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

三老爺一路疾行,氣喘吁吁,跟着小跑的小廝雖舉着傘,可三老爺的肩膀依舊淋溼大半。等到正院,三太太帶着璐哥兒正在陪徐氏說話,見到丈夫這樣,嚇了一跳。

徐氏握着佛珠的手頓了頓,並不急着問話,吩咐丫鬟送了乾毛巾給三老爺擦洗。

三老爺喘的厲害,一時說不出話,接了毛巾在臉上擦了一把,方長吁了一口氣,道:“幸好沈理跟着回松江,松江知府趙顯忠的摺子到了,除了請罪,還寫了倭寇進城的‘詳情’,稱松江地方士紳沈氏族人勾結倭寇,禍亂地方。”

三太太聞言變了臉色,徐氏皺眉道:“這個趙顯忠是什麼人?”

“通匪”雖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可真要判實了,也是要問斬的。雖不至於連累九組,可這“匪”畢竟不是尋常的匪,而是倭寇。沈氏內外九房族人,多聚居松江,自打大明開國,松江被倭寇作亂數次,地方百姓不能說家家與倭寇有血仇,也有大半了。要是沈家頭上頂上“裡通倭寇”的罪名,那衆族人在松江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更不要說,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落井下石的人。在沈滄這個實權尚書過世後,沈家就成了一塊大肥肉,不說別人,就是賀家也不會放過咬一口的機會。賀家大老爺賀東盛,如今可正在刑部右侍郎位上。這沈家族人“通匪”的案子真的立案,正好交到賀東盛手中。

沈家與賀家,身爲松江地方兩個最大家族,關係最爲玄妙。原本有京城二房在,賀家即便在地方上再活躍也略遜一籌,如今二房失了當家人,賀東盛卻背靠李東陽,在刑部熬資歷,等到熬完資歷,一個尚書妥妥的。

“弘治六年二甲進士,侄子娶的是賀氏女,與賀東盛是姻親,外放歙縣知縣,後升徐州同知,去年升任松江知府。”三老爺道。

十二年的時間,從七品知縣升任四品知府,要說尋常進士,不可能升的這樣快。

“李閣老的人!”徐氏緩緩道。

弘治六年會試,主考官正是李東陽,加上與同爲李黨的賀東盛是姻親,這趙顯忠是鐵定的“李黨”。

松江沈氏,如今最高官職雖不過從四品,可有個沈理在,向沈家開刀,不易於挑釁沈理背後的謝遷。

朝中三閣老,謝遷、劉健、李東陽把持朝政多年,不黨而黨,不爭而爭,使得朝廷以三大閣老爲中心形成三大派系。劉健雖是首輔,可是年歲已高,如今又專心督促新皇理政上,不會主動與謝遷生嫌,相反,隨着劉健心生去意,新一代首輔就在謝遷與李東陽兩人中產生,李東陽安排人借題發揮也就有了緣由。

謝遷與李東陽都是弘治八年入閣,李東陽封文淵閣大學士、謝遷爲東閣大學士。文淵閣排名在東閣前,可謝遷是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李東陽是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所以朝廷站位還是謝遷在前。直到弘治十一年,太子出閣讀書,李東陽賜禮部尚書銜,朝堂排位纔在謝遷前。可沒兩年,謝遷又升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排位又在李東陽前,成爲次輔。

要是劉閣老退了,那順位成爲首輔的就是謝遷,這個時候攻伐沈家,要是謝遷出面庇護女婿家族,髒水說不得就能潑過去,畢竟謝遷是浙江餘姚人氏,離海邊不遠,這個“通倭”的嫌疑背上,就算是沒有證據,名聲也會受到牽連;要是謝遷袖手旁觀,連女婿都不庇護,那其他門生鄉黨也難免未免心冷。

