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

“我們早就上稟過了。不過上頭的反應,也就那樣。”吳承鑑道:“而且長久而言,這秘密總是很難保的,因爲不止我們,日本、朝鮮也有蠶、茶啊,他們從大清這邊得不到,轉去日本朝鮮索求呢?十年八年,我們保得住秘密,百八十年呢?只要對方有心,總有守不住的一天。”

蔡清華道:“但你剛纔也說,日本、朝鮮之絲、茶,雖能織、種,品種卻遠不如我中華。”

“不止是織、種。還有後面更加複雜的工序。”吳承鑑卻道:“絲我不懂,但茶葉之所以成爲茶葉,不是從山谷之中,採取茶樹葉子就夠了。先是選種,之後培種,一代又一代,擇土而種,望天看氣候採摘,而後篩、切、選、揀、炒,一道道工序下來,繁複無比。料來絲之織、瓷之制亦若是。

“士大夫渴而坐飲,而不知一杯之水,背後有多少匠人的血汗。爲什麼洋人會萬里遠來,以金山銀海來換取這一片片黑乎乎的茶葉?因爲我們賣的不是樹葉,而是將這樹葉變成良飲的技術。而這技術,是自秦漢以來無數茶農茶匠中的聰明才智之士,積二千年才得以領先於四海的製茶技藝。神農分五穀,天下人賴之以飽,而絲、茶、瓷諸道,華夏賴之以富。則絲、茶、瓷的發明者與改進者,其功實不在神農之下。”

蔡清華這時已有些被吳承鑑說動了,只是他畢竟是讀儒家經典長大的,重農鄙商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所以一時不願意承認這個觀點。

但他腦子很活泛,很快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既然你說這三門技藝,乃是我中華千年所積,那麼洋人就算偷了茶種、蠶種,多半也沒什麼效用了。”

“數十年內,或許沒用,但百年之後呢?”吳承鑑道:“洋人能用沙子造出玻璃,可見他們中間也有聰明才智之士。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絲、茶涉及的是成千萬兩白銀,有這麼大的暴利作爲吸引,不愁沒人投入鑽研。再加上已經看到我們的絲、茶成品,則我們如果故步自封,而讓洋人迎頭趕上,或數十年,或百餘年,恐怕洋人就不需要再從我們這裡買茶了,甚至有一天,我們的絲、茶之出品,還將不如對方呢。若如此則將如何是好呢?

“我大哥吳承鈞爲了這個問題,常常徹夜思索,最後終有所得,對我說:洋人能進益,我們也當有進益。只要我們的進益在他們之上,那我們就能保持領先,使中華之絲茶瓷器,出品高於四海,那洋人就得永遠花大價錢,來中國購買絲茶瓷器。

“因此我大哥纔會日夜不休,將從十三行賺到的錢,一筆又一筆地投入到茶山上,維持着製茶工藝的不停改進,目的就是要讓我中華的製茶工藝,永遠領先於天下。蔡師爺,你明白了嗎?我大哥他不只是一個商人啊,他是要以茶爲利器,爲華夏爭四海之利。

“匹夫具有此等心胸、此等眼界而且能身體力行者,若這還不是國士,請問什麼纔算國士?此等國士,實爲國之瑰寶。對這樣的國之瑰寶,大方伯卻要當作過河棋子來使用,蔡師爺,你覺得這樣對我大哥公平嗎?對我吳家公平嗎?”

一口氣說到這裡,吳承鑑才停了下來,臉上猶帶激動。

蔡清華沉吟道:“就算你大哥當真如此了不起,然而你宜和行所牽涉的,最多不過十萬人之生計,茶之一道,也不過國家一隅。而和珅之害,禍在天下,貪腐所敗者,更是國之根本。以利害權重而言,亦當以前者爲輕,而以後者爲重。”

吳承鑑道:“蔡師爺,你捫心自問,殺了和珅,貪官就能絕嗎?天下就會好嗎?”

