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名士風流(四)

屏風外一於少年,大眼瞪小眼。旁人還罷,祝允明難免不自在,他已過不惑之年,雖說在蘇州交往的好友知交年紀不等,上至古稀老翁,下至弱冠少年,都不乏其人,可也沒有眼前這幾個這麼小。

沈全還罷,年紀與魏校相仿,十七、八歲年紀,其他人都是十歲出頭。祝允明的年紀,與他們的父輩相仿,祝允明要是兒子生的早,都比這些少年大。

沈珏因沈瑞推崇祝允明,便記得此事,原是想要成全沈瑞求字之心,並且自己也見識見識。

如今既然這祝允明從“蘇州才子祝先生”成爲“二房姻親祝表兄”,那沈珏不免得隴望川,也想要跟着求要一份墨寶。

沈瑞還在胡思亂想,沈珏卻已經鋪開上等宣紙,又去磨墨。

沈寶因打小愛好書法,見狀便上前來駐足觀看。

沈珏親自磨好墨,笑吟吟對祝允明道:“祝表兄,請賜墨,瑞哥可還等着。”

沈瑞聽到自己名字,醒過神來,望向祝允明的目光就帶了幾分殷切。

遠的還是先不提,且看眼前。

這可是祝枝山墨寶。他別將自己當小孩子糊弄給自己寫行書就好,要知道祝枝山最出名的可是草書。

祝允明已經接了毛筆過去,稍加沉吟,便提筆落墨。

沈瑞看着,瞪大眼睛,險些叫出聲來。

這是蘇東坡的《赤壁懷古》,祝允明流傳到後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堪爲傳家寶。他卻是不想想,這書法作品與畫畫不同,誰也沒有規定就不能寫重樣的詩詞。

祝允明流傳到後世的書法作品,只要集中在他早年與晚年期間,中年時治理科舉,流傳出的書法作品甚少。

除了知曉祝允明底細的沈瑞除外,其他人看着祝允明揮毫潑墨,一時並未覺得有什麼。大家都是自打懂事就開始提筆,好字賴字,又能差多少。

只有嗜好書法的沈寶,到底比旁人識貨,即便不知祝允明大名,可一見這字,就曉得不俗,立時湊上前,眼裡火熱,已經黏在紙上移不開。

沈瑞與沈寶兩個這般異常,沈全、沈珏、沈琴幾個受其影響,也收了輕慢之心,不由地跟着屏氣凝聲。

除了屏風後竊竊私語,外室就只有刷刷的揮墨聲。

待祝允明寫完最後一個“月”字收筆,沈寶的視線已經黏在紙上,強強拉開,立時拉着沈瑞胳膊,帶了祈求道:“瑞哥,哥哥求你……”

沈瑞還沒說話,沈珏已道:“寶四哥,君子不奪人所愛,這可是瑞哥特意開口求的。真佛在這裡,你怎捨近求遠

沈寶看着祝允明,沒有平素大方爽利,反而有些扭捏,眼裡滿是崇敬,顯然是由敬生畏。

祝允明看着眼前這白嫩包子臉的肥胖少年,實與自己見慣的才子少年有異,不明白他怎麼就看上自己的字。

沈寶平素口舌伶俐,眼下卻略顯笨拙,見祝允明看着自己,便長揖到底:“小……小子沈寶,自三歲提筆,苦練十寒暑……酷……酷愛書法,今得見先生墨筆,三生有幸……”

着急之下,他記得滿頭汗,說法都結巴起來,可求墨寶的話,卻沒有說出口。

他也隨曾祖父拜訪過鬆江府幾位字畫大儒,曉得些求筆墨的規矩。越是大師,越是惜墨,輕易不予人寫字。求字的人要請中人傳話,還要付上潤筆費,周旋一二,也未必能如願。

自己一個毛頭小子,初次見了書法大家,便當面開口所字,太輕狂無禮。

沈寶越想越沮喪,身子彎成了弓字。

沈琴見狀,忍不住上前一步,剛想說話,就見祝允明微微一笑,扶了沈寶起來。

“你既練字多年,當有小成,且寫幾個字與我瞧。”祝允明笑着說道。

他性格向來寬厚,對年輕後輩時有提挈。唐寅就是經他勸說纔開始撿起書本繼續舉業,文徽明是他的書法弟子。

沈寶模樣,與少年才子雖掛不上邊,可這笨拙慌亂之下,卻讓祝允明感覺到了他對書法的熱好與赤誠。

沈寶被扶起來,沮喪表情猶在,一時沒有聽清祝允明的話。沈琴忙拍了他一下道:“四哥怎還愣着?祝表……祝先生要指導四哥哩”

因沈寶對祝允明的崇敬,沈琴便也將嘴邊的“表兄”兩字嚥下,換上敬稱。

沈寶“啊”了一聲,露出幾分狂喜,看着祝允明道:“那,那……那小子獻醜”

沈珏離硯臺最近,見狀便笑道:“我與寶四哥磨墨”

沈寶卻搖頭,正色道:“不勞珏哥,我自己來。”

