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隱瞞

幾眼看完王安送來的奏疏後,因爲沈惟敬帶來的喜悅感在這一瞬間褪得乾乾淨淨。身子倏然站起的時候,忽然一陣頭暈目眩,身子一個搖晃不小心將案上那一堆小山高一樣的奏疏全都碰倒,一陣稀里嘩啦亂響灑了一地。王安一聲驚呼搶上來就扶,抓着太子的手,只覺得如握了一塊冰,再看他的一臉張更是如同白紙一樣,不由得極是擔心,慌忙道:“來人,快去請宋神醫來!”

“站住,不必去。”眼前一陣陣發黑,朱常洛喘了幾口氣,推開王安扶着的手:“讓我靜一下,就沒事。”無奈的王安手忙快腳亂扶他坐好,急手急腳的倒過一杯暖茶來,接過來喝了幾口,定了定神,道:“這奏疏是怎麼來的?”

看太子的臉色果然比先前好許多,放了點心的王安沒再堅持去請宋神醫,回道:“這奏疏是遼東李伯爺用的百里加急快馬送來的,內閣幾位大人都已看過,申閣老知道茲事體大,不敢擔擱,便命奴才火速送給殿下批閱。”看着朱常洛越來越黯淡的眸子,王安的聲音也越來越低,頭上也有了汗,機靈說道:“估計現在的朝中大臣們也都知道了,不過葉赫少主此時在城北大營,估計現在還不知道。”

“你去趟城北大營,找到孫大人將這信交給他。”看着太子揮筆寫字不停顫抖的手,自打進慈慶宮那一天開始,王安就沒見過太子如此緊張過,王安心裡一陣陣的發慌,應了一聲接過後轉身就要跑,到門口時卻聽朱常洛低聲囑咐道:“……和孫大人講盡力拖延時間,想法子不要讓他知道,能阻得幾時就阻得幾時。”

看着王安匆匆離去的身影,朱常洛只覺頭髮昏腿發軟,實在支撐不住半邊身子伏在案上呼呼喘氣。從在永和宮睜開眼睛那一刻起,自已一直仗着比別人多出的幾百年見識,在這大明前朝後宮縱橫來去,雖然一路走得頗爲坎坷,但是總的來說通過自已的努力,原來歷史上既定的好多大勢已經或是正在慢慢的更改。

當年自已處心積慮,九死一生在赫濟格城,利用葉赫部的力量一舉將建州女真精英主力全殲而亡,更讓怒爾哈赤兄弟身受重傷和打擊,雖然讓他們逃了性命沒能斬草除根有些遺憾,但經此一役剪除了他們處心積慮多年養成的勢力,短時間之內已無力爭鋒。在朱常洛眼裡怒爾哈赤依舊是心腹大患,可眼下的他就是一隻傷了爪牙的狼,在沒有長出來新牙利爪前,暫時不會有傷人的能力。

想到這裡,朱常洛嘴角忽然露出一絲苦笑,自已千防萬防,到了家賊難防,做夢都沒有想到,居然是他反了!俯身從掉了一地奏疏中找出剛纔那份,細細的看了起來。看來是寧遠伯李成樑親筆,就憑這字跡匆忙潦草,足以見寫奏疏之時,這位寧遠伯是何等的驚怒失措。朱常洛無由苦笑,估計他也和自已一樣,做夢都沒有想到,誰都可能反,唯獨這個不可能反的人倒反了。

海西女真新汗王那林孛羅?看着這個熟悉也有些陌生的名字,朱常洛眼前現出那個在赫濟格城和葉赫緊緊抱在一起的青年,那個爲了兄弟安危,不怕粉身碎骨,奮力從赫濟格城頭一躍而下的青年,如果可能他很想親口問問他,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將自已的兄弟置於萬劫不復之地麼?

權勢、****真的可以讓一個人瘋狂到如此地步,能讓人瞎了眼睛,盲了心智?如此喪心病狂?

