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送馬試探

?宰相楊國忠根本不在乎安祿山的感受,行動沒有任何忌憚。正因爲他的強盜行爲幾乎明火執仗,安祿山的手下很快查到了原因,立刻報給了安慶宗。

安慶宗是一個官二代,還沒有學會淡定,蛋疼倒是真的。聽到長安的府邸遭到了洗劫,當時嚇出了一身白毛汗,馬秘密將消息告訴了劉洛谷,讓他儘快安排傳遞消息,通知幽州方面做出指示。

很快,在長安城夜色黃昏之際,一羽信鴿衝了天空,向着浩淼的北方展翅高飛。

信鴿一刻不停的飛向了遙遠的幽州,落到了安祿山的郡王府。得到兒子傳來的消息,安祿山頓時緊張了起來,看來,拖延下去容易生變,事情得抓緊了。

從去年以來,是不足幾個月的時間,安祿山已經看出來了,無論唐玄宗李隆基還是宰相楊國忠,他們都已經在懷疑自己了。無論是送水果,還是考察,都有一個看不見的目的,是對自己不放心。

安祿山黯然長嘆,自己以不變應萬變,韜光養晦,裝足了孫子,還是不能打消朝廷的疑心。楊國忠突然搜查自己的住宅,那更是試探自己的底線,甚至是逼着自己出手。

但是,雖然楊國忠將拳擊手套扔到了他的臉,安祿山也只能忍,因爲李隆基對自己確實有恩,在他活着的時候不打算動手。現在,雖然到了不得不動手的緊要關頭,雖然幽州方面加緊了軍事部署,但是,軍事行動牽動太大,軍事部署還是不到位。

安祿山作爲一個從死人堆裡滾出的將領,吃過的虧太多了,深深地知道,貿然行事於事無補,“拔劍四顧心茫然”,只會讓自己徹底失敗。

正因爲如此,安祿山決定試探朝廷的底線,然後再決定是否儘快採取行動,也是孤注一擲。

安祿山試探朝廷的辦法很簡單,是給朝廷贈送馬匹,而且一次要贈送3000匹。

安祿山儘管手筆很大,但他沒有得到掌聲。

安祿山送馬行爲並不是很令人驚詫的事,在當時,藩鎮大員給朝廷獻馬,早已經成爲了慣例。但是,他有一個不是慣例的附加條件,是讓唐玄宗李隆基允許范陽節度使的軍隊進入原。

安祿山的軍隊進入原,也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是護送戰馬。但是,他也知道,這個藉口很牽強,因爲原太平得很,能夠打悶棍的毛賊還有幾個,能劫持數千匹戰馬的匪隊還不存在。

安祿山是這條路的常客,他豈能不知道這條路的情況。這封奏摺是故意的,其實是安祿山投石問路的石子,他在試探唐玄宗李隆基對他的信任程度。

如果李隆基同意安祿山的軍隊進入帝國的政治、經濟的心腹地,那麼說明唐玄宗李隆基對他依然信任,動手的時間往後推移。如果唐玄宗李隆基不同意,進而推遲他的獻馬日期,那麼說明唐玄宗李隆基對他已經產生了懷疑,那沒有任何選擇,戰爭要開始。

正是基於這樣的打算和目的,安祿山走了這一步稱不高明,但絕對狠毒的一步棋,直接將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痛處。

當年七月,正是長安城最熱的時刻,唐玄宗李隆基接到了安祿山的奏摺范陽軍鎮戰馬繁衍,特貢獻北地戰馬3000匹。幽州距離長安遙遠,爲了保證戰馬的安全,范陽節度使要派兵押送,22名蕃將率精兵6000人沿路押送照顧。

接到安祿山的奏摺,李唐玄宗隆基剛剛從華清池泡完澡回來,未加考慮打算準奏。實事求是地說,唐玄宗李隆基確實需要這批戰馬,因爲朝廷和大理南詔的戰爭還在繼續,戰鬥損失很大,戰馬短缺的很厲害。

對於唐玄宗李隆基的決定,高力士一看急了,立刻說道“大家千萬不可!安祿山久藏禍心,此次獻馬乃是詭計,須加防範纔是!”

