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地玄黃

經過幾天行程,馬車翻過一座山樑,老來樂指着山下說:“前面就是處州府”。

祝子山和華安安睜開眼睛,見前方橫亙一條大江。江面寬闊,波光粼粼,蘆葦隨風搖曳,漁船出沒其間,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在大江對岸,石牆環列,城門箭樓高聳。城內街衢縱橫,人煙稠密。城頭上空籠罩一層淡淡的氤氳。

祝子山讚歎道:“環山傍水,天清雲淡,好地方。”

華安安問:“前面是什麼河?”

“那是甌江。”老來樂熱心介紹說,“江對面就是行春門,處州府的東門。每年立春,府臺大人都要來行春門外的行春壇祭春。到了三月三,還要擡太保老爺來迎春,那時節這裡最熱鬧。華先生如能待到明年立春,正好可觀禮祭春儀式。”

祝子山說:“那樣最好不過了。”

老來樂在江邊招手,叫來一艘渡船。一行人渡過甌江,直接進行春門,在街上拐了幾個彎,來到一座府宅。老來樂去稟告陳老爺,三個人就在院前等候。不大一會,陳老爺笑容可掬迎出來,一行人見過禮,進堂屋落座。

陳老爺先問費保定磁溪縣一行如何。

費保定有點窘迫地說:“慚愧,手風不順。桐城公子下棋總愛擺弄個南洋香,煙霧繚繞的,我着了他的道。”

陳老爺說:“來而不往非禮也,下次你弄個老煙鍋子,專給他臉上吹。”

衆人大笑。陳老爺問華安安:“我聽老來樂說,華先生力擒吳老虎,可有此事?”

華安安說:“他是驕兵必敗。他瞧不起我這個無名之輩,所以被我撿了便宜。”

陳老爺說:“華先生不必過謙,吳老虎仰仗他師傅童樑城的威名,驕橫慣了,也該有人殺殺他的威風。我數次託人請他幫忙修訂殘局,他都拒不答應,還污衊我彙編的殘局是拾人牙慧。猖狂的不得了。”

老來樂笑着說:“華先生甫一出道,就給他個下馬威。那天我看他氣咻咻的跑出倉頡廟,真是快活極了。”

華安安說:“作爲棋手,就應該積極參與羣衆性的……創作死活題,校訂殘局這都是棋手的本分。”他紅着臉,看了一眼祝子山。話說得一多,就容易冒出現代詞彙。

不過,在座的三位古人並沒有在意。

陳老爺說:“聽說華先生一盞茶工夫,就解開了田家的殘局,真是少有的奇才啊!”

華安安想起定鼎棋院的老八段,就說:“我從入道一來,沒幹別的,光研究殘局了。”

陳老爺滿意地對老來樂說:“你這次出門,請來華先生這樣的高手,我彙編殘局的事如虎添翼。你可不能對華先生有絲毫怠慢,要好生招呼。”

華安安見陳老爺對編纂殘局這麼重視,也就收起浮浪的心態。心想,校訂死活題小事一樁,難就難在記譜上。那些“平上去入”,想起來就頭疼。

晚上,陳老爺設宴款待華安安和費保定一行。華安安這次沒敢喝醉,吃完飯,老來樂招呼三位客人來到一處僻靜小院。這裡是陳老爺彈琴賦詩,舞文弄墨的地方,有一間書香氣十足的大書房,還有幾間精緻客房。自從陳老爺發下誓願,要編纂一部殘局總集,這個小院就成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棋手休息和工作的場所。

第二天,老來樂邀請三個人去遊覽當地名勝。華安安卻想立即投入工作。

於是,老來樂把他和費保定請進書房,打開一個大木箱,向他介紹。“陳老爺這部書,暫定名《古今殘局總集》。分爲四部,以‘天地玄黃’四個字命名。”

“《天部》,收集開局的起手式;《地部》,彙集中局攻防要領,各種騰挪、轉換、斷法和盤渡;《玄部》,收錄巧手、妙手、鬼手;《黃部》,都是死活、對殺和官子妙手。”

“陳老爺要把此書編纂成舉世無雙的棋藝經典。因此,對書中的每個殘局圖勢都要請五位不同的高手反覆斟酌,以最後一遍爲準。我們並不苛求每位棋手樣樣精通,誰精於哪部,誰就校訂哪部。”

華安安讚歎道:“非常科學,非常咳咳咳,嗓子不舒服。不知想讓我從哪部書着手?”