蔡清華一時沉默,終道:“至少不會更壞。且讓天下有向好之望。”

吳承鑑又道:“再退一步說,把我們吳家推出去做過河卒子,就一定能倒和珅嗎?”

蔡清華道:“就算沒有十成把握,亦有七八分。”

吳承鑑又問:“然則,一定是要我們吳家嗎?”

蔡清華不答。

吳承鑑道:“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方略想法,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苦衷。大方伯要進行的這場鬥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在大方伯那邊,他敗了不過後退一步而已。而在我們吳家,一有個閃失那就是萬劫不復。且就算一時贏了又如何?一入此局爲棋子,宜和行往後將永陷漩渦之中,哪裡還能靜下心來,鑽研提高茶藝?

“蔡師爺,你現在應該明白了吧?我不但是要保住吳家,我要保護的還有我大哥所創立的這個事業,以及賴以創立這份事業的德心。不管怎麼樣,我都不能讓我大哥所創立的這份利國利民的功業,因爲那些此伏彼起、永無休止的的政治鬥爭而破滅。”

——————

蔡清華走了,他沒得到希望得到的承諾,然而臉上竟無慍色,反而帶着一二分歉疚。

他走了之後,吳承鑑也沒回家,直接讓鐵頭軍疤將小艇盪到花差號上,兩人艙內坐下,周貽瑾忽然道:“承鈞兄真有這麼了不起麼?”

吳承鑑笑道:“當然,我大哥是大大的了不起。”

周貽瑾嘿嘿了兩聲:“我來廣州也非止一日了,見多了各式人等,反而是令尊與令兄都沒見過,但我怎麼覺得,你所說承鈞兄的那些豪言壯志,更像是你自己的話。”

吳承鑑嘿了一聲,不答。

周貽瑾道:“你會拒絕師父的提議,我倒是料到了,然而之後那麼長的一番言語,卻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你這番話可是有什麼深意?”

吳承鑑反問:“爲什麼你料到我不會答應?”

“這還不簡單?清流其實不可信任,更不可依賴!”周貽瑾道:“清流們志存高遠,手段卻不多。真的由你們吳家當出頭鳥,害得和珅跌個大大的跟頭,以和中堂的個性手段,回過頭來一定會先拿你們吳家開刀,那時候,大方伯未必保得住你。”

“跌個大跟頭?”吳承鑑道:“貽瑾也認爲這件事就算辦成了,也倒不了和?”

“我認爲倒不了。”周貽瑾道:“國庫也好,內務府也好,那些錢是怎麼虧的?雖然我們看不到賬簿,但想想當今聖上的性格,以他這般強硬的個性,真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弄出這麼大一個錢窟窿?依我推測,這些錢窟窿,窮究到底,只怕還是皇上花了去。兩徵準格爾、兩徵廓爾喀,兩定大小金川,這花出去的白銀,一億也打不住,再加上皇上他自己的開銷也大,加在一起,光靠國庫收入肯定是不夠的。”

“當然不夠。”吳承鑑道:“江南鹽商的口袋,一個兩個都癟成什麼樣子了。所以現在也要輪到廣東了。”

周貽瑾道:“錢雖然是皇上花的,但清流們爲尊者諱,自然要把責任全推到和中堂身上去。但既然錢是皇上花的,皇上心裡能沒數?和珅是爲陛下擋風擋雨擋污穢的一面牆,這面牆再髒再黑,皇上也要回護的,怎麼會真讓他真的給倒了。”

周貽瑾冷笑道:“所以啊,你若真的答應了大方伯,那吳家纔是死路一條。也幸虧你沒答應。只是你剛纔那一番話…啊!我真是糊塗了!”

吳承鑑攤了攤手。

周貽瑾笑道:“你當然要說那番話的,不然雖然避開了和中堂的明刀暗箭,卻要招了大方伯的忌,眼前這一關就過不去。”

吳承鑑笑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大方伯是君子,我自然要跟他講大道理——再說了,我也並沒有欺騙,對不?”