唐玄宗李隆基沒聽明白,翻着眼皮等着高力士的下。

高力土屏退左右,鄭重其事地說道“據奴所聞,輔琳兩次奉旨范陽,都曾收受祿山的厚賄,所以他飾詞復旨。”

唐玄宗李隆基吃了一驚,驚間道“竟有如此之事?輔琳受賄,卿是如何得知?”

高力土道“前幾日,奴在輔琳家傳旨曾趁其出外時看到安祿山給他的信札,詞語暖昧,多次打問朝廷內情。據此可見,安祿山內外交結,賄賂勾通,此說當爲可信。今日聖回來,奴即特此前來奏知。”

唐玄宗李隆基臉色一變,半晌沒有說話,雖然高力士言之鑿鑿,但他還是無法相信。不過,如果高力士說的是真的,安祿山突然要獻3000匹馬,這件事值得懷疑了。

這件事不太好辦了,唐玄宗李隆基非常疑惑,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猶豫之,消息不可避免的傳的沸沸揚揚,得知這個消息的不少官員同樣疑惑。

河南尹達奚的管轄地域緊靠着范陽節度使管轄的地面,對於范陽軍的飛揚跋扈十分不滿,甚至深惡痛絕。得到了安祿山要獻馬的消息,立刻感到這裡有陰謀,於是直接疏朝廷道“陛下應該指示安祿山將獻馬日期推遲至冬天再獻,范陽軍隊不能進入原,應該由沿途的官府配給馬伕。”

唐玄宗李隆基閱罷,感覺很有道理,從此時起,他終於對安祿山的意圖產生了真正的懷疑。

李隆基下達詔令現在是農忙季節,地的青苗不能踐踏。范陽軍鎮獻馬應安排在秋高馬肥之際,冬天最好。

現在李隆基下令推遲獻馬日期,安祿山明顯的感受到了陣陣寒意,於是,加緊了戰爭準備,立刻下令軍隊收縮,以防禦敵寇爲名,在范陽城北築了雄武城,裡面儲藏了不少兵器和糧食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底牌即將揭開。

安祿山雖然下定了造反的決心,但是,范陽節度使和盧龍節度使的軍隊畢竟姓李,他也擔心軍隊譁變,因此還在猶豫。

這時,將安祿山逼到懸崖邊的事情出現了,曾經收受安祿山賄賂的輔琳案發了。

輔琳的倒黴不是無緣無故的,也是楊國忠做的手腳。

自從水果特使輔琳從幽州返回長安,在李隆基面前大吹了法螺,讓安祿山安然渡過難關,當時引起了宰相楊國忠的憤怒和懷疑。

楊國忠動用了一切偵查手段,甚至將觸角伸到了輔琳的老家。

很快,探子們報告,輔琳的父親和兄弟突然暴富,在當地置辦了大量的田產。因爲收購的土地過多,以致當地的土價翻着跟頭漲。

輔琳是怎麼進宮的他很清楚,是因爲家窮,他的父親將他賣進了宮,換幾個銅板過日子。現在突然暴富,僅僅靠有限的薪水做不到這點,嚴重的不符合邏輯。對於這件事,宰相楊國忠是用腳丫子想,也會聯想到輔琳接受了安祿山的大筆賄賂。

楊國忠命人秘密逮捕了輔琳,一頓板子落到屁股,這個極度缺乏腎腺素的軟蛋招了。

¤ тtkan¤ C○ 得到了輔琳招供的筆錄,楊國忠大喜過望,心暗罵安祿山,老子終於抓住了你的馬腳!

雖然楊國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他知道自己政治對手的分量,安祿山那廝抗揍,不是一棍子能打死的。要讓安祿山徹底不能翻身,他還要進一步的證據。於是,他命刑部搜查了輔琳在長安的外宅。

刑部官員迅速查封了輔琳的外宅,意外的發現了幾個漂亮的胡女,以及胡女和安祿山的往來信件。

至此,輔琳勾結藩鎮事件水落石出,安祿山的反叛之心昭然若揭。

宰相楊國忠得到了安祿山即將造反的鐵證,當然是大喜過望,馬把全部證據和口供封存,整理出說明報告,多少加了一些作料,立即報給了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看到了人證和物證,內心的擔心得到了無情的證實,當即驚得目瞪口呆。