站在硯臺前的那一瞬間,大家都發現,沈寶的氣場變了。溫潤寬厚的肥胖少年,身上多了幾分肅穆。瞧他專心致志神情,彷彿這世上別無他無,只剩下他手中的墨。

這一磨墨,足用了一盞茶的功夫,不過卻無人催促。

就是年紀雖小的何泰之,看着沈寶,都生出幾分期待,覺得憑着這架勢,就應是有底氣的。

他又偷偷打量沈家其他幾位少年,覺得沈全面上常帶微笑,讓人如浴春風,看起來最可親;沈珏長得雖好,卻是性子張揚,傲慢無禮;沈瑞看着倒是穩重,不過有時故作大人態,顯得沉悶;沈琴這麻桿身材,又操着公鴨嗓,讓人怎麼看都不自在;至於沈寶,則是太胖了,跟肉墩子似的,就算是內有錦繡,可這個模樣也叫人着急。

矬子裡拔大個兒,倒顯得沈珏與沈瑞兩個好。何泰之衝着沈珏撇撇嘴,又忍不住偷偷去看沈瑞。

每個少年都要個遊俠夢,這八、九歲大小小少年也不例外。何泰之纔不承認自己心裡開始惦記沈瑞的“形意拳”,而是覺得沈瑞老成持重,說不得正是長輩們喜歡的那種孩子,生母又與姨母有舊,要是成了自家表哥也不錯。

這會兒功夫,沈寶已經提筆揮墨,只有四個字,亦是草書,“見賢思齊”。

祝允明低頭看了好一會兒,暗暗點頭,再看向沈寶的時候,眼中就多了親近:“你可是師從鬆蘭翁?”

沈寶聞言微怔,隨即垂手回道:“先生所提,爲家曾祖早年之號。小子這些年確實隨曾祖習字。”

祝允明點頭道道:“原來你是家學淵源,怪不得小小年紀,就筆力不俗。我曾在友人處見過令曾祖之墨寶。鬆蘭翁早年曾在南都文壇名噪一時,後來不知因何遁去,不復出世,沒想到是松江府人氏。”

沈寶聞言,有些黯然,岔開話道:“小子已獻醜,還請先生不吝指教。”

祝允明道:“靈氣有了,腕力尚有不足。你年紀在這裡,身量未長成,運力不足也是尋常。”說到這裡,頓了頓,道:“你可曾拜師?”

沈寶搖頭道:“小子未曾拜師。”

祝允明聞言,倒是不算意外。

松江畢竟比不得蘇州才子輩出,松江士林這些年,除了狀元沈理、榜眼錢福之外,就只有顧清、沈玥還有些名氣。榜眼錢福善詩,狀元沈理善時文,顧清善賦、沈玥善畫,並無一人善書。

“你可願拜在我門下習字?”祝允明猶豫一下,慢慢道。

他這般猶豫,倒不是敝掃自珍,而是雖收過學生,卻沒有這麼小的。他自己又專心科舉,並無太多時間教導學生。不過見沈寶資質喜人,見獵心喜,覺得錯過這個弟子又可惜,才猶豫過後,依舊開口。

這話一說完,不等衆人反應過來,就聽到“撲通”一聲,沈寶已經跪倒在地,俯首道:“弟子沈寶,叩見老師。”說罷,“砰砰砰”叩了幾個響頭。

大家聽着這聲音,都覺得腦門子生疼。同時腹誹不已,這是什麼速度?難道拜師入門這樣的大事,不需要與家中長輩們商量一下?這老師說拜就拜了?

一日爲師終生爲父,這老師可不是隨便拜的。

只有沈瑞,對於沈寶的決定並不意外。

像祝允明這樣的書法大師,可遇不可求,既是有機會拜師,那不立時拜了纔是傻子。沈寶向來是個聰明人,“大智若愚”放在他身上最是貼切不過。今日在祝允明面前雖有些失常,不過是太重視書法而已。

沈全年紀最長,想的最多。眼見沈寶跪也跪了,拜也拜了,拜師迫切之心可見一斑,反而是祝允明神情似遲疑,立時端了旁邊茶碗,上前遞給沈寶,道:“只磕頭可不行,寶哥還得敬先生茶。”

沈寶接過,感激地看了沈全一眼,雙手端着茶盞,畢恭畢敬道:“老師請吃茶。”

祝允明歲數在這裡擺着,哪裡看不到這族兄弟之間的眉眼官司,心中好笑,卻並未多言,通快地接茶碗,吃了幾口撂下。

這就算禮成,敲定了二人師徒名分。

隨後,祝允明吩咐沈寶起身,從袖子裡摸出一方黃田印料,遞過去道:“這是爲師新得的一方小料,與你做個拜師禮。”

沈寶躬身,雙手接了,道:“謝老師惠賜。”

徐氏與孫氏在裡頭聽到動靜,走到外間,剛好見證了這一幕。

沈寶這樣的年紀,即便胖些,可長輩眼中不算什麼。徐氏相信自己外甥的眼光,看了沈寶兩眼,笑着說道:“恭喜希哲,得了一個好徒弟……”

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一百零九章 東道主(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三百九十章 歸去來兮(三)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聞風而動(二)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窺豹(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風玉露(三)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一百零九章 東道主(三)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無力(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雙喜臨門(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662章 向海而生(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久聞大名(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
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一百零九章 東道主(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三百零九章 種因收果(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三百九十章 歸去來兮(三)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針(一)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聞風而動(二)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窺豹(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門(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風玉露(三)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六十三章雛鳳清音(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一百零九章 東道主(三)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無力(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雙喜臨門(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662章 向海而生(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龍魚服(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風得意(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歸去來兮(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久聞大名(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