——————

兩廣總督府衙之內。

朱珪聽了蔡清華的陳述,道:“他真的這般說?”

還沒等蔡師爺言語,朱珪就喟嘆了起來,蔡清華的學問爲人他比誰都清楚,這般出己意料的言語,似乎便是蔡師爺也杜撰不出來,不由得嘆息說:“不料蠻南、山海之交,也能出這等人物。其父固然值得敬重,這對兄弟也是不凡。吳承鑑此子心中頗有丘壑,所悟也算一道,只可惜讀的不是聖賢書,沒有走上儒門大道,惜哉。”

又問蔡清華:“你覺得,他會怎麼解決此事。”

蔡清華沉吟道:“此事學生亦感奇怪,我看他雙眸不亂,似乎成竹在胸,然而以當前之勢而言,實在別無他法可以抗拒。沒有我們爲靠山,以商抗官,無異於以卵擊石。他吳家還是要死定了的。大方伯這邊會憐憫茶農,愛惜志士,吉山那邊可不會有這等顧慮。”

朱珪道:“我們可還有其它辦法能干預此事。”

蔡清華道:“和珅在朝廷勢大,而吉山在廣州根深。我們也只能順水推舟,如果行事脫了規矩,一旦大方伯牽扯進去太深,和珅就有理由插手,那時候我們反而得不償失。萬一…更被有心人再由大方伯而牽扯上…”

他就沒說下去了。

朱珪道:“那此事就且放下吧。偌大的廣東,千頭萬緒,也不能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十三行上。你且密切關注,看其後續如何。”

蔡清華道:“那吳家那邊…”

“就由得他去吧。”朱珪道:“他既然不想倚老夫爲靠,老夫也沒有強爲他出頭的道理。老夫也要看看,在這等死局之下,這個小子還能如何翻盤。”

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任總商第一章紈絝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底洞與無量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定能贏!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一百一十三章妯娌之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一百三十四章再換新娘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燒十三行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七十一章洪門上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一百五十七章 押寶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六十八章宵小就擒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七十一章洪門上門第四十九章護孤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二百零四章 燒欠條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十九章挑唆第二十七章兩廣總督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是偶遇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九十九章父女姐弟第四十三章叛將第四十八章討債還債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會議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一百三十八章婚後日常第八十三章劉全第四十章論商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是偶遇第九十五章新四大花魁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七十六章提款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婚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二百零九章 英國東侵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威海貨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局第五十四章逼供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任總商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六十七章提前結款第一百一十二章開戰否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一百六十一章 長線大魚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九十章清算盤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
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任總商第一章紈絝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四十一章以茶而爭四海之利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皆謂汝附逆豈知竟是忠良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底洞與無量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定能贏!第一百二十五章軟禁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儆猴之雞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一百一十三章妯娌之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任他折騰第一百三十四章再換新娘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燒十三行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八十九章夜香仔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七十一章洪門上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一百五十七章 押寶第一百一十章昊官要娶我?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全來訪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六十八章宵小就擒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七十一章洪門上門第四十九章護孤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二百零四章 燒欠條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十九章挑唆第二十七章兩廣總督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是偶遇第一百三十五章真的都成了嫁妝了第九十九章父女姐弟第四十三章叛將第四十八章討債還債第一百七十八章 罅隙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會議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二百五十六章 乾隆駕崩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一百三十八章婚後日常第八十三章劉全第四十章論商第一百七十六章 密道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是偶遇第九十五章新四大花魁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七十六章提款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三十七章初婚第二百二十三章 粵海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二百零九章 英國東侵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威海貨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局第五十四章逼供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任總商第二百二十八章 商功園之會第六十七章提前結款第一百一十二章開戰否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一百六十一章 長線大魚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九十章清算盤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