在江南士林都有一席之地的松江沈氏,就這樣被殃及池魚。歸根結底,還是沈滄病故,沈氏勢弱的緣故。

三老爺與徐氏對視,兩人都帶了無奈。就是對朝局不熟的三太太,聽到提及李閣老都多了惴惴。要是隻有一個賀家針對沈氏一族並不可怕,賀東盛不過是刑部侍郎,沈家姻親故舊也能有幾分依靠,可要是李閣老站在後邊,那親友的分量就顯得不足。

“摺子是可提到沈家‘通倭’的是哪位?”徐氏沉思了下道。

沈理即回鄉,有官職在,要是“欲加之罪”,總能查詢一二,就怕真出了不肖子弟,真的讓趙知府抓到把柄。不知道趙知府是受了指示,構陷沈家;還是爲了減輕身上罪責,因沈家子弟不檢順水推舟。要是前者還好,真既是真、假既是假,總有洗清嫌疑的機會;要是後者,沈家想要撕把開就難了。

“長房沈珺、三房沈玲、五房沈琦,如今就拘押在府衙。”三老爺悶悶道:“之前就瞧着沈琦性子雖有些活絡,不過既是洪大嫂子教養出來的兒子,不至於這樣蠢笨,就怕被人矇蔽,真走錯了一步。長房與三房這兩個,卻是不知性情如何。”

徐氏聞言,皺眉皺的更緊。沈珺是長房次子,因長兄出仕,沈珺就留在松江,在族長父親身邊鑲理族務;沈琦不必說,是五房留在松江守家業的;沈玲雖是庶出,可是在京城歷練過,又曾跟在沈淵身邊歷練,也是三房子弟中能說得上話的。這三人,是松江王字輩中的佼佼者。同時將三人都摺進去,這到底是構陷,還是針對沈家設局?

叔嫂兩個正說着話,就聽到院子裡傳來腳步聲,紅雲進來道:“太太,瑛大爺來了。”

徐氏道:“請進來吧。”

紅雲出去傳話不提,因屋子裡氣氛壓抑,璐哥兒帶了幾分不安出來,在三太太懷裡不肯安生,三太太低聲哄着。

少一時,沈瑛隨着紅雲進來,額頭都是汗,見了徐氏就拜了下去,又見過三老爺、三太太。眼見長輩們都繃着臉,璐哥兒臉上也帶了幾分小心。徐氏心疼,低聲吩咐三太太抱了璐哥兒下去。

等到三太太離開,沈瑛才顫聲道:“大伯孃,別人侄兒不敢保證,可我家二弟絕不是那樣的人。說起倭寇,我們沈氏一族哪個房頭沒有血海深仇?二房的大祖父、二祖父不說,我們五房也折過一位伯祖父,還有七房、八房的那邊,我二弟雖沒經過,也是聽着這些長大的,怎麼可能會‘內通倭寇’?更不要說松江是沈氏一族根基所在,就是傻子也沒有引仇人來禍害自己族人的道理!”

徐氏擺手道:“我還沒糊塗,琦哥兒在京城好幾年,人品都在我眼裡。雖不知爲什麼會牽扯進來,可其中定有其他隱情。你也在朝多年,當曉得這看起來是‘倭亂’,可也不單單是‘倭亂’,如今宮裡就此事有什麼動靜沒有?”

沈瑛搖頭道:“如今國孝已過,皇上只任性玩耍,旬日不朝。如今幾位閣老聯名上摺子,請皇上臨朝,莫要耽於享樂。”

徐氏冷笑道:“臨朝?做個擺設皇帝嗎?”

三老爺與沈瑛都變色臉色,三老爺訕訕道:“皇上還小,幾位閣老受先皇所託,並不負教導之責。倒是皇上,信用閹人,已經有好幾個御史上了摺子。”

徐氏道:“已經是十五歲,難道還要當幾年擺設,才提親政的事?就算三位閣老想要倚老賣老,也要看皇上樂意不樂意應承。皇上生於宮廷,長於宮廷,不信任自小身邊服侍的大伴,還能信哪個?”