老來樂說:“這不勉強您,您擅長什麼,就校訂什麼。”

華安安想了想,《天部》的起手式就是定式。這些古代定式只侷限於星定式,大部分已經被現代棋手淘汰,剩下的倚蓋定式和雙飛燕人們也不常用。著名的倒垂蓮,早就被扔進垃圾筐。校訂這個很乏味。《地部》都是中盤的攻防要領,他們喜歡斷,我喜歡瞄着斷,我研究出來的東西肯定不合他們的口味。《玄部》都是妙手、手筋之類,對於我太簡單。

他挑來揀去,說:“我還是校訂《黃部》比較拿手。”

老來樂從大木箱裡抱出一個黃綢包裹的小箱子,說:“《黃部》合計七百五十個殘局,都是從古今實戰棋局中精選出來的,已經校訂了一次,盼着您把其中的謬誤、漏招都找出來。”

小箱子揭開,裡面是一個白綢包和七八個黃布包。老來樂取出白綢包交給華安安,說:“這個包裡都是原題,一共七百五十頁,您不必全取出來,書櫃上有兩個空匣子,原題放一個匣子,您把校訂好的存另一個匣子。我把匣子鑰匙給您,平時您就鎖好。這些原題一頁一頁的,最怕被風颳跑。”

華安安接過白綢包,沉甸甸的。想到自己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這一年時間也不算浪費,心裡很有成就感。

老來樂把小箱子又鎖進大木箱,一副鄭重其事、小心謹慎的樣子。可見,陳老爺對編書的事非常重視,老來樂絲毫不敢馬虎。

華安安把白綢包解開,看見原題都是印着黑白棋子的圖譜,暗自鬆了口氣。他最怕“平上去入”的文字譜,那樣,光擺上棋盤都要費半天工夫,還容易出錯。

老來樂給他取來兩個黃綢貼面的空匣子,又交給他兩把小巧精緻的鎖鑰。指着書案說:“文房四寶、紙張,應有盡有。如果紙張用完,我再派人去買。您和費爺費心思,我早晚派個小童過來伺候着,茶水和一日三餐都叫小童給你們送來,缺什麼您只管吭聲。”

華安安環顧一遍書房,窗前有一張桐漆書案,房子中間有一張紅花梨木八仙桌。八仙桌已經被費保定佔領,看來,自己的工作臺就是這張書案了。

他看費保定已經着手工作,就好奇地問:“費先生校訂的是哪部?”

老來樂說:“費爺校的是《玄部》。”

華安安從書架上取下棋具,正正規規擺在書案上,拿出第一道題,又半生不熟的給自己的硯臺裡磨好墨汁,這才把殘局復原到棋盤上,開始斟酌這道題。

老來樂守在一邊,看兩位棋手都投入工作中,便悄悄退出去,安排專門伺候棋手的小童過來端茶遞水。

華安安把原題審閱一遍,皺起了眉頭,嘴裡叼着一根毛筆搖來搖去。“這題怎麼這麼難?實戰對局,棋形散亂,到處都沒有定型,一點頭緒都沒有,平白無故就想殺掉一塊棋。這是誰的餿主意?”

