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太原鬥毆

?在阿犖山和阿史那箤幹鋃鐺入獄的幾乎同一時刻,高仙芝坐在大車上,正踏在去往山西的茫茫旅途上。[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到了幽州以後,唐軍完成了護送任務,回到軍營交回了令箭。難民們失去了依靠,只好各自東西。

在幽州集市上,高舍雞僱了兩輛帶棚的馬車,打點了必須的生活用品,將家眷和管家等人帶上,繼續向東行進。

隨着路程在腳下變短,氣溫也一天天升高,中原花紅柳綠,呈現了勃勃生機。

高仙芝少年心性,屬耗子的,撂爪就忘。經過了這些日子,他早就忘了老爹的一頓訓斥,一路看風景,好山好水看不盡,心情好的陽春白雪,對家鄉的思念淡了許多。然而,一樣風景,幾樣心情。對於他的父親高舍雞來說,卻是人生的“生別離”,他的心情並不是很美好。

儘管心情不一樣,走的路卻是殊途同歸,向着一個共同的目標邁進。

在春天剩下一個尾巴的時候,太原城撲面而來。

太原,也就是幷州,古稱晉陽,因爲很多帝王都是在這裡挖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因此也被人們稱爲“龍城”。

太原是一座具有戰略地位的要衝,“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戰術地位無與倫比,橫跨汾河,三面環山,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山爲屏障,“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

正因爲如此,曾經在這裡發跡的大唐朝廷,將太原視爲“龍興之地”,稱之爲“北都”,十分注意這裡的建設,經過百年建設投入,太原城更加穩固,呈現了一派繁榮的景色。

早晨的時候,高舍雞一行從太行山方向進入太原城。

太原城市井繁華,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然而,高仙芝依稀覺得,現在的氣氛不對頭,因爲阿媽的臉色變得異樣的複雜。

所謂近鄉情怯,李氏的心情就是如此,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流傳千古的《詩經?小雅?采薇》,心裡暗暗默誦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李氏的心情鬱悶,因爲她不知道,二十年了,尚留在太原的兄弟會不會還是那樣的無情!她不想見到他們,但是,卻不能不見。

李氏回到了夢裡依稀的家鄉,李家的大宅,依然是舊時模樣,但歲月如梭,已經換了主人。

大車停在了飛檐斗拱的門樓前,李氏在高舍雞的攙扶下下了馬車,輕移蓮步,登上了臺階。

高仙芝跳下了馬車,好奇的四周張望着,一扭頭,看到了阿爸、阿媽進了大門。

不大一會兒的功夫,高仙芝聽到了大院內傳來了激烈的爭吵聲,隨即,他看到阿媽哭着被阿爸攙扶着走出來。在阿爸、阿媽的身後,沉重的大門轟然關上了。

高仙芝雖然很小,但他也知道,這是阿媽的叔伯兄弟將阿媽趕了出來,阿媽因此而流淚。

阿爸高舍雞的面色變得鐵青,他緊緊地拉住了夫人李氏的手臂,對管家鄭德林說道:“走吧,我們先找一個地方住下。”

在晉祠附近的一個旅店安頓下來,吃過了午飯,高舍雞在房裡安慰着夫人李氏,管家鄭德林領着鄭德詮出門,到附近打聽有沒有空房子出租。

高仙芝閒着無事,一個人來到了外面,東遊西走的閒逛着,一不留神就來到了阿媽剛剛離開的恢弘大宅。

高仙芝仔細的打量着這個有幾十間房間的宅院,覺得這裡的氣勢很大,甚至超過了自己在平壤的宅邸。

高仙芝從阿爸、阿媽的隻言片語中依稀瞭解到,這個大宅子就是自己的老爺的產業,現在被一些不相干的人家據爲己有。而他們竟然不留一點情面,將自己的阿媽轟了出來。

高仙芝想起了阿媽曾經教授過的“鳩佔鵲巢”的成語,覺得這家人就是那個可恨的斑鳩。

高仙芝心中浮起了一絲恨意,看了看街道兩邊,撿起了一塊大半截的青磚頭,跑前幾步,用力甩出磚頭,狠狠地砸到了朱漆大門上。

磚頭砸在朱漆大門的銅釘上,發出了一陣轟響,隨即靜寂無聲。

高仙芝意猶未盡,在街道旁繼續尋找着,又撿起一塊磚頭,向着朱漆大門砸去。

恰在此時,大門突然開啓,一個家丁模樣的人恰好出現,被磚頭直接砸進了門洞裡。

高仙芝看到砸傷了人,知道自己惹禍了,撒腿就跑。這時,門洞裡竄出一個輕靈的身影,向着高仙芝逃跑的方向追去。

高仙芝畢竟年紀小,跑了幾十米的距離,就讓後邊的人追上了,他被狠狠地一腳踢倒在地。

高仙芝摔得鼻青臉腫,狼狽的從地上爬起來,他睜眼一看,但見面前站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半大小子。

這個人穿着一身光鮮的衣服,如果不是因爲憤怒,臉色變得十分的駭人,應該是一個英俊少年。

此刻,這小子面色猙獰的瞪着高仙芝,厲聲喝道:“就是你這個小崽子砸門,看我怎麼收拾你。”

高仙芝雖然吃了虧,但依然不服氣,梗梗着脖子說道:“你是何人,竟然當街打人?”