茲事體大,唐玄宗李隆基作爲一個政治家,不會相信一面之詞,特別是不能相信有着個人恩怨對手的證詞,於是,下達了詔令,親自提審了輔琳。

李隆基心裡還有一份僥倖,希望輔琳能喊冤,他既不忍心殺掉自己的貼身宦官,更不願意因此牽出乾兒子安祿山。然而,輔琳已經徹底崩潰了,老老實實的報告了自己見到和聽到的一切,甚至有所誇大。

唐玄宗李隆基證實了楊國忠的報告沒有摻水,因此,幾乎都要老淚縱橫了。

經過了此事,唐玄宗李隆基內心無憤怒,恨不得將忘恩負義的安祿山一刀剁了。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安祿山手握重兵,樹大根深,已經輕易動不得了。這時候,不能給安祿山任何刺激,哪怕殺掉水果特使輔琳都是一個問題。

這時,無處不在的高力土又出面了,說道“輔琳的確該死,但祈望聖勿打草驚蛇,別提與安賊勾連之事,只判他‘採辦屢不稱旨,’賜死於內庭即可。”

唐玄宗李隆基準奏,遂借祭掃龍堂之際,故意派輔琳去準備供品,然後隨便安了一個“不虔誠”的罪名,叫左右將其亂棍打死。這還不算,將輔琳的幾個胡女秘密送到劍南勞軍,讓那些軍士嘗一嘗胡女的味道。

唐玄宗李隆基徹底看清了安祿山的嘴臉,準備對付他了。實事求是地說,李隆基雖然老邁,但畢竟是一個在政治很有水準的帝王,很快找出了一個行得通的辦法,是調虎離山。

唐玄宗李隆基動用感情攻勢,親筆給安祿山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派宦官馮神威親自到幽州送達。

馮神威至幽州宣旨,他沒有像屆的特使受到冷落,馬得到了召見。然而,這個氣氛很不對,沒有慣常的紅地毯,而是沿途的刀槍林立,戒備森嚴。

馮神威嚇得夠嗆,強作鎮定的宣讀了聖旨,說道“陛下特意讓我轉告郡王,‘爲卿新作一湯池,十月於華清宮待卿’。”

邀請信寫得很感人,是說洗澡水都弄熱了,等着你在十月來泡堂子。可惜的是,再美的語言也得有心人欣賞,唐玄宗李隆基的甜言蜜語已經打動不了安祿山的心了。

當這封熱情洋溢的邀請信送到安祿山面前時,安祿山沒有像以往一樣起身恭迎,而是大馬金刀地坐在凳子,淡淡的回答道“聖人安穩。”

“他老人家身子骨還好,是想念郡王。”馮神威謹慎的陪着笑臉。

安祿山淡然一笑,接着說道“陛下哪裡是想我了!不讓獻馬也無所謂,到了十月,秋高馬肥之際,我會大搖大擺的去長安。”

安祿山的話透着陰冷,嚇得馮神威出了一身冷汗,心暗暗發抖,看來,這個胡人看來反意已決。

安祿山見過了特使,隨即冷淡的告別,之後把他置於館驛,根本不搭理他。

馮神威受到如此冷遇,無奈之下,請求道別。

安祿山也沒有客氣,隨便讓貼身秘書高尚開具了通行書,然後,高尚將馮神威送到了城門,冷淡的說了一句“不送。”

馮神威經常代替朝廷慰問各地藩鎮,從來沒有受到如此的冷遇,更甭提受到驚嚇了,因此是滿肚子的委屈,回京後向唐玄宗李隆基哭着說道“臣幾不得見大家。”

唐玄宗李隆基一頭霧水,這個安祿山咋了,竟然敢如此對朝廷使節無禮,難道這廝不知道,使節無貴重,如朕親臨麼?是不是這廝知道了輔琳被殺的消息?