心有些莫名發寒,海西女真反了朱常洛不懼。他怕的發展到最後的那個結果……那個讓他想都不願想,卻又極爲有可能成爲可能的結果。

一種不祥的感覺如同悄悄上漲的潮水正在悄悄向他逼來,茫然中朱常洛驚惶的發現,自已退無可退,避無可避,除了面對,沒有任何辦法。但是面對,自已又能怎樣做呢?又該怎麼做呢?朱常洛伸出手抱住了頭,深深嘆了口氣,忽然感到非常的倦,倦到他伏在案上一動不動,如同死了一樣。

案上那面西洋鏡,忠實的照出此刻在書房中的這個人,是何等的無力與無奈……

情況發展越赤越嚴重緊急,眼下發生的一切只是個剛剛開始。

萬曆二十年九月,遼東急報:海西女真那林孛羅率部襲擊撫順城。過程簡單讓人難以置信,那林孛羅就用了三千人,喬裝改扮成前去貿易的商人,在攻城之前三日,派細作入城四散風聲,讓撫順一城官兵沒有發覺任何異常。

但是貿易的當天,當三千人順利的進入城門後,臉上帶着笑容的那林孛羅和他的部下亮鋒利長刀,現強盜面孔。等守城明軍反應過來進行反抗時,卻中了早有準備的那林孛羅的埋伏,一戰之後撫順總兵張胤芳陣亡,手下明軍全軍覆沒,撫順宣告淪陷。這一戰那林孛羅從撫順掠奪了三十多萬人口、牛馬無計其數。初戰告捷,海西女真士氣高漲無比,當然那林孛羅的胃口似乎遠不止此。

萬曆二十年十月,遼東再報:僅距離撫順淪陷僅僅不足一月功夫,那林孛羅率領大軍再次出擊,這次他的目標是清河。和撫順相比清河只是一個小城,但是任何一個稍懂兵法的都會知道,清河城是通過遼陽、瀋陽的必經之路,戰略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海西女真血洗撫順,引起了李成樑的勃然大怒。他的反應不謂不快,但奈何遼東鐵騎的全部主力都跟着李如鬆入了朝鮮,事起倉促,等李成樑集結好人馬,準備往撫順大肆反擊時,半路上得到海西女真要襲清河的消息,李成樑又驚又怒,日夜不休帶兵往清河猛追。

等大軍累死累活剛到了清河,卻發現清河一切平靜,沒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在李成樑和他的軍隊準備好好喘口氣的時候,又得到確切通報,那林孛羅親帶三千騎兵突襲寧遠城。

寧遠成是李成樑的大本營,是他在遼東一生基業所在,決計不容有半點錯失。忍無可忍的李成樑氣得暴跳如雷,深恨那林孛羅奸詐,若是他遼東鐵騎在手,怎能容這羣毛賊猖狂肆虐,恨過之後只得兵分兩隻,留下四子李如楨帶二萬人鎮守清河,自已帶着五子李如梅帶着一萬人,火速趕赴寧遠支援。

就在李成樑帶兵心急火燎退走的第二個晚上,還沉浸在睡夢的清河城人,忽然被一片從天而降的天火驚醒,從睡夢中驚醒後衝上大街的人們驚恐的發現,從清河城外自天而降下無數奇怪的東西,落到地上轟然爆炸,火苗沖天而起,盡情燒着任何可以燒的東西。當反應過來的人們急忙用水救火時,這才發現了一個事情,這火用水是燒不滅的。

九月秋風緊,一時風攪火起,火借風威,清河城瞬間化成一片火海。當李如楨狼狽率領殘部衝出城,中了以逸待勞的伏在城外的海西女真偷襲,全軍盡沒,李如楨於混戰中落馬,屍骨成泥。

經此兩役之後,海西女真實力空前大漲,四萬有餘的軍隊瞬間膨脹成十萬有餘的大軍,而其所得糧食、財富無計其數。

失城失地失子幾重打擊下來,從軍以來從末經此大敗的李成樑驚怒交迸,他本來就年事已高,這連番打擊下再也撐不住,在確切得知李如楨死亡消息後,當場吐血昏倒在地,昏迷不起。幸虧李如梅和李如樟都是久經戰事之將,雖慌而不亂,組織所有人員加固城牆,挖掘工事,一邊準備死守防備,一邊派兵百里加急,急報朝廷要求增援。

