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永定河的水

劉大掌櫃卻是料錯了,其實惠州的那批茶葉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老顧傳回家裡的消息很不理想。

而就在東印度公司的那批白銀押進潘家庫房之後,西關富豪、廣州官場、沙面洋行,也忽然就都收到了宜和行惠州丟茶的風聲。

花差號上,疍三娘在神仙洲的耳目回報了這個情況。

周貽瑾道:“這可真是巧了!”

吳承鑑笑道:“覺得這是巧合?”

周貽瑾白皙的鼻子微皺,輕輕哼了一聲,說道:“雖然之前吳家上下瞞得緊,但如果真的有一個‘敵人’要搞宜和行,那這個‘敵人’肯定是知道這件事情的,若他一直不露風聲也好理解,可做賊的事情總是越秘密越好,可他又放出了消息…放消息自然是要搞亂宜和行,可要搞亂宜和行就應該越早越好——若一開始就把消息放出,宜和行連那批外茶的買賣都難做,或者是會被米爾頓大肆壓價,接着就是無數出貨給宜和行的國內商人踏破門檻來要債,宜和行對外收不回款項,對內又被上游商行擠兌,也許不用等惠州丟茶的事情有結果,吳家現在就已經垮了。但那個‘敵人’卻沒這麼做,他一直隱忍着,忍到現在才把消息放出來,這簡直就像…”

吳承鑑笑道:“就像在等我們和米爾頓完成本家茶以外的交易。嘿嘿,真有這個人的話,這人對我們吳家還有幾分香火之情嘛,劫了我們的茶,卻還想方設法要讓我們吳家能保住本錢。”

周貽瑾道:“錢還在潘家的庫房呢。”

吳承鑑道:“我既然敢出這個主意,自然是有把握能把錢拿回來的。”

周貽瑾道:“你有把握,對方可不知道你有這個把握。”

吳承鑑道:“那就是對方有把握能把這筆錢拿出來。”

“呵呵!”周貽瑾笑道:“能辦成這件事情的人屈指可數,若是這樣,這個‘敵人’是誰,伸個手掌出來就能圈定了。”

“也有可能根本沒這個人。”吳承鑑道:“一切都是巧合,都是我們瞎想。”

周貽瑾道:“呵呵。”

——————

放在平時,吳家丟茶這麼大的事情,哪怕只是傳言也一定會引起坊間哄傳,幸好最近廣州出了一件更大的事情,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新任兩廣總督朱珪抵達省城了。

與歷代前任不同,這位朱珪朱大方伯不是滿人,而是漢臣,雖是漢臣,但來歷甚大,他從乾隆四十一年起便在上書房行走,親近陛前十餘載,又曾主河南鄉試、督福建學政,收得門生滿天下,外放之前任職禮部侍郎,更是清貴無比。

然而以上這所有的履歷,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另外一個身份——他是皇十五子永琰(未來的嘉慶帝)的老師。

當今皇上御極接近一個甲子了,這可是古今罕有的高齡皇帝,眼看年事已高,雖然傳位詔書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未曾公開,但朝野上下,都猜那匾後詔書上的名字,極有可能就是十五阿哥,也就是說,指不定什麼時候龍椅上換個人,這位朱大方伯便是九五帝師了。

所以朱珪此次履任,滿廣東的大小官員,個個畢恭畢敬,更不敢有一絲疏忽。

——————

不料就在朱珪履任的次日,蔡清華卻忽然來找周貽瑾喝酒,這讓周貽瑾大爲吃驚,說道:“師父,大方伯初到廣東,想必總督府衙門一定忙亂,你居然有閒情出來喝酒?”

蔡清華哈哈笑道:“我在東主幕內主掌的不是錢穀,而是書啓刑名。這兩日主抓錢穀的幕友倒是在忙着交割賬目,我一個管刑名的,在大方伯剛剛履任之際,能有多少事?”

