哥放心,我並不曾作弊……”

賀東盛道輕哼道:“不曾作弊?就這樣的文章,想要掛在鄉試榜尾火候都不足,能排二十三名?你當大哥是傻子不成?”

早知這個弟弟資質尋常,可賀東盛早先還是帶了指望,纔會費了心思專門尋了個南京大儒,安排弟弟在南京讀書,想着勤能補缺,只要熬出個舉人來,就算會試落第,也能開始入仕。

這次聽到胞弟中舉的消息,賀東盛十分欣慰,本以爲他得遇名師終於開竅,不想卻是另有蹊蹺……

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六百一十章 鳳凰于飛(九)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與人爲善(二)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二十章 前塵影事(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氣之爭(四)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687章 朱闕牙璋(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飛遠走(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五百四十四章 明鏡高懸(一)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二十八章 浮雲富貴(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至親骨肉(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難測(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較長絜短(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
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六百一十章 鳳凰于飛(九)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與人爲善(二)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二十章 前塵影事(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氣之爭(四)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687章 朱闕牙璋(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六章 歲暮天寒(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七十八章 過路財神(五)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五百九十章 鶺鴒在原(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飛遠走(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迴腸九轉(二)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651章 層雲漫涌(三)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窺豹(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聞風而動(五)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657章 田月桑時(五)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五百四十四章 明鏡高懸(一)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二十八章 浮雲富貴(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至親骨肉(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難測(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長(二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較長絜短(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三百三十章 與人爲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