遼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大明朝廷也如同一鍋燒開了的滾水,咕嘟咕嘟往外躥着水花和滾燙的熱氣。

從接到遼東戰訊後,大明朝堂上從早到晚,一力主戰的聲浪大到足以將太和殿的房頂掀翻!用蘇軾的一首江城子來形容最爲貼切: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于慎行、石星、蕭如薰、趙士楨四大尚書一齊聯名上表,要求太子迅速發兵痛懲海西女真這羣犯國奸狗,朝中百官皆以爲然,一齊附議。一時間奏疏如雪片,文淵閣內幾大輔臣的辦公案上全都堆滿了層層一摞,而且外面還在源源不斷送進來。

除了請戰,終於有人將目標挪到了一個人身上!

直到這時,如夢初醒的廣大朝臣們這纔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一直在太子身邊的海西女真質子葉赫!這個發現終於讓憤怒已極的所有人終於有了宣泄怒火的目標,一時間千夫所指,萬千矛頭全都指向葉赫,好象往熊熊燃燒的烈火中澆上了幾飄油,火焰頓時哧啦啦的直衝上天,熱度直可以將蒼天烤個窟窿。

憋了太久的言官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而一直和言官水火不同爐的大臣們,這次雙方意見出乎意料的一致,除了請戰之外,無一例外的要求當今太子交出葉赫,將其綁到鬧市千刀萬刮,用來告慰遼東喪命的無數軍兵百姓英靈。一時間殺聲震天動地,不知是誰傳出葉赫身在城北三大營的風聲,一連幾日營外都有無數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搞得早就接到朱常洛傳書示警的孫承宗連下幾道軍令,全力戒備封鎖,防止民情生變。

眼見態勢發展的越來越難以控制,可從頭到尾一直處在萬人矚目中的慈慶宮,卻一連幾天沒有消息,就連首輔申時行都沒不住氣,一天幾次抱本請求拜見,都被苦着一張臉的王安擋在門外。

今天慈慶宮大門依舊緊閉,守在門外的葉向高等了已經有好一會了。正急得團團亂轉時候,見王安一溜小跑出來,連忙幾步上前:“王小公公,太子殿下可曾同意見我了麼?”

很是煩心的王安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臉:“葉大人,你的奏疏我送進去了,可是你想見殿下,我勸您還是死了這條心吧,比你早先不久,申閣老和王閣老一齊聯名求見,都被殿下婉拒啦。您聽小的一句勸,這奏疏送進去就不錯了,您先是還先回吧。”

知道王安說的是實情,葉向高卻不甘心就這樣退去,沉吟了一下伸手從袖中取出一錠黃金塞到王安的手上:“求公公再跑一趟腿,捎句話給殿下,下官只有一句話,請殿下快將葉赫交出來罷,若在遷延,就算他是太子之尊,也必受連累之禍。”

葉向高說這句話是有道理有根椐的,因爲太子明顯庇佑葉赫的舉動,已經被朝中諸多大臣非議和詬病乃至強烈反感。據葉向高從暗地裡得到消的息,朝中已經有很多人在背地串聯,準備到左順門下跪請求面見萬曆皇帝,要集體彈劾太子包庇養奸。這罪名若是坐實就算是太子之尊,身上有污點失了人心威望,今後那個龍位再想坐得穩,可就難得很了。

聽完這些話的王安,臉色變得肅重無比。伸手就將那錠黃金塞到葉向高手中,看着對方驚愕的表情,王安脹紅了臉:“這朝廷中不止葉大人一個人爲太子着想,王安雖然是個人人看不起的小太監,但是護持太子殿下這顆心和大人卻是一模一樣。”