周貽瑾道:“那也不至於閒到能出來喝酒作樂。我聽說這位朱大方伯御下是頗爲嚴厲的,師父這般浪蕩,可別觸了東主的黴頭。”

“無妨。”蔡清華笑道:“我請貽瑾喝酒,半是爲私,半是爲公也。”

周貽瑾就知道蔡清華對招攬自己不肯死心,他雖然有心拒絕,可對方如今是兩廣總督的謀主,就算不看多年的交情,也得顧忌這一層身份,態度便不好過於強硬。

“來而不往非禮也。”蔡清華道:“這一次,可得讓我做東。”

他就包了一條小小的畫舫,舫上連個唱曲的歌伎都沒有,只有一個服侍蔡清華的俊美童子,還有就是一個半聾的老船伕掌舵,竹簾垂下,艙內擺着些下酒菜。

那俊美童子第一眼見到周貽瑾時,眼珠子就像要冒火。

蔡清華瞥見,輕輕打了他一掌,笑道:“找人妒忌,也找個跟你差得不遠的。貽瑾之顏,猶如天上雲、崑崙玉,清雋空靈卻又高遠不可攀,既不可攀,亦無須忌。你雖然長得俊俏,但要跟他比,那純粹是自己找不痛快。”

那童子再看看周貽瑾,忽然整個人喪氣了起來,再生不起妒忌的念頭了。

——————

畫舫盪出白鵝潭,船行悠悠,蔡清華指着竹簾外的浩渺水波說:“我浙省錢塘江外,也是一片大水,但比起這直通南海的珠江匯流之地,卻還是相形見絀了。”

白鵝潭是江海交接之處,河南地在二百年後被視爲陸地,而在此時卻被視爲島嶼,因此這時的白鵝潭可以說是江面,也可以視爲近海。

周貽瑾道:“這裡還只是江口,若是再往南出了海灣,進入南海大洋之中,那才叫一個浩蕩蒼茫。”

蔡清華道:“你見過?”

周貽瑾忽覺失言,周清華笑道:“怎麼,對着師父我還有什麼需要隱瞞的?你的陰私我知道的可不少,真要對你不利,夠你死上三十回。”

周貽瑾想想也是,在蔡清華借個由頭將那童子攆開幾步後,才低聲說:“承鑑好玩,曾駕駛英夷大船出過海,我跟着去了兩趟。”

蔡清華道:“廣州人總把山高皇帝遠掛在嘴上,果然不假。”

吳家不是普通人家,是十三行行商,官府裡掛了名的,吳承鑑私自出海,如果傳了出去,後果難以預測。

周貽瑾道:“承鑑玩性一發,往往不知輕重,此事出我之口,如果出事,我必與三少連坐。師父若還顧念師徒之情,可莫害我。”

他想蔡清華應當不會害自己,所以故意將自己連坐上去,要讓蔡清華投鼠忌器,只要蔡清華不想害了自己,就不至於拿這件事情來對吳承鑑不利。

“你我之間,何必多此一語。”蔡清華笑道:“我若是會拿你無心失言來害你,你剛纔就不會向我坦白了。那天晚上,我也不敢應你之請在花差號上留宿了。”

說到這裡,他忽然又長長一嘆。

周貽瑾道:“師父嘆什麼?”

蔡清華道:“這麼要害的事情你都對我坦白,那就是仍然信任我。可是換了以前,後面那兩句話是不會說的。可見在你心中,吳承鑑的分量竟是比爲師的重了。可恨啊,可嘆!”

他說着拿起酒壺,自己斟了一杯酒乾了。

周貽瑾默不搭腔,也舉杯呡了一口,轉個話題說道:“師父隨東主赴任,竟然還帶了家鄉好酒千里入粵。”

蔡清華笑道:“我怎麼可能這麼做?這是我剛剛抵穗那日,有不速之客放在我客房裡的,我看只是半壇開封了的酒水罷了,扔了也怪可惜的,也就沒有推卻。”

周貽瑾道:“師父今日在廣州城,果然炙手可熱。”

“哦?”蔡清華道:“何以見得?”