三老爺是中書舍人,沈瑛是通政司左參議,兩人都是文官立場,與閹宦是天然的對立關係。自打大明開國,除了太祖朝,嚴禁閹人干政之外,其他朝都有權閹活躍的影子。每一次權閹橫行,都是文官勢力受挫折打擊的時候。

三老爺與沈瑛雖品級不高,可也是文官一員,自是對宦官沒有好感。因此,對於幾位閣老對宦官的壓制,也是心裡支持。可此時聽了徐氏的話,叔侄兩人都覺得心裡怪怪的。

徐氏是閣老之女,大半輩子經歷的事多,哪裡看不出朝廷如今看似平靜,卻是到了最兇險的時候。歸根結底,不過一句話,“一朝天子一朝臣”。

沈瑛是東宮舊臣,要是在皇上與閣老之間選擇,自然是傾向於皇上的,更不要說,這次趙顯忠給沈家戴着“通匪”的帽子,且上告到朝廷,沒有半點顧忌的樣子,這背後就有“謝黨”、“李黨”相爭的影子。

惱恨之餘,沈瑛越發懸心,除了爲自己兄弟的牢獄之災,更是爲了跟着小弟回鄉的父母。本就千里跋涉,要是知曉沈琦入獄,還不知會如何擔驚受怕。

“大伯孃,侄兒實在是不放心,想要明日請假回鄉。”沈瑛實是牽掛,便道。

徐氏呵斥道:“糊塗!越是這個時候,京裡越是離不得人。有沈理在,他能解決的,你無需擔心;他解決不了的,你回去也沒有用。”

沈瑛哽咽道:“侄兒曉得這個道理,可是家父那邊,實是讓人擔心。”

百首孝爲先,沈瑛這個時候不戀官位權勢,能想要回鄉盡孝,可見孝順,可如今沈家的事,除了閣老之間的爭鬥之外,也不單單是賀家想要落井下石,要知道如今入獄的三位中沈珺可是賀家嫡親的外甥。趙顯忠身爲松江知府,到任後首要就是結交地方有分量的士紳,如今這半點不留餘地,肯定也是松江的爛攤子太大,瞞不住、抗不下,纔會這樣破釜沉舟都推到沈家身上。這樣兇險的時候,沈家的下場到底如何還不好說。就算京中二房有姻親故舊在,以後會提挈沈瑞,也未必會爲了沈氏其他族人如何。畢竟如今罪名只是“通倭”,不是抄家滅族的“謀逆”,牽扯不到二房這邊。外人貿然插手,且不能說能不能幫沈家脫罪,首先就要得罪李閣老。況且有沈理與沈瑾這兩位狀元在,就算沈家現在有所波折,也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沈家到了現下,只能自救。如今京城只有你與你三叔兩個在,哪裡能再離了人?”徐氏道:“你既是東宮舊人,與其慌慌張張回鄉,還不若想個機會陛見。皇上並不是刻薄之人,總會念一二分舊情。”

沈瑛不過是關心則亂,聽了徐氏的勸告,也知曉自己不能一走了之。三老爺雖是長輩,可是恩萌入仕,人脈關係有限,並不能坐鎮京城。雖不信神佛,可到了這個時候,沈瑛也忍不住在心中默默禱告,保佑父母平安,保佑胞弟沈琦早日脫牢獄之災,保佑其他族人此劫難中倖存。

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二章 歲暮天寒(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一百八十章 至親骨肉(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與人爲善(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六百十四章 鳳凰于飛(十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660章 向海而生(一)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四百零七章 秋來風疾(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羣分(二)第一百零三章 風波再起(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二)
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二章 歲暮天寒(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舉首(一)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一百八十章 至親骨肉(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黃雀在後(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696章 克紹箕裘(六)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較長絜短(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四百八十八章 引蛇出洞(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二百二十章 貞元會合(四)(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與人爲善(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686章 朱闕牙璋(四)第六百十四章 鳳凰于飛(十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660章 向海而生(一)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四百零七章 秋來風疾(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蕭牆(一)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羣分(二)第一百零三章 風波再起(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