看着他人影消失在宮門後,有些怔忡的葉向高概然嘆了口氣,提着的心也放了不少,相信以他所熟知太子的睿智通達,在知道朝中情勢如此緊急的話,必定會有明智判斷。可是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事情會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太子會如何選擇?對於這些事葉向高心裡卻是空落落的一點底氣也沒有。

就在他帶着重重心事轉身低頭往回走的時候,沒有發現在他的背後現出一個身影。

“你……剛說的這些都是真的麼?”聲音嘶啞難聽,語氣冷如寒冰。

葉向高赫然回頭看去,只見一個人影挺拔如劍,筆直插天一般矗立在自已面前。

第90章 秦風第174章 突變第240章 試槍第180章 妖書第208章 俱焚第132章 中伏第130章 錐心第139章 攻心第245章 謁宮第7章 問罪第124章 突變第291章 殞城第272章 喜訊第37章 鏖戰第3章 奇葩第225章 降伏第135章 心術第57章 辭別第287章 潰逃第255章 籌備第83章 攝心第137章 挑戰第174章 突變第199章 傷心第237章 宏第167章 決心第162章 宮變第274章 隱瞞第294章 求和第124章 突變第207章 闖宮第17章 煽情第93章 遇險第19章 問罪第164章 古怪第24章 北行第285章 對壘第32章 情傷第110章 再會第1章 初始第151章 詛咒第294章 求和第11章 設局第266章 宿命第198章 苦衷第89章 脅迫第284章 救星第297章 何去第142章 生變第180章 妖書第300章 託孤第53章 太平第143章 夜襲第219章 春風第63章 梨花第288章 雷霆第196章 知遇第201章 喜信第117章 舊事第260章 授權第263章 攤牌第292章 嘆息第270章 鬩牆第5章 傳信第117章 舊事第7章 問罪第134章 亂心第118章 離別第187章 生光第209章 驚心第66章 四季第150章 逼宮第153章 殺威第211章 明白第206章 魏朝第122章 算計第268章 正事第39章 神器第36章 驚心第155章 論忍第38章 籌備第54章 斷案第110章 再會第301章 天意第124章 突變第17章 煽情第80章 饅頭第93章 遇險第97章 問心第150章 逼宮第278章 桀驁第141章 捎信第97章 問心第210章 自戧第186章 逼問第187章 生光第180章 妖書第23章 葉赫第221章 敘舊
第90章 秦風第174章 突變第240章 試槍第180章 妖書第208章 俱焚第132章 中伏第130章 錐心第139章 攻心第245章 謁宮第7章 問罪第124章 突變第291章 殞城第272章 喜訊第37章 鏖戰第3章 奇葩第225章 降伏第135章 心術第57章 辭別第287章 潰逃第255章 籌備第83章 攝心第137章 挑戰第174章 突變第199章 傷心第237章 宏第167章 決心第162章 宮變第274章 隱瞞第294章 求和第124章 突變第207章 闖宮第17章 煽情第93章 遇險第19章 問罪第164章 古怪第24章 北行第285章 對壘第32章 情傷第110章 再會第1章 初始第151章 詛咒第294章 求和第11章 設局第266章 宿命第198章 苦衷第89章 脅迫第284章 救星第297章 何去第142章 生變第180章 妖書第300章 託孤第53章 太平第143章 夜襲第219章 春風第63章 梨花第288章 雷霆第196章 知遇第201章 喜信第117章 舊事第260章 授權第263章 攤牌第292章 嘆息第270章 鬩牆第5章 傳信第117章 舊事第7章 問罪第134章 亂心第118章 離別第187章 生光第209章 驚心第66章 四季第150章 逼宮第153章 殺威第211章 明白第206章 魏朝第122章 算計第268章 正事第39章 神器第36章 驚心第155章 論忍第38章 籌備第54章 斷案第110章 再會第301章 天意第124章 突變第17章 煽情第80章 饅頭第93章 遇險第97章 問心第150章 逼宮第278章 桀驁第141章 捎信第97章 問心第210章 自戧第186章 逼問第187章 生光第180章 妖書第23章 葉赫第221章 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