周貽瑾舉起手中酒杯道:“壺是普通的壺,杯也是普通的杯,但杯中之物卻是三十年陳的狀元紅,且不是粵省仿製之酒,就是我們紹興人家釀的花雕。此物放在浙江都不可多得,到了外省更是珍貴無比。”

蔡清華笑道:“不錯,不過你這根舌頭更珍貴,價值千金。”

周貽瑾繼續道:“廣州城內,這個年份的狀元紅只兩家有:粵海關監督家裡有幾壇,但以吉山的根腳與脾氣,對師父你最多也只是虛應故事。除了吉山之外,有此珍釀的也就只有潘家了。潘家身爲十三行之首,冒着被吉山猜忌的危險,也要如此細心地琢磨師父的喜好,舉重若輕、半偷半摸地拿出如此珍釀來討好師父。此舉既可見潘有節用心之苦,而能讓潘有節如此用心,師父如今在廣州城勢頭之炙手,自然也可想而知了。”

蔡清華聽了這話,不否認,不發笑,卻盯着周貽瑾,兩眼都在發光。

“師父爲何這麼看着我,若放在十年前,我非以爲師父對我有什麼意思不可!”周貽瑾的酒量其實是不錯的,不過他的體質屬於“僞酒量不行”——也就是喝點酒臉上就有反應,所以雙頰已經出現淡淡的紅霞。

蔡清華笑道:“豈止有意思,簡直非卿不可!只喝一口酒,就能道破背後的無數隱秘,若大方伯能得貽瑾爲入幕之賓,這廣州城內外,大方伯便能瞭如指掌。”

周貽瑾道:“我早跟師父說過,徒兒我如今無心功業,只想在三少蔭下享樂養老。”

“你才幾歲,就說養老的事情!”蔡清華笑道:“再說了,你再跟着吳承鑑,只怕那樂也享不了幾天了,一旦大屋傾倒,好徒兒,你別說養老,說不定還要遭受池魚之殃。”

“消息傳的可真快。”周貽瑾道:“惠州的事情,竟然連師父也知道了。”

“惠州什麼事情?”蔡清華雙眼一眯:“惠州什麼事情?”

周貽瑾沒想到他竟不知道,但想此事廣州城內外已有不少人收到了風,以蔡清華如今的面子,只要他肯去打聽,就沒有打聽不到的,便將惠州丟茶之事,簡略說了。

“原來如此。”蔡清華沉思片刻,道:“那就更沒錯了。吳家之倒,就在旬月之間了。”

周貽瑾問道:“師父,你是不是還知道什麼我不知道的事情?”

“告訴你也無妨,反正到了現在,你們也翻不了盤了。”蔡清華點着頭:“是永定河的事情。”

“永定河?”這回輪到周貽瑾愕然了——因爲這個回答簡直是前言不搭後語:“永定河怎麼了?”

結果蔡清華說出了一句更加“莫名其妙”的話來:“永定河去年又發大水了。”

第六十章留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舊緣第九十一章位勢的上升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十七章回門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一百五十七章 押寶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命最不值錢第一百八十八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五十七章相遇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跪等第七十八章攻陷倉庫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十五章天子南庫第三十六章攔路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九十六章三孃的選擇第九十四章金釵傳承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天府傳喚第一百二十七章米爾頓來訪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七十六章提款第二百二十二章 要斷就斷,要絕就絕!第二百二十九章 定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二百零九章 英國東侵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二十三章借錢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五章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二章花魁第五十五章疍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倉第二百一十三章 猜疑第九十八章光兒回家第九章當家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八十二章翻盤第二章花魁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一百三十八章婚後日常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二百零五章 蒸汽機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一百四十六章報喜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三章敘舊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里押解第八十六章睚眥必報第二百五十章 臨盆第六十四章賣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二百二十二章 要斷就斷,要絕就絕!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
第六十章留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舊緣第九十一章位勢的上升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十七章回門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一百五十七章 押寶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命最不值錢第一百八十八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五十七章相遇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跪等第七十八章攻陷倉庫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十五章天子南庫第三十六章攔路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九十六章三孃的選擇第九十四章金釵傳承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天府傳喚第一百二十七章米爾頓來訪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二百一十章 議策第七十六章提款第二百二十二章 要斷就斷,要絕就絕!第二百二十九章 定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二百零九章 英國東侵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二十三章借錢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五章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義之爭第二章花魁第五十五章疍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倉第二百一十三章 猜疑第九十八章光兒回家第九章當家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八十二章翻盤第二章花魁第三十二章一家哭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五十一章偷渡被截第一百三十八章婚後日常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二百零五章 蒸汽機第五十四章逼供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一百四十一章初二回門第一百四十六章報喜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三十四章反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三章敘舊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里押解第八十六章睚眥必報第二百五十章 臨盆第六十四章賣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二百二十二章 要斷就斷,要絕就絕!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