他有點後悔,剛纔選《玄部》就好了,目標單一,無非是找出隱藏在棋形中的手筋,相比這個簡單多了。可是,人家把自己都捧到天上去了,這話怎麼開口?沒奈何,硬着頭皮琢磨吧。

一直到午飯時間,華安安才勉強把亂糟糟的棋局定型,開始着手殺棋步驟。

午飯時,祝子山從街上逛回來。他對鄧堅、陳寶的失蹤耿耿於懷,一心想找到兩人的下落。這是他的責任。

在十字阪聽說是處州府的孔方兄帶走了那兩個,他今天就滿大街尋找孔方兄。人家以爲他瘋了,都對他敬而遠之。一位貨鋪老闆看他可憐,就送給他一枚銅錢,說:“你別滿街找了,我送你一個孔方兄。”

他這才明白,“孔方兄”是銅錢的別名。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下午,祝子山又想出門,華安安拽住他,說:“解題步驟我想好了,就是不會寫毛筆字,你得幫我。”

祝子山說:“你在基地不是練過毛筆字嗎?”

華安安小聲唧咕:“我那是用描紅本寫的大字,文字譜沒法用大字寫,必須用小楷寫。”

祝子山一想,兩人現在全靠華安安校訂殘局過日子,這是生存的基礎,必須全力維持這個基礎。就說:“好吧,你解殘局,我抓緊時間練習寫小楷,你拿一套文具到客房來,我偷偷練習。”

華安安忙碌一下午,終於解開那道難纏的題,急忙跑回房間,讓祝子山把解題步驟用“平上去入+一二三四”記錄下來。這一道題,把兩人都搞得頭暈眼花。

晚飯後,陳老爺領着幾位儒士來到書房。老來樂把華安安請進書房,說:“這位錢相公,是陳老爺的親戚,號稱華亭府棋藝第一。陳老爺誇你是棋界俊材,錢相公有意向你領教幾招。”

華安安客氣了幾句,心裡說,你們陳老爺就不會低調一些?吹什麼吹。我這一天下來暈頭暈腦的容易嗎?還要應付這些閒差!

棋局擺開,費保定聞聲跑過來,湊到人堆裡看熱鬧。他把華安安當成一個潛在的對手,早就想摸清華安安的虛實。

寥寥十幾步,華安安就覺出錢相公的分量,十足的業餘六段。看他文質彬彬,出手卻凌厲狠辣,幾乎使華安安有點招架不住。

華安安心想,這是在陳府的第一盤棋,千萬不能輸。一旦輸棋,以後就要看人家的眉高眼低啦。

他祭出自己的看家法寶,搶佔棋盤要點,緊緊把握大局,不論棄掉多少子,都要保證目數領先。幾次可斷可殺的機會,他都輕易放棄,他不願意冒險。他的原則是,除非萬無一失,就絕不動殺機。當然,以對方的實力,也不會給他這種機會。

費保定看華安安的棋左支右拙、窮於應付。不禁咂咂舌,心想,這錢相公的棋漏洞百出,若是換做我,一扳一斷,他就趴下了。這華安安的棋太過拘謹,不會是算不過來賬吧?這麼多殺棋的機會他都不殺,這棋風也太軟了。此人,不難對付。

棋過中局,華安安判斷形勢,自己忍讓太多,目數已經落後。好在自己的官子技術還算強些,局勢不難追回來。他穩下心神,冷靜收官,扭轉了不利局面,最終以一子險勝對手。

看完棋局,費保定對華安安的棋藝嗤之以鼻。吳老虎輸的冤枉啊!他心裡想。

陳老爺和儒士們卻不這麼看。他們認爲華安安處事圓滑,給錢相公留了臉面,此局結果恰到好處,不愧是棋壇新出的青年俊彥。

華安安感覺自己出了一脊背冷汗。好險,好險。

錢相公,名長澤,號東匯,陳老爺的遠親。

陳老爺的《殘局總集》因爲卷帙浩繁,選題難度過大,校訂殘局的棋手水平參差不齊,其中謬誤極多,久久不能成書。後來,錢長澤從原題中去蕪存精,在範西屏的幫助下,編成《殘局類選》,於三十年後刻書出版。算是完成了陳老爺的遺願。