唐玄宗李隆基猜得不錯,安祿山之所以前後反差太大,是因爲他已經知道了輔琳被殺的消息。

唐玄宗李隆基和楊國忠以爲,秘密處死了輔琳,嚴密監視安慶宗,會徹底拔除安祿山在長安的消息來源。但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在長安城還有安祿山的一個暗樁。

這個暗樁是那個整天的和顧客討價還價,經常弄得臉紅脖子粗的突厥商人劉洛谷。

輔琳是在半夜被捕的,他的家也是半夜被抄的。長安城日落即宵禁,劉洛谷天大的本事也得不到消息。然而,安祿山的胡娘三天兩頭會來到他的店肆,這幾天沒有來,引起了劉洛谷的懷疑。

劉洛谷親自到了輔琳的外宅,看到大門緊鎖,門前的臺階積了薄薄的灰塵,於是感覺出事了。

不過,還不能完全確定,要證明此事的真僞,必須得到第一手資料。劉洛谷不動聲色的回到了店肆,命夥計半夜跳過了坊牆,躲過了夜巡的官兵,進入了輔琳的外宅。

夥計進入了輔琳外宅的圍牆,看到了刑部的封條,沒有敢進門,匆匆趕了回來。

劉洛谷得到了夥計輔琳的內宅被查封的報告,感覺到發生了大事,立刻放出了信鴿。

安祿山得到了輔琳被抓獲,以及自己送出的幾個女人失蹤的消息,知道一切都敗露了。恰巧朝廷的特使到來,唐玄宗李隆基發出了熱情地邀請,更加證實了唐玄宗李隆基對自己疑心了。

從唐玄宗李隆基熱情洋溢的字裡行間,安祿山輕易得出了結論,唐玄宗李隆基這是已經預備了一隻鐵籠子,等着自己往裡邊鑽了。

正因爲如此,安祿山已經沒有必要繼續溫良恭儉讓,能出面接見朝廷的特使,也是給足了唐玄宗李隆基面子。

唐玄宗李隆基沒有料到,他的一紙慰問信弄巧成拙,將安祿山逼進死衚衕,從此,安祿山只能一條道跑到黑了。

主僕之間的幾番暗戰,你來我往誰也不讓着誰。經過了心照不宣的博弈,長安與幽州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雙方都繃緊了神經,看誰先動手了。

安祿山加緊備戰,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國忠還在被動地等待,而沒有采取更多的防範措施。

當年的十一月,燕趙大地冷風頻頻,寒冷刺骨,北方飄起了久違的大雪。

這個季節是北方人貓冬的時刻,男人們擺脫了勞作,在熱炕頭對着老婆孩子侃大山。但安祿山沒有功夫閒着,在這個時節,他準備動手了,在沒有得到朝廷的允許的情況下,擅自調整了軍事部署

命令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巖守大同。

安祿山很遺憾,如果自己還掌控着太原的軍權,在長安的後方建立了前進基地,東北和西北兩側同時動手,長安城簡直不堪一擊。

安祿山想起了掌控太原的高仙芝,很想找他聊一聊,但想一想高仙芝的性格,覺得還是算了吧。

安祿山以防範契丹侵犯爲名,開始了徹頭徹尾的反叛活動。實事求是的說,這也怪不得安祿山,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大唐朝廷的責任無法推脫,有句話不是很說明問題麼慣子如殺子!安祿山被唐玄宗李隆基慣出了毛病,現在,他只能義無反顧的採取行動了,他已經別無選擇。

世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有的感激和憤怒都有深厚的原因。那麼,是不是可以推而廣之,世從來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叛亂,因爲叛亂是推倒自己過去的所有成功,一切都要重來。

而推倒重來是需要勇氣的,壯士斷腕不是誰都能幹出來的,只有到了別無選擇那天才能真正的下決心。

這是所謂的被逼無奈吧。

現在的安祿山是如此,他不能等死,不死要拼,既然沒有了希望,那兵戎相見。

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67節 有敵情第79節 戍堡血戰第63節 李代桃僵第38節 大賀氏第3節 阿犖山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9節 高將軍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188章 烈女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34節 奈何做賊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67節 有敵情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78章 駙馬爺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97節 莫賀達幹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308節 馬嵬坡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57節 路遇屍體第34節 奈何做賊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43章 鋒矢陣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81節 撥換城陷落
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67節 有敵情第79節 戍堡血戰第63節 李代桃僵第38節 大賀氏第3節 阿犖山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9節 高將軍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188章 烈女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34節 奈何做賊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67節 有敵情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78章 駙馬爺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97節 莫賀達幹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308節 馬嵬坡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57節 路遇屍體第34節 奈何做賊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300節 城門風波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43章 鋒矢陣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81節 撥換城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