這小子張口罵道:“這個宅子的主人是我的姐夫,我是這家的外親楊釗。”

“原來就是吃軟飯的!”高仙芝不屑的說道:“我砸了又怎的,那是我家的宅子,讓你們這些強盜強佔了去。我就是把宅子毀了,也不能便宜了你們這些強盜。”

中國人自古就有看熱鬧的習慣,一看到兩個孩子打架,很多人就圍攏上來。

楊釗看到了人多,立刻就威風起來,冷笑着罵道:“你家的產業早就過戶了,你還敢來撕鬧,看你就是皮癢了,找捱揍的。”

楊釗說着,一把抓住高仙芝的脖領子,一個大耳瓜子扇到了他的臉上。

這一巴掌下去,高仙芝的嘴角立刻滴出了血。他哪裡受過這個,狠狠地一口咬在了楊釗的胳膊上,將他咬得大叫一聲,當即鬆開了手。

高仙芝一咬得手,得理不讓人,狠狠地給了楊釗一個耳光。

高仙芝雖然年紀小,但經常隨着父親打獵,開弓射箭,膂力驚人,楊釗這一巴掌,着實捱得不輕,頓時天旋地轉。

中國人願意看熱鬧,更願意看到強者倒黴,看到身材明顯高半截的楊釗吃了虧,頓時有人喝彩。

高仙芝一擊得手,本打算要溜,聽到了喝彩聲,頓時得意起來,也就忘了跑了,洋洋得意的看着楊釗。

楊釗一不留神着了道兒,捱了揍又丟人,頓時急了,胳膊一擼,擡手就是一拳,狠狠地向高仙芝面門打去。

這一拳力道兇猛,眼看着高仙芝就要吃大虧,恰在此時,一個人猛撲上來,撞倒了高仙芝,硬生生的承受了這一拳。

這個人十**歲的年紀,身體單薄,長相很普通,穿着一件秀才長衣,顯得文質彬彬的。

秀才承受了這一拳,被打的一趔趄,後退了幾步,勉強站住了腳。

高仙芝知道是這個人救了自己,趕快爬起來,站在他的身旁。

楊釗看到有人插手,於是厲聲喝道:“你是何人,難道是他的幫手?”

秀才搖了搖頭,說道:“這位兄弟,不知你們緣何打架。不過,他明顯是一個孩子,你以大欺小,豈不是太過分了麼?”

楊釗罵道:“這小子公然砸門,是一個小強盜,我要抓他送官,難道你要一起去坐牢嗎?”

秀才奇怪的看着高仙芝,問道:“小小年紀,緣何做賊?”

高仙芝嘟囔着說道:“我不是做賊,他姐夫佔了我家的宅子,還欺負我阿媽。我看着生氣,因此去給阿媽出氣。”

秀才讚許道:“小小年紀,就有此志氣,真是了不得也!”

秀才之乎者也的,讓楊釗十分氣悶,脫口罵道:“你不好好讀聖賢書,偏要趟渾水,我就一起把你們送官。”

秀才張口說道:“小小年紀,竟然口出大言,看來不是良善之輩,該打。好吧,送官就送官。不過,今天審不了案子,我爹昨夜宿酒未醒,估計得明天才能審了。”

楊釗聽得一頭霧水,問道:“你亂七八糟的說什麼呢?”

秀才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爹是陽曲縣令,昨天,鄉里送了一頂萬民傘,老人家一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現在還醉着。我出來要買一尾黃河鯉魚,爲我爹做一碗醒酒湯。也算我倒黴,就碰上了你們打架的亂事兒。”

太原城橫跨汾河,分成幾塊地域,他們所在的地方,正是陽曲縣地面。

所謂“破家的知縣”。在官本位的年代,法律是官府解釋的,老百姓甚至連知情權都沒有。縣令的權威無比巨大,包攬了訴訟、判決、執行的所有權利,而且沒有限制。縣令的一句話,就是國家的法律,甚至可以決定百姓的生死。

聽到秀才如此說,圍觀的百姓竊竊私語,不過,楊釗並不害怕,因爲他的靠山更硬,於是,頗爲不屑的問道:“你是何人?”