錢長澤本人所作的《三十字母》歌,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是對當時圍棋理論的全面總結。與施襄夏的《凡遇要處總訣》,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82章 西屏夜訪第102章 白鶴觀第12章 致命過載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92章 六鬼來了第89章 黑雲壓城(三)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84章 少壯軍團(二)第26章 還是演習第52章 施襄夏現身第81章 九大高手第40章 海寧雙璧第65章 燃燈禪寺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85章 桐城公子第56章 暗夜遇襲第8章 試藥員第44章 授子局第48章 花滿樓第106章 弟子出馬(二)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41章 觀瀾湖邸第115章 最後時刻第96章 短兵相接第92章 六鬼來了第76章 湖南小子第33章 突變第61章 世事無常第10章 前途第28章 悽風苦雨第40章 海寧雙璧第41章 觀瀾湖邸第115章 最後時刻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23章 恍然大悟第64章 寒鳥亂投林第30章 棋壇春秋第102章 白鶴觀第116章 遊子回家第33章 突變第59章 和親王府第11章 過載疑雲第111章 再見當湖第19章 集團第115章 最後時刻第8章 試藥員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34章 處州有約第70章 穆尚書府第30章 棋壇春秋第77章 連升客店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36章 天地玄黃第97章 揚州胡鐵頭第39章 杭州路上第106章 弟子出馬(二)第69章 新的契機第116章 遊子回家第107章 吳老虎復仇第102章 白鶴觀第92章 六鬼來了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96章 短兵相接第70章 穆尚書府第23章 恍然大悟第2章 真實的華安安第22章 領隊祝子山第4章 特別通行證第31章 佈陣第9章 教授們第73章 衛侍郎府第62章 自謀生計第33章 突變第37章 同行是冤家第62章 自謀生計第77章 連升客店第24章 針對性訓練第116章 遊子回家第42章 西湖巧遇第79章 波瀾再起第70章 穆尚書府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14章 呂教授的決斷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36章 天地玄黃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85章 桐城公子第74章 危機顯現第66章 棋海無涯第75章 棋待詔祝子山第76章 湖南小子第5章 藥品研究所第102章 白鶴觀第68章 一縷青絲第72章 香香告警第41章 觀瀾湖邸
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82章 西屏夜訪第102章 白鶴觀第12章 致命過載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92章 六鬼來了第89章 黑雲壓城(三)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84章 少壯軍團(二)第26章 還是演習第52章 施襄夏現身第81章 九大高手第40章 海寧雙璧第65章 燃燈禪寺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85章 桐城公子第56章 暗夜遇襲第8章 試藥員第44章 授子局第48章 花滿樓第106章 弟子出馬(二)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41章 觀瀾湖邸第115章 最後時刻第96章 短兵相接第92章 六鬼來了第76章 湖南小子第33章 突變第61章 世事無常第10章 前途第28章 悽風苦雨第40章 海寧雙璧第41章 觀瀾湖邸第115章 最後時刻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23章 恍然大悟第64章 寒鳥亂投林第30章 棋壇春秋第102章 白鶴觀第116章 遊子回家第33章 突變第59章 和親王府第11章 過載疑雲第111章 再見當湖第19章 集團第115章 最後時刻第8章 試藥員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34章 處州有約第70章 穆尚書府第30章 棋壇春秋第77章 連升客店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36章 天地玄黃第97章 揚州胡鐵頭第39章 杭州路上第106章 弟子出馬(二)第69章 新的契機第116章 遊子回家第107章 吳老虎復仇第102章 白鶴觀第92章 六鬼來了第17章 鯉魚跳龍門第96章 短兵相接第70章 穆尚書府第23章 恍然大悟第2章 真實的華安安第22章 領隊祝子山第4章 特別通行證第31章 佈陣第9章 教授們第73章 衛侍郎府第62章 自謀生計第33章 突變第37章 同行是冤家第62章 自謀生計第77章 連升客店第24章 針對性訓練第116章 遊子回家第42章 西湖巧遇第79章 波瀾再起第70章 穆尚書府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14章 呂教授的決斷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36章 天地玄黃第58章 目的地、北京城第104章 流派淵源第85章 桐城公子第74章 危機顯現第66章 棋海無涯第75章 棋待詔祝子山第76章 湖南小子第5章 藥品研究所第102章 白鶴觀第68章 一縷青絲第72章 香香告警第41章 觀瀾湖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