秀才漫不經心的說道:“你要告官,自然要知道我的名字。那我就告訴你,人們都叫我封二,正在蒙學的秀才。”

楊釗一聲冷笑,罵道:“不要覺得讀了幾本書就了不起,也不要以爲你爹是芝麻官就得意忘形。告訴你,我姐夫是朝廷有品級的命官,太原都督府的都知兵馬指揮使。”

這回,輪到封二吃驚了,因爲他知道,這次真正遇到了茬子。

太原在唐初爲幷州,貞觀年間升爲大都督府,爲唐初五大都督府之首。

都知兵馬指揮使是從二品武職,掌管着太原府的數萬兵馬,位高權重,官職要比七品知縣高多了。

聽說是都知兵馬指揮使的小舅子,圍觀的百姓們大吃一驚,害怕遭受池魚之殃,誰也不敢看熱鬧了,紛紛散去。

封二也嚇得夠嗆,本打算走,看到高仙芝孤單無助的樣子,又不忍心,只好站在原地硬挺着。

楊釗看到封二害怕了,得意洋洋的走上前,一把將他推開,伸手就要抓高仙芝。

封二再一次攔住了楊釗,沒想到,楊釗一腳就把他踹了一個趔趄,接連後退幾步,“噗通”一聲摔倒在地。

高仙芝的眼睛紅了,上去就是一腳,楊釗早有準備,一把抓住他的腿,隨即一掀,高仙芝飛起來,摔倒在地。

楊釗得理不讓人,飛快的衝上前去,狠狠一腳,就向高仙芝的太陽穴踢去。

太陽穴是人體中最柔軟的地方,也是要害,一旦踢中,高仙芝的小命就沒了。

高仙芝躺在地上,無法躲避,只能一閉眼睛等死。恰在此時,楊釗整個人飛起來,摔倒了數米開外。

楊釗掙扎着從地上爬起來,他擡眼一看,一個身高兩米,鐵塔一樣的年輕漢子站立在他的面前。

楊釗掙扎了幾次,就是站不起來,但他吃了這麼大的虧,自然不能認慫,罵道:“你是何人,竟敢打了你家少爺?難道你不怕死嗎?”

這個大漢冷冷一笑,說道:“我是李嗣業,是要到西域從軍的軍漢,再此路過,看到你欺人太甚,揍了你又如何?”

楊釗恨恨的罵道:“在這裡還敢撒野,我看你活夠了!”

李嗣業冷冷的說道:“我還要在太原城等候幾個伴當,我等着你。”

楊釗吃了明虧,害怕再捱上一腳,不敢再言語了,爬起來,一步一回頭的離去。

正在此時,高舍雞和管家鄭德林尋找兒子至此,看到了李嗣業捨身相救,十分的感動,一再道謝。

高仙芝整了整衣襟,對封二和李嗣業深施一禮,說道:“感謝二位大哥,今天如果不是您們幫忙,我可要吃虧了。”

李嗣業沒說什麼,憨然一笑,而封二卻不同了,摸了摸高仙芝的腦袋,意有所指的說道:“你年紀這麼小,就這麼能打,以後可要摟住火。長大了要走正道,要當一個好漢,不要當了流氓。”

高仙芝臉色變得通紅,尷尬的笑着,點了點頭。

封二揮揮手說道:“都讓這事兒鬧的,我還要去買黃河鯉魚,醒酒湯做晚了,我爹可不高興。”

說着,封二不再搭理高舍雞等人,慢條斯理的向着人流熱鬧的方向走去。

李嗣業站在原地沒有動,高舍雞擡眼觀望,看到他稱得上“巍峨”的身軀,喝了一聲彩。

確實,李嗣業當得起任何人的誇獎,這個將跌落塵埃的大唐朝廷一手扶起的英雄,在史書上記有一筆:身高兩米一,“膂力絕衆”。

高舍雞一抱拳,對着李嗣業說道:“壯士,在下高舍雞,如蒙不棄,到附近喝一杯如何?”

李嗣業哈哈大笑,說道:“初到太原城,閒來無事,氣悶得很,既然有酒喝,豈有不去的道理。”

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7節 相約從軍第62章 小茅屋第85節 庭州被圍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24節 樑公公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58節 香積寺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10章 漢家奴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41節 裡應外合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88章 烈女第54節 舉案齊眉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5節 輪臺大捷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8節 西北望第97節 莫賀達幹第129章 石堡城陷落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9節 高將軍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3節 阿犖山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77章 紅堆拉山口
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7節 相約從軍第62章 小茅屋第85節 庭州被圍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24節 樑公公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58節 香積寺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210章 漢家奴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41節 裡應外合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302節 那一把刀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88章 烈女第54節 舉案齊眉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5節 輪臺大捷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58章 呼羅珊警報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8節 西北望第97節 莫賀達幹第129章 石堡城陷落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85章 洛陽守備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9節 高將軍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3節 阿犖山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77章 紅堆拉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